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寒怪叟證道成功這件事影響實在是過於深遠,所有有資格見證此事的人,莫不有種見證曆史之感。
或許在日後的史冊之上,都會將此事大書特書,甚至是足以前後斷代的關鍵轉折大事件!
但是。
對於就身處曆史中的人們而言,卻遠沒有後世之人看待曆史大事件時的猜測紛紜高談闊論和揮斥方遒。
有的反而更多是小心翼翼!
自孤寒怪叟證道成功以來,眨眼就過去了小半個月,但整個天下依舊安靜的可怕。
甚至就連在地網上,但凡是關於孤寒怪叟證道成功的消息和新聞,基本上都是恭賀和讚美。
至於其他過多的討論,基本上沒有。
就連遣詞造句都非常考究,完全沒有以前網絡上無論什麽事都有人杠,甚至有人特立獨行,故意用一些非常惡臭的詞匯,顯示自己特立獨行。
顯得異常和諧!
地網上掀起的更多的反而是“刪帖”狂潮,在孤寒怪叟證道成功之前,那些在網絡上叫囂著要阻止孤寒怪叟成功的修士,現在一個個都瘋狂刪除他們發表的所有言論,一個個都埋頭當起了鴕鳥。
自欺欺人,欺己欺心!
至於一些境界太低,尚且還無法參與到此事之中的吃瓜群眾,哪怕是看到了很多關於證道異象,打算發上網分享,也很快會被嚴格審查。
隻要信息過於敏感,幾乎在很快時間就會被官方刪帖、消失。
整個地網安靜到可怕!
地網官方唯一做的大事,反而是專門給孤寒怪叟編纂了個人詞條、個人網站。
美輪美奐,別具一格。
上麵重點介紹了孤寒怪叟的生平,將他的地位抬的非常高。
甚至就連孤寒怪叟昔日的“孤僻”,現在都被解讀的非常別具一格。
好似他昔日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證道,是真正的心係天下蒼生。
將入關後自有大儒為我辯經,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
關於孤寒怪叟證道成功這件事本身,用詞反而顯得格外慎重。
有提到,但字數寥寥。
由此也能看出,孤寒怪叟證道成功,似是白雲觀這樣一個仙宗上門,現在態度也非常謹慎。
將字越少事兒越大的原則,展現的淋漓盡致。
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拍到了馬腿上。
想想倒也能夠理解,畢竟孤寒怪叟證道過程中,前去阻道的絕頂高手那可是相當不少。
骷髏、幡旗、劍器、蠱蟲、四象.
他們不擔心孤寒怪叟的報複,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甚至就連白雲觀諸多修士,也完全不知道浮雲尊者有沒有參與到阻止孤寒怪叟證道這件事之中。
和真相大白塵埃落定不同,有時候未知和懸而未決反而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就算是孤寒怪叟前去報複,他們也並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不僅是白雲觀,其他正魔兩道的大宗門,一個個都安靜到可怕。
整個天下都一片靜寂,好像一切都偃旗息鼓。
甚至就連損失最大的神道修士,現在都一言不發。
像是他們被一個手拿戰鼓的神秘修士,逼的如喪家之犬般去送死這件事似乎也從未發生過。
不得不承認,一個開天下之先河,出乎意料證道成功的“道主”,帶給天下的震撼實在是過於強烈。
不成道主,終為螻蟻!
當然。
世界上也永遠都不缺乏趨炎附勢和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前者希望能夠通過投機,快速加入到孤寒怪叟麾下,藉此實現魚躍。
滿世界尋找孤寒怪叟的蹤跡,並且以各種誇張方式,表達對孤寒怪叟大智慧大毅力大慈悲的支持。
至於後者,則是真正開始宣講孤寒怪叟種種關於“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理想的支持。
在很短的時間內,規模越聚越大,甚至隱隱有形成新的教派的趨勢。
隻是讓誰都沒有想到的是,無論這個世界是安靜到可怕,還是紛紛擾擾,證道成功的孤寒怪叟都沒有任何理會的意思。
似乎這一切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更甚者,就連那些因為阻止孤寒怪叟證道,而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宗門勢力,也沒有因此而得到清算。
這讓這些大勢力暗自慶幸的同時,又感覺多少有些無法理解。
難道證道成功,就會變得如此.超然?
