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五十萬修士大軍全軍覆滅,大明陷入生死存亡之際!
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 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也使得這位年輕的大明天子朱祁鎮,充滿了十足的自信!
就在此刻,朝堂之中突然傳來消息,瓦剌勢力大舉侵犯邊境!
大明邊防軍隊連連失利,損失慘重!
“區區瓦剌,竟敢冒犯我浩渺大明!”
這一消息瞬間點燃了朱祁鎮的怒火!
他激動地從龍椅上起身,大聲宣告:“朕必定要令瓦剌見識到,何謂霸主之師,雷霆之怒!”
“宣旨,朕決定親自領兵出征!”
聽到這句話,整個朝堂上下,文臣武將無不臉色劇變!
陛下,是要效仿永樂大帝,禦駕親征不成?
然而在整個神州世界,有幾個能像永樂大帝那樣具備雄圖大略的君主呢?
而在整個大明王朝中,能夠超越永樂大帝之人,唯有開國祖宗朱元璋而已!
現如今,朱祁鎮這樣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兒,竟然也要妄想效仿永樂大帝,親自領軍攻打瓦剌?
這豈不是把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當成了孩童遊戲?
但滿朝文武都知道這個道理,卻沒有一個人敢於直言相勸!
“吾皇英明!”
然而,太監王振非但沒有勸阻,反而迎合聖意,高聲稱讚朱祁鎮此舉!
以天命陛下之尊,仙威浩蕩,一旦親自踏足沙場,吾大明神宗兵馬必然氣勢如虹,以一敵百!而那瓦剌妖族,必將聞風喪膽,未戰先逃!”
朱祁鎮沉浸在王振一番溢美之詞中,瞬間感覺自己已握定勝局!
然而此刻,一聲極為嘹亮的嗬斥突然在大明紫禁城內震蕩迴響!
“微臣鬥膽直言!”
“陛下未曾親曆戰場,亦未曾參與軍事機密,禦駕親征的結果隻有一個,便是滿盤皆輸,落敗而返!”
冷峻的話語宛如冬日寒泉,刺骨般潑灑在朱祁鎮的頭上,讓他原本春風得意的表情瞬間凝固!
此舉不僅令文武百官為之驚愕,也讓朱祁鎮臉上的笑容驟然停滯!
朱祁鎮目光如炬,發現那個敢於當庭潑他冷水之人,竟然正是兵部侍郎於謙!
這位小小兵部侍郎竟敢觸犯龍顏,公然挑戰帝王權威,甚至嘲笑他對戰爭之道一竅不通!
“來人,把這個於謙給我拿下,廷杖五十!”
朱祁鎮眼中殺意彌漫,身旁的王振冷笑連連:“於謙,你這個膽小如鼠之輩!”
“你自己不敢赴瓦剌戰場一戰,反倒譏諷陛下不懂軍事?簡直是自尋死路!”
然而於謙麵不改色,堅定迴應:“就算要取臣性命,臣依然堅持此言!”
“大膽狂徒於謙!”
朱祁鎮怒火中燒,“你以為朕真的不敢殺你嗎?”
朱祁鎮正欲下令處決於謙,卻被文武大臣紛紛勸阻,才暫時打消了念頭。
“朕暫且留下你這條狗命,待朕凱旋歸來之時,再取你首級,讓你死得心服口服!”
說完,他不顧於謙及眾臣勸阻,毅然率領五十萬修士大軍,挺進瓦剌,準備決戰!
……
“這於謙,的確乃是一位忠誠的大臣。”
紫禁城深處,朱元璋望著朝堂之上冒死直言的於謙,臉色不由得微微一沉。
朱祁鎮,這位新即位不久的年輕皇帝,以為自己登上了大明天子之位,便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然而瓦剌,乃是來自蒙古部族的強大勢力,想戰勝他們絕非易事。
尤其是朱祁鎮並不通曉兵法,卻又盲目自信!縱然大明軍隊實力不俗,但如果領軍統帥能力欠佳,那麽一切都將功虧一簣!
