第149章東孤嶺戰鬥
“變態!”杜慧和鍾士銃同時說道。路小璐隻是莞爾地笑了笑繼續觀察。就在此時鬼子又向他們開炮了。山體上的石頭被炸得嘩啦啦地發出響聲,連一個彈坑都沒有留下。
就在此時一個將軍冒著炮火走了進來,仇戰他們忙站了起來敬禮。那名將軍微笑地還了禮。
“鄙人52師師長冷欣。”冷欣自我介紹道。
“師座,仇戰。”仇戰又敬禮道。
“六百米狙擊殺鬼子軍官,好槍法!”冷欣迴禮讚道:“難怪司令這麽看重你。”他所知道的是那個營長看到的最後一槍。並不知道仇戰在七百米擊中鬼子軍官。
“這個記錄已經刷新,仇戰剛才在七百米的把一個鬼子擊成重傷,生死未知。”杜慧笑道。
“七百米?!”冷欣驚訝地看著仇戰問道。
“僥幸而已。”仇戰淡然地笑了笑說道。
“來……”冷欣忙說道:“我們到下麵去談。”
仇戰無奈地搖了搖頭,短時間內沒有機會殺鬼子,隻好隨著冷欣一起到山洞的指揮所裏。
老喜和謝德庚爬在一個製高點上,袁百昌和陶建佳兩個小組在應付鄱陽湖登陸作戰的鬼子。他瞄著一個鬼子軍官已經有幾分鍾了,四百多米的距離對他有點挑戰。
最終他還是果斷地扣下了板機。沒有想到那個鬼子居然被他打擊了,撲倒在陣地上。老喜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也許是受到了仇戰那一方的影響,鬼子碰上這種情況就倉惶撤退。此時謝德庚也擊斃了一名鬼子機槍手。看到鬼子退下去謝德庚說道:“老喜,我們得走了。”
兩人相視地笑了一下,快速地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當狙擊手的滋味真好,後悔以前總是抱著那挺機槍了。要知道當時就不該把從鬼子手上繳獲的狙擊槍讓給鍾士銃。
就在他們離開時,兩枚炮彈在他們剛才呆過的地方炸開。鬼子采取了最常規的對付狙擊手的辦法。就是用炮來炸。
但他們可不象鬼子的狙擊手一樣,總是呆在一個地方進行狙擊。他們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根本就很難確定鎖定他們的位置。在向炮兵報告方位和參數到炮兵校正方位,那麽長的時間老喜他們早就溜了。
這裏是鬼子重點進攻位置,為三個小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揮平台。沒有鬼子狙擊手的幹擾,他們完全是在盡情地發揮著他們的槍法優勢。那些陣地上的中國士兵受到他們的影響象是打了強心劑一樣。
整個陣地象越打越順溜,鬼子的進攻越來越容易打退。他們沒有想到六個狙擊手在陣地上的價值。打亂了鬼子的進攻節奏,打亂了鬼子的指揮係統,打掉了鬼子的火力點,打得鬼子心中產生恐懼。這是一種戰略上的威脅,鬼子的進攻那還能保持剛上來時的強度。
晚上,老喜他們接到命令,讓他們撤到軍指。當他們到達軍指揮部時,仇戰他們四人已經在那裏與25軍軍長王敬久商量戰事。
“鬼子的106師團已經完全被壓製在烏石門地區。第9師團丸山政男旅團受到第74軍層層阻擊,目前已經深入岷山腹地,很快就會攻進馬迴嶺地區。不過我第66軍正嚴守岷山左翼,就算是丸山政男旅團擊退我第74軍,他們的攻勢也會受挫。”王敬久說道:
“瑞昌日軍波田支隊已經向富池口方向機動。這個丸山政男旅團應該在協助日軍106師團攻占馬迴嶺地區後會歸建進攻武漢方向。
日軍在南潯一線的作戰之艱苦已經出乎日軍的意料之外。沿長江進攻的日軍五個半師團有四個半被牽製在九江瑞昌一線,這不符合日軍的進攻計劃。
雖然我第一兵團被牽製在德安地區,但我第二兵團、第五戰區和武漢衛戍部隊還有幾個軍的兵力布置在長江沿線。他們要進攻武漢就必須要保證一定的進攻力量。
可以肯定日軍必須有兩個半師團沿長江配合海軍向武漢進攻。而且他的第27師團還要負責牽製我第二兵團的部隊。
我們第一兵團將麵臨三個師團,不,他們的第27師團還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我第一兵團的戰區中。相對來說我們的計劃成功率就會越高。”
王敬久很有信心地說著。日軍的動靜按他們會商的局勢發展就說明中國軍方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隻要掌握了主動權,這仗勝利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就是王敬久信心的來源。
仇戰笑了笑,將士有信心,這一仗的勝率就更高。王敬久將軍的第25軍兩個師已經與鬼子作戰多日,麵對鬼子一個師團的重兵。部隊受到了重創的情況之下仍然信心那麽足,第25軍將士作戰仍然那麽勇敢。這就是希望!
