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第一次長沙會戰
岡村寧次在戰役前期盯住了贛北,薛嶽的目光也一直沒有離開過。要不然湘北戰場上第37軍、第70軍、第73軍都還沒有到達指定的位置,更不要說第4軍、第54軍等準備參戰部隊。甚至第20軍和第8軍及湘鄂贛遊擊隊都還沒有移動過。
仇戰死死地盯著地圖,趙子立在沙盤上擺出日軍幾種異動的可能。一種是從會埠南下,對我高安守軍進行合圍。一種上西進直接抄第30集團軍的後路,逼第30集團軍撤退,然後直入平江。
“家財,命令閻王之二連和三連進至甘坊和上富一線。”仇戰想了想說道:“分散於附近山區待命。”
“你認為日軍會西進?”周家財剛看了看沙盤還沒有來得及研究仇戰就下命令了,他還沒想明白呢。
“西進的必然的。”仇戰看著地圖說道:“我們已經知道日軍想包圍我高安地區的守軍的意圖,我們自然不會讓其如願。最終他們還是會選擇西進,實施他的第二個戰略目標。”
仇戰沒有說,如果他們成功地圍殲了高安守軍。那麽就有可能不是從甘坊突破,而是直接從上高進攻株洲和瀏陽,抄中國軍隊的後路。當然鬼子的這個戰略意圖已經無法實現。
“嗬嗬……”周家財笑了笑重新迴到電台前。
“閻王已經下達了這道命令。”周家財收訊後看著仇戰說道。
“看來他比我要上心。”仇戰笑了笑說道。此時他才想到這個問題,而老喜早就已經下達了這道命令。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老喜他們的進步。
夜戰一直是中國軍隊的專利,但沒有想到這一次鬼子也跟中國軍隊玩起夜戰了。白天有利於鬼子士兵發揮他們的槍法優勢,也有利於發揮他們的炮火優勢。這一次鬼子為什麽會改變戰術呢?
仇戰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來,想了很久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當然他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來打擾薛嶽和吳逸誌。
“將軍,敵人的攻勢很猛。我第184師不得不邊戰邊退。第32軍和58軍也有不支現象。”趙子立對薛嶽說道。
“電令羅將軍:要求各部必須要堅守陣地!”薛嶽冷冷地用果斷的語氣說道:“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之下,我們贛北必須要拖延時間。”
“小鬼子夠陰的!”仇戰心中暗歎一口氣。這狗日的打的是心理牌,采取他們並不擅長的夜襲來打擊中國軍隊的士兵,來迷惑中國指揮官的思路。一定有指揮官象仇戰一樣迷糊著呢。
在夜襲中中國軍隊一旦失利,那麽在第二天天亮後麵對日軍的猛烈攻擊,中國軍隊很有可能會出現潰敗的後果。這是一種心理戰,對中國士兵形成一種強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承受不了這種壓力那麽鬥誌就會瓦解。
“將軍,我建議各前沿部隊必須組織好各部采取交替掩護後撤的戰術。”仇戰突然插嘴說道:“由預備隊組建第二道防線,天亮之後一線作戰部隊後撤,由第二道防線進行阻擊。”
“子立,等等……”薛嶽叫住了趙子立。趙子立看著薛嶽,而薛嶽則看著仇戰。
“剛才我一直在想鬼子為什麽采取他們前不擅長的夜襲。”仇戰繼續說道:“他們是想從今天晚上到明天對我軍陣地實施一種高壓的態勢,以擊潰我軍戰鬥意誌。促使我軍出現潰退現象。從而直取湘北湘中地區。”
“中井良太(第106師團師團長)也太小瞧了我軍的戰鬥意誌了吧?!”趙子立說道:“我第九戰區將士從萬家嶺一戰之後已經不再象淞滬戰場上一樣了。”