甚至就連這些阻道之敵,都沒有任何清算的意思?
換做是他們,該清算決計是要清算的。
甚至還可能趁著天下隻有他一個證道者,然後一統天下,搶占更多的先機.
但是。
他們心心念念想做但卻無法做到的事,證道成功後的孤寒怪叟唾手可得,但他就是沒有去做。
或許,這就是境界上的天差地別。
尚且未曾證道的他們眼中的“稀世之珍”,到了證道後的孤寒怪叟眼中,或許就變成了隨手就可以扔給螞蟻的小米粒。
隨著時間流逝,諸多曾經戰戰兢兢的大勢力,紛紛開始解除了戒備。
既然他們等候這麽久,孤寒怪叟都沒有清算,那他以後也大概率不會清算了!
隨著上層逐漸開始解除限製,整個修仙界好像也因此,而重新活躍起來。
後續,也慢慢有更多關於孤寒怪叟、證道、阻道之類的消息流傳出來。
人類,總是習慣性的試探,更是習慣性的得寸進尺。
當發現孤寒怪叟貌似是真的不在乎這一切之後,關於證道這一戰更多的內幕也陸續被披露出來。
甚至還有很多膽大的修士,開始快速趕赴曾經的一處又一處戰場。
或瞻仰證道成功之道主的風采,或幹脆就希望能夠在一處處戰場尋找到一些機緣造化。
也因此,就連霧隱山也逐漸變成了非常熱鬧的打卡聖地。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同理。
觀火崖,原本也隻是一片非常荒涼的小山崖,平平無奇,甚至連一個名字都沒有。
但是。
當越來越多的觀光客發現,這處山崖乃是觀看前方不熄之爐火最好的觀景點之一的時候,這處非常不起眼的小山崖,也就慢慢變得不尋常起來。
此崖上多了道路,有了名字,各種不起眼的荒草樹木被清理掉,甚至逐漸開始有了草廬、酒樓、客棧。
一切的一切,都隻因這一出現,就直接葬送了大量神祗的霧隱山,是如此的神奇。
尤其是當人們得知,此山的形成還和唯一證道成功的道主有關係的時候,更是引的無數修行者趨之若鶩。
觀道、煉寶、取火、探險.
短短時間,這處被人們命名為“灶火山”的地方,就徹底成為了少數修仙者們紮堆出現的地方。
不僅是年輕一代的修士聞風到此,偶爾甚至還有一些前輩高人到此觀法悟道,希望能夠從其中窺到些許證道之秘。
也正是因此,觀火崖熱鬧歸熱鬧,但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發生任何大規模爭鬥。
這一點,在其他修仙者聚集的悟道地,簡直就是個奇跡。
而這一切的源頭,依舊還是害怕引得灶君不高興。
當然。
隨著修仙者越聚越多,遠方天地更多的內幕消息也被他們帶了過來。
眾人這才知曉,原來像是灶火山這樣,因灶君證道而形成的“盛景”,還遠遠不止這麽一處。
甚至灶火山還不是最雄偉的一處,在遙遠的玉州,有一處斷崖,現在更是徹底因不熄之灶火,而變成了一片火海。
或許是因這處斷崖內昔日儲藏著非常驚人的“金玉”,在變成火海後,這些金玉都受到了灶火的影響。
在灶君證道成功的那一瞬間,這些變異金玉也不可避免受到了灶君道韻的影響。
據說,現在這些變異金玉,現在已經引起了很多大能修士的注意,正在研究其具體功用。
甚至還有大能猜測,這些變異灶火金玉,裏麵或許蘊含部分灶君的道則。
聞聽到這個消息,觀火崖的一眾修士,不可避免的一陣驚歎。
證道者的火焰,不僅能夠永久改變一處地形、氣候,甚至單單隻是沾染他的部分氣息,就能引起某種變異,甚至可能蛻變為天材地寶。
道主,到底是何等的強大?
眾多前來瞻仰的修士,在被刷新認知的同時,這才發現道主的強大,就算是他們窮盡想象,但本質上依舊不夠。
隨後,諸多被開了眼界的修士們,又紛紛灼熱的望向了灶火山。
那片金玉峽穀中所形成的火海中,火金玉因此而蛻變成天材地寶,那灶火山呢?
又有什麽東西蛻變成了天材地寶?