在某些方向受到薛嶽的影響,他看問題時眼界要高。在策略上他們已經有取勝之道,那麽勝利的決定因素就在將士的士氣上了。這就叫‘廟算勝者,得勝多也。’
《孫子兵法》雲: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第一條和第二條計劃中已經做到,第四條薛將軍幾次抗命不讓74軍調離他也做到了。這第五條對於中國軍隊來說是本有的優勢。這第三條從王敬久的身上也看到了。上下同欲,中國軍隊誰不想戰勝鬼子?現在士兵也有了,將士同心仇戰有一種勝利在望的感覺。
“眼前我軍的壓力卻是整個九江、瑞昌、德安和星子一線的戰場上壓力最大的戰場。”王敬久苦笑了一下說道:“幸虧有你們趕來支援,司令部給我們增派了一個師呀,不,比一個師的作用還要大。”
王敬久的話沒有錯。如果僅僅以他們十人對付鬼子,他們阻擋一個鬼子中隊都有點困難。但如果把他們投入到戰場上的確不亞於投入一個師,甚至比一個師的力量還要強。這就是狙擊手在戰場上的作用。
這並不能從殺多少鬼子來衡量。他們的行動直接影響到戰場的效果,一方麵打亂了敵人的作戰節奏,打擊了敵人的作戰信心。另一方麵卻可以提高本軍的作戰信心,讓本軍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而增派一個師,人多了也不起什麽作用。戰場隻能展開這麽多人,來了也不知道如何擺。最多也是遞次地投入到戰場上送死。
“軍座謬讚了。”仇戰忙笑道:“我們本來不擅長陣地作戰。在戰場上所起的作用有限。說形象一點,司令部隻是向貴軍增派了一支有足夠彈藥的炮排。”
“嗬嗬……這個比喻說得好,而且還是指哪打哪的炮兵部隊。”王敬久嗬嗬地笑道:“仇戰,你在觀音閣的戰術分析很有道理。是不是有時間指導指導一下我軍?”
