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新上任的戶部尚書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老朱點了頭,旨意隨後就發了出來。
刑部、度支監,分派出專門人手,形成小組,主管此事。
國債、保險的清理工作,在三部門的協同下緊鑼密鼓地展開。
此事幹係重大,審核需要又快又準,減少不法分子的操作空間。
一連半個月,三部門的人員,都是牛馬一般,每天對賬對得頭昏眼花……
陸知白不曉得有沒有人罵自己。
但,若任由老朱無限株連下去,民間怨聲載道,曆史不又重演了嗎?
朝廷沒有信譽可言,為了平息眾怒,隻能殺掉郭桓案的審理官。
可即便如此,到底有什麽用?
對信用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所以。
既要協調國債等民間利益,以後還要借機勸諫,希望郭桓案盡快平息。
實話說。
朱標雖然內裏亦有果決狠辣的一麵,但他確實比老朱寬厚太多了。
有一個量化指標,叫做“死刑核準率”。
指的是各部門報上來的死刑案中,皇帝複核過,仍保持死刑的比重。
以刑部《洪武刑案錄》為基準,在1368-1381年,也就是從開國到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親批的2347件死刑案中,核準率達到了98.7%,僅29件駁迴——也許是胡惟庸案,使得數據偏高。
而朱標監國期間,在1382-1392年,據《明太祖實錄》與《東宮批紅存檔》交叉驗證,十年間刑部上報東宮的死刑案1892件,朱標核準了589件,核準率為31%。
兩相對比之下,隻能說老朱確實是恐怖如斯……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六部仍是有些缺人手。
但忙著忙著,也就習慣了。
朱元璋翻閱了近幾年的官員名錄,忽然看到一個名字。
於是。
第二天早朝時。
人事任免,不經吏部,便宣了出來。
“著陝西參政滕德懋,試戶部尚書!”
文武百官低垂著頭,然而許多人眼睛卻動了動,想要看向現任唯一的戶部侍郎。
陸知白垂著眼,實則在假寐。
聞言不僅沒有絲毫異色,反倒勾起了唇角。
好啊,牛馬生涯就要結束了!
滕德懋(mào)可是老戶部人了,之前已做到無尚書時的右侍郎了,因事被貶職……
散朝之後。
朱元璋大步離去,群臣便開始議論紛紛。
窸窣低語,如同秋風吹過曬穀場,零星的飄入陸知白耳中。
“陛下這是要分陸侍郎的權吧,此人年少,自是當不得戶部大任……”
刑部尚書開濟的嘀咕,混在退朝鍾聲裏。
都禦史袁泰用笏板掩住嘴角,冷冷一笑:
“滕老尚書跟隨陛下幾十年,閱曆手腕,豈是一個後生能比的?”
陸知白仿若未聞,踏著金色晨光,往戶部走去。
沿途,二十四間值房的門軸發出吱呀聲響,“聖眷難測”“少年得誌”之類的碎語,就像簷角銅鈴撞落的殘聲。
他的學生們早就到了,剛剛開始幹活,還沒進入狀態,低聲議論著。
陸續迴到戶部的官員,帶迴來早朝上的消息,討論起來。
一個主事說:“多個經驗豐富的上司,總歸是好事……”
幾個學生,當下表情就有些微妙。
陸賢是有些無所謂,甚至有點盼著再來一個厲害的,好分擔一下任務。
夏原吉向來寡言。
練子寧等人亦不多言。
皇帝的旨意,自有其道理。再說,戶部總不能一直空著尚書之位。
楊士奇悠悠撥著算盤,心思卻深沉,在悄然琢磨,皇帝此舉背後的深意。
隻有陳佑頗有些不忿,不是說覺得陸知白能夠獨占戶部,而是不爽一些人私下的議論。
陸知白在各值房穿行,查看眾人舉止,笑道:
“尚有心思說些有的沒的,還不夠忙啊。”
戶部幾個小官,忙是拱手道:“侍郎息怒,下官這就好好算賬……”
陸知白又看了圈自己的學生,端詳了一陣子,微微一笑,覺得頗為有趣。
過了陣子,陳佑終究是忍不下這口氣。
他接過仆役手中的茶壺,親自給陸知白斟茶去。
他看看四下無人,壓低了聲音,問道:
“老師,這事是不是有點怪?既然有尚書人選,為何還要讓您來做侍郎,豈不是……”
陸知白輕咳一聲,陳佑便住了聲,神情猶有些不解與不忿。
陸知白啜了一口茶。
陳佑不是他的親傳弟子,出身蘇州富商陳氏家族。
即便如此,該教導的,也還是一樣要說。
陸知白道:
“你心裏想的什麽,我完全明白。放心,那位心裏也明白。有功就是有功。”
陳佑點頭,低聲說:“對呀,我覺得現在也挺好啊。弄得咱們做不好這攤子事似的……”
郭桓案發生後,戶部最暗無天日的一段時間,他們已經攜手度過了,並提出許多新的章程。
這時卻突然空降來一個尚書?
