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好了,不打你家兒子的主意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還沒來得及出聲唿喊,小家夥就又像沒事人一樣走了……
朱棣瞪大了雙眼,滿臉驚訝,隨即看向陸知白,又哈哈一笑,來不及多說,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一把捉住陸清嶸,將他抱在懷中。
他迴頭,才興奮地對陸知白說道:
“你家小子身手真是不凡啊!絕對是個練武的好苗子。
我跟你講,這樣的孩子,那可是萬裏挑一!”
朱棣一邊哈哈大笑,一邊眉頭高挑,戲謔地望著陸知白說:
“真是讓人難以想象,你這樣的人,居然能生出這樣的兒子。”
陸知白心裏有些無奈,這才見第一麵,就被發現了天賦,難道是命運的安排?
他略帶不滿地問道:“四哥,‘我這樣的人’是什麽意思?我怎麽啦?!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朱棣一個勁兒地哈哈笑,低頭看著懷中的陸清嶸,越看越喜歡,輕聲說道:
“叫四舅舅,我教你武功。你知道武功嗎?學會了就能飛簷走壁……”
陸知白實在聽不下去了,伸手奪過兒子,說:
“四哥,父皇已經決定成立一個幼兒園,這孩子也是要去上學的……”
朱棣聽了,收斂起笑容,思索片刻,說道:
“哦,這事兒我知道,昨天父皇跟我提過。我家那兩個小子也都要去……”
說著,他微微皺起眉頭,一臉憂愁:
“你說孩子們小時候,正是鍛煉體魄、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見天的讀那些勞什子書,能有多大用處?
文武之道,如車之雙輪,不可偏廢啊。身體才是根本,病弱之人大多頭腦也不靈光,因為光是照應身體就已經疲憊不堪,哪還有精力去想其他的?
即便學了很多東西,身子骨不好,又能有什麽作為呢?”
陸知白點頭稱是:“四哥所言極是,不過強身健體的方法眾多,不一定非得習武。”
朱棣微微撇嘴,說道:
“好了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會打你這寶貝兒子的主意。
不過,我確實挺喜歡他,可他怎麽就不說話呢?這有啥意思?”
陸知白無奈地笑笑:“我懷疑這孩子天生少了根筋,哪怕泰山崩於前,他也能麵不改色。”
朱棣一聽,頓時又樂了:“那不就是天生的將帥之才?!”
陸知白望著他,一時無語住了。
朱棣見狀,又撇了撇嘴,伸手摸了摸肚子,毫不客氣地開始點菜,完全沒把自己當外人。
等待午飯的時候,兩人又閑聊起來。
陸知白問道:
“對了,四哥,二哥的事情,你想必也有所耳聞了吧?”
朱棣神色凝重地點點頭,皺著眉頭說道:
“開國以來,那些勳貴,大多都有不法之舉。人的權勢達到一定程度,視其他人如螻蟻,便很難克製自己不去作惡,更何況是皇子呢?
說句不好聽的,這天底下,除了宮中那幾位,就數我們了。
二哥在封地,遠離京城的約束,當然容易迷失自我……”
說著又歎氣道:“他那些所作所為,實在是,連我也很失望啊……”
他似乎對此事感觸頗深,接著滔滔不絕地大發議論: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文人強調修身養德,確實有其道理。
隻是,不能僅僅停留在嘴上,必須要發自內心地認同並踐行,否則就是十足的偽君子!”
陸知白深有同感,不禁歎道:
“四哥所言極是,正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朱棣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反複琢磨後,越覺得這話意味深長,不禁笑道:
“你還真是個妙人。我懷疑,讓二哥先出家這主意,就是你想出來的吧?”
陸知白忍不住笑了,好奇地問道:“四哥為什麽會這般認為呢?”
朱棣隻是微微一笑,並不作答。
此番與朱棣交談,陸知白深感獲益良多。
他暗自思忖,自己的行事風格已然如此明顯了嗎?
朱棣究竟是如何洞察的呢?
