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袁洪家二姑娘,可以說給李景隆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19章 袁洪家二姑娘,可以說給李景隆
晚上吃過飯不久,陸清岱果然噠噠噠的跑來找陸知白。
她仰著紅撲撲的小臉,大眼睛亮晶晶,滿是期待。
“爹爹……”小姑娘奶聲奶氣地喚著,張開雙臂撲騰,比劃著,“飛,飛...”
陸知白正靜坐消食,一臉好笑地看著女兒:
“寶寶想說什麽?爹爹不明白呢。”
陸清岱三番兩次的比劃,陸知白都搖頭說看不懂。
小姑娘終於急了,跺著腳,大聲說:“爹爹笨!笨!”
“哈哈哈……”陸知白被逗樂了。
“哼!”小姑娘氣唿唿的一把抱住陸知白的腿,兩隻小腳都踩在她爹的鞋子上。
這麽一個樹袋熊般的隨身掛件,陸知白不禁笑了,笑容裏滿是寵溺。
哪怕他起身,陸清岱仍是像隻小樹懶,不撒手。
一搖一晃的,小姑娘忍不住咯咯笑起來。
陸知白也感到難言的溫馨。
至於有時書頁上多出一個個烏黑的巴掌印,而某個小人兒又雙手漆黑之類的事……
她這麽可愛,能把她怎麽辦呢?
然而陸知白終究心有警惕,絕不能由著孩子。
記得醜國有一個億萬富翁,死於直升機事故。原因是他五歲的寶貝女兒非要坐副駕駛,一番胡亂操作,導致控製係統失靈……
所以。
陸清岱鬧了好一陣子,陸知白也沒有答應她。
考慮一番,他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爹讓人做一個蹦床好不好?以後你自己在上頭蹦躂。”
小姑娘想了一想,雖不知道是什麽,但連連點頭。
陸知白笑道:“就是需要點時間~你要耐心等等。”
小姑娘再次乖乖點頭,大眼亮晶晶的,咧開小嘴。
陸知白打算,讓人用皮革、橡膠混合製作一個蹦床。
彈性差不多就得了,不然是想上天啊……
……
這天晚上。
夜色如墨,禦書房的燭火在微風中搖曳。
朱元璋獨坐在禦案前,案上堆了許多卷宗,都是各地軍隊的武將名錄。
他凝望著跳動的燭火,微微眯起眼睛。
刺眼的光看久了,讓他眼前驀然出現紅色的影子。
朱元璋連連眨了幾下眼,眉頭一皺,再次清晰地感受到一個事實——
自己正在老去。
那些老夥計們,也是一樣的。
這個世界,終究是屬於年輕人的。
太湖劫鈔案牽扯出衛所的弊病,李文忠的勸諫讓他更重視勳貴集團,而這段時間暗中調查的結果……
隻能說是觸目驚心。
太多武將,在灰色地帶如魚得水。
收集各種罪狀的密匣,又裝滿了整整一匣子。
朱元璋閉上眼睛。
有些老家夥們,仗著有從龍之功,就開始驕縱。
反倒是一些二代三代,由於地位還不是那麽高,處事要謹慎一些。
“平安……”
朱元璋又翻看了一下武將名錄。
目光落在“密雲衛指揮使平安”上。
一番思量之後,朱元璋在一旁的宣紙上寫下“北平都指揮使”。
衛所指揮使正三品,都指揮使正二品,掌管一省最高軍務,升職!
繼常茂之後,又一個二代調動……
平安,其父是濟寧衛指揮僉事平定,在跟隨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時戰死。
朱元璋便將平安收做養子,讓他承襲父親的職位。
平安生性穩重,驍勇善戰,也是一個可造之材。
下一個……
坤寧宮。
朱元璋來時,馬皇後正在燈下縫補一件舊衣。
皇帝深夜忽然前來,馬皇後忙是放下針線,起身相迎。
“陛下,這麽晚……”
朱元璋皺眉看了一眼桌上的針線筐,沉聲道:
“燈火暗,仔細傷眼!年紀大了,更要小心,咱的眼睛……”
馬皇後連忙問道:“陛下的眼睛怎麽了?”
“哈哈,咱眼睛還尖得很呢!”朱元璋笑道。
帝後二人坐下,閑聊了一陣子。
在最熟悉的人身邊,說說家常話兒,朱元璋一身緊繃的氣息,也是漸漸放鬆下來。
“咱想著,該給九江說門親事了。”朱元璋終於悠悠道來。
九江,是李景隆的小名。
馬皇後微微一怔,隨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道:
“九江那孩子,確實也到了說親的年紀,時間可真快……不知陛下可有人選?”