趙子立說得不錯,南昌會戰時武寧戰局中,作為第九戰區戰鬥力最弱的第30集團軍都有不俗的表現。現在在高安一線的五個軍可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他沒有在一線指揮過作戰,基本上都隻是在圖上作業和沙盤推演。當然對將士士氣問題不夠敏感。
“我們不能大意。”薛嶽想了想說道:“雖然不能造成我軍潰敗的現象,但至少會影響我軍的戰鬥節奏,從而影響整個東部戰場的戰鬥。會造成我軍達不到預期戰略目的。”
作為戰略指揮官也必須要考慮每一個細節。因為忽略了一個細節有可能會造成整個戰局的失利和被動。這也是薛嶽要把仇戰留在戰區司令部的原因之一。涉及到具體作戰,仇戰有著他們沒有的優勢。
“將軍,我們把這一條補充進去吧。”吳逸誌說道:“建議一線作戰部隊馬上組織第二道防線,以堅定作戰部隊的戰鬥意誌。同時讓第49軍向高安方向移動,74軍以一個師向宜豐方向移動。以安第32軍、60軍和58軍將士的心。”
“好。子立,命令中增加這一條進去。”薛嶽點了點頭說道。趙子立點了點頭下去傳達命令。
“這個中井良太夠陰的呀。”吳逸誌看著仇戰笑了笑說道:“幸虧仇戰提醒得及時。要不然我們一定會吃虧。這前期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戰鬥節奏,可以考慮逐步放棄陣地。”
“目前湘北和鄂南的日軍還沒有動,此時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退。”薛嶽搖了搖頭說道:“會埠一線可以緩慢後撤,但高安我們絕對還不能丟失。一旦高安有失,我高安至上高一線的四個軍根本就沒有辦法抽調。
第184師可以向高安地區後撤,誘使中井良太的第106師團對我軍進行合圍,從而為湘北戰場爭取時間。”
從上高直插瀏陽遠比從修水直插平江要危險。如果第101師團從高安強攻上高,這四個軍根本就不可能調走。
“以第60軍、第30集團軍共三個軍抵擋第106師團,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小呀。”吳逸誌歎了一口氣說道:“第8軍該調上來了吧?”
通城方向以兩個軍對一個師團,修水方麵也將是以三個軍對付一個師團,其中還有兩個戰鬥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軍。實際上是五個軍對付兩個師團的夾擊。這已經超出了他們計算方式。
如果按以往的計算方式計算,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雖然經過多次推演,但在此時吳逸誌都有點沉不住氣了。
“不急。”薛嶽淡定地搖了搖頭說道:“第8軍和第20軍要對付通城之敵。第8軍作為鄂北戰略預備隊在敵情未明之時根本就不能動。按原計劃第8軍要動至少要等到通城與宜豐方向之敵對修水形成夾擊之勢時我們再說。”
在此時體現出參謀長與司令官的差別。作為最高軍事長官遠比所有將士都要冷靜和淡定。麵對敵人的變化吳逸誌都有點沉不住氣了,但薛嶽的表現如山嶽一般穩重。
吳逸誌輕輕地噓了一口氣,擔心地看了看沙盤。每一次沙盤推演中他們隻能僥幸地控製了戰鬥節奏,現在日軍弄出這一套,這一開局就有把第九戰區的戰鬥節奏打亂的現象。
雖然羅卓英給帶著第一集團軍和第19集團軍能暫時穩得住陣腳,但並不代表戰鬥節奏就不會受到影響。作為一名高級參謀心中很清楚一場戰役決戰雙方對戰鬥節奏控製的重要性。雙方都能控製節奏將是一個平局,任何一方不能控製節奏都會麵臨失敗。
