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不強求於你
“哼……”薛嶽明顯對仇戰的態度不滿意:“又給我打哈哈了。真不知道你腦子裏都在想著什麽!”
“我……”仇戰欲言又止。他覺得應該要讓薛嶽死心了,但又不知道該怎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
“有什麽想法就說吧,我不會見怪。”薛嶽以為他改變主意忙說道。吳逸誌苦著臉,他很清楚仇戰想要表達什麽。但有些事情是該有一個了斷,所以並沒有阻止仇戰的意思。
“將軍,參謀長。”仇戰想了想認真地說道:“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也許我現在是一個正在大學裏讀書的學生。我走向抗日戰場完全是鬼子給逼的。
我拿起槍的初衷是為了殺鬼子給親人報仇,也因此改名為仇戰,因仇而戰。當看到鬼子在我中國造下的孽,我……在我心中就有了國恨……家仇國恨!
這是我的使命!我的使命是殺鬼子!把鬼子趕出我中國!我還沒有想過我身上還有其他的使命!沒有……
說實在話,我的能力是這道使命給壓榨出來的。如果我換一個使命,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得到現在這麽好。也許我會變成另外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將軍、參謀長。對不起了,我辜負了你們的期望。我不是一個好軍人,更不是一個好將領。對於我來說更適合於做一個戰士,而非一個將領。我沒有野心,我也沒有雄心,現在的我隻有殺心!”
“仇戰,你呀……”見薛嶽的臉色變幻不定吳逸誌轉移話題說道:“你有智慧,但沒有心機。你有殺敵之心,但沒有自保之意。能做得戰爭中的指揮官,但做不了和平時代的將領。將軍,他想怎麽樣就由他去吧。”
“罷了,我不是強求於你。”薛嶽臉若冰霜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弄得好心情都沒有了。隨你去吧。準備酒,我們喝上幾杯,拉拉家常……”
仇戰輕輕地噓了一口氣。這一關終於過去了。吳逸誌搖了搖頭,他在為自己擔心,也在為仇戰擔心。說實話,他更希望自己象仇戰一樣‘單純’,不要去想那麽多。
隨著戰事越來越近,死神和獨立狙中隊被仇戰從湘西調迴來。同時把在衡陽訓練的閻王訓練營學員也調迴了長沙。
新一期的訓練營已經訓練了幾個月,可以進行實戰訓練了。仇戰把訓練營分成六個補充連,仍然由獨立訓練中隊率領參戰。前期把他們布置於嶽麓山地區,負責警衛炮兵部隊的安全。
戰時越來越近,此時阿南惟幾進攻長沙的決定還沒有下。他進攻長沙的行動已經暴露了。但第九戰區卻並沒有象第二次長沙會戰中那樣集中兵力於湘與決戰。
第4軍調離留下的缺口由一些遊擊隊來代替,明顯隻是走走過場而已。而且還在通城露出一個空門,好象是等待他們象第一次長沙會戰一樣在通城方向用兵。
而其又把精銳的第74師擺在瀏陽與平江之間駐訓。看似擺出一付空城計,但實際上想吃掉他從通城進攻的部隊。這一點他不擔心,他的作戰計劃中就沒有打算沿用第一次長沙會戰的戰術。而是選擇第二次長沙會戰的那種霹靂手段。
對付第九戰區不能象岡村寧次一樣與薛嶽玩花樣,還不如直來直去,來給薛嶽玩花樣的機會。讓他惱火的是第九戰區74軍原計劃調廣西,但遲遲沒有動靜。
他也得到情報,第九戰區把第10軍布防於長沙,打算堅守長沙。第六戰區的第73軍東移,有支援第九戰區作戰的打算。
從薛嶽的布局來看這一次他就沒有打算與他們決戰,隻是鐵了心要守住長沙。他第11軍的意圖不難猜出,香港戰役早已開打,應該是一次牽製性的作戰計劃。
那麽就不是以進攻長沙為目的,而是以殲滅第九戰區主力為目的的戰役。薛嶽知曉他的的意圖後,使用避開與他主力決戰的戰術很正常。不決戰,要決戰就決戰於長沙城下,這樣薛嶽就拿到了主動權,而這正好是他阿南惟向的軟肋。
看上去雙方變成了走走過場的戰鬥。結果就是長沙不失對於第九戰區來說又是一場偉大的勝利。那麽他帝國軍隊算什麽?!