這一仗,恐怕兇多吉少!
於謙,在滿朝文武無人敢於違背天子意誌的情況下,敢於犯顏直諫,這樣的人物若非忠臣,又該如何定義?
“隻願朱祁鎮這小子,能夠繼承些許祖先們的英勇智謀吧。”
朱棣的目光閃爍不定。
禦駕親征並非不可行,隻是身為帝王必須具備足夠的修為與威嚴!否則非但無法提振士氣,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畢竟曆史上因禦駕親征而導致慘敗的例子,實在不在少數——諸如隋煬帝三次討伐高句麗,又比如宋太宗趙光義在高梁河之戰中的大敗!
然而,倘若此次失敗能讓朱祁鎮痛定思痛,認清自我,從此發憤圖強,奮起直追,那麽這場失敗的後果或許並非不能承受之重。
就在朱棣沉浸在思緒之中時,那枚天衍金鑒之上,赫然顯現出一陣玄奧變化,映照出了大明邊陲之地——塞北!
五十萬修士組成的雄壯軍團,浩浩蕩蕩,向北挺進,聲勢驚人,威震乾坤!
然而,朱祁鎮這位大明仙帝,卻毅然將這五十萬修士大軍的統帥權,盡數交予了身邊的煉魂太監王振手中,軍國大事皆由王振一人決斷!
起初,王振意氣風發,充滿自信。然而明軍在大同與妖蠻瓦剌的激戰中遭受重創,死傷無數,戰場上白骨累累,加之連日陰雨連連,士氣低落至極。
王振一時慌亂,匆忙下令撤退。未曾料到,明軍在土木堡之際,卻被瓦剌軍緊緊咬住,最終導致了一場驚天慘敗!
王振隕落當場,朱祁鎮這位修煉界的尊貴仙帝,竟成為了瓦剌妖蠻的階下囚!此事一出,大明疆域內,震蕩不已!
此刻,“大明仙帝被擒”的消息如雷霆般在神州各大仙朝之間炸響,各路仙主麵容無不震驚,心中波瀾翻滾,難以置信。
五十萬修士精英組成的明軍,一役盡墨,尚且可以承受。然而身為一國仙帝的朱祁鎮,竟淪為異族囚徒,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堪稱亙古未有的奇談!
“真是廢物……”
紫禁城中,朱元璋臉色鐵青,自朱祁鎮決定親自領軍出征那一刻起,他就感到了一股不祥的氣息。他甚至為此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即便戰敗,隻要能讓朱祁鎮痛定思痛,汲取教訓,亦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世間凡夫俗子,誰又能做到盡善盡美呢?
可是朱祁鎮不僅將自己的五十萬修士大軍賠了個精光,甚至連自身都被異族捉拿,這到底得是多麽庸碌無能之人,才能演出這樣一場令人羞憤欲絕的大戲來?
“五十萬修士大軍,竟然會被區區瓦剌妖蠻擊潰得一幹二淨?!”
朱棣同樣瞠目結舌,對於北元那些殘兵敗將,他原本壓根兒就不放在眼中。卻不曾想,在這個年代裏,他們竟然能夠翻盤逆襲,一舉擊敗了大明的五十萬修士大軍,其中包括他親手創立的三大聖地修士!
若非親眼見證,朱棣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
“就算換成五十萬頭野豬,也該要殺上好幾日才是,何況是我大明修士軍團!”
常遇春緊咬牙關,臉部肌肉微微抽搐,怎麽也沒想到,大明軍隊竟然也會有今天這般慘敗的境地!
“五十萬修士全軍覆沒,我大明帝國豈非岌岌可危了?”
徐達等人皆凝視著那天衍金鑒上的信息,眼眸凝重,心中沉痛萬分。五十萬修士大軍全軍覆沒,讓大明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一旦瓦剌妖蠻趁勝追擊,直搗黃龍,攻入京城,大明帝國又該如何應對這場滅國之災?