根據失控的程度可以判斷出在戰爭中失敗到什麽程度。淞滬會戰前期戰鬥節奏還控製得好,雙方在上海地區成膠著之狀。但後期失控就出現了大敗。
徐州會戰,南京保衛戰……前期打得都不錯。但後期各參戰部隊全部處於無序狀態,從而出現了大敗退的情況。
再說說萬家嶺會戰,南昌保衛戰之武寧戰鬥,國民軍的戰鬥節奏一直都把握得很好,從而成功地阻擊了敵人。
這個戰鬥節奏之說還是仇戰提出來的,最初是從戰術層麵上來講的,也是從謝德庚的武術理論中演繹而來。經過吳逸誌的研究變成了戰略層麵的理論。
統兵能者,使各軍如使手足。手足搏擊之論首重節奏,再談技巧,如舞者之和樂。節奏意即進退有序,張馳有度,收發自如。合奇正之術,則可功成。這是薛嶽在聽取吳逸誌的理論之後發出的感概。
力弱搏強並不代表就沒有節奏,必須把節奏和技巧更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高深者如公孫武娘之劍舞。這個理論一直貫穿了薛嶽整個抗戰中的作戰指揮。後期他對這套理論的運用可以說嫻熟於心。
趙子立對此事不上心,並不代表著吳逸誌和薛嶽對仇戰的建議不上心。這套理論隻有他們三人共同研究過。也隻有他們心中清楚這開局不利對整個戰役的影響。
所以為了不影響整個會戰,高安之戰必須要重新拿迴對戰鬥節奏的控製。吳逸誌看著薛嶽說道:“將軍,我們得想辦法在高安扳迴一手呀。”
“剛才仇戰把他的閻王訓練營之二連和三連放在了甘坊地區,我們要扳迴這一局也將在這裏。”薛嶽指了指甘坊地區說道:“命令修河南岸之72軍韓全樸部以一個師向甘坊一線預設阻擊陣地。”
吳逸誌點了點頭,武寧方向隻有一個聯隊而已。以三個師依靠地形阻擊應該很輕鬆了。如果有壓力第8軍可以隨時上來增援。第九戰區的整盤棋也都活了。
“仇戰,讓那些學生娃上去……他們行不行呀?!”薛嶽看著仇戰問道。通城、崇陽一戰就犧牲了一百多號人。而且還是在死神和閻王獨立營的保護之下作戰。
“男人不能說不行。”仇戰笑道。
“哈哈……”頓時作戰指揮室裏傳來薛嶽和吳逸誌爽朗的笑聲,太壓抑了,這份笑聲來得不容易。
本文來自看書網小說
岡村寧次在戰役前期盯住了贛北,薛嶽的目光也一直沒有離開過。要不然湘北戰場上第37軍、第70軍、第73軍都還沒有到達指定的位置,更不要說第4軍、第54軍等準備參戰部隊。甚至第20軍和第8軍及湘鄂贛遊擊隊都還沒有移動過。
仇戰死死地盯著地圖,趙子立在沙盤上擺出日軍幾種異動的可能。一種是從會埠南下,對我高安守軍進行合圍。一種上西進直接抄第30集團軍的後路,逼第30集團軍撤退,然後直入平江。
“家財,命令閻王之二連和三連進至甘坊和上富一線。”仇戰想了想說道:“分散於附近山區待命。”
“你認為日軍會西進?”周家財剛看了看沙盤還沒有來得及研究仇戰就下命令了,他還沒想明白呢。
“西進的必然的。”仇戰看著地圖說道:“我們已經知道日軍想包圍我高安地區的守軍的意圖,我們自然不會讓其如願。最終他們還是會選擇西進,實施他的第二個戰略目標。”
仇戰沒有說,如果他們成功地圍殲了高安守軍。那麽就有可能不是從甘坊突破,而是直接從上高進攻株洲和瀏陽,抄中國軍隊的後路。當然鬼子的這個戰略意圖已經無法實現。
“嗬嗬……”周家財笑了笑重新迴到電台前。
“閻王已經下達了這道命令。”周家財收訊後看著仇戰說道。
“看來他比我要上心。”仇戰笑了笑說道。此時他才想到這個問題,而老喜早就已經下達了這道命令。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老喜他們的進步。
夜戰一直是中國軍隊的專利,但沒有想到這一次鬼子也跟中國軍隊玩起夜戰了。白天有利於鬼子士兵發揮他們的槍法優勢,也有利於發揮他們的炮火優勢。這一次鬼子為什麽會改變戰術呢?