阿南惟幾有一種揪心的感覺。如果不戰而退,對他個人在第11軍的威望來說又是一次巨大的打擊。但進攻長沙,又擔心第九戰區援兵撲上來,他們有可能會吃大虧。
這兩種考量讓他一時舉棋不定。兵力不足……部隊整訓沒有結束,戰鬥力還沒有提升上來……阿南惟幾的腦子時不停地盤算著雙方的實力差距。
以薛嶽排兵布陣的情況分析,他的第58軍、37軍、20軍仍然會擔負著側擊任務,第99軍守湘江口。最多第74軍、26軍和從第六戰區增援上來的第73軍增援長沙作戰。這樣在長沙外圍就有四個軍八萬人左右而已。
八萬對七萬,他們仍然有絕對的優勢。還有可能再一次重創第九戰區主力。就算不能拿下長沙城,仍然可以取得上一戰的戰果。(注:七萬是指直接參戰部隊。)
就算薛嶽有在長沙城下對其進攻部隊有包圍作戰的意圖,他仍然有十成勝算的把握。他暗中下定決心,如果前期作戰部隊沒有受到什麽損失,那麽就攻取長沙以雪前恥。
如果部隊在前期作戰損失巨大,那麽就按原計劃進行作戰。雖然他也急於雪恥,但並不代表他就沒有經過詳細的推演而做出的決定。
中國與日本的計算方式不同。受戰鬥力影響,中國經過幾年作戰把勝仗的傷亡比上調。但仍然以三比一的傷亡完成作戰目的為平局,二比一的傷亡完成作戰計劃為小勝,一點五比一的傷亡完成作戰計劃為大勝。
就算是國際上也認同國民軍的計算方式。所以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以差不多二比一的傷亡阻止了鬼子攻占長沙的目的,不管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認為是一場勝利,一場慘勝。
日本人在降低標準,麵對國民軍精銳部隊以前以一比五的傷亡確定為小勝,現在也降低至一比三為小勝。一比二為平局。所以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本大本營並沒有追究阿南惟向的責任。
當然,這也是造成了雙方對戰果的評價。但他們馬上發現,在宣傳上國民軍的宣傳更容易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上的認可。他們經過處理的數據更為世界上質疑。
他們不知人心向背兩個字的意義,人們對一場正義的戰爭和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的態度,人們對弱者的同情。世界上的人們肯定會認可中國人的抵抗意誌和抵抗勇氣,也算是一種鼓勵方式。
話又說迴來。如果單純地以戰鬥力來計算,國民軍的計算方式更為公正一些。也更為人們所接受。從國民軍和日軍的計算方法一升一降來看,正說明國民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
阿南惟幾在計算第三次長沙會戰時心中已經陷入了這個誤區。不自主地把標準降低到了一比二的傷亡。七萬對十萬,一比二的傷亡比以他帝國軍隊的戰鬥力不說並不是一件難事。
他最大的依仗就是,減編增兵之計。從國民軍的布置來看,他們認可了得到的情報。參戰部隊的編製人數在七萬左右,攻入長沙最多五萬人左右。因為他們采取的是二比一的安排方式。
他沒有想到,薛嶽早就在以十萬來計算他們投入的兵力數量。阿南惟幾想以減編增兵的辦法來迷惑薛嶽。薛嶽也在暗中把第4軍調迴。甚至第4軍很多部隊並沒有離開湖南,與第10軍的部隊暗中調迴長沙外圍。但這也僅僅是十萬對七萬,第九戰區在兵力不並不占優勢。
長沙,第九戰區作戰指揮室。鬼子進攻在即,作戰指揮室又開始忙碌起來。薛嶽、吳逸誌、趙子立、李玉堂和仇戰站立地沙盤前商談戰勢。
李玉堂能來到作戰室也是富有戲劇性的。委員長親自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幾乎是委員長說,李玉堂應聲而已。然後就主動跑到了第九戰區作戰指揮室。
三句話:“你是第十軍軍長李玉堂嗎?”,“你是黃浦軍校第一期學生嗎?”,“那好了,那麽長沙就交給你了。”
為此薛嶽和吳逸誌還調侃過李玉堂。薛嶽都親自找他談過,仍然使小性子。委員長隻用了三句話就屁顛屁顛地過來了。
實際上李玉堂等的就是委員長的電話,他要證明委員長對他還是信任的。事實上就算委員長沒有來電話,他也會在鬼子兵臨城下時親自指揮作戰。國家為重!
心中的結解除了,薛嶽和吳逸誌再怎麽調侃他,他也不會在意。反正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了。
“將軍,我們是不是要玩點小花樣來堅定阿南惟幾進攻長沙的決心?”仇戰突然說道。戰術層麵的事情仇戰的主意非常多。
“說說看?”薛嶽笑問道。上一次仇戰讓他很不高興,但他的心中也釋然了。不再糾結於仇戰將來去留的問題。
“讓78軍和72軍換個位置,然後讓78軍西進。另外把第1縱隊和第3縱隊用上去,擺出一付增兵湘北的姿態,氣勢搞得越大越好。”仇戰笑道。
本書首發於看書蛧
“哼……”薛嶽明顯對仇戰的態度不滿意:“又給我打哈哈了。真不知道你腦子裏都在想著什麽!”