觀火崖上,一處位置不算太好,但也算不上壞的地方,一間草廬屹立。
這是一間非常簡陋的草廬,但若是來觀火崖比較早的修士,或許多少都知道此草廬的存在。
因為。
這是觀火崖上建起的第一間草廬,曾經還有後來者想要讓草廬的主人挪挪位置,但後來那些想要草廬主人挪位置的存在,都非常禮貌客氣的自己挪了位置。
這間草廬的主人,自然就是鍾立霄了。
在孤寒怪叟證道成功後,鍾立霄第一時間就遁逃出了灶火山。
但是。
鍾立霄還是有些小覷了孤寒怪叟證道成功那一瞬,灶火山灶火變得可怕的程度。
隻一瞬間,鍾立霄就感覺自己好似徹底變成了八卦爐裏的孫猴子,連眼睛似乎都要被熏瞎了。
就連「饕餮之胃」神通所形成的饕餮,也因吞吃了幾口證道後的灶火,而直接被燒的身形俱毀,開始不受控製的“漏火”。
最後,還是鍾立霄相繼使用神通「心有猛虎」和神通「武成王」接力,這才堪堪遁出灶火山的範圍。
就算是如此,鍾立霄的身體依舊被燒的破破爛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也正是因為傷勢太重,鍾立霄不得不選擇就近療傷。
好在山神娘娘在關鍵的時候也沒有掉鏈子,帶著鍾立霄遁逃到觀火崖後,就強忍著神禁懲罰越來越重的痛苦,一直將源源不斷的調動地脈之力,幫助他渡過了最艱難最危險的時刻。
此外,鍾立霄身上的療傷丹藥也的確是不算少,外加上進化後的「饕餮之胃」也的確是給力。
在吞服掉大量的丹藥之後,鍾立霄身上的傷勢總算是穩定下來了。
雖然那不熄之灶火,依舊還在持續給他帶來傷勢,但終究保持在了一種可控的範疇內。
到了後來,緩過氣來的饕餮,也被徹底激起的兇性,開始拚命消化那被他吞噬掉的灶火。
隨著時間流逝,那不熄之灶火,還真的被慢慢消化掉了。
鍾立霄也明白,饕餮能夠消化此火,歸根到底的原因,終究還是因為被饕餮蠶食掉的灶火,本質上依舊算是無根之水。
雖然品級非常非常高,但隻要肯耗費時間去消磨,終究還是能夠消磨掉。
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這些散落人間的灶火,就算是沾染了灶君大道的氣息,但對於他而言,終究就像是那掉落在地上的米粒。
已經不值得引起他的注意了,後續並沒有新的道韻補充。
饒是如此,借助饕餮消化掉這些許火焰,對於鍾立霄而言,依舊意義非常重大。
最典型的,就是鍾立霄對火法的理解,再次提升了一大截。
更甚者,在他眼裏眼前這熊熊燃燒的灶火山,都開始變得意義非凡起來。
也因此,鍾立霄心頭開始生出一個非常瘋狂的念頭——他要將眼前這不熄的灶火山,煉製成《坤輿萬國圖典》中的一景。
鍾立霄知道,這非常瘋狂。
畢竟,這灶火山形成的原因,可是和道主有關。
而這可是當世唯一一位道主,乃當世第一強者,將他的道火煉化為自己之一景,這是何等的放肆和心大?
簡直不啻於豪賭!
天下第一強者,可以不在乎昔日的阻道之敵,但想必也不會願意淪為他功法的一部分,化為他的“背景”。
這是身為強者的驕傲!
但是。
自鍾立霄心頭升起這個瘋狂的念頭之後,卻是再也揮之不去。
若要問原因的話,核心還是因為,自他踏上修仙路以來,還從未見過比灶君之火更恢弘更壯麗的盛景。
若是能夠將此火,描摹為他《坤輿萬國圖典》中第一景,他修煉此功的起點一定會高到可怕。
鍾立霄雖然平時一直信奉苟道,但是在需要激進冒險的時候,他也絕對擁有一顆冒險之心。
尤其是他立誌要修煉此功的時候,神通「天公疼憨人」一直表現的非常平穩,並沒有對他進行示警。
基於這一點,也更加堅定了他煉此火此山為一景的決心。
想做就做,鍾立霄當即開始調整身心,將心態調整到最佳之後,《坤輿萬國圖》的心法,更是不斷在他心頭流淌.
