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若是咱不支持你呢?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略作思索,就讚同了:“兒臣以為,這是應有之義。
駙馬一心為國,但科學院也需要錢糧運轉,這新技術,不是從天上憑空掉下來的……
單憑朝廷營造,必定不夠天下之用。”
朱元璋卻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對“時間權下放至商賈”一事心存疑慮。
他緩緩問道:“咱在想,這麽做的話,是否符合禮法?曆來,鍾鼓樓皆有官方背景……”
陸知白神色平靜,拱手答道:“父皇,兒臣明白您的顧慮。自古以來,測時確實是天子之權。
然而,兒臣以為,各種鍾表的推廣,並非是挑戰禮法,而是為了更準確地知曉時辰,從而更好地遵守朝廷法度。”
他詳細解釋道:“比如,漕運商隊若能準時出發、過關卡,便能提高效率,減少損耗。
許多百姓如果知道自己被欺騙了,官吏就會有所收斂。這樣是對朝廷有利的。”
朱元璋聞言,眉頭稍稍舒展,卻仍然在沉吟。
朱標思量了一陣子,說:
“父皇,兒臣以為,天文曆法一個重要的用處,就在於日用。
如果高高在上的沒有作用,或者不能被很多人在生活中使用,那麽這個東西就很難一直流傳下去。”
陸知白不由得笑起來。
朱標竟然也有“群眾路線”的想法。能接地氣就是好事。
陸知白補充說:“是的。就好比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同樣如此神聖,卻也是百姓日用的。不然的話,必定傳承不到今天。”
“你們說得對,意思咱明白了,”朱元璋搓著兩根手指,“天下,天下,所有人都活在天之下。所有人的每一天,都是十二時辰。他們憑什麽不能知道時間?不知的話,豈不是任由糊弄?”
朱元璋神情徹底寧定下來,沉聲道:“隻要他們別亂改時辰,混淆是非!跟禮製有什麽瓜葛?”
他又明確的說:“這天底下,所有鍾表的時辰,必須要跟欽天監保持一致!
別鬧得官有官的時辰,民有民的時辰,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陸知白點了點頭,說:“這是必須的。”
朱元璋又神色嚴肅的說:
“富商巨賈,本就家資豐厚,若是建起鍾塔,生意會更上一層樓,還能邀買民心呢。
不能讓他們得到的太輕易。得想一個章程,管製他們,免得日後生出事端……”
陸知白點頭稱是,垂眼思索。
老朱對富商的警惕,其實是在於這些人手中有大量錢糧,可以招兵買馬,或者暗中資助謀反……
陸知白思忖片刻,稟道:“父皇聖明,兒臣亦有此念。可立下規條,嚴管富商建塔之事。
其一,朝廷要先定個統一標準,比如民間鍾塔,不得超過十二丈等等,表盤不得超過三丈。
其二,民間欲建鍾塔,需先呈上規劃書,待朝廷核準,方能動工。如此,可防其選址乖張、規模逾矩,以免擾城廓規劃、亂市井秩序。
其三,建設中,需和朝廷專人商討細節,禁止花裏胡哨的無用裝飾。務必將工程落到實處,建成就能用,不爛尾,不浪費錢糧。
其四,鍾塔落成後,時辰需與欽天監所定無差。且明定鍾塔用途範圍,禁所用非法。若有私自改時,或行不法,必重懲。
此外,營造者需派專人學習校準技術,日常查看維護,避免出現錯漏,影響百姓生活。
可以設置獎懲、考勤製度。”
朱標聽他對答如流,不由得笑起來:“真是成竹在胸,平時沒少下苦功夫。”
陸知白微微一笑說:“多虧了這幾年曆練,也有些經驗了,許多事情一通百通罷了。”
朱元璋聞之,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嘉許:
“駙馬思慮周詳,此規條可束富商。
然還有一事。民間鍾塔不得私自冠名,什麽年間建的,便用什麽。現下建的,統一以‘洪武’為名號。”
陸知白點頭道:“這確實也很重要。畢竟是百姓天天要看的……”
朱元璋神色已鬆弛許多,手撫胡須,說:
“既如此,且這般定了,朝廷和民間,共襄盛舉!多建鍾塔,也好互相比對。
咱擬選應天、蘇州、杭州、揚州為試點。此數地富賈駢集,商貿興旺,錢糧賬目繁多,又有漕運往來,更需要精準計時;
且官吏治事得力,經驗頗豐,應能協助鍾塔營造、運作。”
又對陸知白說:“你身兼兩部之職,這一次的工程,又是因你而起,此事便交由你一人總攬!盡快將方略呈上。
黃冊備份庫那邊,讓工部其他人去做。”
陸知白早知是這樣的結果。便拱手領命。
朱元璋又語重心長的叮囑:“若是全靠著民間資助,也太不像話了。該走國庫還是得走。
咱相信,你做事比他們幹淨些。至於你剛才說的賬目公開,又是怎麽個事?”
