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水往低處流,指的是智商窪地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10章 水往低處流,指的是智商窪地
陸知白聽到朱元璋提到富商收購國債的事,便拱手說道:
“兒臣確實給江南一些富商去信,勸說他們支持國債。但主要,靠的是他們對朝廷的信任。
他們願意拿出真金白銀,甚至和錢莊借款,給了百姓信心。信心比黃金珍貴,這才穩住局麵。”
頓了一頓,又補充說: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現在低價收購國債,也有一定利潤,幾乎是無本買賣。
如此一來,商人得了利,百姓得到安心,朝廷壓力小了,也算是多贏。”
這句解釋,是為了防止朱元璋覺得江南那些富商巨賈都聽他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倒是有意外之色:
“這些富商,平日裏隻顧賺錢,沒想到關鍵時刻還能頂事……這一迴,倒讓咱有些刮目相看了。”
朱標聽老朱的語氣有所緩和,竟破天荒誇起了商人,立即接過話頭說道:
“父皇,兒臣認為,人心若川,疏浚為川可載千帆,壅塞成淵則覆舟楫。
恰如《帝範》所言:‘民猶水也,可禦不可遏’。聖王治世,雖如大禹疏九河,不在堵而在疏。兒臣認為,卻更在於‘禦’。”
他總結道:
“人心如水,關鍵在於如何引導、使用。富商雖然逐利,但他們明白,隻有朝廷穩定,生意才能長久。
這次他們願意出手相助,正是對朝廷的信譽和實力的信任。”
朱元璋聽了,眉頭微挑,老臉上滿是欣慰,點頭道:
“標兒說得在理……這些富商,咱以前倒是小瞧他們了。”
陸知白見朱元璋態度有所緩和,也是趁機說:
“一味的逐利,成不了大商。有些商幫是最講信譽的,砸了口碑,往後就沒了買賣。
朝廷支持信任這些義商,關鍵時候,他們便會為朝廷分憂解難。”
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卻說:
“你說得對。不過,這些終究是輔助。治國,還是要靠朝廷自己。”
朱元璋指示道:“這一次,咱鐵了心的要把國債兌付做好,給朝廷多掙些信譽!
治理天下,不僅靠武力,還要靠人心。隻有民心所向,才能長治久安。”
他目光如炬,望著朱標說:
“人心如水,水往低處流。所以那些愚笨的下層百姓,容易被謠言所惑。
他們笨呐!聽風就是雨,又愛學別人,一窩蜂的鬧騰,真是愚不可及!”
他的語氣突然恨鐵不成鋼,倒讓朱標沉默了一下子。
陸知白則是無語,別說,你還真別說,智商窪地是吧,沒毛病……
朱元璋眉頭一挑,沉聲道:“所以,對待為非作歹、散布謠言的人,必須用嚴酷手段!省得他們妖言惑眾!”
陸知白和朱標對視一眼,口中稱是。
神情,卻都有些凝重了。
然而,朱元璋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有些意外。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歎了口氣,語氣緩和了一些:
“咱仔細想了想,也不能全怪他們笨。
那些普通百姓百姓,手裏的錢財有限,國債對他們來說,就是身家性命。
一旦聽說朝廷可能賴賬,他們自然會慌亂。是人都如此,倒也不能全怪他們……”
他說到這裏,目光掃過陸知白和朱標:
“各地百姓衝擊縣衙者,咱隻嚴懲為首之人和從中作梗者。餘者,令衙役警示教育即可。”
朱標露出一絲笑容,拱手說道:
“父皇寬仁!如此處置,既能震懾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又能安撫百姓,實乃兩全之策。”
陸知白亦是跟上彩虹屁。
朱元璋不搭理這些馬屁,說:
“國債的事情,必須盡快解決。咱已經下了諸多詔令,以多番手段,確保兌付順利進行,形成規製。”
說著又眯眼,望向陸知白:
“這國債,雖流程繁瑣,對於官吏,卻也是一種鍛煉。理事久了,總會有點長進。”
說到這裏,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朱標和陸知白退出武英殿。
走在長長的禦道上,朱標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低聲說:
“父皇雖然放過了普通百姓,但接下來要查白蓮教,不知會不會牽扯無辜之人……”
陸知白點了點頭,苦笑道:
“不過,這都是衙役和錦衣衛做的孽……”
“錦衣衛……”朱標微微眯眸,卻並未多言。
陸知白看他一眼,淡淡一笑。
最近半年來,朱標暗中有不少動作,加快了布局。
比如,在東宮私養了一些探子,監察百官,對標錦衣衛。
稱作“青衫郎”,但人數比較少,隻有近三百。
這群人肯定是比錦衣衛斯文很多。至於用得稱不稱手,陸知白就不知道了。
……
太湖劫鈔一事,並沒有大肆宣揚。
但既然要查案,就瞞不住,很快消息就震動朝野。
許多官員都大為吃驚,民間有些反賊,竟如此膽大妄為,超出他們想象。
卻有更多的人歎息,又要殺人了。
郭桓案還沒結案呢……
晚上。
常茂一瘸一拐,腳步飄忽的來到廣智侯府。
陸知白正在修經濟史專用的院落裏,躺在搖椅上,漆黑的兩眼望著房梁。
幾個學生在一旁查找資料,奮筆疾書,輕聲談話。
“原來躲這兒了,叫我好找……”常茂忽然冒出來。
學生們紛紛起身行禮:“見過鄭國公。”
陸知白抬眼看了一下:“迴來了?”