……
隨著朱祁鎮被俘的消息傳迴京師,整個紫禁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人心惶惶。為了穩定局勢,孫太後命令郕王朱祁鈺暫時監國,代行國政。
而瓦剌大軍在土木堡全殲五十萬明軍之後,果真揮軍直指大明京城而來!朝廷上下大臣們惶恐不安,紛紛提出南遷避敵的建議。然而於謙力排眾議,堅持力保京師不失!
終焉之際,朱祁鈺采納了於謙所獻的修真禦敵之策,誓要堅守京畿重地,護佑靈脈不失!
於謙受命,晉升為兵部尚書,調動天下各宗門勢力,集聚修為精深的修士,構築起一道抵擋外敵的堅實陣法,以迎戰瓦剌軍的猛烈衝擊!
瓦剌聖地的太師也先,率領十七萬修真弟子組成的龐大軍隊,氣勢洶洶地直指大明疆域!
先後攻打大同與宣府這兩處仙凡交匯的重要關隘!
亦先手中扣押著被其擒獲的大明天帝朱祁鎮,意圖憑借這位天帝的身份,迫使守城的明軍修士開啟護城大陣!
令人齒冷的是,朱祁鎮這膽小如鼠之輩,竟真如其所願,親自前往城門前,要求守城的明軍修士開啟城門投降!
這般匪夷所思之事,震撼了整個神州大陸的修士!
亙古以來,世人隻聽過守護天帝的傳說,如今卻是首次見到主動開門投誠的天帝!
連古老的朱氏家族也為此震怒無比!
朱元璋在朝堂之上狂吼不止,憤怒之情溢於言表!
一旁的朱棣,同樣覺得麵紅耳赤,心中羞憤交加!
自家後代之中竟有這樣的敗類存在,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想當年大明曆經數代英明神武的天帝之後,卻不曾想出現了這樣一個荒謬至極的昏庸之人!
就在這一刻,朱元璋感覺自己以及大明王朝在四大無上皇朝麵前矮了半截!
至少,其他那三大無上皇朝從未傳出過如此荒唐的昏君故事!
即便是曾經的文化繁盛的大宋,隻怕也未曾有過如此奇葩昏君的存在吧?
就在此刻,朝堂之中突然傳來消息,瓦剌勢力大舉侵犯邊境!
大明邊防軍隊連連失利,損失慘重!
“區區瓦剌,竟敢冒犯我浩渺大明!”
這一消息瞬間點燃了朱祁鎮的怒火!
他激動地從龍椅上起身,大聲宣告:“朕必定要令瓦剌見識到,何謂霸主之師,雷霆之怒!”
“宣旨,朕決定親自領兵出征!”
聽到這句話,整個朝堂上下,文臣武將無不臉色劇變!
陛下,是要效仿永樂大帝,禦駕親征不成?
然而在整個神州世界,有幾個能像永樂大帝那樣具備雄圖大略的君主呢?
而在整個大明王朝中,能夠超越永樂大帝之人,唯有開國祖宗朱元璋而已!
現如今,朱祁鎮這樣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兒,竟然也要妄想效仿永樂大帝,親自領軍攻打瓦剌?
這豈不是把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當成了孩童遊戲?
但滿朝文武都知道這個道理,卻沒有一個人敢於直言相勸!
“吾皇英明!”
然而,太監王振非但沒有勸阻,反而迎合聖意,高聲稱讚朱祁鎮此舉!
以天命陛下之尊,仙威浩蕩,一旦親自踏足沙場,吾大明神宗兵馬必然氣勢如虹,以一敵百!而那瓦剌妖族,必將聞風喪膽,未戰先逃!”
朱祁鎮沉浸在王振一番溢美之詞中,瞬間感覺自己已握定勝局!
然而此刻,一聲極為嘹亮的嗬斥突然在大明紫禁城內震蕩迴響!
“微臣鬥膽直言!”
“陛下未曾親曆戰場,亦未曾參與軍事機密,禦駕親征的結果隻有一個,便是滿盤皆輸,落敗而返!”
