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負荊請罪,郭桓出現在奏疏上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月初四。
午門外。
晨曦微露。
常茂赤裸著上身,背著荊條,直直地跪著。
他的後背,有許多地方被劃破,或是紮出了血點。
往來的官員們路過時,無不為之側目,個個忍不住暗暗驚訝。
這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朝堂上傳開。
朝中文武大臣們聽聞後,立刻小聲議論紛紛。
“這鄭國公竟真能如此放下顏麵負荊請罪,實在令人意想不到!”
一位文官輕捋著胡須,眉頭緊蹙,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
“是啊,廣智侯竟有這般教導之能?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另一人附和著,不住地點頭,可眼神中仍透著幾分疑惑。
“說不定,隻是個苦肉計罷了,想要改變談何容易……”
有人心懷猜疑,壓低聲音說道,表情透著深深的懷疑和不屑。
“休要亂說!”
一位武將立刻出聲反駁,他漲紅了臉,瞪大雙眼:
“鄭國公那脾氣,咱們大家都清楚得很。
他能這般舉動,定是真心悔過,絕非虛情假意作偽。”
“你怎就如此肯定?”有人仍是懷疑。
武將怒目而視:
“若不是真心,怎會甘願受此屈辱?”
……
宮中。
朱標來到朱元璋麵前,行禮道:
“父皇,兒臣聽聞,常茂跪在午門外,負荊請罪。
此事應是陸知白的主意,兒臣原以為常茂不會照做,未想到他竟真能如此!”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麵沉似水,目光深邃而冷冽。
他微微眯起雙眼,冷冷地說道:
“哼,這小子若真想讓咱原諒他的罪過,可沒那麽容易。
他以往的種種劣跡,咱可都記在心裏!”
朱標點頭應道:
“父皇所言極是,不過,兒臣覺得,若他真能改過,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兒臣想起三國時的吳下阿蒙,昔日一介武夫,後經苦讀,令人刮目相看。
常茂若能如此,亦可為我朝之幸啊。”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
“那也得看他有無此等決心和毅力。
現在背幾根荊條,就想感動咱嗎?莫不是做做樣子,想蒙混過關?”
朱標思索了片刻,願意成人之美,道:
“常茂如今比起以往,已是帶有進步,兒臣願為他作保,還請父皇再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朱元璋沉默片刻,說:
“今兒個廣智侯可進宮了?叫他來問話。”
陸知白今天自然也是過來了,不久之後就從工部來到武英殿。
朱元璋開門見山地問道:
“常茂那小子改正的情況如何?他是否真的知罪了,想要悔改?
這一出負荊請罪,不會是苦肉計吧?咱看,八成是你想出來的主意!”
陸知白拱手,躬身解釋道:
“陛下明鑒,鄭國公此次確是真心悔悟,絕非作偽,也並非什麽計謀。
兒臣隻是略加勸導,鄭國公良知未泯,想通了陛下和嶽父對他的愛護,對以往作為羞愧難當,決心像周處一樣洗心革麵……”
朱元璋微微一怔,倒是樂了:
“周處除三害……這倒確實是個教育人的好故事。”
隨即他神色稍緩,說道:
“你竟能讓那混小子有如此覺悟,咱果然沒有看錯你。
你做得不錯,若常茂能真正改過,你功不可沒。
往後,還要多多督促於他,莫要讓他半途而廢!”
陸知白連連點頭,應聲道:
“陛下放心,兒臣定會督促鄭國公,絕不懈怠。”
對答間,陸知白不經意地瞥了一眼桌上的奏疏。
雖是倒著的,但思量片刻,便反應過來是有“郭桓”的字樣。
陸知白心中微微一凜,難道郭桓要開始倒黴了?
正在想要不要再偷瞄一眼,老朱又打開了一本奏疏開始批,蓋在上麵,擺手說:
“好啦,也沒什麽事,咱馬上傳個口諭,叫那小子好好讀書。
你就接著帶帶他……還有什麽事嗎?”
