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岡村寧次的無奈
安排好一切事務之後仇戰才開始研究起這次交流中所學習到的東西。對於他來說隻是一種輔助,他要吸取當年紅軍遊擊戰十六字方針中的精髓,他的戰術也是從十六字方針中脫胎而去的。當年是老喜告訴他這十六字方針的,這是他軍事思想的啟蒙。
然而通過這一次新四軍之行,他對這十六個字又有了新的理解。雖然新四軍運用這十六字方針效果隻是一般,但提出這套軍事理論的人所站的高度卻非常高,非常適應於他的狙擊作戰戰術。
新四軍不能發揮出其威力,是因為新四軍的單兵素質和中基層軍隊的素質影響了。不能完美地詮釋這套戰術理論。當然把這十六字方針作為傳家寶的新四軍和八路軍隨著部隊的訓練跟上去,將來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將又會成為能威脅日軍的強大武裝力量。
這也是仇戰所想看到的。從抗日大局出發,隻要是中國軍隊強大,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道福音。鬼子就有可能早一天被趕出中國。
新四軍的不足仇戰也看得出來。再靈活機動的戰術,想走到攻城掠地這一步就必須要攻堅作戰。而在攻堅作戰中新四軍受到裝備的限製隻能采取老舊的戰術,做用人命去填的人海戰術。
在這一點上,仇戰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他們死神訓練營在南昌城外遭受重創也證明了這一點。就算粟原阪五郎的狙擊部隊不參戰,他們的傷亡也會非常巨大。這還沒有走到攻城這一步,僅僅是在外圍作戰。
裝備直接決定了攻堅戰的效果,使用好的戰術僅僅隻能減少傷亡。冬季攻勢中國民軍也必須要麵對這個攻堅作戰的問題。
第九戰區剛打完長沙會戰,重武器的彈藥還沒有補充上來。很難在冬季攻勢中發揮作用。那麽第九戰區將憑著子彈來打一場攻堅戰。這將會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作戰任務。
冬季作戰的作戰計劃下來了。各部隊抽調部分精銳和常規作戰部隊參戰,由湘鄂贛挺進軍構建作戰指揮係統,仇戰的死神和閻王直接配合各參戰部隊作戰,協助指揮。
仇戰為各部增補了代號之後開始調動。閻王獨立營一連為宋帝王、二連為五官王、三連為汴城王。杜慧的兩個組為天齊王a組和天齊王b組,陶建佳的兩個組為豐都王a、b兩組。每一個小組配電台一部。閻王每一個連配電台三部,閻王兩個小組兩部。
這樣死神偵察連和閻王獨立營的通訊問題可以不求於人了。閻王獨立營各連顯得不足,但在這一次作戰中仇戰也有信心再配足配好。
隨後,天齊王和豐都王派往了九宮山通城、崇陽、通山、陽新一線。閻王三個連由老喜三人親自率領離開訓練營地,閻王訓練營也分成三部分臨時編入獨立營作戰。
宋帝王(一連)由謝德庚率領至岷山一線、五官王(二連)由袁百昌率領至武寧一線,汴城王(三連)由老喜率領至奉新一線。
仇戰自己帶著地藏王進入幕阜山營地。這一次周家財再也沒有吵著要跟過來,仇戰身邊又有了一個新跟班畢海航。
站在地圖前,仇戰想著這段時間收集過來的情報。贛北的鬼子第106師團和101師團在長沙會戰中受到重創,其101師團被迫拆分以一部並入第106師團,大部分補充到了其他的作戰部隊中。隻剩下了一個空架子等著撤消。
第106師團正在九江集結準備調離,也許鬼子嗅到了什麽,第106師團在九江至南京一線停止調動。贛北至南昌一線由第33師團和第34師團駐守警備。
湘北鄂南由第6師團負責警備。這對於第九戰區來說的確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湘北鄂南日軍兵力出現空虛狀態,第33師團和34師團剛入贛北還不熟悉情況。雖然日軍第106師團還有一部分在九江,卻不並影響他們的反攻。
長沙會戰已經重創了鬼子第11軍,在國內補充兵源不足的情況之下,迫使鬼子把第101師團分解補充進去。以迅速恢複各部的戰鬥力。這也說明日軍還沒有從補充調動的過程中緩過神來。
因此從戰局上來說對於第九戰區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如果在把鬼子據點分割包圍之下,一定會有所斬獲。
那麽第九戰區的冬季攻勢作戰計劃就可順利完成。在長沙會戰之後再接著打一個勝仗,對於第九戰區的士氣來說會得到進一步的鼓舞。
冬季攻勢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在裏麵。長沙會戰結束之後雖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還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冬季攻勢的目的就是在長沙會戰的基礎之上再創輝煌,從而進一步打壓汪精衛對國民軍陣營的影響力。以穩固國府的大盤不出現崩潰。