想來,這定是對他、秦王、朱元璋的性格都有了極為深刻的了解。
不過,也可能是老朱透露了一些信息。
不管怎樣,這件事猶如一記警鍾,提醒著陸知白,日後做事務必更加周全,切不可自作聰明。
陸知白不禁心生感慨,與三年前相比,四哥著實成熟穩重了許多。
而且,他聰慧過人,極具洞察力,識人之明遠超同齡人。
得承認,人和人就是有先天資質的區別。
思緒一轉,想到朱標,陸知白不由得歎了口氣。
說實話,他覺得自己與朱標關係雖好,卻總似隔著一層無形的東西。
細細想來,大概還是身份的緣故。
朱標貴為儲君,尊貴無比。陸知白與他交談時,不得不格外留意言辭,不能像與四哥、五哥這些兄弟相處時那般隨意自在。
另一方麵,朱標政務繁忙。
老朱對權力把控甚嚴,不太舍得放權給他人,朱標因此承擔了諸多壓力。
雖說年輕,但他的精力終究比不上老朱那般充沛。
陸知白認為,偉人所言極是:“不能陷入具體事務的泥沼中。”
人,不能天天在瑣事裏團團轉,應當有更高的理論站位。站得高,方能從大局著眼看問題。
正因如此,他提出“五年計劃”。
並未指望這個計劃能達成什麽成就,實質是一種思維訓練。
希望借此引導朱元璋父子將目光放得更長遠,規劃做得更周密詳細些。
要如同卓越的棋手一般,走一步,看十步。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
時光流轉,很快便到了九月十八。
這一天,是萬壽聖節,也就是老朱的生辰。
這一日,文武百官皆放假休息。
但凡有一定品級的官員,都要敬獻賀表。隨後,宦官會逐個宣讀。
多虧了範顯祖,今年陸知白在應對此事上也挑不出錯。
另一邊,在棲霞。
一出名為《鬥貪官》的大戲,正式開演。
這是一部新戲,尚處於試演階段。
需要先收集觀眾的反饋意見,而後逐步改進,最終形成正式版本。
此外,為了積累人氣,此次演出並不收取費用。
戲名簡單粗暴,切中百姓的所思所想,因此吸引了格外多的觀眾。
……
【新年快樂呀寶寶們~】
朱棣瞪大了雙眼,滿臉驚訝,隨即看向陸知白,又哈哈一笑,來不及多說,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一把捉住陸清嶸,將他抱在懷中。
他迴頭,才興奮地對陸知白說道:
“你家小子身手真是不凡啊!絕對是個練武的好苗子。
我跟你講,這樣的孩子,那可是萬裏挑一!”
朱棣一邊哈哈大笑,一邊眉頭高挑,戲謔地望著陸知白說:
“真是讓人難以想象,你這樣的人,居然能生出這樣的兒子。”
陸知白心裏有些無奈,這才見第一麵,就被發現了天賦,難道是命運的安排?
他略帶不滿地問道:“四哥,‘我這樣的人’是什麽意思?我怎麽啦?!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朱棣一個勁兒地哈哈笑,低頭看著懷中的陸清嶸,越看越喜歡,輕聲說道:
“叫四舅舅,我教你武功。你知道武功嗎?學會了就能飛簷走壁……”
陸知白實在聽不下去了,伸手奪過兒子,說:
“四哥,父皇已經決定成立一個幼兒園,這孩子也是要去上學的……”
朱棣聽了,收斂起笑容,思索片刻,說道:
“哦,這事兒我知道,昨天父皇跟我提過。我家那兩個小子也都要去……”
說著,他微微皺起眉頭,一臉憂愁:
“你說孩子們小時候,正是鍛煉體魄、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見天的讀那些勞什子書,能有多大用處?
文武之道,如車之雙輪,不可偏廢啊。身體才是根本,病弱之人大多頭腦也不靈光,因為光是照應身體就已經疲憊不堪,哪還有精力去想其他的?
即便學了很多東西,身子骨不好,又能有什麽作為呢?”
陸知白點頭稱是:“四哥所言極是,不過強身健體的方法眾多,不一定非得習武。”
朱棣微微撇嘴,說道:
“好了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會打你這寶貝兒子的主意。
不過,我確實挺喜歡他,可他怎麽就不說話呢?這有啥意思?”