陸知白便道:
“明日,乃是端午佳節,兒臣能否將陸清嶸帶迴家過節……”
畢竟是三四歲的娃兒,朱元璋也沒有太苛刻,道:
“無妨,帶迴去吧。”
……
常茂在午門外跪到半上午,膝蓋早已麻木得失去知覺,卻仍不見朱元璋召見。
有些人從他附近走過時,發出細微的響動,甚至是笑聲。
常茂都覺得,是不是在嘲笑自己?
還有一些武將跟他關係好,故意輕咳一聲,逗他抬頭來看。
正是仲夏,天氣也漸漸熱起來,灼熱的陽光照在身上。
後來常茂幹脆就閉上眼,焦灼煩躁的等待著,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好在陸知白早就跟他說過,這件事隻是表達自己的誠意,不能強迫陛下因此就原諒他!
就連幾個親王犯錯的時候也是足足跪了大半天,加一整夜的。
“咳~”
常茂睜開眼,就看見陸知白牽著一個背書包的小孩走來,頓時雙目大亮,如見救星。
陸知白踱步走過來,停下,壓低聲音與常茂交談起來。
他悄悄從袖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常茂。
常茂接過蘋果,張口就咬,三口就吃完了,邊嚼邊含糊不清地問道:
“陛下……怎麽說?”
陸知白眉頭微皺,輕聲說道:
“讓你好好讀書。你莫要心急,也別再惹事。
最近,宮裏怕是又要發生大案了……”
常茂一驚,頓時想起了幾年前的胡惟庸案。如今迴想起來也感到後怕,忙問道:
“跟我可有關係?”
陸知白搖頭道:
“與你無關,你隻管做好自己的事。”
這時,一名宦官邁著匆匆的步伐趕來,尖著嗓子宣讀了一條口諭:
“鄭國公誠心悔過,咱心甚慰。然改過非一日之功,迴去後好好讀書,每月考核功課!莫要辜負咱的期望。”
宦官又賠著笑臉說:
“陛下賞賜了鄭國公一批書籍,待會兒就送到國公府上……”
常茂如蒙大赦,叩頭謝恩,聲音洪亮:
“謝陛下!臣一定好好讀書!”
陸知白倒有些不服了。
憑什麽他隻跪了一個上午?
午門外。
晨曦微露。
常茂赤裸著上身,背著荊條,直直地跪著。
他的後背,有許多地方被劃破,或是紮出了血點。
往來的官員們路過時,無不為之側目,個個忍不住暗暗驚訝。
這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朝堂上傳開。
朝中文武大臣們聽聞後,立刻小聲議論紛紛。
“這鄭國公竟真能如此放下顏麵負荊請罪,實在令人意想不到!”
一位文官輕捋著胡須,眉頭緊蹙,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
“是啊,廣智侯竟有這般教導之能?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另一人附和著,不住地點頭,可眼神中仍透著幾分疑惑。
“說不定,隻是個苦肉計罷了,想要改變談何容易……”
有人心懷猜疑,壓低聲音說道,表情透著深深的懷疑和不屑。
“休要亂說!”
一位武將立刻出聲反駁,他漲紅了臉,瞪大雙眼:
“鄭國公那脾氣,咱們大家都清楚得很。
他能這般舉動,定是真心悔過,絕非虛情假意作偽。”
“你怎就如此肯定?”有人仍是懷疑。
武將怒目而視:
“若不是真心,怎會甘願受此屈辱?”
……
宮中。
朱標來到朱元璋麵前,行禮道:
“父皇,兒臣聽聞,常茂跪在午門外,負荊請罪。
此事應是陸知白的主意,兒臣原以為常茂不會照做,未想到他竟真能如此!”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麵沉似水,目光深邃而冷冽。
他微微眯起雙眼,冷冷地說道:
“哼,這小子若真想讓咱原諒他的罪過,可沒那麽容易。
他以往的種種劣跡,咱可都記在心裏!”
朱標點頭應道:
“父皇所言極是,不過,兒臣覺得,若他真能改過,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兒臣想起三國時的吳下阿蒙,昔日一介武夫,後經苦讀,令人刮目相看。
常茂若能如此,亦可為我朝之幸啊。”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
“那也得看他有無此等決心和毅力。
現在背幾根荊條,就想感動咱嗎?莫不是做做樣子,想蒙混過關?”