仇戰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來,想了很久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當然他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來打擾薛嶽和吳逸誌。
“將軍,敵人的攻勢很猛。我第184師不得不邊戰邊退。第32軍和58軍也有不支現象。”趙子立對薛嶽說道。
“電令羅將軍:要求各部必須要堅守陣地!”薛嶽冷冷地用果斷的語氣說道:“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之下,我們贛北必須要拖延時間。”
“小鬼子夠陰的!”仇戰心中暗歎一口氣。這狗日的打的是心理牌,采取他們並不擅長的夜襲來打擊中國軍隊的士兵,來迷惑中國指揮官的思路。一定有指揮官象仇戰一樣迷糊著呢。
在夜襲中中國軍隊一旦失利,那麽在第二天天亮後麵對日軍的猛烈攻擊,中國軍隊很有可能會出現潰敗的後果。這是一種心理戰,對中國士兵形成一種強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承受不了這種壓力那麽鬥誌就會瓦解。
“將軍,我建議各前沿部隊必須組織好各部采取交替掩護後撤的戰術。”仇戰突然插嘴說道:“由預備隊組建第二道防線,天亮之後一線作戰部隊後撤,由第二道防線進行阻擊。”
“子立,等等……”薛嶽叫住了趙子立。趙子立看著薛嶽,而薛嶽則看著仇戰。
“剛才我一直在想鬼子為什麽采取他們前不擅長的夜襲。”仇戰繼續說道:“他們是想從今天晚上到明天對我軍陣地實施一種高壓的態勢,以擊潰我軍戰鬥意誌。促使我軍出現潰退現象。從而直取湘北湘中地區。”
“中井良太(第106師團師團長)也太小瞧了我軍的戰鬥意誌了吧?!”趙子立說道:“我第九戰區將士從萬家嶺一戰之後已經不再象淞滬戰場上一樣了。”
趙子立說得不錯,南昌會戰時武寧戰局中,作為第九戰區戰鬥力最弱的第30集團軍都有不俗的表現。現在在高安一線的五個軍可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他沒有在一線指揮過作戰,基本上都隻是在圖上作業和沙盤推演。當然對將士士氣問題不夠敏感。
“我們不能大意。”薛嶽想了想說道:“雖然不能造成我軍潰敗的現象,但至少會影響我軍的戰鬥節奏,從而影響整個東部戰場的戰鬥。會造成我軍達不到預期戰略目的。”
作為戰略指揮官也必須要考慮每一個細節。因為忽略了一個細節有可能會造成整個戰局的失利和被動。這也是薛嶽要把仇戰留在戰區司令部的原因之一。涉及到具體作戰,仇戰有著他們沒有的優勢。
“將軍,我們把這一條補充進去吧。”吳逸誌說道:“建議一線作戰部隊馬上組織第二道防線,以堅定作戰部隊的戰鬥意誌。同時讓第49軍向高安方向移動,74軍以一個師向宜豐方向移動。以安第32軍、60軍和58軍將士的心。”
“好。子立,命令中增加這一條進去。”薛嶽點了點頭說道。趙子立點了點頭下去傳達命令。
“這個中井良太夠陰的呀。”吳逸誌看著仇戰笑了笑說道:“幸虧仇戰提醒得及時。要不然我們一定會吃虧。這前期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戰鬥節奏,可以考慮逐步放棄陣地。”
“目前湘北和鄂南的日軍還沒有動,此時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退。”薛嶽搖了搖頭說道:“會埠一線可以緩慢後撤,但高安我們絕對還不能丟失。一旦高安有失,我高安至上高一線的四個軍根本就沒有辦法抽調。
第184師可以向高安地區後撤,誘使中井良太的第106師團對我軍進行合圍,從而為湘北戰場爭取時間。”
從上高直插瀏陽遠比從修水直插平江要危險。如果第101師團從高安強攻上高,這四個軍根本就不可能調走。
“以第60軍、第30集團軍共三個軍抵擋第106師團,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小呀。”吳逸誌歎了一口氣說道:“第8軍該調上來了吧?”
