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嗚嗚,還是母後好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士奇的手記寫得極為詳細。
許多事他沒有親臨現場,但他一直跟在陸知白身邊,可以得到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朱元璋飛快地翻閱,仔細看了倭國風土人情、軍隊情況,還有幾次戰鬥的記錄。
雖然他不全相信這份記錄,但也能看出很多東西。
明軍的實力之強,讓他心中也有些歡喜。
一想到先前日本國王那封國書,朱元璋不禁冷哼一聲。
先前那般狂妄,戰敗之後不一樣要俯首稱臣?
他們國王被稱為天皇,哪怕叫玉皇大帝,也一樣是要臣服的。
至於倭國先前幾十年間的政治鬥爭,朱元璋不是特別關心,但心中卻警惕。
其他朝廷的滅亡,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當朱元璋看到占領了平安京之後,心中便沒有多少期待了。
然而這時,一行行文字跳入他的眼簾,使他連忙睜大雙眼,將紙張湊近燈火,以手指點,仔細讀著。
“建設明皇恩寺?供奉咱的畫像,供他們朝拜……”
朱元璋眼眸微眯,心中有一絲震動。
這個戰後處理方案,別說唐勝宗詫異,就連朱元璋也有些意外。
事情還可以這樣辦?
既符合倭國的社會風俗,又可以持續穩定地宣揚大明的國威!
高麗、安南等藩屬國對大明表示忠心,通常有朝貢、請求冊封、使用大明年號、學習文化製度等方式。
但專門建設寺廟並供奉畫像,定期參拜,這還是頭一迴。
朱元璋不禁思考起來,這樣做是否有什麽弊端?
又或者,能否在其他藩屬國因地製宜地推廣?
朱元璋略加思索——
倭國既然如此懂事,建設寺廟也是花費不菲,那麽宗主國自然要給一些賞賜。
如此你來我往,感情就會加深。
被周邊的藩屬國得知,他們或許會擔心大明給倭國額外的好處。
若是他們為此爭寵,倒是朱元璋樂意看到的。
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麽顧慮了。
但明軍這次出征,居然推動了倭國的南北統一,這是何其大的功勞?
朱元璋覺得李文忠說的對,“小人畏威而不懷德”。
要是建起此寺,倭人能夠感念大明的恩情,少一些倭寇擾邊,那便也值了……
……
淩晨三四點,晨星還沒有完全消散。
朱元璋已經起床了。
他背負雙手,在宮中漫步,不久,就來到了三個家夥跪的地方。
淩晨,正是人睡的最熟的時候。
三人也都是東倒西歪,姿勢各異地睡著。
朱元璋溜達到陸知白邊上。
陸知白蜷著身子躺在地上,唿唿大睡。
朱元璋默默地凝視著他。
這家夥提議建設寺廟,朱元璋是越想越覺得滿意。
考慮這般周到深遠,真不像一個年輕人。
這也是為何在諸多小輩中朱元璋對陸知白格外關注。
就是因為他做事的時候,常常會考慮到皇帝的臉麵和利益。
人又長得好,說話又好聽。
誰能不偏心呢?
但正因為如此,朱元璋又覺得這家夥可惡,恃寵而驕!
竟敢攛掇兩個親王違背就藩的命令,私自跑去他國。
那兩個兒子也是傻,讓你去你就去啊?
肯定是打著法不責眾的主意。
老朱越想越是牙癢。
就算有功勞,也不能沒有規矩,其他人如果有樣學樣,那國家亂成什麽樣了?
幸而此事他極力找補,沒有不相幹的人知道抗命之事。
兩個王爺雖名義就藩,卻又去了倭國,也可以解釋成戰術。
虛晃一槍,行不行?要你管。
但是。
自家關起門來,肯定是要罰的。
至於賞賜,以後再說吧……
於是朱元璋不再管這三個熊孩子,讓他們接著跪,他還要迴去批奏疏呢。
等到天蒙蒙亮,也下了早朝。
陸知白跪在地上,慢慢舒展筋骨,愁眉苦臉。
這日子,路易十六沒有頭啊,什麽時候才能結束?