冷峻的話語宛如冬日寒泉,刺骨般潑灑在朱祁鎮的頭上,讓他原本春風得意的表情瞬間凝固!
此舉不僅令文武百官為之驚愕,也讓朱祁鎮臉上的笑容驟然停滯!
朱祁鎮目光如炬,發現那個敢於當庭潑他冷水之人,竟然正是兵部侍郎於謙!
這位小小兵部侍郎竟敢觸犯龍顏,公然挑戰帝王權威,甚至嘲笑他對戰爭之道一竅不通!
“來人,把這個於謙給我拿下,廷杖五十!”
朱祁鎮眼中殺意彌漫,身旁的王振冷笑連連:“於謙,你這個膽小如鼠之輩!”
“你自己不敢赴瓦剌戰場一戰,反倒譏諷陛下不懂軍事?簡直是自尋死路!”
然而於謙麵不改色,堅定迴應:“就算要取臣性命,臣依然堅持此言!”
“大膽狂徒於謙!”
朱祁鎮怒火中燒,“你以為朕真的不敢殺你嗎?”
朱祁鎮正欲下令處決於謙,卻被文武大臣紛紛勸阻,才暫時打消了念頭。
“朕暫且留下你這條狗命,待朕凱旋歸來之時,再取你首級,讓你死得心服口服!”
說完,他不顧於謙及眾臣勸阻,毅然率領五十萬修士大軍,挺進瓦剌,準備決戰!
……
“這於謙,的確乃是一位忠誠的大臣。”
紫禁城深處,朱元璋望著朝堂之上冒死直言的於謙,臉色不由得微微一沉。
朱祁鎮,這位新即位不久的年輕皇帝,以為自己登上了大明天子之位,便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然而瓦剌,乃是來自蒙古部族的強大勢力,想戰勝他們絕非易事。
尤其是朱祁鎮並不通曉兵法,卻又盲目自信!縱然大明軍隊實力不俗,但如果領軍統帥能力欠佳,那麽一切都將功虧一簣!
這一仗,恐怕兇多吉少!
於謙,在滿朝文武無人敢於違背天子意誌的情況下,敢於犯顏直諫,這樣的人物若非忠臣,又該如何定義?
“隻願朱祁鎮這小子,能夠繼承些許祖先們的英勇智謀吧。”
朱棣的目光閃爍不定。
禦駕親征並非不可行,隻是身為帝王必須具備足夠的修為與威嚴!否則非但無法提振士氣,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畢竟曆史上因禦駕親征而導致慘敗的例子,實在不在少數——諸如隋煬帝三次討伐高句麗,又比如宋太宗趙光義在高梁河之戰中的大敗!
然而,倘若此次失敗能讓朱祁鎮痛定思痛,認清自我,從此發憤圖強,奮起直追,那麽這場失敗的後果或許並非不能承受之重。
就在朱棣沉浸在思緒之中時,那枚天衍金鑒之上,赫然顯現出一陣玄奧變化,映照出了大明邊陲之地——塞北!
五十萬修士組成的雄壯軍團,浩浩蕩蕩,向北挺進,聲勢驚人,威震乾坤!
然而,朱祁鎮這位大明仙帝,卻毅然將這五十萬修士大軍的統帥權,盡數交予了身邊的煉魂太監王振手中,軍國大事皆由王振一人決斷!
起初,王振意氣風發,充滿自信。然而明軍在大同與妖蠻瓦剌的激戰中遭受重創,死傷無數,戰場上白骨累累,加之連日陰雨連連,士氣低落至極。
王振一時慌亂,匆忙下令撤退。未曾料到,明軍在土木堡之際,卻被瓦剌軍緊緊咬住,最終導致了一場驚天慘敗!
王振隕落當場,朱祁鎮這位修煉界的尊貴仙帝,竟成為了瓦剌妖蠻的階下囚!此事一出,大明疆域內,震蕩不已!
此刻,“大明仙帝被擒”的消息如雷霆般在神州各大仙朝之間炸響,各路仙主麵容無不震驚,心中波瀾翻滾,難以置信。
五十萬修士精英組成的明軍,一役盡墨,尚且可以承受。然而身為一國仙帝的朱祁鎮,竟淪為異族囚徒,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堪稱亙古未有的奇談!
