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天道忠義榜第七席揭曉,大明榮登榜單!
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 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乙界·大明皇朝。
“自家huangdi都已降敵,這薑維竟然還想複國?”
朱元璋麵色震動,顯然已被薑維的一片忠肝義膽深深震撼。
劉禪投降的消息意味著蜀漢已然亡國,
在這種情況下,薑維已拚盡全力,戰鬥至最後一兵一卒!
就算隻是為了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也早已做得足夠了!
完全沒必要做到如此地步!
但即便身為降將,薑維所展現出的忠誠與堅韌,卻遠超蜀漢任何一位臣子!
哪怕整個蜀漢朝廷都已經屈膝於曹魏,唯有薑維一人未曾屈服,他仍在為了蜀漢奮力拚搏!
他的計策險些便成功了,若能實現,必將重新點燃大漢的輝煌!
然而,終究功虧一簣,實在讓人痛惜不已!
……
洪荒歲月·東漢時期!
“盡人事,聽天命。”
諸葛亮眼神微閃,低聲吟道:“薑伯約已為漢室鞠躬盡瘁,他將成為我最為器重的弟子。”
薑維秉承諸葛亮的遺誌,獨自撐起了蜀漢後期的局麵,竭盡全力九伐中原!
縱然多次遭遇敗績,但從整體上看,在對抗強敵曹魏的過程中,蜀漢軍隊反而勝多敗少,
足可見其深得諸葛亮這位臥龍真傳的精髓!
相較於他的另一位弟子馬謖,初次交鋒便丟失仙域重鎮街亭,導致兵馬全軍覆滅,薑維,實乃一位麒麟轉世的修真奇才!
尤為關鍵的是,薑維與他一般無二,懷揣著一顆矢誌不渝修煉護國之道的決心!
對於這位弟子,諸葛亮深感欣慰與滿意。
想到此處,他目光轉向一側侍立的隨從,口中吐出指令:“速告知吾主!”
“本座欲前往天水一行!”
言畢,諸葛亮身形瞬間化作一道流光,消失於原地,留下淡淡的靈壓波動。
......
浩渺九州,秦域之中。
“為何忠良之士總伴以昏庸之主?”
目睹天道金榜的畫麵,秦始皇嬴政長歎一聲,感概如此忠誠英勇的修士,為何總是遭遇庸碌無能的君王牽累?
辛棄疾曾遇趙構,如今薑維又逢劉禪,
這兩位帝王,無疑是修為低微、無法明辨賢愚的昏君。
還是說,正是在那些昏君的統治之下,才能磨礪出世間頂尖的忠良修士?
從當前的情形看來,似乎的確如此!
唯獨劉徹是個例外。
那麽,我大秦之地,是否注定無緣擁有這樣一座彰顯忠勇的天道忠義榜呢?
臥龍真傳,九次問鼎仙凡界!
天水麒麟化身,薑維!
位列天道忠義榜第八席!
榮獲天道獎賞!
刹那間,天道金榜之上綻放出耀眼奪目的神光,照亮了整個九州大地!
天道獎賞!
一、修為增長,壽元增益三十年!
二、習得秘技“武侯遺誌”:得以施展諸葛亮的玄門遁甲之妙法,發揮其中五成威能!
三、習得秘技“天水麒麟魂”:統帥軍隊攻擊與防禦能力皆提升五成!
震耳欲聾的聲音在天地之間迴蕩,直入心扉!
秘技“武侯遺誌”,承襲諸葛亮的遁甲玄妙之術,即便隻能發揮五成功力,也足以令人稱奇。
加之另一項秘技“天水麒麟魂”,使統率的大軍攻防皆增強五成,二者相互配合,威力倍增!
......
許都城內,丞相府邸。
目睹天道金榜上顯示出薑維得到的天道獎賞,曹操眼中熾熱如火,“薑維,本是我魏國修士!”
“隻因不慎中了諸葛亮的詭計,方才會棄魏投蜀,投入蜀漢麾下。”
“即刻命令虎豹騎精英部隊,連夜奔赴天水,務必尋得薑維,並將其帶迴許都!”
既然已經得知薑維的實力,曹操自然不容許他再次背叛曹魏,轉而投靠蜀漢。
如此曠世奇才,忠肝義膽的修士,必須牢牢握在自家曹魏手中!
大秦境內。
“不知那薑維將會如何抉擇?”
嬴政的目光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薑維此時仍屬魏國,尚未歸屬蜀漢。
雖然魏國有機會爭取薑維歸順,但希望渺茫。
然而,薑維究竟是歸屬蜀漢,還是重迴曹魏,此刻與大秦並無直接關聯。
他所關心的,唯有自家大秦能否湧現出忠勇之士,榮登這象征至高榮譽的天道忠義榜!