朱元璋眉頭一揚:“這倒確實,也琢磨了好一會……有幾個人選,袁洪家的二姑娘就不錯。”
馬皇後聽了,微微蹙起彎彎的疏眉,並不言語。
“有什麽不妥之處?”朱元璋抬眼看向她,目光如炬。
馬皇後淡笑道:“臣妾忽然想到,這乃是軍政之事,陛下決斷就好。”
朱元璋笑道:“什麽軍事,九江也是咱們孫子輩的。”
既然如此,馬皇後便說:
“袁洪與文忠,素來交好,關係親近。
若是將與袁家聯姻,倒也稱得是親上加親……”
頓了頓,她又說:“隻是,袁洪如今,也不算顯赫。九江可是國公世子……”
問題是本身就是勳貴,子弟還想迎娶什麽樣的?這般強強聯合,反倒是有點犯忌諱。
於是,馬皇後又笑著歎了口氣說:
“若是考慮多了,這些孩子們的婚事,可不好安排呢……”
朱元璋微微點頭,沉思了片刻笑道:
“倒也不能這麽算。有些人雖然不是勳貴,卻備受咱信賴……”
馬皇後其實想說的是,袁洪和李文忠本來關係就很好,親上加親會不會引起猜忌?
袁洪,在元末的時候,就是萬戶,以驍勇知名。
後來他投奔了朱老板,跟著胡大海和鄧愈一路攻城掠地,也立下了不少功勳。
朱元璋也很器重他,把他調到了李文忠的帳下。
而李文忠和袁洪一見如故,相互都是欣賞不已。
就這樣,袁洪無怨無悔的輔助李文忠,堪稱是第一親信。
然而,在李文忠封曹國公之後,袁洪就從他身邊調開了,從此等於是單飛。
如今,袁洪是在太原任職,同時兼著晉王府的差事……
這些,馬皇後自然也曉得。
因此,就有些詫異,朱元璋怎麽又忽然琢磨起了和袁家的親事?
隻能說時局變幻不定,以後什麽樣,不是當下就能看出的。
晚上吃過飯不久,陸清岱果然噠噠噠的跑來找陸知白。
她仰著紅撲撲的小臉,大眼睛亮晶晶,滿是期待。
“爹爹……”小姑娘奶聲奶氣地喚著,張開雙臂撲騰,比劃著,“飛,飛...”
陸知白正靜坐消食,一臉好笑地看著女兒:
“寶寶想說什麽?爹爹不明白呢。”
陸清岱三番兩次的比劃,陸知白都搖頭說看不懂。
小姑娘終於急了,跺著腳,大聲說:“爹爹笨!笨!”
“哈哈哈……”陸知白被逗樂了。
“哼!”小姑娘氣唿唿的一把抱住陸知白的腿,兩隻小腳都踩在她爹的鞋子上。
這麽一個樹袋熊般的隨身掛件,陸知白不禁笑了,笑容裏滿是寵溺。
哪怕他起身,陸清岱仍是像隻小樹懶,不撒手。
一搖一晃的,小姑娘忍不住咯咯笑起來。
陸知白也感到難言的溫馨。
至於有時書頁上多出一個個烏黑的巴掌印,而某個小人兒又雙手漆黑之類的事……
她這麽可愛,能把她怎麽辦呢?