“真是廢物……”
紫禁城中,朱元璋臉色鐵青,自朱祁鎮決定親自領軍出征那一刻起,他就感到了一股不祥的氣息。他甚至為此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即便戰敗,隻要能讓朱祁鎮痛定思痛,汲取教訓,亦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世間凡夫俗子,誰又能做到盡善盡美呢?
可是朱祁鎮不僅將自己的五十萬修士大軍賠了個精光,甚至連自身都被異族捉拿,這到底得是多麽庸碌無能之人,才能演出這樣一場令人羞憤欲絕的大戲來?
“五十萬修士大軍,竟然會被區區瓦剌妖蠻擊潰得一幹二淨?!”
朱棣同樣瞠目結舌,對於北元那些殘兵敗將,他原本壓根兒就不放在眼中。卻不曾想,在這個年代裏,他們竟然能夠翻盤逆襲,一舉擊敗了大明的五十萬修士大軍,其中包括他親手創立的三大聖地修士!
若非親眼見證,朱棣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
“就算換成五十萬頭野豬,也該要殺上好幾日才是,何況是我大明修士軍團!”
常遇春緊咬牙關,臉部肌肉微微抽搐,怎麽也沒想到,大明軍隊竟然也會有今天這般慘敗的境地!
“五十萬修士全軍覆沒,我大明帝國豈非岌岌可危了?”
徐達等人皆凝視著那天衍金鑒上的信息,眼眸凝重,心中沉痛萬分。五十萬修士大軍全軍覆沒,讓大明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一旦瓦剌妖蠻趁勝追擊,直搗黃龍,攻入京城,大明帝國又該如何應對這場滅國之災?
……
隨著朱祁鎮被俘的消息傳迴京師,整個紫禁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人心惶惶。為了穩定局勢,孫太後命令郕王朱祁鈺暫時監國,代行國政。
而瓦剌大軍在土木堡全殲五十萬明軍之後,果真揮軍直指大明京城而來!朝廷上下大臣們惶恐不安,紛紛提出南遷避敵的建議。然而於謙力排眾議,堅持力保京師不失!
終焉之際,朱祁鈺采納了於謙所獻的修真禦敵之策,誓要堅守京畿重地,護佑靈脈不失!
於謙受命,晉升為兵部尚書,調動天下各宗門勢力,集聚修為精深的修士,構築起一道抵擋外敵的堅實陣法,以迎戰瓦剌軍的猛烈衝擊!
瓦剌聖地的太師也先,率領十七萬修真弟子組成的龐大軍隊,氣勢洶洶地直指大明疆域!
先後攻打大同與宣府這兩處仙凡交匯的重要關隘!
亦先手中扣押著被其擒獲的大明天帝朱祁鎮,意圖憑借這位天帝的身份,迫使守城的明軍修士開啟護城大陣!
令人齒冷的是,朱祁鎮這膽小如鼠之輩,竟真如其所願,親自前往城門前,要求守城的明軍修士開啟城門投降!
這般匪夷所思之事,震撼了整個神州大陸的修士!
亙古以來,世人隻聽過守護天帝的傳說,如今卻是首次見到主動開門投誠的天帝!
連古老的朱氏家族也為此震怒無比!
朱元璋在朝堂之上狂吼不止,憤怒之情溢於言表!
一旁的朱棣,同樣覺得麵紅耳赤,心中羞憤交加!
自家後代之中竟有這樣的敗類存在,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想當年大明曆經數代英明神武的天帝之後,卻不曾想出現了這樣一個荒謬至極的昏庸之人!
就在這一刻,朱元璋感覺自己以及大明王朝在四大無上皇朝麵前矮了半截!
至少,其他那三大無上皇朝從未傳出過如此荒唐的昏君故事!
即便是曾經的文化繁盛的大宋,隻怕也未曾有過如此奇葩昏君的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