嗡!
正當嬴政心中憂慮之際,那天道金榜竟突兀地泛起波瀾動蕩起來!
顯而易見,那即將揭曉的天道忠義榜第七席人選,亦將塵埃落定。
在那浩渺的修煉大陸——神州之中,億萬生靈的目光聚焦之處,那天道仙榜之上,赫然綻放出一道道耀眼的金色神篆!
忠義仙榜第七位!
鄭成功!
所屬宗門:明皇朝!
......
話語落地,瞬息間在神州引起軒然大波!
忠義仙榜第七,竟歸屬於大明皇朝這個古老的修煉聖地!
緊隨強大無比的大漢皇朝之後,大明皇朝也登上了尊貴的忠義仙榜!
鄭成功,這位人物到底有何等忠貞英勇的事跡,足以位列忠義仙榜第七?
“鄭成功,乃是我大明之人?”
紫禁城內,朱元璋的麵龐上掠過一抹深深的驚訝之色。
此刻,大明皇朝榮登忠義仙榜第七位,他心中那懸著的石頭終於安穩落地。
大明擁有修士位列仙榜,他也便可以安心了,不再擔憂大明無法在天道仙榜占有一席之地。
隻是對於鄭成功這個人,他卻不甚了解,莫非他是大明後起之秀中的傑出英才?
不然,身為大明開創者的他,為何對此人毫無印象?
正在這時,那仙榜畫麵陡然翻轉!
一幅幅壯闊的山脈江河圖景顯現而出,正是處於動蕩之中的大明疆域!
關外,大清王朝如猛虎窺伺;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等妖邪叛逆肆虐作亂。
然而,在烽火連天的大明境內,唯獨福建之地,尚算是一處未遭戰火侵襲的安寧樂土。
鄭成功,拜入了當世聞名的大儒、修煉者錢謙益門下。
錢謙益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理念深植於鄭成功的內心,使得後者深受教誨與啟迪!
然而,在鄭成功在京都仙院修習之時,大明北方卻突生劇變——
闖王李自成率眾攻破大明京都,導致大明天子崇禎自縊身亡!
大明皇朝,一時間麵臨傾覆之危機。
“怎麽可能?!”
紫禁城內,目睹這一切的朱元璋瞠目結舌,滿眼皆是難以置信。
他的大明,竟然會敗在一個區區流寇之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朱元璋打死也不會相信這是事實!
原來大明的後世已虛弱至此,竟會被李自成這樣一個小小的叛軍首領顛覆!
“祖孫無能,使我大明蒙羞啊!”
朱元璋神情憤慨,滿臉鐵青,暗自責怪那些不爭氣的子孫,竟淪落到要自盡的地步!
崇禎,朱由檢!
這個名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朱元璋的心頭。
就是這個兒孫,未能守護住他親手開創的大明江山!
此人,實乃大明皇朝的千古罪人!
然而,在朱元璋滿臉鐵青,痛斥子孫不肖之際,那天道仙榜的畫麵依舊在不斷地演變著。
在大明南方,各路勢力割據立朝,其中以福王建立的弘光朝廷最為強盛,定都金陵;
而在湖廣之地,寧南伯左良玉坐擁二十萬雄兵,把守武昌要塞;
江北地帶則有四大鎮總兵劉澤清、高傑、劉良佐、黃得功共同掌控四十萬大軍,鎮守江北防線......
且觀南明腹地諸多修煉宗門與地方兵馬匯聚,弘光朝廷之修士總數不下百萬之眾!加之南明掌控著彼時大明最為繁盛的修煉福地——江浙兩地,財源滾滾,自然無需憂慮靈石匱乏,供養百萬修士大軍亦不在話下。
如此觀之,即便南明失陷北境諸地,欲保大明半壁修煉聖地,亦非難以達成之事。此事令身處別界的朱元璋心下一寬,暗自舒了一口氣:即便大明天下已非舊日模樣,隻要南明尚存,亦不失為一種慰藉,畢竟並非無法接納之局。
然而就當朱元璋滿懷期待,認為弘光朝廷必能穩固南明半壁江山之際,畫麵上的弘光帝卻沉溺於酒色修煉之外之道,行事荒淫無度,全然不見中興宗門領袖之風采!
再者,南明之內門閥林立,勾心鬥角之事層出不窮。清軍大舉南侵之際,弘光朝廷內鬥不止,竟至不顧外敵壓境之危急!