然而陸知白終究心有警惕,絕不能由著孩子。
記得醜國有一個億萬富翁,死於直升機事故。原因是他五歲的寶貝女兒非要坐副駕駛,一番胡亂操作,導致控製係統失靈……
所以。
陸清岱鬧了好一陣子,陸知白也沒有答應她。
考慮一番,他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爹讓人做一個蹦床好不好?以後你自己在上頭蹦躂。”
小姑娘想了一想,雖不知道是什麽,但連連點頭。
陸知白笑道:“就是需要點時間~你要耐心等等。”
小姑娘再次乖乖點頭,大眼亮晶晶的,咧開小嘴。
陸知白打算,讓人用皮革、橡膠混合製作一個蹦床。
彈性差不多就得了,不然是想上天啊……
……
這天晚上。
夜色如墨,禦書房的燭火在微風中搖曳。
朱元璋獨坐在禦案前,案上堆了許多卷宗,都是各地軍隊的武將名錄。
他凝望著跳動的燭火,微微眯起眼睛。
刺眼的光看久了,讓他眼前驀然出現紅色的影子。
朱元璋連連眨了幾下眼,眉頭一皺,再次清晰地感受到一個事實——
自己正在老去。
那些老夥計們,也是一樣的。
這個世界,終究是屬於年輕人的。
太湖劫鈔案牽扯出衛所的弊病,李文忠的勸諫讓他更重視勳貴集團,而這段時間暗中調查的結果……
隻能說是觸目驚心。
太多武將,在灰色地帶如魚得水。
收集各種罪狀的密匣,又裝滿了整整一匣子。
朱元璋閉上眼睛。
有些老家夥們,仗著有從龍之功,就開始驕縱。
反倒是一些二代三代,由於地位還不是那麽高,處事要謹慎一些。
“平安……”
朱元璋又翻看了一下武將名錄。
目光落在“密雲衛指揮使平安”上。
一番思量之後,朱元璋在一旁的宣紙上寫下“北平都指揮使”。
衛所指揮使正三品,都指揮使正二品,掌管一省最高軍務,升職!
繼常茂之後,又一個二代調動……
平安,其父是濟寧衛指揮僉事平定,在跟隨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時戰死。
朱元璋便將平安收做養子,讓他承襲父親的職位。
平安生性穩重,驍勇善戰,也是一個可造之材。
下一個……
坤寧宮。
朱元璋來時,馬皇後正在燈下縫補一件舊衣。
皇帝深夜忽然前來,馬皇後忙是放下針線,起身相迎。
“陛下,這麽晚……”
朱元璋皺眉看了一眼桌上的針線筐,沉聲道:
“燈火暗,仔細傷眼!年紀大了,更要小心,咱的眼睛……”
馬皇後連忙問道:“陛下的眼睛怎麽了?”
“哈哈,咱眼睛還尖得很呢!”朱元璋笑道。
帝後二人坐下,閑聊了一陣子。
在最熟悉的人身邊,說說家常話兒,朱元璋一身緊繃的氣息,也是漸漸放鬆下來。
“咱想著,該給九江說門親事了。”朱元璋終於悠悠道來。
九江,是李景隆的小名。
馬皇後微微一怔,隨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道:
“九江那孩子,確實也到了說親的年紀,時間可真快……不知陛下可有人選?”
朱元璋眉頭一揚:“這倒確實,也琢磨了好一會……有幾個人選,袁洪家的二姑娘就不錯。”
馬皇後聽了,微微蹙起彎彎的疏眉,並不言語。
“有什麽不妥之處?”朱元璋抬眼看向她,目光如炬。
馬皇後淡笑道:“臣妾忽然想到,這乃是軍政之事,陛下決斷就好。”
朱元璋笑道:“什麽軍事,九江也是咱們孫子輩的。”
既然如此,馬皇後便說:
“袁洪與文忠,素來交好,關係親近。
若是將與袁家聯姻,倒也稱得是親上加親……”
頓了頓,她又說:“隻是,袁洪如今,也不算顯赫。九江可是國公世子……”
問題是本身就是勳貴,子弟還想迎娶什麽樣的?這般強強聯合,反倒是有點犯忌諱。
於是,馬皇後又笑著歎了口氣說:
“若是考慮多了,這些孩子們的婚事,可不好安排呢……”
朱元璋微微點頭,沉思了片刻笑道:
“倒也不能這麽算。有些人雖然不是勳貴,卻備受咱信賴……”
馬皇後其實想說的是,袁洪和李文忠本來關係就很好,親上加親會不會引起猜忌?
袁洪,在元末的時候,就是萬戶,以驍勇知名。
後來他投奔了朱老板,跟著胡大海和鄧愈一路攻城掠地,也立下了不少功勳。
朱元璋也很器重他,把他調到了李文忠的帳下。
而李文忠和袁洪一見如故,相互都是欣賞不已。
就這樣,袁洪無怨無悔的輔助李文忠,堪稱是第一親信。
然而,在李文忠封曹國公之後,袁洪就從他身邊調開了,從此等於是單飛。
如今,袁洪是在太原任職,同時兼著晉王府的差事……
這些,馬皇後自然也曉得。
因此,就有些詫異,朱元璋怎麽又忽然琢磨起了和袁家的親事?
隻能說時局變幻不定,以後什麽樣,不是當下就能看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