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唿~~~
唿唿唿~~~
伴隨著獵獵風聲不斷在耳畔響起,一艘舟船卻是劃破長空向白雲觀所在的方向飛去。
目光一掃,就能看到舟船下麵的無垠大地在快速後退,船身周圍則是大量的雲氣。
此舟船,名為“聽風舟”,赫然正是老祖鍾安河結丹以後,通過老年天團渠道購買來的。
並不算特別大,空間僅僅隻能坐十餘人,也並沒有特別舒適船艙。
但是。
此舟船那也是非常了不得的飛行法器了。
這是少有能夠同時帶數人長距離飛行,並且在速度上還能初步趕上金丹期修士遁光的極品法器。
金丹修士當然也能通過遁光包裹其他修士,帶著眾人一起遁空飛行。
但這也隻適用於近距離,一旦涉及到長途跋涉,對結丹修士的消耗,那可就相當誇張了。
累是一迴事,法力一旦消耗太多,那可就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危險。
此次前往白雲觀參加拜師考核的,除卻鍾立霄,還有鍾立廈、鍾素心、鍾素雲三者。
此刻,四者都忍不住望向舟船之外,近距離感受這風馳電掣。
一時各個都心潮澎湃!
隻短短時間,諸位小年輕對於道途,對於藍天的向往就更勝。
說一千次金丹修士遁光之奧妙,都比不過老祖親自帶他們飛一次。
而這就是家族勢力水漲船高所帶來的好處了。
首先就是眼界大漲,底氣因此而生。
在以前,他們就算一直都是白雲觀下轄勢力,但對拜師白雲觀卻從來都沒有任何底氣。
畢竟在白雲觀,那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在桃源鍾氏是萬眾矚目的仙苗,在白雲觀或許什麽都不是。
但現在他們有了!
“立廈、素心、素雲,你們三個此去白雲觀拜師,切不可好高騖遠。”
“哪怕隻是雜役弟子,但隻要霄兒在內門站穩腳跟,你們也沒人敢欺負了去.一旦積攢夠了善功,說不定就能兌換到築基丹和不錯的法身。”
“相較於霄兒,步伐雖慢了一點,艱難了一點,但隻要堅持不懈,總有逆勢崛起的那一天。”
這套軲轆話,鍾安河其實已經說過了很多次。
但是。
事關家族小輩們的前程,向來殺伐果斷的他,反而變得婆媽起來。
在白雲觀,他現在雖然算是“客卿”,但和他關係稍好的,本質上就隻有赤火真人。
隻要立廈、素心、素雲三個,順利通過考驗,拜師白雲觀。
他或許都能通過這一層關係,讓他們三個中的一個拜師到赤火門下,最少做個記名弟子。
就算欠個人情,那也在所不惜。
如此一來,三個中的一個起碼將來也是一個築基,修煉了上等法身的築基。
彼時,那就能順利晉升內門弟子。
身份、地位都有了!
若是再有些機緣,或許都能嚐試一些結丹。
尤其是還有霄兒在,這些還真不隻是空想。
在鍾安河看來,桃源鍾氏想要崛起為世家大閥,最少還得幾代人的努力。
此外,他這套軲轆話也是說給鍾立霄聽的。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同為一個家族的兄弟姊妹,在外麵就一定要團結,千萬不能內耗。
眾人紛紛表示記住了。
就是鍾立霄也堅決表態。
自魚梁莊迴來之後,鍾立霄可算是充分享受到了家族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尤其是各項產業分成,以及每個月下發的月例,都讓他大賺特賺。
享受了權利,自然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點覺悟鍾立霄還是有的!
鍾安河看著鍾立霄,慈祥道,“雖在出發前,爺爺一直鼓勵你力爭上遊,爭取拜一位峰主為師。但事到臨頭,爺爺反而要勸你量力而行,靈活選擇,切莫因為爺爺的話,而讓你有了心理包袱而一味蠻幹。”
聞聽到這近乎是打擊積極性的“勸勉”,鍾立廈三者多少有些羨慕,同時又感同身受,狠狠共情了。
或許這就是真正懂得愛人的長輩們的愛吧!