四鎮總兵之中,唯有高傑一心向道,全力抵抗清軍,卻不幸戰死沙場前線。高傑隕落之後,其原有的修煉領地竟被黃得功與劉澤清二人瓜分侵占。高傑旗下大將李成棟聽此噩耗,憤懣不已,遂帶領麾下八萬精英弟子叛逃,歸順了大清!
此舉使得南明之實力大損。正當此時,駐守武昌的左良玉率二十萬大軍東進,打著清除朝廷奸佞的旗號,意圖奪取南明政權。怎奈天有不測風雲,左良玉在途中染疾身亡。其子左夢庚接過帥印,率這二十萬大軍竟也隨之投降了大清!
緊接著,兵部尚書史可法於揚州壯烈殉國,弘光朝廷隨之土崩瓦解。劉澤清、劉良佐先後投降清軍,弘光帝亦遭清軍俘獲。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弘光朝廷便宣告滅亡,令人震驚!
這一幕情景,令神州大地上的眾多仙宗皇朝皆瞠目結舌。曾見識過權謀之爭,卻未料到竟有這般情形——敵人兵臨城下,自家仍舊你爭我奪,生生將一片大好局勢葬送!
“廢物!”朱元璋怒不可遏,麵龐憋得如同熟透的豬肝。“這弘光帝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稍有修為之人也不會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倘若換作是在世之我朱元璋,斷不容許手底下這群臣子在麵臨強敵之際,還繼續內鬥,損耗自家的實力!”
誠然,整個弘光朝廷雖兵多將廣,可惜卻沒有一位真正具備通天徹地之能的修士領袖,盡是一群庸碌之輩!
然而更加令朱元璋啞口無言的是,那位身為鄭成功授業恩師的大儒錢謙益,平日裏以忠義自居,世人皆視其為道德楷模,卻在關鍵時刻投降了大清!
清軍攻陷南京城時,出身煙花之地的柳如是拽著錢謙益跳河殉國,然而錢謙益卻僅僅試探性地觸碰河水,隨即搖頭歎息水溫太涼,不願赴死。待到清軍下達剃發令時,錢謙益又假借頭皮瘙癢為由,主動配合剃發出家,其貪生怕死之態令人瞠目結舌!
道貌岸然,莫過於斯矣!如此錢謙益,實難給鄭成功樹立一個值得效仿的好榜樣。
“自家huangdi都已降敵,這薑維竟然還想複國?”
朱元璋麵色震動,顯然已被薑維的一片忠肝義膽深深震撼。
劉禪投降的消息意味著蜀漢已然亡國,
在這種情況下,薑維已拚盡全力,戰鬥至最後一兵一卒!
就算隻是為了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也早已做得足夠了!
完全沒必要做到如此地步!
但即便身為降將,薑維所展現出的忠誠與堅韌,卻遠超蜀漢任何一位臣子!
哪怕整個蜀漢朝廷都已經屈膝於曹魏,唯有薑維一人未曾屈服,他仍在為了蜀漢奮力拚搏!
他的計策險些便成功了,若能實現,必將重新點燃大漢的輝煌!
然而,終究功虧一簣,實在讓人痛惜不已!
……
洪荒歲月·東漢時期!
“盡人事,聽天命。”
諸葛亮眼神微閃,低聲吟道:“薑伯約已為漢室鞠躬盡瘁,他將成為我最為器重的弟子。”
薑維秉承諸葛亮的遺誌,獨自撐起了蜀漢後期的局麵,竭盡全力九伐中原!
縱然多次遭遇敗績,但從整體上看,在對抗強敵曹魏的過程中,蜀漢軍隊反而勝多敗少,
足可見其深得諸葛亮這位臥龍真傳的精髓!
相較於他的另一位弟子馬謖,初次交鋒便丟失仙域重鎮街亭,導致兵馬全軍覆滅,薑維,實乃一位麒麟轉世的修真奇才!
尤為關鍵的是,薑維與他一般無二,懷揣著一顆矢誌不渝修煉護國之道的決心!
對於這位弟子,諸葛亮深感欣慰與滿意。
想到此處,他目光轉向一側侍立的隨從,口中吐出指令:“速告知吾主!”
“本座欲前往天水一行!”
言畢,諸葛亮身形瞬間化作一道流光,消失於原地,留下淡淡的靈壓波動。
......
浩渺九州,秦域之中。
“為何忠良之士總伴以昏庸之主?”
目睹天道金榜的畫麵,秦始皇嬴政長歎一聲,感概如此忠誠英勇的修士,為何總是遭遇庸碌無能的君王牽累?