這才是王敬久熱情招待他們的最終目的。他們象第74、4、8、70等軍一樣抓住了他們就想法‘壓榨’他們的價值。
“沒有問題。”仇戰笑了笑說道:“這段時間有三個組在東孤山陣地作戰,可以讓一些軍官在現場接受他們的戰術指導。”
“那我就先謝了。”王敬久高興地點頭說道:“我備下了薄宴,請入席。”
十人走向廳屋。那一桌酒菜已經準備好了。戰爭時期他還能準備出這麽豐盛的酒宴真難為王敬久了。
第二天,仇戰他們仍然進入到那個陣地中。鬼子有幾次小心翼翼的進攻,卻又被仇戰他們趕得遠遠的。
這一次路小璐和杜慧他們也都在進行極限挑戰,槍法都有所提高。廬山的霧多,鬼子常常利用霧氣的掩護進攻,雖然對仇戰他們有點影響,但卻給仇戰他們製造了一些殺敵的機會。
鬼子不時拿炮彈過來招唿,但對仇戰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就象聽鬼子放了幾個爆竹而已。戰鬥空隙由杜慧他們指導幾個選派的神槍手槍法。
這是中國的傳統模式,仇戰他們帶徒弟,他們教出來的徒弟再去收徒弟。慢慢地把隊伍擴大。仇戰給他們上了一堂陣地狙擊戰中的戰術運用課,他能花的心思也就那麽多。
這種推廣的速度非常快,也極快地革新了部隊傳統的槍法訓練模式。往往更有效的訓練方法會更快地代替老舊的訓練方法。
在戰爭條件下這種更替的速度會更快。曾經有人說過,是戰爭推動了科技的發展。雖然我並不非常認同這個觀念,但又找不出一個合理的理由去駁斥。
不管是從中國國內的曆史來看,還是從世界曆史的角度去看。不管是從古代曆史去看,還是從近代曆史去看。每一個戰亂時間首先是戰爭理論的革新,然後是科技的躍進。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但也不是偶然的巧合。之間還是有些聯係。
我能確認的是戰爭壓榨出人類的創造力。戰爭能加快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變革速度。特別是叢林法則演變得越來越精辟。這也不知道是人類的幸運還是悲哀。
春秋時期的戰爭以禮為先,很講究師出有名,也鬧出了宋襄公泓水之戰的笑柄。但這值得笑嗎?
短短的幾十年就出現了孫武這個軍事天才。從根本上改變了延續了幾千年的戰爭的模式,形成了軍事和政治兩個理論體係。戰國時期不僅諸子百家爭鳴,也是軍事天才輩出的時代。
跑題了。我是想從這個例證來論證中國軍隊在戰爭中成長的力量源泉和變革的動力。中國幾百萬大軍,編製五花八門,派係林立。軍官思想保守老舊,這樣的軍隊變革本來是無法進行的。
本文來自看書輞小說
“變態!”杜慧和鍾士銃同時說道。路小璐隻是莞爾地笑了笑繼續觀察。就在此時鬼子又向他們開炮了。山體上的石頭被炸得嘩啦啦地發出響聲,連一個彈坑都沒有留下。
就在此時一個將軍冒著炮火走了進來,仇戰他們忙站了起來敬禮。那名將軍微笑地還了禮。
“鄙人52師師長冷欣。”冷欣自我介紹道。
“師座,仇戰。”仇戰又敬禮道。
“六百米狙擊殺鬼子軍官,好槍法!”冷欣迴禮讚道:“難怪司令這麽看重你。”他所知道的是那個營長看到的最後一槍。並不知道仇戰在七百米擊中鬼子軍官。
“這個記錄已經刷新,仇戰剛才在七百米的把一個鬼子擊成重傷,生死未知。”杜慧笑道。
“七百米?!”冷欣驚訝地看著仇戰問道。
“僥幸而已。”仇戰淡然地笑了笑說道。
“來……”冷欣忙說道:“我們到下麵去談。”
仇戰無奈地搖了搖頭,短時間內沒有機會殺鬼子,隻好隨著冷欣一起到山洞的指揮所裏。
老喜和謝德庚爬在一個製高點上,袁百昌和陶建佳兩個小組在應付鄱陽湖登陸作戰的鬼子。他瞄著一個鬼子軍官已經有幾分鍾了,四百多米的距離對他有點挑戰。