或許在日後的史冊之上,都會將此事大書特書,甚至是足以前後斷代的關鍵轉折大事件!
但是。
對於就身處曆史中的人們而言,卻遠沒有後世之人看待曆史大事件時的猜測紛紜高談闊論和揮斥方遒。
有的反而更多是小心翼翼!
自孤寒怪叟證道成功以來,眨眼就過去了小半個月,但整個天下依舊安靜的可怕。
甚至就連在地網上,但凡是關於孤寒怪叟證道成功的消息和新聞,基本上都是恭賀和讚美。
至於其他過多的討論,基本上沒有。
就連遣詞造句都非常考究,完全沒有以前網絡上無論什麽事都有人杠,甚至有人特立獨行,故意用一些非常惡臭的詞匯,顯示自己特立獨行。
顯得異常和諧!
地網上掀起的更多的反而是“刪帖”狂潮,在孤寒怪叟證道成功之前,那些在網絡上叫囂著要阻止孤寒怪叟成功的修士,現在一個個都瘋狂刪除他們發表的所有言論,一個個都埋頭當起了鴕鳥。
自欺欺人,欺己欺心!
至於一些境界太低,尚且還無法參與到此事之中的吃瓜群眾,哪怕是看到了很多關於證道異象,打算發上網分享,也很快會被嚴格審查。
隻要信息過於敏感,幾乎在很快時間就會被官方刪帖、消失。
整個地網安靜到可怕!
地網官方唯一做的大事,反而是專門給孤寒怪叟編纂了個人詞條、個人網站。
美輪美奐,別具一格。
上麵重點介紹了孤寒怪叟的生平,將他的地位抬的非常高。
甚至就連孤寒怪叟昔日的“孤僻”,現在都被解讀的非常別具一格。
好似他昔日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證道,是真正的心係天下蒼生。
將入關後自有大儒為我辯經,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
關於孤寒怪叟證道成功這件事本身,用詞反而顯得格外慎重。
有提到,但字數寥寥。
由此也能看出,孤寒怪叟證道成功,似是白雲觀這樣一個仙宗上門,現在態度也非常謹慎。
將字越少事兒越大的原則,展現的淋漓盡致。
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拍到了馬腿上。
想想倒也能夠理解,畢竟孤寒怪叟證道過程中,前去阻道的絕頂高手那可是相當不少。
骷髏、幡旗、劍器、蠱蟲、四象.
他們不擔心孤寒怪叟的報複,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甚至就連白雲觀諸多修士,也完全不知道浮雲尊者有沒有參與到阻止孤寒怪叟證道這件事之中。
和真相大白塵埃落定不同,有時候未知和懸而未決反而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就算是孤寒怪叟前去報複,他們也並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不僅是白雲觀,其他正魔兩道的大宗門,一個個都安靜到可怕。
整個天下都一片靜寂,好像一切都偃旗息鼓。
甚至就連損失最大的神道修士,現在都一言不發。
像是他們被一個手拿戰鼓的神秘修士,逼的如喪家之犬般去送死這件事似乎也從未發生過。
不得不承認,一個開天下之先河,出乎意料證道成功的“道主”,帶給天下的震撼實在是過於強烈。
不成道主,終為螻蟻!
當然。
世界上也永遠都不缺乏趨炎附勢和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前者希望能夠通過投機,快速加入到孤寒怪叟麾下,藉此實現魚躍。
滿世界尋找孤寒怪叟的蹤跡,並且以各種誇張方式,表達對孤寒怪叟大智慧大毅力大慈悲的支持。
至於後者,則是真正開始宣講孤寒怪叟種種關於“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理想的支持。
在很短的時間內,規模越聚越大,甚至隱隱有形成新的教派的趨勢。
隻是讓誰都沒有想到的是,無論這個世界是安靜到可怕,還是紛紛擾擾,證道成功的孤寒怪叟都沒有任何理會的意思。
似乎這一切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更甚者,就連那些因為阻止孤寒怪叟證道,而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宗門勢力,也沒有因此而得到清算。
這讓這些大勢力暗自慶幸的同時,又感覺多少有些無法理解。
難道證道成功,就會變得如此.超然?
甚至就連這些阻道之敵,都沒有任何清算的意思?