幸好他穿了毛衣,夜裏倒也不算太冷。
正想著,一牆之隔的地方,突然傳來了腳步聲。
緊接著是朱標的聲音:
“父皇,他們幾個年少頑劣,在外奔波也吃了不少苦頭,現在肯定知道錯了,還請您寬恕他們……”
陸知白趕緊直起身子,正襟危跪。
隻聽朱元璋哼哼了兩聲,也不說話。
朱標的聲音漸漸近了,求情道:
“駙馬身子骨弱,這樣跪著也不是辦法……”
朱元璋終於開了口,哼道:
“他哪裏弱啦?弱能上倭國跑一個來迴?”
朱標一時也無話可說了。
緊跟著,兩人從門口經過。
陸知白迴頭,正對上朱標無奈的目光。
朱標悄悄衝他點了下頭,意思他不要擔心。
又過了一陣子。
有宮人過來通傳,可以不用跪啦,去給皇後娘娘請安吧。
陸知白如蒙大赦,在宮人的攙扶下爬起來。
轉角就碰到了朱橚,不久又看到朱楨。
三個人互相攙扶,一瘸一拐地前往坤寧宮。
大家都感覺劫後餘生,感慨著:“還是母後好啊……”
陸知白也是深刻理解了明初朝中許多大臣的心情。
三人到了坤寧宮,給馬皇後請安。
幾乎半年不見,馬皇後還是那般富態,麵如銀盆,眼似彎月,一臉慈祥與柔和地望著他們,道:
“瞧瞧你們,都瘦了。外頭肯定是不如家裏好……”
說著又招手,叫宮人端上薑湯,給他們去去寒氣。
三人漱口,喝薑湯,吃早飯。
馬皇後就在一旁打量他們,看到他們的殘破衣著,片刻就明白了用意,隻微微一笑。
直到用完早膳,馬皇後才說:
“往後,可不許違背陛下的旨意了。”
三人小雞啄米般點頭。
就聽馬皇後道:
“你們一直跪著也不是辦法,所以我勸說陛下,他改了主意。你們兩個,擇吉日就藩去。駙馬……”
陸知白一臉乖巧。
馬皇後說:“嶸兒那麽小,你就出去亂跑?
往後一年就不要出門了,多陪陪孩子吧。”
說的委婉,其實就是禁足。
這倒是在陸知白預料之中,聞言,頓時大鬆了一口氣,行禮謝恩。
馬皇後笑道:“好了,迴去吧,你們離家數月,快去跟妻兒團圓。”
三人再拜,隨後趕緊溜了溜了。
許多事他沒有親臨現場,但他一直跟在陸知白身邊,可以得到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朱元璋飛快地翻閱,仔細看了倭國風土人情、軍隊情況,還有幾次戰鬥的記錄。
雖然他不全相信這份記錄,但也能看出很多東西。
明軍的實力之強,讓他心中也有些歡喜。
一想到先前日本國王那封國書,朱元璋不禁冷哼一聲。
先前那般狂妄,戰敗之後不一樣要俯首稱臣?
他們國王被稱為天皇,哪怕叫玉皇大帝,也一樣是要臣服的。
至於倭國先前幾十年間的政治鬥爭,朱元璋不是特別關心,但心中卻警惕。
其他朝廷的滅亡,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當朱元璋看到占領了平安京之後,心中便沒有多少期待了。
然而這時,一行行文字跳入他的眼簾,使他連忙睜大雙眼,將紙張湊近燈火,以手指點,仔細讀著。
“建設明皇恩寺?供奉咱的畫像,供他們朝拜……”
朱元璋眼眸微眯,心中有一絲震動。
這個戰後處理方案,別說唐勝宗詫異,就連朱元璋也有些意外。
事情還可以這樣辦?
既符合倭國的社會風俗,又可以持續穩定地宣揚大明的國威!
高麗、安南等藩屬國對大明表示忠心,通常有朝貢、請求冊封、使用大明年號、學習文化製度等方式。
但專門建設寺廟並供奉畫像,定期參拜,這還是頭一迴。
朱元璋不禁思考起來,這樣做是否有什麽弊端?
又或者,能否在其他藩屬國因地製宜地推廣?
朱元璋略加思索——
倭國既然如此懂事,建設寺廟也是花費不菲,那麽宗主國自然要給一些賞賜。
如此你來我往,感情就會加深。
被周邊的藩屬國得知,他們或許會擔心大明給倭國額外的好處。
若是他們為此爭寵,倒是朱元璋樂意看到的。
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麽顧慮了。
但明軍這次出征,居然推動了倭國的南北統一,這是何其大的功勞?