最終他還是果斷地扣下了板機。沒有想到那個鬼子居然被他打擊了,撲倒在陣地上。老喜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也許是受到了仇戰那一方的影響,鬼子碰上這種情況就倉惶撤退。此時謝德庚也擊斃了一名鬼子機槍手。看到鬼子退下去謝德庚說道:“老喜,我們得走了。”
兩人相視地笑了一下,快速地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當狙擊手的滋味真好,後悔以前總是抱著那挺機槍了。要知道當時就不該把從鬼子手上繳獲的狙擊槍讓給鍾士銃。
就在他們離開時,兩枚炮彈在他們剛才呆過的地方炸開。鬼子采取了最常規的對付狙擊手的辦法。就是用炮來炸。
但他們可不象鬼子的狙擊手一樣,總是呆在一個地方進行狙擊。他們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根本就很難確定鎖定他們的位置。在向炮兵報告方位和參數到炮兵校正方位,那麽長的時間老喜他們早就溜了。
這裏是鬼子重點進攻位置,為三個小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揮平台。沒有鬼子狙擊手的幹擾,他們完全是在盡情地發揮著他們的槍法優勢。那些陣地上的中國士兵受到他們的影響象是打了強心劑一樣。
整個陣地象越打越順溜,鬼子的進攻越來越容易打退。他們沒有想到六個狙擊手在陣地上的價值。打亂了鬼子的進攻節奏,打亂了鬼子的指揮係統,打掉了鬼子的火力點,打得鬼子心中產生恐懼。這是一種戰略上的威脅,鬼子的進攻那還能保持剛上來時的強度。
晚上,老喜他們接到命令,讓他們撤到軍指。當他們到達軍指揮部時,仇戰他們四人已經在那裏與25軍軍長王敬久商量戰事。
“鬼子的106師團已經完全被壓製在烏石門地區。第9師團丸山政男旅團受到第74軍層層阻擊,目前已經深入岷山腹地,很快就會攻進馬迴嶺地區。不過我第66軍正嚴守岷山左翼,就算是丸山政男旅團擊退我第74軍,他們的攻勢也會受挫。”王敬久說道:
“瑞昌日軍波田支隊已經向富池口方向機動。這個丸山政男旅團應該在協助日軍106師團攻占馬迴嶺地區後會歸建進攻武漢方向。
日軍在南潯一線的作戰之艱苦已經出乎日軍的意料之外。沿長江進攻的日軍五個半師團有四個半被牽製在九江瑞昌一線,這不符合日軍的進攻計劃。
雖然我第一兵團被牽製在德安地區,但我第二兵團、第五戰區和武漢衛戍部隊還有幾個軍的兵力布置在長江沿線。他們要進攻武漢就必須要保證一定的進攻力量。
可以肯定日軍必須有兩個半師團沿長江配合海軍向武漢進攻。而且他的第27師團還要負責牽製我第二兵團的部隊。
我們第一兵團將麵臨三個師團,不,他們的第27師團還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我第一兵團的戰區中。相對來說我們的計劃成功率就會越高。”
王敬久很有信心地說著。日軍的動靜按他們會商的局勢發展就說明中國軍方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隻要掌握了主動權,這仗勝利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就是王敬久信心的來源。
仇戰笑了笑,將士有信心,這一仗的勝率就更高。王敬久將軍的第25軍兩個師已經與鬼子作戰多日,麵對鬼子一個師團的重兵。部隊受到了重創的情況之下仍然信心那麽足,第25軍將士作戰仍然那麽勇敢。這就是希望!