你要來,為啥不早點來???
陸知白笑道:
“正常人都會這麽想,但你將來如果能走仕途,就不能有太多普通人的想法。
你雖然比他們更曉得人情世故,但還是浮於表麵,格局,要打開。”
他語重心長的教導:
“一,那位至高無上,說一不二。我們隻是有一點微末功勞,談不上公不公平。”
“二,之前把很難的任務交給我,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現在又有人來,這是正常的人事變動,不要過度解讀。”
陳佑聽了,連連點頭,說:“學生曉得陛下的威嚴……就是,有些替您不忿罷了……”
陸知白淡淡一笑:“第三,不要有應該思維。不要覺得什麽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
比如,父母都應該愛孩子嗎?如果天底下存在一個反例,就說明這個事情,沒有那麽理所當然。
這最終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對別人對世界抱有什麽要求和標準,而是,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陳佑微微睜大眼睛,一副思索之色,大受震撼。
……
滕德懋到達京城,是八天之後的事了。
接到詔令就從千裏之外的陝西趕過來,可謂是日夜兼程。
一把老身子骨,真是令人佩服……
刑部、度支監,分派出專門人手,形成小組,主管此事。
國債、保險的清理工作,在三部門的協同下緊鑼密鼓地展開。
此事幹係重大,審核需要又快又準,減少不法分子的操作空間。
一連半個月,三部門的人員,都是牛馬一般,每天對賬對得頭昏眼花……
陸知白不曉得有沒有人罵自己。
但,若任由老朱無限株連下去,民間怨聲載道,曆史不又重演了嗎?
朝廷沒有信譽可言,為了平息眾怒,隻能殺掉郭桓案的審理官。
可即便如此,到底有什麽用?
對信用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所以。
既要協調國債等民間利益,以後還要借機勸諫,希望郭桓案盡快平息。
實話說。
朱標雖然內裏亦有果決狠辣的一麵,但他確實比老朱寬厚太多了。
有一個量化指標,叫做“死刑核準率”。
指的是各部門報上來的死刑案中,皇帝複核過,仍保持死刑的比重。
以刑部《洪武刑案錄》為基準,在1368-1381年,也就是從開國到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親批的2347件死刑案中,核準率達到了98.7%,僅29件駁迴——也許是胡惟庸案,使得數據偏高。
而朱標監國期間,在1382-1392年,據《明太祖實錄》與《東宮批紅存檔》交叉驗證,十年間刑部上報東宮的死刑案1892件,朱標核準了589件,核準率為31%。
兩相對比之下,隻能說老朱確實是恐怖如斯……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六部仍是有些缺人手。
但忙著忙著,也就習慣了。
朱元璋翻閱了近幾年的官員名錄,忽然看到一個名字。
於是。
第二天早朝時。
人事任免,不經吏部,便宣了出來。
“著陝西參政滕德懋,試戶部尚書!”
文武百官低垂著頭,然而許多人眼睛卻動了動,想要看向現任唯一的戶部侍郎。
陸知白垂著眼,實則在假寐。
聞言不僅沒有絲毫異色,反倒勾起了唇角。
好啊,牛馬生涯就要結束了!
