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是鬱新,他來了~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知白正在書房裏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聞言便笑了:
“是鬱新,他來了!”
想了一想,振衣而起:“我親自去迎……”
他趕到門口,笑著相迎:“鬱先生來了!”
鬱新在門外垂手等著,聽到朗笑聲才迴頭,不免大為意外,連忙拱手行禮:
“草民鬱敦本,叩請侯爺鈞安!”
“何須多禮,”陸知白笑著拉過他的衣袖,“快進來說話。”
兩排燈籠的光芒中,陸知白側頭打量這留名青史的戶部尚書,笑道:
“你是江南人士,長得倒是高,猶如山東大漢,好個相貌堂堂。”
“生來如此,倒是老天厚愛了。”鬱新笑答,嗓音沉厚洪亮如古鍾。
他目不斜視,青鬆似的身影隨著陸知白走向書房。
這七尺有餘的漢子,穿著一身半舊的鴉青色直裰。
方額闊頤如武人,卻又透著書卷氣,倒像是把江南煙雨揉進了泰山的石魄裏。
曆史上,鬱新就是因為體貌雄偉、聲音洪亮,因布衣人才征,得朱元璋賞識,授戶部官職。
到了書房,小廝過來奉茶。
陸知白笑道:“先生請坐。”
鬱新微微拱手,先從包袱中取出一個錦盒放在一旁的桌上,低聲道:
“草民帶了兩支湖筆,給侯爺把玩……”
“先生不必如此客氣,快請坐,你可算來了,咱們好好敘敘。”陸知白擺手趕走小廝,率先落座。
房門被輕輕關上,鬱新隨後才挨著座椅邊沿坐定,抬頭時,目光便看到對麵牆上掛著的對聯。
他看了片刻,不由得微微一笑。
那是篆書寫的,黃庭堅的詩句——
畢竟幾人真得鹿,
不知終日夢為魚。
陸知白已是問起了鬱新這一路來的經曆。
鬱新一一答了。
原來他果然還在蘇州的家中讀書,卻因文名在外,被沈旺遣人尋到。
沈旺派了親信手下,把陸知白的信轉交給他。
鬱新考慮了幾天,決定入京。
隻是雖然來了,鬱新卻是臉上有慚愧之色,道:
“草民不知為何能得侯爺錯愛,想著還需當麵解釋清楚才是……”
陸知白笑了。
兩人第一次見麵,又有身份差距。但凡不是個自大狂,都會有疑問。
所以他細細解釋道:
“我結識了不少蘇杭那邊的學子,還有商賈,聽他們談論過你,覺得你頗有才幹,便起了愛才之心,願意向朝廷舉薦你,好為父皇分憂。”
鬱新思量片刻,拱手道:“這倒是讓草民汗顏了……”
他卻不接這個話題,話鋒一轉,說:
“草民時常聽人誇讚棲霞,許多同窗說那裏猶如世外桃源,幾乎成了大同世界,讓我心生向往。
可惜此番入京,下午剛到,尚沒來得及去那兒,便匆匆前來拜會……”
陸知白笑吟吟的說:“不如把你安排到棲霞署衙裏,好讓你看個夠~”
鬱新便也笑了,說:“求之不得。”
“哈哈哈,騙你的,”陸知白搖搖折扇,笑說:“你可是有宰輔之才,不可在小地方屈才了。”
鬱新再度拱手道:“侯爺此話,令我隻想掘個洞鑽進去……”
陸知白笑道:“不慌,有些事兒聽起來難,等到自己上手做了會發現,或許也沒那麽難……
我打算,舉薦你進戶部。先接觸一下戶部事務,很快就能上手了。”
鬱新思量片刻,站起身來,躬身一禮說:
“侯爺情真意切,信中已寫得分明,草民若是再推辭,便是做作了……此番知遇之恩,草民感銘五內!”
“你有真本事,即便沒有我發掘,也遲早會出人頭地的,”陸知白擺手笑道,“既然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後你不妨就改名叫,‘新’?”
鬱新想了一想,點頭道:“多謝侯爺賜名,此字甚好。”
陸知白笑道:“你坐下,來,我考考你錢糧稅目……”
兩人便談起了錢糧等事,又聊到了棲霞的種種建設。
一直到陸知白有了困意,知曉時辰不早了,便道:
“夜已深了,明兒還得去上值。對了,你在京中可有住處?”