既用自己一生的經驗,竭誠幫他們指明方向,幫他們製定適合的奮鬥目標,盡可能少走彎路。
但在關鍵的時候,又會給孩子們寬寬心,讓他們量力而行,不要逞強。
盡管在很多時候,年齡不到閱曆不到的孩子們,其實很難真正聽進去這些大道理。
但有人指點和無人指點,終究還是兩碼事。
道可以一邊走一邊悟,但若是走錯了,那想要再領悟那可就艱難了。
眼看諸多兒孫都聽進去了,鍾安河頓時更寬慰了,笑道,“就算滿盤皆輸,連雜役弟子也沒能當上,其實那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咱們桃源鍾氏再小那也是結丹勢力,迴到家族再經營個十幾年幾十年,爺爺就不信還無法幫你們淘到幾粒築基丹”
眾人聞言,也紛紛笑了起來,感覺心頭大石都落下一半兒。
也是,這就是擁有家族做靠山的底氣之所在。
就算是在外麵輸的一無所有,隻要他們願意迴家,一個落腳的地方,終究那還是有的。
因時間還比較寬裕,鍾安河駕馭聽風舟的速度並不快,每天大概就前進上千裏路程的樣子。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給鍾立霄幾位小年輕講解一下遍布各地修仙勢力的情況。
至於最耀眼奪目的,反而是一座座不斷拔地而起的五靈明景塔。
在白雲觀治下,因此大工程的啟動,到處都是一片大工地。
但好處那也是實打實的!
隨著越來越多五靈明景塔落成、組網,整個白雲觀治下地脈流向和格局,都將會得到有效管控。
尤其是劫修,生存空間隻會越來越小。
伴隨著距離桃源穀越來越遠,鍾立霄也逐漸感覺體內源自「力量法則」神通之種所帶來的加持在削弱。
這讓鍾立霄不由想起前世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句很有哲思的話——皇權在於十步之外,千裏之內。
千裏之外,皇上管不著;十步之內,皇帝與普通人無異。
想要行使皇權,就必須保證十步以內這個距離的絕對安全。
但千裏之外,皇權的觸手也就無法觸及,也就是所謂的山高皇帝遠。
這神通之種還真是神奇!
就是不知道正式加入白雲觀後,又能帶給他多少助力。
趕路就在這種走走停停,時不時停下因地製宜授課的過程中過去。
而在這個過程中,老祖鍾安河給眾人講的最多的,則是他最擅長的「貫虹槍訣」。
在以前,這套槍訣作為鎮族絕學,除非是確定不外嫁的女子,否則傳男不傳女那就是鐵律。
但現在,隨著老祖鍾安河修為和眼界的水漲船高,此套槍訣卻是被老祖開放給了諸多核心族人。
就是家族女子也有資格學習!
不過,這套槍訣對於鍾立廈等人而言,終究還是太早了一些。
老祖重點就是在給鍾立霄上課,他也聽的津津有味。
老祖將這套槍訣傳給他,那可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他自然也是認真鑽研過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他的學習,外加上浸淫此道多年老祖的講解,更是讓他獲益匪淺。
「貫虹槍訣」說穿了,就講究一個極致的“貫穿”,追求的就是破甲。
而本質上就是將一身的真元都集中在長槍上,定點釋放,定點攻擊,以點破麵。
雖然分了很多層,但實際上的絕招,其實就可以統歸為「貫穿槍芒」、「槍雨齊射」、「無盡飛槍」。
「貫穿槍芒」修煉到高深處,可以將自身的真元,依托於長槍,極限釋放。
瞬間攢射出三丈長左右的凝練槍芒。
一旦煉成,甚至能輕易貫穿上品法器的防護。
至於「槍雨齊射」,本質上則是“劍影分光”類術法的同類型術法。
雖是光影,但也有實體。
分出的實體槍芒,大概率就隻有槍芒本體十分之一的威力。
但因為自帶超強破甲效果,總體上威力也相當不弱。
至於最後的「無盡飛槍」,則是「貫虹槍訣」的殺手鐧。
除了會用上一身真元,而且還會報廢掉一杆法器長槍。
報廢掉的法器長槍品級越好,此絕招威力也就越強。
昔日,老祖鍾安河就是靠著這一招震懾群敵!
這一路上,眾人也先後見到了諸多趕路中的修行者。
有陣容遠比他們豪奢的,那寶船寶光閃閃,速度又快,安全性又高,還異常舒適。
甚至還能看到寶船的主人一邊趕路,一邊享受各種極致服務。
讓鍾立霄幾人都大開眼界!
但更多都是趕不上他們的,有的甚至隻能靠禦劍飛行趕路,一路風塵仆仆,疲憊不堪,滿是風霜。
這些都增長了幾人的見聞!