滕德懋(mào)可是老戶部人了,之前已做到無尚書時的右侍郎了,因事被貶職……
散朝之後。
朱元璋大步離去,群臣便開始議論紛紛。
窸窣低語,如同秋風吹過曬穀場,零星的飄入陸知白耳中。
“陛下這是要分陸侍郎的權吧,此人年少,自是當不得戶部大任……”
刑部尚書開濟的嘀咕,混在退朝鍾聲裏。
都禦史袁泰用笏板掩住嘴角,冷冷一笑:
“滕老尚書跟隨陛下幾十年,閱曆手腕,豈是一個後生能比的?”
陸知白仿若未聞,踏著金色晨光,往戶部走去。
沿途,二十四間值房的門軸發出吱呀聲響,“聖眷難測”“少年得誌”之類的碎語,就像簷角銅鈴撞落的殘聲。
他的學生們早就到了,剛剛開始幹活,還沒進入狀態,低聲議論著。
陸續迴到戶部的官員,帶迴來早朝上的消息,討論起來。
一個主事說:“多個經驗豐富的上司,總歸是好事……”
幾個學生,當下表情就有些微妙。
陸賢是有些無所謂,甚至有點盼著再來一個厲害的,好分擔一下任務。
夏原吉向來寡言。
練子寧等人亦不多言。
皇帝的旨意,自有其道理。再說,戶部總不能一直空著尚書之位。
楊士奇悠悠撥著算盤,心思卻深沉,在悄然琢磨,皇帝此舉背後的深意。
隻有陳佑頗有些不忿,不是說覺得陸知白能夠獨占戶部,而是不爽一些人私下的議論。
陸知白在各值房穿行,查看眾人舉止,笑道:
“尚有心思說些有的沒的,還不夠忙啊。”
戶部幾個小官,忙是拱手道:“侍郎息怒,下官這就好好算賬……”
陸知白又看了圈自己的學生,端詳了一陣子,微微一笑,覺得頗為有趣。
過了陣子,陳佑終究是忍不下這口氣。
他接過仆役手中的茶壺,親自給陸知白斟茶去。
他看看四下無人,壓低了聲音,問道:
“老師,這事是不是有點怪?既然有尚書人選,為何還要讓您來做侍郎,豈不是……”
陸知白輕咳一聲,陳佑便住了聲,神情猶有些不解與不忿。
陸知白啜了一口茶。
陳佑不是他的親傳弟子,出身蘇州富商陳氏家族。
即便如此,該教導的,也還是一樣要說。
陸知白道:
“你心裏想的什麽,我完全明白。放心,那位心裏也明白。有功就是有功。”
陳佑點頭,低聲說:“對呀,我覺得現在也挺好啊。弄得咱們做不好這攤子事似的……”
郭桓案發生後,戶部最暗無天日的一段時間,他們已經攜手度過了,並提出許多新的章程。
這時卻突然空降來一個尚書?
你要來,為啥不早點來???
陸知白笑道:
“正常人都會這麽想,但你將來如果能走仕途,就不能有太多普通人的想法。
你雖然比他們更曉得人情世故,但還是浮於表麵,格局,要打開。”
他語重心長的教導:
“一,那位至高無上,說一不二。我們隻是有一點微末功勞,談不上公不公平。”
“二,之前把很難的任務交給我,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現在又有人來,這是正常的人事變動,不要過度解讀。”
陳佑聽了,連連點頭,說:“學生曉得陛下的威嚴……就是,有些替您不忿罷了……”
陸知白淡淡一笑:“第三,不要有應該思維。不要覺得什麽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
比如,父母都應該愛孩子嗎?如果天底下存在一個反例,就說明這個事情,沒有那麽理所當然。
這最終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對別人對世界抱有什麽要求和標準,而是,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陳佑微微睜大眼睛,一副思索之色,大受震撼。
……
滕德懋到達京城,是八天之後的事了。
接到詔令就從千裏之外的陝西趕過來,可謂是日夜兼程。
一把老身子骨,真是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