鬱新忙道:“住在鴻福客棧。”
陸知白便叫人送他迴去,說好了讓他歇兩日,去棲霞轉轉,之後就會把舉薦的奏疏遞上去。
而老朱巴不得從民間發現更多人才,好補上天下官員的缺額。
科舉三年才一次,這中間,他有時候也會讓禮部或者吏部,搜羅各地有才名的人,尤其是老儒生。
不過,經過之前的多次嚐試,近幾年,朱元璋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儒,重視程度略有降低,更看重五六十歲的低齡老人……
老朱看到陸知白的舉薦,便安排吏部,對鬱新進行考核。
包括個人信息核對,學問、專業能力測試。
此外,鬱新的聲音樣貌,看著就頗為不凡,也為他加分不少。
幾天後。
鬱新來到戶部報到,客客氣氣的對諸位同僚一一行禮。
大家紛紛還禮。
都已經知道他是陸知白舉薦來的了。
不僅沒有絲毫看不起,反而還有點羨慕呢~
古代就是這樣的。
舉薦也不同於現代的草包走後門,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
唐朝更離譜,那時候科舉還沒有太規範。朝廷允許下層寒士通過向權貴自薦來做官,許多人便都想走捷徑。
因此形成了唐詩的一大題材幹謁詩(yè),就是詩歌形式的自薦信,以此鋪墊進身之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寫過這類詩文。
明初的舉薦製,已經規範許多。
被舉薦的人如果犯了事,舉薦者是要連坐的!
所以,戶部眾人看鬱新也沒有什麽異樣眼光,甚至因為還沒摸明白這家夥的深淺,而有些慎重。
陸知白把自己幾個學生叫過來,與鬱新結識。
夏原吉、楊士奇等人絲毫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們也是這樣被找來的。
不過,他們心底倒是對鬱新有一絲好奇,這人必定也有過人的才華吧?
陸知白說:“鬱新初來乍到,你們多教教他,盡快熟悉戶部事務。”
看著他們去做事了,陸知白勾起笑容——
好啦,陣營裏終於有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了,令人安心。
“是鬱新,他來了!”
想了一想,振衣而起:“我親自去迎……”
他趕到門口,笑著相迎:“鬱先生來了!”
鬱新在門外垂手等著,聽到朗笑聲才迴頭,不免大為意外,連忙拱手行禮:
“草民鬱敦本,叩請侯爺鈞安!”
“何須多禮,”陸知白笑著拉過他的衣袖,“快進來說話。”
兩排燈籠的光芒中,陸知白側頭打量這留名青史的戶部尚書,笑道:
“你是江南人士,長得倒是高,猶如山東大漢,好個相貌堂堂。”
“生來如此,倒是老天厚愛了。”鬱新笑答,嗓音沉厚洪亮如古鍾。
他目不斜視,青鬆似的身影隨著陸知白走向書房。
這七尺有餘的漢子,穿著一身半舊的鴉青色直裰。
方額闊頤如武人,卻又透著書卷氣,倒像是把江南煙雨揉進了泰山的石魄裏。
曆史上,鬱新就是因為體貌雄偉、聲音洪亮,因布衣人才征,得朱元璋賞識,授戶部官職。
到了書房,小廝過來奉茶。
陸知白笑道:“先生請坐。”
鬱新微微拱手,先從包袱中取出一個錦盒放在一旁的桌上,低聲道:
“草民帶了兩支湖筆,給侯爺把玩……”
“先生不必如此客氣,快請坐,你可算來了,咱們好好敘敘。”陸知白擺手趕走小廝,率先落座。
房門被輕輕關上,鬱新隨後才挨著座椅邊沿坐定,抬頭時,目光便看到對麵牆上掛著的對聯。
他看了片刻,不由得微微一笑。
那是篆書寫的,黃庭堅的詩句——
畢竟幾人真得鹿,
不知終日夢為魚。
陸知白已是問起了鬱新這一路來的經曆。
鬱新一一答了。
原來他果然還在蘇州的家中讀書,卻因文名在外,被沈旺遣人尋到。
沈旺派了親信手下,把陸知白的信轉交給他。
鬱新考慮了幾天,決定入京。
隻是雖然來了,鬱新卻是臉上有慚愧之色,道:
“草民不知為何能得侯爺錯愛,想著還需當麵解釋清楚才是……”
陸知白笑了。
兩人第一次見麵,又有身份差距。但凡不是個自大狂,都會有疑問。