“我……”仇戰欲言又止。他覺得應該要讓薛嶽死心了,但又不知道該怎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
“有什麽想法就說吧,我不會見怪。”薛嶽以為他改變主意忙說道。吳逸誌苦著臉,他很清楚仇戰想要表達什麽。但有些事情是該有一個了斷,所以並沒有阻止仇戰的意思。
“將軍,參謀長。”仇戰想了想認真地說道:“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也許我現在是一個正在大學裏讀書的學生。我走向抗日戰場完全是鬼子給逼的。
我拿起槍的初衷是為了殺鬼子給親人報仇,也因此改名為仇戰,因仇而戰。當看到鬼子在我中國造下的孽,我……在我心中就有了國恨……家仇國恨!
這是我的使命!我的使命是殺鬼子!把鬼子趕出我中國!我還沒有想過我身上還有其他的使命!沒有……
說實在話,我的能力是這道使命給壓榨出來的。如果我換一個使命,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得到現在這麽好。也許我會變成另外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將軍、參謀長。對不起了,我辜負了你們的期望。我不是一個好軍人,更不是一個好將領。對於我來說更適合於做一個戰士,而非一個將領。我沒有野心,我也沒有雄心,現在的我隻有殺心!”
“仇戰,你呀……”見薛嶽的臉色變幻不定吳逸誌轉移話題說道:“你有智慧,但沒有心機。你有殺敵之心,但沒有自保之意。能做得戰爭中的指揮官,但做不了和平時代的將領。將軍,他想怎麽樣就由他去吧。”
“罷了,我不是強求於你。”薛嶽臉若冰霜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弄得好心情都沒有了。隨你去吧。準備酒,我們喝上幾杯,拉拉家常……”
仇戰輕輕地噓了一口氣。這一關終於過去了。吳逸誌搖了搖頭,他在為自己擔心,也在為仇戰擔心。說實話,他更希望自己象仇戰一樣‘單純’,不要去想那麽多。
隨著戰事越來越近,死神和獨立狙中隊被仇戰從湘西調迴來。同時把在衡陽訓練的閻王訓練營學員也調迴了長沙。
新一期的訓練營已經訓練了幾個月,可以進行實戰訓練了。仇戰把訓練營分成六個補充連,仍然由獨立訓練中隊率領參戰。前期把他們布置於嶽麓山地區,負責警衛炮兵部隊的安全。
戰時越來越近,此時阿南惟幾進攻長沙的決定還沒有下。他進攻長沙的行動已經暴露了。但第九戰區卻並沒有象第二次長沙會戰中那樣集中兵力於湘與決戰。
第4軍調離留下的缺口由一些遊擊隊來代替,明顯隻是走走過場而已。而且還在通城露出一個空門,好象是等待他們象第一次長沙會戰一樣在通城方向用兵。
而其又把精銳的第74師擺在瀏陽與平江之間駐訓。看似擺出一付空城計,但實際上想吃掉他從通城進攻的部隊。這一點他不擔心,他的作戰計劃中就沒有打算沿用第一次長沙會戰的戰術。而是選擇第二次長沙會戰的那種霹靂手段。
對付第九戰區不能象岡村寧次一樣與薛嶽玩花樣,還不如直來直去,來給薛嶽玩花樣的機會。讓他惱火的是第九戰區74軍原計劃調廣西,但遲遲沒有動靜。
他也得到情報,第九戰區把第10軍布防於長沙,打算堅守長沙。第六戰區的第73軍東移,有支援第九戰區作戰的打算。
從薛嶽的布局來看這一次他就沒有打算與他們決戰,隻是鐵了心要守住長沙。他第11軍的意圖不難猜出,香港戰役早已開打,應該是一次牽製性的作戰計劃。
那麽就不是以進攻長沙為目的,而是以殲滅第九戰區主力為目的的戰役。薛嶽知曉他的的意圖後,使用避開與他主力決戰的戰術很正常。不決戰,要決戰就決戰於長沙城下,這樣薛嶽就拿到了主動權,而這正好是他阿南惟向的軟肋。
看上去雙方變成了走走過場的戰鬥。結果就是長沙不失對於第九戰區來說又是一場偉大的勝利。那麽他帝國軍隊算什麽?!