朱標思索了片刻,願意成人之美,道:
“常茂如今比起以往,已是帶有進步,兒臣願為他作保,還請父皇再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朱元璋沉默片刻,說:
“今兒個廣智侯可進宮了?叫他來問話。”
陸知白今天自然也是過來了,不久之後就從工部來到武英殿。
朱元璋開門見山地問道:
“常茂那小子改正的情況如何?他是否真的知罪了,想要悔改?
這一出負荊請罪,不會是苦肉計吧?咱看,八成是你想出來的主意!”
陸知白拱手,躬身解釋道:
“陛下明鑒,鄭國公此次確是真心悔悟,絕非作偽,也並非什麽計謀。
兒臣隻是略加勸導,鄭國公良知未泯,想通了陛下和嶽父對他的愛護,對以往作為羞愧難當,決心像周處一樣洗心革麵……”
朱元璋微微一怔,倒是樂了:
“周處除三害……這倒確實是個教育人的好故事。”
隨即他神色稍緩,說道:
“你竟能讓那混小子有如此覺悟,咱果然沒有看錯你。
你做得不錯,若常茂能真正改過,你功不可沒。
往後,還要多多督促於他,莫要讓他半途而廢!”
陸知白連連點頭,應聲道:
“陛下放心,兒臣定會督促鄭國公,絕不懈怠。”
對答間,陸知白不經意地瞥了一眼桌上的奏疏。
雖是倒著的,但思量片刻,便反應過來是有“郭桓”的字樣。
陸知白心中微微一凜,難道郭桓要開始倒黴了?
正在想要不要再偷瞄一眼,老朱又打開了一本奏疏開始批,蓋在上麵,擺手說:
“好啦,也沒什麽事,咱馬上傳個口諭,叫那小子好好讀書。
你就接著帶帶他……還有什麽事嗎?”
陸知白便道:
“明日,乃是端午佳節,兒臣能否將陸清嶸帶迴家過節……”
畢竟是三四歲的娃兒,朱元璋也沒有太苛刻,道:
“無妨,帶迴去吧。”
……
常茂在午門外跪到半上午,膝蓋早已麻木得失去知覺,卻仍不見朱元璋召見。
有些人從他附近走過時,發出細微的響動,甚至是笑聲。
常茂都覺得,是不是在嘲笑自己?
還有一些武將跟他關係好,故意輕咳一聲,逗他抬頭來看。
正是仲夏,天氣也漸漸熱起來,灼熱的陽光照在身上。
後來常茂幹脆就閉上眼,焦灼煩躁的等待著,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好在陸知白早就跟他說過,這件事隻是表達自己的誠意,不能強迫陛下因此就原諒他!
就連幾個親王犯錯的時候也是足足跪了大半天,加一整夜的。
“咳~”
常茂睜開眼,就看見陸知白牽著一個背書包的小孩走來,頓時雙目大亮,如見救星。
陸知白踱步走過來,停下,壓低聲音與常茂交談起來。
他悄悄從袖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常茂。
常茂接過蘋果,張口就咬,三口就吃完了,邊嚼邊含糊不清地問道:
“陛下……怎麽說?”
陸知白眉頭微皺,輕聲說道:
“讓你好好讀書。你莫要心急,也別再惹事。
最近,宮裏怕是又要發生大案了……”
常茂一驚,頓時想起了幾年前的胡惟庸案。如今迴想起來也感到後怕,忙問道:
“跟我可有關係?”
陸知白搖頭道:
“與你無關,你隻管做好自己的事。”
這時,一名宦官邁著匆匆的步伐趕來,尖著嗓子宣讀了一條口諭:
“鄭國公誠心悔過,咱心甚慰。然改過非一日之功,迴去後好好讀書,每月考核功課!莫要辜負咱的期望。”
宦官又賠著笑臉說:
“陛下賞賜了鄭國公一批書籍,待會兒就送到國公府上……”
常茂如蒙大赦,叩頭謝恩,聲音洪亮:
“謝陛下!臣一定好好讀書!”
陸知白倒有些不服了。
憑什麽他隻跪了一個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