所以他細細解釋道:
“我結識了不少蘇杭那邊的學子,還有商賈,聽他們談論過你,覺得你頗有才幹,便起了愛才之心,願意向朝廷舉薦你,好為父皇分憂。”
鬱新思量片刻,拱手道:“這倒是讓草民汗顏了……”
他卻不接這個話題,話鋒一轉,說:
“草民時常聽人誇讚棲霞,許多同窗說那裏猶如世外桃源,幾乎成了大同世界,讓我心生向往。
可惜此番入京,下午剛到,尚沒來得及去那兒,便匆匆前來拜會……”
陸知白笑吟吟的說:“不如把你安排到棲霞署衙裏,好讓你看個夠~”
鬱新便也笑了,說:“求之不得。”
“哈哈哈,騙你的,”陸知白搖搖折扇,笑說:“你可是有宰輔之才,不可在小地方屈才了。”
鬱新再度拱手道:“侯爺此話,令我隻想掘個洞鑽進去……”
陸知白笑道:“不慌,有些事兒聽起來難,等到自己上手做了會發現,或許也沒那麽難……
我打算,舉薦你進戶部。先接觸一下戶部事務,很快就能上手了。”
鬱新思量片刻,站起身來,躬身一禮說:
“侯爺情真意切,信中已寫得分明,草民若是再推辭,便是做作了……此番知遇之恩,草民感銘五內!”
“你有真本事,即便沒有我發掘,也遲早會出人頭地的,”陸知白擺手笑道,“既然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後你不妨就改名叫,‘新’?”
鬱新想了一想,點頭道:“多謝侯爺賜名,此字甚好。”
陸知白笑道:“你坐下,來,我考考你錢糧稅目……”
兩人便談起了錢糧等事,又聊到了棲霞的種種建設。
一直到陸知白有了困意,知曉時辰不早了,便道:
“夜已深了,明兒還得去上值。對了,你在京中可有住處?”
鬱新忙道:“住在鴻福客棧。”
陸知白便叫人送他迴去,說好了讓他歇兩日,去棲霞轉轉,之後就會把舉薦的奏疏遞上去。
而老朱巴不得從民間發現更多人才,好補上天下官員的缺額。
科舉三年才一次,這中間,他有時候也會讓禮部或者吏部,搜羅各地有才名的人,尤其是老儒生。
不過,經過之前的多次嚐試,近幾年,朱元璋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儒,重視程度略有降低,更看重五六十歲的低齡老人……
老朱看到陸知白的舉薦,便安排吏部,對鬱新進行考核。
包括個人信息核對,學問、專業能力測試。
此外,鬱新的聲音樣貌,看著就頗為不凡,也為他加分不少。
幾天後。
鬱新來到戶部報到,客客氣氣的對諸位同僚一一行禮。
大家紛紛還禮。
都已經知道他是陸知白舉薦來的了。
不僅沒有絲毫看不起,反而還有點羨慕呢~
古代就是這樣的。
舉薦也不同於現代的草包走後門,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
唐朝更離譜,那時候科舉還沒有太規範。朝廷允許下層寒士通過向權貴自薦來做官,許多人便都想走捷徑。
因此形成了唐詩的一大題材幹謁詩(yè),就是詩歌形式的自薦信,以此鋪墊進身之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寫過這類詩文。
明初的舉薦製,已經規範許多。
被舉薦的人如果犯了事,舉薦者是要連坐的!
所以,戶部眾人看鬱新也沒有什麽異樣眼光,甚至因為還沒摸明白這家夥的深淺,而有些慎重。
陸知白把自己幾個學生叫過來,與鬱新結識。
夏原吉、楊士奇等人絲毫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們也是這樣被找來的。
不過,他們心底倒是對鬱新有一絲好奇,這人必定也有過人的才華吧?
陸知白說:“鬱新初來乍到,你們多教教他,盡快熟悉戶部事務。”
看著他們去做事了,陸知白勾起笑容——
好啦,陣營裏終於有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了,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