“扶我一把……”常茂在夏原吉的攙扶下,坐到榻上,就開始叫喚,“唉喲,我的個娘啊!這十天過的是豬狗不如,馬都累死了好些,可算沒耽誤春祭,我差點就……”
“雞飛蛋打了。”陸知白淡淡的接了一句。
“不是……哈哈哈哈……”常茂反應過來,頓時大笑,又趕緊捂住肚子,“嘶……哎呦……”
他順勢躺下了,一拍床榻:
“他娘的,早知道蘇州能出這麽大事,我就不往鄭州跑了!”
陸知白一樣是躺著。
兩人仿佛在開臥談會。
陸知白隻是笑了笑:
“這迴的事情,除了錦衣衛,陛下派的可是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郭英~”
郭英,今年就要封侯了,武定侯。
他兄弟幾個,老早就跟著老朱一起創業。
以前擔任過老朱的侍衛,又是郭寧妃的哥哥,鞏昌侯郭興的弟弟,忠心和實力自不待言。
陸知白聽到朱元璋提到富商收購國債的事,便拱手說道:
“兒臣確實給江南一些富商去信,勸說他們支持國債。但主要,靠的是他們對朝廷的信任。
他們願意拿出真金白銀,甚至和錢莊借款,給了百姓信心。信心比黃金珍貴,這才穩住局麵。”
頓了一頓,又補充說: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現在低價收購國債,也有一定利潤,幾乎是無本買賣。
如此一來,商人得了利,百姓得到安心,朝廷壓力小了,也算是多贏。”
這句解釋,是為了防止朱元璋覺得江南那些富商巨賈都聽他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倒是有意外之色:
“這些富商,平日裏隻顧賺錢,沒想到關鍵時刻還能頂事……這一迴,倒讓咱有些刮目相看了。”
朱標聽老朱的語氣有所緩和,竟破天荒誇起了商人,立即接過話頭說道:
“父皇,兒臣認為,人心若川,疏浚為川可載千帆,壅塞成淵則覆舟楫。
恰如《帝範》所言:‘民猶水也,可禦不可遏’。聖王治世,雖如大禹疏九河,不在堵而在疏。兒臣認為,卻更在於‘禦’。”
他總結道:
“人心如水,關鍵在於如何引導、使用。富商雖然逐利,但他們明白,隻有朝廷穩定,生意才能長久。
這次他們願意出手相助,正是對朝廷的信譽和實力的信任。”
朱元璋聽了,眉頭微挑,老臉上滿是欣慰,點頭道:
“標兒說得在理……這些富商,咱以前倒是小瞧他們了。”
陸知白見朱元璋態度有所緩和,也是趁機說:
“一味的逐利,成不了大商。有些商幫是最講信譽的,砸了口碑,往後就沒了買賣。
朝廷支持信任這些義商,關鍵時候,他們便會為朝廷分憂解難。”
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卻說:
“你說得對。不過,這些終究是輔助。治國,還是要靠朝廷自己。”
朱元璋指示道:“這一次,咱鐵了心的要把國債兌付做好,給朝廷多掙些信譽!