換做是他們,該清算決計是要清算的。
甚至還可能趁著天下隻有他一個證道者,然後一統天下,搶占更多的先機.
但是。
他們心心念念想做但卻無法做到的事,證道成功後的孤寒怪叟唾手可得,但他就是沒有去做。
或許,這就是境界上的天差地別。
尚且未曾證道的他們眼中的“稀世之珍”,到了證道後的孤寒怪叟眼中,或許就變成了隨手就可以扔給螞蟻的小米粒。
隨著時間流逝,諸多曾經戰戰兢兢的大勢力,紛紛開始解除了戒備。
既然他們等候這麽久,孤寒怪叟都沒有清算,那他以後也大概率不會清算了!
隨著上層逐漸開始解除限製,整個修仙界好像也因此,而重新活躍起來。
後續,也慢慢有更多關於孤寒怪叟、證道、阻道之類的消息流傳出來。
人類,總是習慣性的試探,更是習慣性的得寸進尺。
當發現孤寒怪叟貌似是真的不在乎這一切之後,關於證道這一戰更多的內幕也陸續被披露出來。
甚至還有很多膽大的修士,開始快速趕赴曾經的一處又一處戰場。
或瞻仰證道成功之道主的風采,或幹脆就希望能夠在一處處戰場尋找到一些機緣造化。
也因此,就連霧隱山也逐漸變成了非常熱鬧的打卡聖地。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同理。
觀火崖,原本也隻是一片非常荒涼的小山崖,平平無奇,甚至連一個名字都沒有。
但是。
當越來越多的觀光客發現,這處山崖乃是觀看前方不熄之爐火最好的觀景點之一的時候,這處非常不起眼的小山崖,也就慢慢變得不尋常起來。
此崖上多了道路,有了名字,各種不起眼的荒草樹木被清理掉,甚至逐漸開始有了草廬、酒樓、客棧。
一切的一切,都隻因這一出現,就直接葬送了大量神祗的霧隱山,是如此的神奇。
尤其是當人們得知,此山的形成還和唯一證道成功的道主有關係的時候,更是引的無數修行者趨之若鶩。
觀道、煉寶、取火、探險.
短短時間,這處被人們命名為“灶火山”的地方,就徹底成為了少數修仙者們紮堆出現的地方。
不僅是年輕一代的修士聞風到此,偶爾甚至還有一些前輩高人到此觀法悟道,希望能夠從其中窺到些許證道之秘。
也正是因此,觀火崖熱鬧歸熱鬧,但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發生任何大規模爭鬥。
這一點,在其他修仙者聚集的悟道地,簡直就是個奇跡。
而這一切的源頭,依舊還是害怕引得灶君不高興。
當然。
隨著修仙者越聚越多,遠方天地更多的內幕消息也被他們帶了過來。
眾人這才知曉,原來像是灶火山這樣,因灶君證道而形成的“盛景”,還遠遠不止這麽一處。
甚至灶火山還不是最雄偉的一處,在遙遠的玉州,有一處斷崖,現在更是徹底因不熄之灶火,而變成了一片火海。
或許是因這處斷崖內昔日儲藏著非常驚人的“金玉”,在變成火海後,這些金玉都受到了灶火的影響。
在灶君證道成功的那一瞬間,這些變異金玉也不可避免受到了灶君道韻的影響。
據說,現在這些變異金玉,現在已經引起了很多大能修士的注意,正在研究其具體功用。
甚至還有大能猜測,這些變異灶火金玉,裏麵或許蘊含部分灶君的道則。
聞聽到這個消息,觀火崖的一眾修士,不可避免的一陣驚歎。
證道者的火焰,不僅能夠永久改變一處地形、氣候,甚至單單隻是沾染他的部分氣息,就能引起某種變異,甚至可能蛻變為天材地寶。
道主,到底是何等的強大?
眾多前來瞻仰的修士,在被刷新認知的同時,這才發現道主的強大,就算是他們窮盡想象,但本質上依舊不夠。
隨後,諸多被開了眼界的修士們,又紛紛灼熱的望向了灶火山。
那片金玉峽穀中所形成的火海中,火金玉因此而蛻變成天材地寶,那灶火山呢?
又有什麽東西蛻變成了天材地寶?