在某些方向受到薛嶽的影響,他看問題時眼界要高。在策略上他們已經有取勝之道,那麽勝利的決定因素就在將士的士氣上了。這就叫‘廟算勝者,得勝多也。’
《孫子兵法》雲: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第一條和第二條計劃中已經做到,第四條薛將軍幾次抗命不讓74軍調離他也做到了。這第五條對於中國軍隊來說是本有的優勢。這第三條從王敬久的身上也看到了。上下同欲,中國軍隊誰不想戰勝鬼子?現在士兵也有了,將士同心仇戰有一種勝利在望的感覺。
“眼前我軍的壓力卻是整個九江、瑞昌、德安和星子一線的戰場上壓力最大的戰場。”王敬久苦笑了一下說道:“幸虧有你們趕來支援,司令部給我們增派了一個師呀,不,比一個師的作用還要大。”
王敬久的話沒有錯。如果僅僅以他們十人對付鬼子,他們阻擋一個鬼子中隊都有點困難。但如果把他們投入到戰場上的確不亞於投入一個師,甚至比一個師的力量還要強。這就是狙擊手在戰場上的作用。
這並不能從殺多少鬼子來衡量。他們的行動直接影響到戰場的效果,一方麵打亂了敵人的作戰節奏,打擊了敵人的作戰信心。另一方麵卻可以提高本軍的作戰信心,讓本軍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而增派一個師,人多了也不起什麽作用。戰場隻能展開這麽多人,來了也不知道如何擺。最多也是遞次地投入到戰場上送死。
“軍座謬讚了。”仇戰忙笑道:“我們本來不擅長陣地作戰。在戰場上所起的作用有限。說形象一點,司令部隻是向貴軍增派了一支有足夠彈藥的炮排。”
“嗬嗬……這個比喻說得好,而且還是指哪打哪的炮兵部隊。”王敬久嗬嗬地笑道:“仇戰,你在觀音閣的戰術分析很有道理。是不是有時間指導指導一下我軍?”
這才是王敬久熱情招待他們的最終目的。他們象第74、4、8、70等軍一樣抓住了他們就想法‘壓榨’他們的價值。
“沒有問題。”仇戰笑了笑說道:“這段時間有三個組在東孤山陣地作戰,可以讓一些軍官在現場接受他們的戰術指導。”
“那我就先謝了。”王敬久高興地點頭說道:“我備下了薄宴,請入席。”
十人走向廳屋。那一桌酒菜已經準備好了。戰爭時期他還能準備出這麽豐盛的酒宴真難為王敬久了。
第二天,仇戰他們仍然進入到那個陣地中。鬼子有幾次小心翼翼的進攻,卻又被仇戰他們趕得遠遠的。
這一次路小璐和杜慧他們也都在進行極限挑戰,槍法都有所提高。廬山的霧多,鬼子常常利用霧氣的掩護進攻,雖然對仇戰他們有點影響,但卻給仇戰他們製造了一些殺敵的機會。
鬼子不時拿炮彈過來招唿,但對仇戰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就象聽鬼子放了幾個爆竹而已。戰鬥空隙由杜慧他們指導幾個選派的神槍手槍法。
這是中國的傳統模式,仇戰他們帶徒弟,他們教出來的徒弟再去收徒弟。慢慢地把隊伍擴大。仇戰給他們上了一堂陣地狙擊戰中的戰術運用課,他能花的心思也就那麽多。
這種推廣的速度非常快,也極快地革新了部隊傳統的槍法訓練模式。往往更有效的訓練方法會更快地代替老舊的訓練方法。
在戰爭條件下這種更替的速度會更快。曾經有人說過,是戰爭推動了科技的發展。雖然我並不非常認同這個觀念,但又找不出一個合理的理由去駁斥。
不管是從中國國內的曆史來看,還是從世界曆史的角度去看。不管是從古代曆史去看,還是從近代曆史去看。每一個戰亂時間首先是戰爭理論的革新,然後是科技的躍進。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但也不是偶然的巧合。之間還是有些聯係。
我能確認的是戰爭壓榨出人類的創造力。戰爭能加快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變革速度。特別是叢林法則演變得越來越精辟。這也不知道是人類的幸運還是悲哀。
春秋時期的戰爭以禮為先,很講究師出有名,也鬧出了宋襄公泓水之戰的笑柄。但這值得笑嗎?
短短的幾十年就出現了孫武這個軍事天才。從根本上改變了延續了幾千年的戰爭的模式,形成了軍事和政治兩個理論體係。戰國時期不僅諸子百家爭鳴,也是軍事天才輩出的時代。
跑題了。我是想從這個例證來論證中國軍隊在戰爭中成長的力量源泉和變革的動力。中國幾百萬大軍,編製五花八門,派係林立。軍官思想保守老舊,這樣的軍隊變革本來是無法進行的。
本文來自看書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