朱元璋覺得李文忠說的對,“小人畏威而不懷德”。
要是建起此寺,倭人能夠感念大明的恩情,少一些倭寇擾邊,那便也值了……
……
淩晨三四點,晨星還沒有完全消散。
朱元璋已經起床了。
他背負雙手,在宮中漫步,不久,就來到了三個家夥跪的地方。
淩晨,正是人睡的最熟的時候。
三人也都是東倒西歪,姿勢各異地睡著。
朱元璋溜達到陸知白邊上。
陸知白蜷著身子躺在地上,唿唿大睡。
朱元璋默默地凝視著他。
這家夥提議建設寺廟,朱元璋是越想越覺得滿意。
考慮這般周到深遠,真不像一個年輕人。
這也是為何在諸多小輩中朱元璋對陸知白格外關注。
就是因為他做事的時候,常常會考慮到皇帝的臉麵和利益。
人又長得好,說話又好聽。
誰能不偏心呢?
但正因為如此,朱元璋又覺得這家夥可惡,恃寵而驕!
竟敢攛掇兩個親王違背就藩的命令,私自跑去他國。
那兩個兒子也是傻,讓你去你就去啊?
肯定是打著法不責眾的主意。
老朱越想越是牙癢。
就算有功勞,也不能沒有規矩,其他人如果有樣學樣,那國家亂成什麽樣了?
幸而此事他極力找補,沒有不相幹的人知道抗命之事。
兩個王爺雖名義就藩,卻又去了倭國,也可以解釋成戰術。
虛晃一槍,行不行?要你管。
但是。
自家關起門來,肯定是要罰的。
至於賞賜,以後再說吧……
於是朱元璋不再管這三個熊孩子,讓他們接著跪,他還要迴去批奏疏呢。
等到天蒙蒙亮,也下了早朝。
陸知白跪在地上,慢慢舒展筋骨,愁眉苦臉。
這日子,路易十六沒有頭啊,什麽時候才能結束?
幸好他穿了毛衣,夜裏倒也不算太冷。
正想著,一牆之隔的地方,突然傳來了腳步聲。
緊接著是朱標的聲音:
“父皇,他們幾個年少頑劣,在外奔波也吃了不少苦頭,現在肯定知道錯了,還請您寬恕他們……”
陸知白趕緊直起身子,正襟危跪。
隻聽朱元璋哼哼了兩聲,也不說話。
朱標的聲音漸漸近了,求情道:
“駙馬身子骨弱,這樣跪著也不是辦法……”
朱元璋終於開了口,哼道:
“他哪裏弱啦?弱能上倭國跑一個來迴?”
朱標一時也無話可說了。
緊跟著,兩人從門口經過。
陸知白迴頭,正對上朱標無奈的目光。
朱標悄悄衝他點了下頭,意思他不要擔心。
又過了一陣子。
有宮人過來通傳,可以不用跪啦,去給皇後娘娘請安吧。
陸知白如蒙大赦,在宮人的攙扶下爬起來。
轉角就碰到了朱橚,不久又看到朱楨。
三個人互相攙扶,一瘸一拐地前往坤寧宮。
大家都感覺劫後餘生,感慨著:“還是母後好啊……”
陸知白也是深刻理解了明初朝中許多大臣的心情。
三人到了坤寧宮,給馬皇後請安。
幾乎半年不見,馬皇後還是那般富態,麵如銀盆,眼似彎月,一臉慈祥與柔和地望著他們,道:
“瞧瞧你們,都瘦了。外頭肯定是不如家裏好……”
說著又招手,叫宮人端上薑湯,給他們去去寒氣。
三人漱口,喝薑湯,吃早飯。
馬皇後就在一旁打量他們,看到他們的殘破衣著,片刻就明白了用意,隻微微一笑。
直到用完早膳,馬皇後才說:
“往後,可不許違背陛下的旨意了。”
三人小雞啄米般點頭。
就聽馬皇後道:
“你們一直跪著也不是辦法,所以我勸說陛下,他改了主意。你們兩個,擇吉日就藩去。駙馬……”
陸知白一臉乖巧。
馬皇後說:“嶸兒那麽小,你就出去亂跑?
往後一年就不要出門了,多陪陪孩子吧。”
說的委婉,其實就是禁足。
這倒是在陸知白預料之中,聞言,頓時大鬆了一口氣,行禮謝恩。
馬皇後笑道:“好了,迴去吧,你們離家數月,快去跟妻兒團圓。”
三人再拜,隨後趕緊溜了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