辛棄疾曾遇趙構,如今薑維又逢劉禪,
這兩位帝王,無疑是修為低微、無法明辨賢愚的昏君。
還是說,正是在那些昏君的統治之下,才能磨礪出世間頂尖的忠良修士?
從當前的情形看來,似乎的確如此!
唯獨劉徹是個例外。
那麽,我大秦之地,是否注定無緣擁有這樣一座彰顯忠勇的天道忠義榜呢?
臥龍真傳,九次問鼎仙凡界!
天水麒麟化身,薑維!
位列天道忠義榜第八席!
榮獲天道獎賞!
刹那間,天道金榜之上綻放出耀眼奪目的神光,照亮了整個九州大地!
天道獎賞!
一、修為增長,壽元增益三十年!
二、習得秘技“武侯遺誌”:得以施展諸葛亮的玄門遁甲之妙法,發揮其中五成威能!
三、習得秘技“天水麒麟魂”:統帥軍隊攻擊與防禦能力皆提升五成!
震耳欲聾的聲音在天地之間迴蕩,直入心扉!
秘技“武侯遺誌”,承襲諸葛亮的遁甲玄妙之術,即便隻能發揮五成功力,也足以令人稱奇。
加之另一項秘技“天水麒麟魂”,使統率的大軍攻防皆增強五成,二者相互配合,威力倍增!
......
許都城內,丞相府邸。
目睹天道金榜上顯示出薑維得到的天道獎賞,曹操眼中熾熱如火,“薑維,本是我魏國修士!”
“隻因不慎中了諸葛亮的詭計,方才會棄魏投蜀,投入蜀漢麾下。”
“即刻命令虎豹騎精英部隊,連夜奔赴天水,務必尋得薑維,並將其帶迴許都!”
既然已經得知薑維的實力,曹操自然不容許他再次背叛曹魏,轉而投靠蜀漢。
如此曠世奇才,忠肝義膽的修士,必須牢牢握在自家曹魏手中!
大秦境內。
“不知那薑維將會如何抉擇?”
嬴政的目光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薑維此時仍屬魏國,尚未歸屬蜀漢。
雖然魏國有機會爭取薑維歸順,但希望渺茫。
然而,薑維究竟是歸屬蜀漢,還是重迴曹魏,此刻與大秦並無直接關聯。
他所關心的,唯有自家大秦能否湧現出忠勇之士,榮登這象征至高榮譽的天道忠義榜!
嗡!
正當嬴政心中憂慮之際,那天道金榜竟突兀地泛起波瀾動蕩起來!
顯而易見,那即將揭曉的天道忠義榜第七席人選,亦將塵埃落定。
在那浩渺的修煉大陸——神州之中,億萬生靈的目光聚焦之處,那天道仙榜之上,赫然綻放出一道道耀眼的金色神篆!
忠義仙榜第七位!
鄭成功!
所屬宗門:明皇朝!
......
話語落地,瞬息間在神州引起軒然大波!
忠義仙榜第七,竟歸屬於大明皇朝這個古老的修煉聖地!
緊隨強大無比的大漢皇朝之後,大明皇朝也登上了尊貴的忠義仙榜!
鄭成功,這位人物到底有何等忠貞英勇的事跡,足以位列忠義仙榜第七?
“鄭成功,乃是我大明之人?”
紫禁城內,朱元璋的麵龐上掠過一抹深深的驚訝之色。
此刻,大明皇朝榮登忠義仙榜第七位,他心中那懸著的石頭終於安穩落地。
大明擁有修士位列仙榜,他也便可以安心了,不再擔憂大明無法在天道仙榜占有一席之地。
隻是對於鄭成功這個人,他卻不甚了解,莫非他是大明後起之秀中的傑出英才?
不然,身為大明開創者的他,為何對此人毫無印象?
正在這時,那仙榜畫麵陡然翻轉!
一幅幅壯闊的山脈江河圖景顯現而出,正是處於動蕩之中的大明疆域!
關外,大清王朝如猛虎窺伺;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等妖邪叛逆肆虐作亂。
然而,在烽火連天的大明境內,唯獨福建之地,尚算是一處未遭戰火侵襲的安寧樂土。
鄭成功,拜入了當世聞名的大儒、修煉者錢謙益門下。
錢謙益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理念深植於鄭成功的內心,使得後者深受教誨與啟迪!
然而,在鄭成功在京都仙院修習之時,大明北方卻突生劇變——
闖王李自成率眾攻破大明京都,導致大明天子崇禎自縊身亡!
大明皇朝,一時間麵臨傾覆之危機。
“怎麽可能?!”