另一方麵,國際局勢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德國在歐洲戰場上接連成功地實現閃電戰占領多個國家,對歐美國家造成巨大的壓力,中國戰場上的情況已經變得舉足輕重了。能否牽製住日軍對於他們來說越來越重要。
近段時間對日軍的態度越來越明朗,在外交上明顯反對日本。特別是蘇聯早已加大了對華軍援。而隻要中國軍隊表現出應有了價值,相信美、英等國(此時法國自身難保,德國已經兵臨城下。)對中國的軍援會進一步增加。
所以國府和最高統帥部對發動冬季攻勢的決定越來越堅定。投入的兵力也在逐步增加,戰役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原先由旅、團一級的參加作戰,改為以師為單位參加作戰。然後又改為軍一級參戰,這樣仇戰在冬季攻勢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小。
計劃趕不上時局的變化,事實上證明國府和最高統帥部的決定是對的,不說不說委員長在政治這一塊有著獨特的洞察力和決斷力。冬季攻勢最大的收獲還是得到了美國和英國的肯定,並且開始向中國提供軍援。
仇戰也隻能隨著計劃的調整而進行調整。並盡力讓死神和閻王各部收集情報上報司令部,日軍各據點的兵力布置情況一條條一上報。
他把目光放在了通山、崇陽一線,隨後又移到了瑞昌、陽新,武寧和奉新。這幾個位置已經進入了仇戰的視野。
第11軍司令部。正在鄂北地區訓練狙擊部隊的粟原阪五郎被岡村寧次叫迴來了。國民軍冬季攻勢這麽大的動靜日軍不可能不知道。雖然不知道詳細的計劃,但中國軍隊準備進行全麵反擊之事他們不可能嗅不到。
正因為知道了國民軍反攻之事,岡村寧次才把正準備調離的第106師團留下來,也把粟原阪五郎叫迴來研究對策。不用說,中國的那一支狙擊部隊不可能不參戰。必須要拿出一個應對之法。粟原阪五郎是這方麵的專家。
要是放在半年前他會對國民軍的舉動嗤之以鼻,但經曆了長沙會戰之後他有膽子就沒有那麽大了。對媒體大放以一個日軍大隊(約1100人)可以對付國民軍一個師(當時基本上在八千人至一萬人左右)的厥詞。
但他知道這已經不是淞滬會戰時期了。以一敵十的時代早已過去。長沙會戰二比一的兵力投入,最終在軍事上隻打了一個平手。讓他已經在日本國內說不起話抬不起頭了。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軍隊的進步,這不僅僅依靠一個優秀的將領就可以拉近兩軍之間的距離,國民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果以長沙會戰為戰例進行分析計算雙方的差距,如果第九戰區和第五戰區對武漢警備部隊全線進攻。不說他被趕出武漢,那消耗絕對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他的五個半師團中第106師團雖然調到路上了被他留下來,能幫得上忙的僅僅隻有那麽一點兵力,更大一部分被調至南京地區。而第101師團又是在他的建議中解散的。
新增過來的第34師團還沒有熟悉南方作戰。從五月份進入武漢以來一直作為預備部隊沒有派上戰場。至於剛調過來的第40師團是他的保命稻草擺在了陽新、鹹寧和武昌拱衛武漢安全。
此時正是他武漢警備部隊最薄弱之際,而各部隊分散於各點之上,武漢的預備部隊嚴重不足。一旦這些據點被分割包圍,他們將麵臨‘孤島’作戰。對部隊今後的士氣有著嚴重的影響。
而且一旦國民軍對武漢警備部隊全線進攻,他們的火炮優勢和飛機優勢將進一步削弱。以往采取的都是進攻態勢,飛機大炮的火力可以集中使用於一個地區。
但對付多點進攻和采取防禦姿態的日軍來說飛機大炮的作用被無限地削弱。特別是飛機,根本就沒有機會在戰場上使用,最多也隻能炸炸中國軍隊的後方和補給線。
湘、鄂、贛那麽寬的防線,以五個半師團十多萬人防禦……以往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國民軍被他們打怕了而不敢主動進攻。但如果國民軍在這一次作戰中嚐到了甜頭。把這種反攻作為常態化。
那麽他們武漢警備部隊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向武漢地區大量增兵,要麽撤出武漢地區。還有第三條路,希望與國民政府達到某種默契,保持這種平衡的局麵。
這就需要布置一個妙局,讓國民政府清楚地認識到與日本軍隊硬拚是沒有出路的。這是國民政府的一個致命的弱點,他們決心很大,可惜卻不敢孤注一擲。也就是說膽子不夠大,以穩定壓倒一切。