觀火崖上,一處位置不算太好,但也算不上壞的地方,一間草廬屹立。
這是一間非常簡陋的草廬,但若是來觀火崖比較早的修士,或許多少都知道此草廬的存在。
因為。
這是觀火崖上建起的第一間草廬,曾經還有後來者想要讓草廬的主人挪挪位置,但後來那些想要草廬主人挪位置的存在,都非常禮貌客氣的自己挪了位置。
這間草廬的主人,自然就是鍾立霄了。
在孤寒怪叟證道成功後,鍾立霄第一時間就遁逃出了灶火山。
但是。
鍾立霄還是有些小覷了孤寒怪叟證道成功那一瞬,灶火山灶火變得可怕的程度。
隻一瞬間,鍾立霄就感覺自己好似徹底變成了八卦爐裏的孫猴子,連眼睛似乎都要被熏瞎了。
就連「饕餮之胃」神通所形成的饕餮,也因吞吃了幾口證道後的灶火,而直接被燒的身形俱毀,開始不受控製的“漏火”。
最後,還是鍾立霄相繼使用神通「心有猛虎」和神通「武成王」接力,這才堪堪遁出灶火山的範圍。
就算是如此,鍾立霄的身體依舊被燒的破破爛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也正是因為傷勢太重,鍾立霄不得不選擇就近療傷。
好在山神娘娘在關鍵的時候也沒有掉鏈子,帶著鍾立霄遁逃到觀火崖後,就強忍著神禁懲罰越來越重的痛苦,一直將源源不斷的調動地脈之力,幫助他渡過了最艱難最危險的時刻。
此外,鍾立霄身上的療傷丹藥也的確是不算少,外加上進化後的「饕餮之胃」也的確是給力。
在吞服掉大量的丹藥之後,鍾立霄身上的傷勢總算是穩定下來了。
雖然那不熄之灶火,依舊還在持續給他帶來傷勢,但終究保持在了一種可控的範疇內。
到了後來,緩過氣來的饕餮,也被徹底激起的兇性,開始拚命消化那被他吞噬掉的灶火。
隨著時間流逝,那不熄之灶火,還真的被慢慢消化掉了。
鍾立霄也明白,饕餮能夠消化此火,歸根到底的原因,終究還是因為被饕餮蠶食掉的灶火,本質上依舊算是無根之水。
雖然品級非常非常高,但隻要肯耗費時間去消磨,終究還是能夠消磨掉。
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這些散落人間的灶火,就算是沾染了灶君大道的氣息,但對於他而言,終究就像是那掉落在地上的米粒。
已經不值得引起他的注意了,後續並沒有新的道韻補充。
饒是如此,借助饕餮消化掉這些許火焰,對於鍾立霄而言,依舊意義非常重大。
最典型的,就是鍾立霄對火法的理解,再次提升了一大截。
更甚者,在他眼裏眼前這熊熊燃燒的灶火山,都開始變得意義非凡起來。
也因此,鍾立霄心頭開始生出一個非常瘋狂的念頭——他要將眼前這不熄的灶火山,煉製成《坤輿萬國圖典》中的一景。
鍾立霄知道,這非常瘋狂。
畢竟,這灶火山形成的原因,可是和道主有關。
而這可是當世唯一一位道主,乃當世第一強者,將他的道火煉化為自己之一景,這是何等的放肆和心大?
簡直不啻於豪賭!
天下第一強者,可以不在乎昔日的阻道之敵,但想必也不會願意淪為他功法的一部分,化為他的“背景”。
這是身為強者的驕傲!
但是。
自鍾立霄心頭升起這個瘋狂的念頭之後,卻是再也揮之不去。
若要問原因的話,核心還是因為,自他踏上修仙路以來,還從未見過比灶君之火更恢弘更壯麗的盛景。
若是能夠將此火,描摹為他《坤輿萬國圖典》中第一景,他修煉此功的起點一定會高到可怕。
鍾立霄雖然平時一直信奉苟道,但是在需要激進冒險的時候,他也絕對擁有一顆冒險之心。
尤其是他立誌要修煉此功的時候,神通「天公疼憨人」一直表現的非常平穩,並沒有對他進行示警。
基於這一點,也更加堅定了他煉此火此山為一景的決心。
想做就做,鍾立霄當即開始調整身心,將心態調整到最佳之後,《坤輿萬國圖》的心法,更是不斷在他心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