紫禁城內,目睹這一切的朱元璋瞠目結舌,滿眼皆是難以置信。
他的大明,竟然會敗在一個區區流寇之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朱元璋打死也不會相信這是事實!
原來大明的後世已虛弱至此,竟會被李自成這樣一個小小的叛軍首領顛覆!
“祖孫無能,使我大明蒙羞啊!”
朱元璋神情憤慨,滿臉鐵青,暗自責怪那些不爭氣的子孫,竟淪落到要自盡的地步!
崇禎,朱由檢!
這個名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朱元璋的心頭。
就是這個兒孫,未能守護住他親手開創的大明江山!
此人,實乃大明皇朝的千古罪人!
然而,在朱元璋滿臉鐵青,痛斥子孫不肖之際,那天道仙榜的畫麵依舊在不斷地演變著。
在大明南方,各路勢力割據立朝,其中以福王建立的弘光朝廷最為強盛,定都金陵;
而在湖廣之地,寧南伯左良玉坐擁二十萬雄兵,把守武昌要塞;
江北地帶則有四大鎮總兵劉澤清、高傑、劉良佐、黃得功共同掌控四十萬大軍,鎮守江北防線......
且觀南明腹地諸多修煉宗門與地方兵馬匯聚,弘光朝廷之修士總數不下百萬之眾!加之南明掌控著彼時大明最為繁盛的修煉福地——江浙兩地,財源滾滾,自然無需憂慮靈石匱乏,供養百萬修士大軍亦不在話下。
如此觀之,即便南明失陷北境諸地,欲保大明半壁修煉聖地,亦非難以達成之事。此事令身處別界的朱元璋心下一寬,暗自舒了一口氣:即便大明天下已非舊日模樣,隻要南明尚存,亦不失為一種慰藉,畢竟並非無法接納之局。
然而就當朱元璋滿懷期待,認為弘光朝廷必能穩固南明半壁江山之際,畫麵上的弘光帝卻沉溺於酒色修煉之外之道,行事荒淫無度,全然不見中興宗門領袖之風采!
再者,南明之內門閥林立,勾心鬥角之事層出不窮。清軍大舉南侵之際,弘光朝廷內鬥不止,竟至不顧外敵壓境之危急!
四鎮總兵之中,唯有高傑一心向道,全力抵抗清軍,卻不幸戰死沙場前線。高傑隕落之後,其原有的修煉領地竟被黃得功與劉澤清二人瓜分侵占。高傑旗下大將李成棟聽此噩耗,憤懣不已,遂帶領麾下八萬精英弟子叛逃,歸順了大清!
此舉使得南明之實力大損。正當此時,駐守武昌的左良玉率二十萬大軍東進,打著清除朝廷奸佞的旗號,意圖奪取南明政權。怎奈天有不測風雲,左良玉在途中染疾身亡。其子左夢庚接過帥印,率這二十萬大軍竟也隨之投降了大清!
緊接著,兵部尚書史可法於揚州壯烈殉國,弘光朝廷隨之土崩瓦解。劉澤清、劉良佐先後投降清軍,弘光帝亦遭清軍俘獲。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弘光朝廷便宣告滅亡,令人震驚!
這一幕情景,令神州大地上的眾多仙宗皇朝皆瞠目結舌。曾見識過權謀之爭,卻未料到竟有這般情形——敵人兵臨城下,自家仍舊你爭我奪,生生將一片大好局勢葬送!
“廢物!”朱元璋怒不可遏,麵龐憋得如同熟透的豬肝。“這弘光帝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稍有修為之人也不會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倘若換作是在世之我朱元璋,斷不容許手底下這群臣子在麵臨強敵之際,還繼續內鬥,損耗自家的實力!”
誠然,整個弘光朝廷雖兵多將廣,可惜卻沒有一位真正具備通天徹地之能的修士領袖,盡是一群庸碌之輩!
然而更加令朱元璋啞口無言的是,那位身為鄭成功授業恩師的大儒錢謙益,平日裏以忠義自居,世人皆視其為道德楷模,卻在關鍵時刻投降了大清!
清軍攻陷南京城時,出身煙花之地的柳如是拽著錢謙益跳河殉國,然而錢謙益卻僅僅試探性地觸碰河水,隨即搖頭歎息水溫太涼,不願赴死。待到清軍下達剃發令時,錢謙益又假借頭皮瘙癢為由,主動配合剃發出家,其貪生怕死之態令人瞠目結舌!
道貌岸然,莫過於斯矣!如此錢謙益,實難給鄭成功樹立一個值得效仿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