治理天下,不僅靠武力,還要靠人心。隻有民心所向,才能長治久安。”
他目光如炬,望著朱標說:
“人心如水,水往低處流。所以那些愚笨的下層百姓,容易被謠言所惑。
他們笨呐!聽風就是雨,又愛學別人,一窩蜂的鬧騰,真是愚不可及!”
他的語氣突然恨鐵不成鋼,倒讓朱標沉默了一下子。
陸知白則是無語,別說,你還真別說,智商窪地是吧,沒毛病……
朱元璋眉頭一挑,沉聲道:“所以,對待為非作歹、散布謠言的人,必須用嚴酷手段!省得他們妖言惑眾!”
陸知白和朱標對視一眼,口中稱是。
神情,卻都有些凝重了。
然而,朱元璋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有些意外。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歎了口氣,語氣緩和了一些:
“咱仔細想了想,也不能全怪他們笨。
那些普通百姓百姓,手裏的錢財有限,國債對他們來說,就是身家性命。
一旦聽說朝廷可能賴賬,他們自然會慌亂。是人都如此,倒也不能全怪他們……”
他說到這裏,目光掃過陸知白和朱標:
“各地百姓衝擊縣衙者,咱隻嚴懲為首之人和從中作梗者。餘者,令衙役警示教育即可。”
朱標露出一絲笑容,拱手說道:
“父皇寬仁!如此處置,既能震懾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又能安撫百姓,實乃兩全之策。”
陸知白亦是跟上彩虹屁。
朱元璋不搭理這些馬屁,說:
“國債的事情,必須盡快解決。咱已經下了諸多詔令,以多番手段,確保兌付順利進行,形成規製。”
說著又眯眼,望向陸知白:
“這國債,雖流程繁瑣,對於官吏,卻也是一種鍛煉。理事久了,總會有點長進。”
說到這裏,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朱標和陸知白退出武英殿。
走在長長的禦道上,朱標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低聲說:
“父皇雖然放過了普通百姓,但接下來要查白蓮教,不知會不會牽扯無辜之人……”
陸知白點了點頭,苦笑道:
“不過,這都是衙役和錦衣衛做的孽……”
“錦衣衛……”朱標微微眯眸,卻並未多言。
陸知白看他一眼,淡淡一笑。
最近半年來,朱標暗中有不少動作,加快了布局。
比如,在東宮私養了一些探子,監察百官,對標錦衣衛。
稱作“青衫郎”,但人數比較少,隻有近三百。
這群人肯定是比錦衣衛斯文很多。至於用得稱不稱手,陸知白就不知道了。
……
太湖劫鈔一事,並沒有大肆宣揚。
但既然要查案,就瞞不住,很快消息就震動朝野。
許多官員都大為吃驚,民間有些反賊,竟如此膽大妄為,超出他們想象。
卻有更多的人歎息,又要殺人了。
郭桓案還沒結案呢……
晚上。
常茂一瘸一拐,腳步飄忽的來到廣智侯府。
陸知白正在修經濟史專用的院落裏,躺在搖椅上,漆黑的兩眼望著房梁。
幾個學生在一旁查找資料,奮筆疾書,輕聲談話。
“原來躲這兒了,叫我好找……”常茂忽然冒出來。
學生們紛紛起身行禮:“見過鄭國公。”
陸知白抬眼看了一下:“迴來了?”
“扶我一把……”常茂在夏原吉的攙扶下,坐到榻上,就開始叫喚,“唉喲,我的個娘啊!這十天過的是豬狗不如,馬都累死了好些,可算沒耽誤春祭,我差點就……”
“雞飛蛋打了。”陸知白淡淡的接了一句。
“不是……哈哈哈哈……”常茂反應過來,頓時大笑,又趕緊捂住肚子,“嘶……哎呦……”
他順勢躺下了,一拍床榻:
“他娘的,早知道蘇州能出這麽大事,我就不往鄭州跑了!”
陸知白一樣是躺著。
兩人仿佛在開臥談會。
陸知白隻是笑了笑:
“這迴的事情,除了錦衣衛,陛下派的可是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郭英~”
郭英,今年就要封侯了,武定侯。
他兄弟幾個,老早就跟著老朱一起創業。
以前擔任過老朱的侍衛,又是郭寧妃的哥哥,鞏昌侯郭興的弟弟,忠心和實力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