過程中,甚至還有修士在鬥法,不少修士好奇湊熱鬧。
而鍾安河老祖則直接帶他們避開,更是苦口婆心告誡眾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對於他們這些弱小者而言,不去湊熱鬧,往往就能避免大多數危險。
眾人紛紛表示受教。
從台陽縣出發,在路上大概走了七天,眾人總算是抵達了白雲觀所在的浮雲山脈。
唿唿唿~~~
伴隨著獵獵風聲不斷在耳畔響起,一艘舟船卻是劃破長空向白雲觀所在的方向飛去。
目光一掃,就能看到舟船下麵的無垠大地在快速後退,船身周圍則是大量的雲氣。
此舟船,名為“聽風舟”,赫然正是老祖鍾安河結丹以後,通過老年天團渠道購買來的。
並不算特別大,空間僅僅隻能坐十餘人,也並沒有特別舒適船艙。
但是。
此舟船那也是非常了不得的飛行法器了。
這是少有能夠同時帶數人長距離飛行,並且在速度上還能初步趕上金丹期修士遁光的極品法器。
金丹修士當然也能通過遁光包裹其他修士,帶著眾人一起遁空飛行。
但這也隻適用於近距離,一旦涉及到長途跋涉,對結丹修士的消耗,那可就相當誇張了。
累是一迴事,法力一旦消耗太多,那可就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危險。
此次前往白雲觀參加拜師考核的,除卻鍾立霄,還有鍾立廈、鍾素心、鍾素雲三者。
此刻,四者都忍不住望向舟船之外,近距離感受這風馳電掣。
一時各個都心潮澎湃!
隻短短時間,諸位小年輕對於道途,對於藍天的向往就更勝。
說一千次金丹修士遁光之奧妙,都比不過老祖親自帶他們飛一次。
而這就是家族勢力水漲船高所帶來的好處了。
首先就是眼界大漲,底氣因此而生。
在以前,他們就算一直都是白雲觀下轄勢力,但對拜師白雲觀卻從來都沒有任何底氣。
畢竟在白雲觀,那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在桃源鍾氏是萬眾矚目的仙苗,在白雲觀或許什麽都不是。
但現在他們有了!
“立廈、素心、素雲,你們三個此去白雲觀拜師,切不可好高騖遠。”
“哪怕隻是雜役弟子,但隻要霄兒在內門站穩腳跟,你們也沒人敢欺負了去.一旦積攢夠了善功,說不定就能兌換到築基丹和不錯的法身。”
“相較於霄兒,步伐雖慢了一點,艱難了一點,但隻要堅持不懈,總有逆勢崛起的那一天。”
這套軲轆話,鍾安河其實已經說過了很多次。
但是。
事關家族小輩們的前程,向來殺伐果斷的他,反而變得婆媽起來。
在白雲觀,他現在雖然算是“客卿”,但和他關係稍好的,本質上就隻有赤火真人。
隻要立廈、素心、素雲三個,順利通過考驗,拜師白雲觀。
他或許都能通過這一層關係,讓他們三個中的一個拜師到赤火門下,最少做個記名弟子。
就算欠個人情,那也在所不惜。
如此一來,三個中的一個起碼將來也是一個築基,修煉了上等法身的築基。
彼時,那就能順利晉升內門弟子。
身份、地位都有了!
若是再有些機緣,或許都能嚐試一些結丹。
尤其是還有霄兒在,這些還真不隻是空想。
在鍾安河看來,桃源鍾氏想要崛起為世家大閥,最少還得幾代人的努力。
此外,他這套軲轆話也是說給鍾立霄聽的。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同為一個家族的兄弟姊妹,在外麵就一定要團結,千萬不能內耗。
眾人紛紛表示記住了。
就是鍾立霄也堅決表態。
自魚梁莊迴來之後,鍾立霄可算是充分享受到了家族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尤其是各項產業分成,以及每個月下發的月例,都讓他大賺特賺。
享受了權利,自然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點覺悟鍾立霄還是有的!
鍾安河看著鍾立霄,慈祥道,“雖在出發前,爺爺一直鼓勵你力爭上遊,爭取拜一位峰主為師。但事到臨頭,爺爺反而要勸你量力而行,靈活選擇,切莫因為爺爺的話,而讓你有了心理包袱而一味蠻幹。”
聞聽到這近乎是打擊積極性的“勸勉”,鍾立廈三者多少有些羨慕,同時又感同身受,狠狠共情了。
或許這就是真正懂得愛人的長輩們的愛吧!