本文來自看書惘小說
安排好一切事務之後仇戰才開始研究起這次交流中所學習到的東西。對於他來說隻是一種輔助,他要吸取當年紅軍遊擊戰十六字方針中的精髓,他的戰術也是從十六字方針中脫胎而去的。當年是老喜告訴他這十六字方針的,這是他軍事思想的啟蒙。
然而通過這一次新四軍之行,他對這十六個字又有了新的理解。雖然新四軍運用這十六字方針效果隻是一般,但提出這套軍事理論的人所站的高度卻非常高,非常適應於他的狙擊作戰戰術。
新四軍不能發揮出其威力,是因為新四軍的單兵素質和中基層軍隊的素質影響了。不能完美地詮釋這套戰術理論。當然把這十六字方針作為傳家寶的新四軍和八路軍隨著部隊的訓練跟上去,將來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將又會成為能威脅日軍的強大武裝力量。
這也是仇戰所想看到的。從抗日大局出發,隻要是中國軍隊強大,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道福音。鬼子就有可能早一天被趕出中國。
新四軍的不足仇戰也看得出來。再靈活機動的戰術,想走到攻城掠地這一步就必須要攻堅作戰。而在攻堅作戰中新四軍受到裝備的限製隻能采取老舊的戰術,做用人命去填的人海戰術。
在這一點上,仇戰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他們死神訓練營在南昌城外遭受重創也證明了這一點。就算粟原阪五郎的狙擊部隊不參戰,他們的傷亡也會非常巨大。這還沒有走到攻城這一步,僅僅是在外圍作戰。
裝備直接決定了攻堅戰的效果,使用好的戰術僅僅隻能減少傷亡。冬季攻勢中國民軍也必須要麵對這個攻堅作戰的問題。
第九戰區剛打完長沙會戰,重武器的彈藥還沒有補充上來。很難在冬季攻勢中發揮作用。那麽第九戰區將憑著子彈來打一場攻堅戰。這將會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作戰任務。
冬季作戰的作戰計劃下來了。各部隊抽調部分精銳和常規作戰部隊參戰,由湘鄂贛挺進軍構建作戰指揮係統,仇戰的死神和閻王直接配合各參戰部隊作戰,協助指揮。
仇戰為各部增補了代號之後開始調動。閻王獨立營一連為宋帝王、二連為五官王、三連為汴城王。杜慧的兩個組為天齊王a組和天齊王b組,陶建佳的兩個組為豐都王a、b兩組。每一個小組配電台一部。閻王每一個連配電台三部,閻王兩個小組兩部。
這樣死神偵察連和閻王獨立營的通訊問題可以不求於人了。閻王獨立營各連顯得不足,但在這一次作戰中仇戰也有信心再配足配好。
隨後,天齊王和豐都王派往了九宮山通城、崇陽、通山、陽新一線。閻王三個連由老喜三人親自率領離開訓練營地,閻王訓練營也分成三部分臨時編入獨立營作戰。
宋帝王(一連)由謝德庚率領至岷山一線、五官王(二連)由袁百昌率領至武寧一線,汴城王(三連)由老喜率領至奉新一線。
仇戰自己帶著地藏王進入幕阜山營地。這一次周家財再也沒有吵著要跟過來,仇戰身邊又有了一個新跟班畢海航。
站在地圖前,仇戰想著這段時間收集過來的情報。贛北的鬼子第106師團和101師團在長沙會戰中受到重創,其101師團被迫拆分以一部並入第106師團,大部分補充到了其他的作戰部隊中。隻剩下了一個空架子等著撤消。
第106師團正在九江集結準備調離,也許鬼子嗅到了什麽,第106師團在九江至南京一線停止調動。贛北至南昌一線由第33師團和第34師團駐守警備。
湘北鄂南由第6師團負責警備。這對於第九戰區來說的確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湘北鄂南日軍兵力出現空虛狀態,第33師團和34師團剛入贛北還不熟悉情況。雖然日軍第106師團還有一部分在九江,卻不並影響他們的反攻。
長沙會戰已經重創了鬼子第11軍,在國內補充兵源不足的情況之下,迫使鬼子把第101師團分解補充進去。以迅速恢複各部的戰鬥力。這也說明日軍還沒有從補充調動的過程中緩過神來。
因此從戰局上來說對於第九戰區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如果在把鬼子據點分割包圍之下,一定會有所斬獲。
那麽第九戰區的冬季攻勢作戰計劃就可順利完成。在長沙會戰之後再接著打一個勝仗,對於第九戰區的士氣來說會得到進一步的鼓舞。
冬季攻勢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在裏麵。長沙會戰結束之後雖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還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冬季攻勢的目的就是在長沙會戰的基礎之上再創輝煌,從而進一步打壓汪精衛對國民軍陣營的影響力。以穩固國府的大盤不出現崩潰。