通城方向以兩個軍對一個師團,修水方麵也將是以三個軍對付一個師團,其中還有兩個戰鬥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軍。實際上是五個軍對付兩個師團的夾擊。這已經超出了他們計算方式。
如果按以往的計算方式計算,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雖然經過多次推演,但在此時吳逸誌都有點沉不住氣了。
“不急。”薛嶽淡定地搖了搖頭說道:“第8軍和第20軍要對付通城之敵。第8軍作為鄂北戰略預備隊在敵情未明之時根本就不能動。按原計劃第8軍要動至少要等到通城與宜豐方向之敵對修水形成夾擊之勢時我們再說。”
在此時體現出參謀長與司令官的差別。作為最高軍事長官遠比所有將士都要冷靜和淡定。麵對敵人的變化吳逸誌都有點沉不住氣了,但薛嶽的表現如山嶽一般穩重。
吳逸誌輕輕地噓了一口氣,擔心地看了看沙盤。每一次沙盤推演中他們隻能僥幸地控製了戰鬥節奏,現在日軍弄出這一套,這一開局就有把第九戰區的戰鬥節奏打亂的現象。
雖然羅卓英給帶著第一集團軍和第19集團軍能暫時穩得住陣腳,但並不代表戰鬥節奏就不會受到影響。作為一名高級參謀心中很清楚一場戰役決戰雙方對戰鬥節奏控製的重要性。雙方都能控製節奏將是一個平局,任何一方不能控製節奏都會麵臨失敗。
根據失控的程度可以判斷出在戰爭中失敗到什麽程度。淞滬會戰前期戰鬥節奏還控製得好,雙方在上海地區成膠著之狀。但後期失控就出現了大敗。
徐州會戰,南京保衛戰……前期打得都不錯。但後期各參戰部隊全部處於無序狀態,從而出現了大敗退的情況。
再說說萬家嶺會戰,南昌保衛戰之武寧戰鬥,國民軍的戰鬥節奏一直都把握得很好,從而成功地阻擊了敵人。
這個戰鬥節奏之說還是仇戰提出來的,最初是從戰術層麵上來講的,也是從謝德庚的武術理論中演繹而來。經過吳逸誌的研究變成了戰略層麵的理論。
統兵能者,使各軍如使手足。手足搏擊之論首重節奏,再談技巧,如舞者之和樂。節奏意即進退有序,張馳有度,收發自如。合奇正之術,則可功成。這是薛嶽在聽取吳逸誌的理論之後發出的感概。
力弱搏強並不代表就沒有節奏,必須把節奏和技巧更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高深者如公孫武娘之劍舞。這個理論一直貫穿了薛嶽整個抗戰中的作戰指揮。後期他對這套理論的運用可以說嫻熟於心。
趙子立對此事不上心,並不代表著吳逸誌和薛嶽對仇戰的建議不上心。這套理論隻有他們三人共同研究過。也隻有他們心中清楚這開局不利對整個戰役的影響。
所以為了不影響整個會戰,高安之戰必須要重新拿迴對戰鬥節奏的控製。吳逸誌看著薛嶽說道:“將軍,我們得想辦法在高安扳迴一手呀。”
“剛才仇戰把他的閻王訓練營之二連和三連放在了甘坊地區,我們要扳迴這一局也將在這裏。”薛嶽指了指甘坊地區說道:“命令修河南岸之72軍韓全樸部以一個師向甘坊一線預設阻擊陣地。”
吳逸誌點了點頭,武寧方向隻有一個聯隊而已。以三個師依靠地形阻擊應該很輕鬆了。如果有壓力第8軍可以隨時上來增援。第九戰區的整盤棋也都活了。
“仇戰,讓那些學生娃上去……他們行不行呀?!”薛嶽看著仇戰問道。通城、崇陽一戰就犧牲了一百多號人。而且還是在死神和閻王獨立營的保護之下作戰。
“男人不能說不行。”仇戰笑道。
“哈哈……”頓時作戰指揮室裏傳來薛嶽和吳逸誌爽朗的笑聲,太壓抑了,這份笑聲來得不容易。
本文來自看書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