陸知白就詳細的解釋說:“這賬,是有兩部分,一是民間各人捐資多少,二是朝廷拿到錢後是怎麽花的。
這都需要清晰無誤,免得百姓捐了錢,還稀裏糊塗的,甚至被貪汙掉。下迴再有這樣的事,他們一文也不會掏了……”
老朱爺倆頓時都沉默了。
朱標說:“這賬目公示,我聽聞,有些商人是會做,但官府裏這般,還是少見。
棲霞之前某些賬,已經這麽辦了……但現在辦朝廷的事,還能如此的話,叫天下官吏,情何以堪……”
朱元璋則輕歎一聲,說:“但凡天下官吏都能如此自覺,經得起查,咱也不會煩憂了……”
陸知白便說:“陛下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這洪武朝,已經是曆朝曆代清官最多的啦!”
朱元璋隻哼笑一聲,並不搭理。
靜默片刻。
朱元璋深深注視的陸知白:
“駙馬,你今天當眾拆穿他們貪腐的把戲,恐怕他們已經恨上你了。
這一次和之前還不一樣。造成了大的改動,直接斷了他們往後的某些財路。”
老朱慢悠悠的問道:
“你是知道咱一定支持,才如此大膽。那咱,要是不支持你呢?”
駙馬一心為國,但科學院也需要錢糧運轉,這新技術,不是從天上憑空掉下來的……
單憑朝廷營造,必定不夠天下之用。”
朱元璋卻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對“時間權下放至商賈”一事心存疑慮。
他緩緩問道:“咱在想,這麽做的話,是否符合禮法?曆來,鍾鼓樓皆有官方背景……”
陸知白神色平靜,拱手答道:“父皇,兒臣明白您的顧慮。自古以來,測時確實是天子之權。
然而,兒臣以為,各種鍾表的推廣,並非是挑戰禮法,而是為了更準確地知曉時辰,從而更好地遵守朝廷法度。”
他詳細解釋道:“比如,漕運商隊若能準時出發、過關卡,便能提高效率,減少損耗。
許多百姓如果知道自己被欺騙了,官吏就會有所收斂。這樣是對朝廷有利的。”
朱元璋聞言,眉頭稍稍舒展,卻仍然在沉吟。
朱標思量了一陣子,說:
“父皇,兒臣以為,天文曆法一個重要的用處,就在於日用。
如果高高在上的沒有作用,或者不能被很多人在生活中使用,那麽這個東西就很難一直流傳下去。”
陸知白不由得笑起來。
朱標竟然也有“群眾路線”的想法。能接地氣就是好事。
陸知白補充說:“是的。就好比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同樣如此神聖,卻也是百姓日用的。不然的話,必定傳承不到今天。”
“你們說得對,意思咱明白了,”朱元璋搓著兩根手指,“天下,天下,所有人都活在天之下。所有人的每一天,都是十二時辰。他們憑什麽不能知道時間?不知的話,豈不是任由糊弄?”
朱元璋神情徹底寧定下來,沉聲道:“隻要他們別亂改時辰,混淆是非!跟禮製有什麽瓜葛?”
他又明確的說:“這天底下,所有鍾表的時辰,必須要跟欽天監保持一致!