另一方麵,國際局勢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德國在歐洲戰場上接連成功地實現閃電戰占領多個國家,對歐美國家造成巨大的壓力,中國戰場上的情況已經變得舉足輕重了。能否牽製住日軍對於他們來說越來越重要。
近段時間對日軍的態度越來越明朗,在外交上明顯反對日本。特別是蘇聯早已加大了對華軍援。而隻要中國軍隊表現出應有了價值,相信美、英等國(此時法國自身難保,德國已經兵臨城下。)對中國的軍援會進一步增加。
所以國府和最高統帥部對發動冬季攻勢的決定越來越堅定。投入的兵力也在逐步增加,戰役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原先由旅、團一級的參加作戰,改為以師為單位參加作戰。然後又改為軍一級參戰,這樣仇戰在冬季攻勢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小。
計劃趕不上時局的變化,事實上證明國府和最高統帥部的決定是對的,不說不說委員長在政治這一塊有著獨特的洞察力和決斷力。冬季攻勢最大的收獲還是得到了美國和英國的肯定,並且開始向中國提供軍援。
仇戰也隻能隨著計劃的調整而進行調整。並盡力讓死神和閻王各部收集情報上報司令部,日軍各據點的兵力布置情況一條條一上報。
他把目光放在了通山、崇陽一線,隨後又移到了瑞昌、陽新,武寧和奉新。這幾個位置已經進入了仇戰的視野。
第11軍司令部。正在鄂北地區訓練狙擊部隊的粟原阪五郎被岡村寧次叫迴來了。國民軍冬季攻勢這麽大的動靜日軍不可能不知道。雖然不知道詳細的計劃,但中國軍隊準備進行全麵反擊之事他們不可能嗅不到。
正因為知道了國民軍反攻之事,岡村寧次才把正準備調離的第106師團留下來,也把粟原阪五郎叫迴來研究對策。不用說,中國的那一支狙擊部隊不可能不參戰。必須要拿出一個應對之法。粟原阪五郎是這方麵的專家。
要是放在半年前他會對國民軍的舉動嗤之以鼻,但經曆了長沙會戰之後他有膽子就沒有那麽大了。對媒體大放以一個日軍大隊(約1100人)可以對付國民軍一個師(當時基本上在八千人至一萬人左右)的厥詞。
但他知道這已經不是淞滬會戰時期了。以一敵十的時代早已過去。長沙會戰二比一的兵力投入,最終在軍事上隻打了一個平手。讓他已經在日本國內說不起話抬不起頭了。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軍隊的進步,這不僅僅依靠一個優秀的將領就可以拉近兩軍之間的距離,國民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果以長沙會戰為戰例進行分析計算雙方的差距,如果第九戰區和第五戰區對武漢警備部隊全線進攻。不說他被趕出武漢,那消耗絕對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他的五個半師團中第106師團雖然調到路上了被他留下來,能幫得上忙的僅僅隻有那麽一點兵力,更大一部分被調至南京地區。而第101師團又是在他的建議中解散的。
新增過來的第34師團還沒有熟悉南方作戰。從五月份進入武漢以來一直作為預備部隊沒有派上戰場。至於剛調過來的第40師團是他的保命稻草擺在了陽新、鹹寧和武昌拱衛武漢安全。
此時正是他武漢警備部隊最薄弱之際,而各部隊分散於各點之上,武漢的預備部隊嚴重不足。一旦這些據點被分割包圍,他們將麵臨‘孤島’作戰。對部隊今後的士氣有著嚴重的影響。
而且一旦國民軍對武漢警備部隊全線進攻,他們的火炮優勢和飛機優勢將進一步削弱。以往采取的都是進攻態勢,飛機大炮的火力可以集中使用於一個地區。
但對付多點進攻和采取防禦姿態的日軍來說飛機大炮的作用被無限地削弱。特別是飛機,根本就沒有機會在戰場上使用,最多也隻能炸炸中國軍隊的後方和補給線。
湘、鄂、贛那麽寬的防線,以五個半師團十多萬人防禦……以往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國民軍被他們打怕了而不敢主動進攻。但如果國民軍在這一次作戰中嚐到了甜頭。把這種反攻作為常態化。
那麽他們武漢警備部隊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向武漢地區大量增兵,要麽撤出武漢地區。還有第三條路,希望與國民政府達到某種默契,保持這種平衡的局麵。
這就需要布置一個妙局,讓國民政府清楚地認識到與日本軍隊硬拚是沒有出路的。這是國民政府的一個致命的弱點,他們決心很大,可惜卻不敢孤注一擲。也就是說膽子不夠大,以穩定壓倒一切。
本文來自看書惘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