既用自己一生的經驗,竭誠幫他們指明方向,幫他們製定適合的奮鬥目標,盡可能少走彎路。
但在關鍵的時候,又會給孩子們寬寬心,讓他們量力而行,不要逞強。
盡管在很多時候,年齡不到閱曆不到的孩子們,其實很難真正聽進去這些大道理。
但有人指點和無人指點,終究還是兩碼事。
道可以一邊走一邊悟,但若是走錯了,那想要再領悟那可就艱難了。
眼看諸多兒孫都聽進去了,鍾安河頓時更寬慰了,笑道,“就算滿盤皆輸,連雜役弟子也沒能當上,其實那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咱們桃源鍾氏再小那也是結丹勢力,迴到家族再經營個十幾年幾十年,爺爺就不信還無法幫你們淘到幾粒築基丹”
眾人聞言,也紛紛笑了起來,感覺心頭大石都落下一半兒。
也是,這就是擁有家族做靠山的底氣之所在。
就算是在外麵輸的一無所有,隻要他們願意迴家,一個落腳的地方,終究那還是有的。
因時間還比較寬裕,鍾安河駕馭聽風舟的速度並不快,每天大概就前進上千裏路程的樣子。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給鍾立霄幾位小年輕講解一下遍布各地修仙勢力的情況。
至於最耀眼奪目的,反而是一座座不斷拔地而起的五靈明景塔。
在白雲觀治下,因此大工程的啟動,到處都是一片大工地。
但好處那也是實打實的!
隨著越來越多五靈明景塔落成、組網,整個白雲觀治下地脈流向和格局,都將會得到有效管控。
尤其是劫修,生存空間隻會越來越小。
伴隨著距離桃源穀越來越遠,鍾立霄也逐漸感覺體內源自「力量法則」神通之種所帶來的加持在削弱。
這讓鍾立霄不由想起前世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句很有哲思的話——皇權在於十步之外,千裏之內。
千裏之外,皇上管不著;十步之內,皇帝與普通人無異。
想要行使皇權,就必須保證十步以內這個距離的絕對安全。
但千裏之外,皇權的觸手也就無法觸及,也就是所謂的山高皇帝遠。
這神通之種還真是神奇!
就是不知道正式加入白雲觀後,又能帶給他多少助力。
趕路就在這種走走停停,時不時停下因地製宜授課的過程中過去。
而在這個過程中,老祖鍾安河給眾人講的最多的,則是他最擅長的「貫虹槍訣」。
在以前,這套槍訣作為鎮族絕學,除非是確定不外嫁的女子,否則傳男不傳女那就是鐵律。
但現在,隨著老祖鍾安河修為和眼界的水漲船高,此套槍訣卻是被老祖開放給了諸多核心族人。
就是家族女子也有資格學習!
不過,這套槍訣對於鍾立廈等人而言,終究還是太早了一些。
老祖重點就是在給鍾立霄上課,他也聽的津津有味。
老祖將這套槍訣傳給他,那可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他自然也是認真鑽研過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他的學習,外加上浸淫此道多年老祖的講解,更是讓他獲益匪淺。
「貫虹槍訣」說穿了,就講究一個極致的“貫穿”,追求的就是破甲。
而本質上就是將一身的真元都集中在長槍上,定點釋放,定點攻擊,以點破麵。
雖然分了很多層,但實際上的絕招,其實就可以統歸為「貫穿槍芒」、「槍雨齊射」、「無盡飛槍」。
「貫穿槍芒」修煉到高深處,可以將自身的真元,依托於長槍,極限釋放。
瞬間攢射出三丈長左右的凝練槍芒。
一旦煉成,甚至能輕易貫穿上品法器的防護。
至於「槍雨齊射」,本質上則是“劍影分光”類術法的同類型術法。
雖是光影,但也有實體。
分出的實體槍芒,大概率就隻有槍芒本體十分之一的威力。
但因為自帶超強破甲效果,總體上威力也相當不弱。
至於最後的「無盡飛槍」,則是「貫虹槍訣」的殺手鐧。
除了會用上一身真元,而且還會報廢掉一杆法器長槍。
報廢掉的法器長槍品級越好,此絕招威力也就越強。
昔日,老祖鍾安河就是靠著這一招震懾群敵!
這一路上,眾人也先後見到了諸多趕路中的修行者。
有陣容遠比他們豪奢的,那寶船寶光閃閃,速度又快,安全性又高,還異常舒適。
甚至還能看到寶船的主人一邊趕路,一邊享受各種極致服務。
讓鍾立霄幾人都大開眼界!
但更多都是趕不上他們的,有的甚至隻能靠禦劍飛行趕路,一路風塵仆仆,疲憊不堪,滿是風霜。
這些都增長了幾人的見聞!
過程中,甚至還有修士在鬥法,不少修士好奇湊熱鬧。
而鍾安河老祖則直接帶他們避開,更是苦口婆心告誡眾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對於他們這些弱小者而言,不去湊熱鬧,往往就能避免大多數危險。
眾人紛紛表示受教。
從台陽縣出發,在路上大概走了七天,眾人總算是抵達了白雲觀所在的浮雲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