陸知白無奈地笑笑:“我懷疑這孩子天生少了根筋,哪怕泰山崩於前,他也能麵不改色。”
朱棣一聽,頓時又樂了:“那不就是天生的將帥之才?!”
陸知白望著他,一時無語住了。
朱棣見狀,又撇了撇嘴,伸手摸了摸肚子,毫不客氣地開始點菜,完全沒把自己當外人。
等待午飯的時候,兩人又閑聊起來。
陸知白問道:
“對了,四哥,二哥的事情,你想必也有所耳聞了吧?”
朱棣神色凝重地點點頭,皺著眉頭說道:
“開國以來,那些勳貴,大多都有不法之舉。人的權勢達到一定程度,視其他人如螻蟻,便很難克製自己不去作惡,更何況是皇子呢?
說句不好聽的,這天底下,除了宮中那幾位,就數我們了。
二哥在封地,遠離京城的約束,當然容易迷失自我……”
說著又歎氣道:“他那些所作所為,實在是,連我也很失望啊……”
他似乎對此事感觸頗深,接著滔滔不絕地大發議論: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文人強調修身養德,確實有其道理。
隻是,不能僅僅停留在嘴上,必須要發自內心地認同並踐行,否則就是十足的偽君子!”
陸知白深有同感,不禁歎道:
“四哥所言極是,正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朱棣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反複琢磨後,越覺得這話意味深長,不禁笑道:
“你還真是個妙人。我懷疑,讓二哥先出家這主意,就是你想出來的吧?”
陸知白忍不住笑了,好奇地問道:“四哥為什麽會這般認為呢?”
朱棣隻是微微一笑,並不作答。
此番與朱棣交談,陸知白深感獲益良多。
他暗自思忖,自己的行事風格已然如此明顯了嗎?
朱棣究竟是如何洞察的呢?
想來,這定是對他、秦王、朱元璋的性格都有了極為深刻的了解。
不過,也可能是老朱透露了一些信息。
不管怎樣,這件事猶如一記警鍾,提醒著陸知白,日後做事務必更加周全,切不可自作聰明。
陸知白不禁心生感慨,與三年前相比,四哥著實成熟穩重了許多。
而且,他聰慧過人,極具洞察力,識人之明遠超同齡人。
得承認,人和人就是有先天資質的區別。
思緒一轉,想到朱標,陸知白不由得歎了口氣。
說實話,他覺得自己與朱標關係雖好,卻總似隔著一層無形的東西。
細細想來,大概還是身份的緣故。
朱標貴為儲君,尊貴無比。陸知白與他交談時,不得不格外留意言辭,不能像與四哥、五哥這些兄弟相處時那般隨意自在。
另一方麵,朱標政務繁忙。
老朱對權力把控甚嚴,不太舍得放權給他人,朱標因此承擔了諸多壓力。
雖說年輕,但他的精力終究比不上老朱那般充沛。
陸知白認為,偉人所言極是:“不能陷入具體事務的泥沼中。”
人,不能天天在瑣事裏團團轉,應當有更高的理論站位。站得高,方能從大局著眼看問題。
正因如此,他提出“五年計劃”。
並未指望這個計劃能達成什麽成就,實質是一種思維訓練。
希望借此引導朱元璋父子將目光放得更長遠,規劃做得更周密詳細些。
要如同卓越的棋手一般,走一步,看十步。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
時光流轉,很快便到了九月十八。
這一天,是萬壽聖節,也就是老朱的生辰。
這一日,文武百官皆放假休息。
但凡有一定品級的官員,都要敬獻賀表。隨後,宦官會逐個宣讀。
多虧了範顯祖,今年陸知白在應對此事上也挑不出錯。
另一邊,在棲霞。
一出名為《鬥貪官》的大戲,正式開演。
這是一部新戲,尚處於試演階段。
需要先收集觀眾的反饋意見,而後逐步改進,最終形成正式版本。
此外,為了積累人氣,此次演出並不收取費用。
戲名簡單粗暴,切中百姓的所思所想,因此吸引了格外多的觀眾。
……
【新年快樂呀寶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