別鬧得官有官的時辰,民有民的時辰,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陸知白點了點頭,說:“這是必須的。”
朱元璋又神色嚴肅的說:
“富商巨賈,本就家資豐厚,若是建起鍾塔,生意會更上一層樓,還能邀買民心呢。
不能讓他們得到的太輕易。得想一個章程,管製他們,免得日後生出事端……”
陸知白點頭稱是,垂眼思索。
老朱對富商的警惕,其實是在於這些人手中有大量錢糧,可以招兵買馬,或者暗中資助謀反……
陸知白思忖片刻,稟道:“父皇聖明,兒臣亦有此念。可立下規條,嚴管富商建塔之事。
其一,朝廷要先定個統一標準,比如民間鍾塔,不得超過十二丈等等,表盤不得超過三丈。
其二,民間欲建鍾塔,需先呈上規劃書,待朝廷核準,方能動工。如此,可防其選址乖張、規模逾矩,以免擾城廓規劃、亂市井秩序。
其三,建設中,需和朝廷專人商討細節,禁止花裏胡哨的無用裝飾。務必將工程落到實處,建成就能用,不爛尾,不浪費錢糧。
其四,鍾塔落成後,時辰需與欽天監所定無差。且明定鍾塔用途範圍,禁所用非法。若有私自改時,或行不法,必重懲。
此外,營造者需派專人學習校準技術,日常查看維護,避免出現錯漏,影響百姓生活。
可以設置獎懲、考勤製度。”
朱標聽他對答如流,不由得笑起來:“真是成竹在胸,平時沒少下苦功夫。”
陸知白微微一笑說:“多虧了這幾年曆練,也有些經驗了,許多事情一通百通罷了。”
朱元璋聞之,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嘉許:
“駙馬思慮周詳,此規條可束富商。
然還有一事。民間鍾塔不得私自冠名,什麽年間建的,便用什麽。現下建的,統一以‘洪武’為名號。”
陸知白點頭道:“這確實也很重要。畢竟是百姓天天要看的……”
朱元璋神色已鬆弛許多,手撫胡須,說:
“既如此,且這般定了,朝廷和民間,共襄盛舉!多建鍾塔,也好互相比對。
咱擬選應天、蘇州、杭州、揚州為試點。此數地富賈駢集,商貿興旺,錢糧賬目繁多,又有漕運往來,更需要精準計時;
且官吏治事得力,經驗頗豐,應能協助鍾塔營造、運作。”
又對陸知白說:“你身兼兩部之職,這一次的工程,又是因你而起,此事便交由你一人總攬!盡快將方略呈上。
黃冊備份庫那邊,讓工部其他人去做。”
陸知白早知是這樣的結果。便拱手領命。
朱元璋又語重心長的叮囑:“若是全靠著民間資助,也太不像話了。該走國庫還是得走。
咱相信,你做事比他們幹淨些。至於你剛才說的賬目公開,又是怎麽個事?”
陸知白就詳細的解釋說:“這賬,是有兩部分,一是民間各人捐資多少,二是朝廷拿到錢後是怎麽花的。
這都需要清晰無誤,免得百姓捐了錢,還稀裏糊塗的,甚至被貪汙掉。下迴再有這樣的事,他們一文也不會掏了……”
老朱爺倆頓時都沉默了。
朱標說:“這賬目公示,我聽聞,有些商人是會做,但官府裏這般,還是少見。
棲霞之前某些賬,已經這麽辦了……但現在辦朝廷的事,還能如此的話,叫天下官吏,情何以堪……”
朱元璋則輕歎一聲,說:“但凡天下官吏都能如此自覺,經得起查,咱也不會煩憂了……”
陸知白便說:“陛下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這洪武朝,已經是曆朝曆代清官最多的啦!”
朱元璋隻哼笑一聲,並不搭理。
靜默片刻。
朱元璋深深注視的陸知白:
“駙馬,你今天當眾拆穿他們貪腐的把戲,恐怕他們已經恨上你了。
這一次和之前還不一樣。造成了大的改動,直接斷了他們往後的某些財路。”
老朱慢悠悠的問道:
“你是知道咱一定支持,才如此大膽。那咱,要是不支持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