阿南惟幾有一種揪心的感覺。如果不戰而退,對他個人在第11軍的威望來說又是一次巨大的打擊。但進攻長沙,又擔心第九戰區援兵撲上來,他們有可能會吃大虧。
這兩種考量讓他一時舉棋不定。兵力不足……部隊整訓沒有結束,戰鬥力還沒有提升上來……阿南惟幾的腦子時不停地盤算著雙方的實力差距。
以薛嶽排兵布陣的情況分析,他的第58軍、37軍、20軍仍然會擔負著側擊任務,第99軍守湘江口。最多第74軍、26軍和從第六戰區增援上來的第73軍增援長沙作戰。這樣在長沙外圍就有四個軍八萬人左右而已。
八萬對七萬,他們仍然有絕對的優勢。還有可能再一次重創第九戰區主力。就算不能拿下長沙城,仍然可以取得上一戰的戰果。(注:七萬是指直接參戰部隊。)
就算薛嶽有在長沙城下對其進攻部隊有包圍作戰的意圖,他仍然有十成勝算的把握。他暗中下定決心,如果前期作戰部隊沒有受到什麽損失,那麽就攻取長沙以雪前恥。
如果部隊在前期作戰損失巨大,那麽就按原計劃進行作戰。雖然他也急於雪恥,但並不代表他就沒有經過詳細的推演而做出的決定。
中國與日本的計算方式不同。受戰鬥力影響,中國經過幾年作戰把勝仗的傷亡比上調。但仍然以三比一的傷亡完成作戰目的為平局,二比一的傷亡完成作戰計劃為小勝,一點五比一的傷亡完成作戰計劃為大勝。
就算是國際上也認同國民軍的計算方式。所以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以差不多二比一的傷亡阻止了鬼子攻占長沙的目的,不管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認為是一場勝利,一場慘勝。
日本人在降低標準,麵對國民軍精銳部隊以前以一比五的傷亡確定為小勝,現在也降低至一比三為小勝。一比二為平局。所以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本大本營並沒有追究阿南惟向的責任。
當然,這也是造成了雙方對戰果的評價。但他們馬上發現,在宣傳上國民軍的宣傳更容易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上的認可。他們經過處理的數據更為世界上質疑。
他們不知人心向背兩個字的意義,人們對一場正義的戰爭和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的態度,人們對弱者的同情。世界上的人們肯定會認可中國人的抵抗意誌和抵抗勇氣,也算是一種鼓勵方式。
話又說迴來。如果單純地以戰鬥力來計算,國民軍的計算方式更為公正一些。也更為人們所接受。從國民軍和日軍的計算方法一升一降來看,正說明國民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
阿南惟幾在計算第三次長沙會戰時心中已經陷入了這個誤區。不自主地把標準降低到了一比二的傷亡。七萬對十萬,一比二的傷亡比以他帝國軍隊的戰鬥力不說並不是一件難事。
他最大的依仗就是,減編增兵之計。從國民軍的布置來看,他們認可了得到的情報。參戰部隊的編製人數在七萬左右,攻入長沙最多五萬人左右。因為他們采取的是二比一的安排方式。
他沒有想到,薛嶽早就在以十萬來計算他們投入的兵力數量。阿南惟幾想以減編增兵的辦法來迷惑薛嶽。薛嶽也在暗中把第4軍調迴。甚至第4軍很多部隊並沒有離開湖南,與第10軍的部隊暗中調迴長沙外圍。但這也僅僅是十萬對七萬,第九戰區在兵力不並不占優勢。
長沙,第九戰區作戰指揮室。鬼子進攻在即,作戰指揮室又開始忙碌起來。薛嶽、吳逸誌、趙子立、李玉堂和仇戰站立地沙盤前商談戰勢。
李玉堂能來到作戰室也是富有戲劇性的。委員長親自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幾乎是委員長說,李玉堂應聲而已。然後就主動跑到了第九戰區作戰指揮室。
三句話:“你是第十軍軍長李玉堂嗎?”,“你是黃浦軍校第一期學生嗎?”,“那好了,那麽長沙就交給你了。”
為此薛嶽和吳逸誌還調侃過李玉堂。薛嶽都親自找他談過,仍然使小性子。委員長隻用了三句話就屁顛屁顛地過來了。
實際上李玉堂等的就是委員長的電話,他要證明委員長對他還是信任的。事實上就算委員長沒有來電話,他也會在鬼子兵臨城下時親自指揮作戰。國家為重!
心中的結解除了,薛嶽和吳逸誌再怎麽調侃他,他也不會在意。反正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了。
“將軍,我們是不是要玩點小花樣來堅定阿南惟幾進攻長沙的決心?”仇戰突然說道。戰術層麵的事情仇戰的主意非常多。
“說說看?”薛嶽笑問道。上一次仇戰讓他很不高興,但他的心中也釋然了。不再糾結於仇戰將來去留的問題。
“讓78軍和72軍換個位置,然後讓78軍西進。另外把第1縱隊和第3縱隊用上去,擺出一付增兵湘北的姿態,氣勢搞得越大越好。”仇戰笑道。
本書首發於看書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