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阿鬥打開城門投降,蜀漢消逝於曆史長河!
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 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克勞狄烏斯的獅鷲鐵騎!
位列天軍榜第十的不世強軍!
想不到,它們竟再次顯現在天途金榜之上!
然而,麵對獅鷲鐵騎的屠殺,所有人都隻能倉皇逃竄,唯有那位白馬銀槍的將領,懷抱嬰兒,無畏地在曹軍中七進七出!
即便是這排名第十的獅鷲鐵騎,竟也無法圍困這位白馬將領!
反倒是他連斬曹軍數十員大將!
其勇猛表現,無人能及!
“我本以為呂布已是無敵於天下,未曾想竟有人更勝一籌!這是哪位英雄的部下!”
一座土丘上,克勞狄烏斯望著那白馬將領無雙的英姿,眼中滿是驚歎!
隻可惜如此絕代猛將,不屬於他克勞狄烏斯。
卻又歸屬劉備麾下!
“吾乃燕山趙子龍!”
白馬將領一聲咆哮,竟如白龍一般強行破陣而出!
“這不是趙雲嗎?”
此情此景,卻令觀榜的阿斯特雷亞眾人感到熟悉無比!
顯然,這場景他們曾親眼見證!
趙雲在長阪坡突破重圍,保護劉備撤退!
還將劉備的親子劉禪從險境中救出!
由此看來,趙雲懷中繈褓裏的嬰兒,正是這黑暗帝王榜上的主角,蜀漢的後主劉禪!
最終,得益於張飛的殿後,趙雲成功帶著阿鬥穿越長板橋!
追上劉備,順利會合!
然而劉備見到滿身鮮血的趙雲,竟勃然大怒,竟將阿鬥扔在了地上!
“廢物!”
“差點害我損失一員大將!”
阿鬥摔在地上,痛哭不止!
趙雲連忙接住阿鬥!
\"陛下,此乃過於戲劇矣!\"
孔明微微搖頭,忍不住一聲幽歎!
劉玄德,顯非真欲摔死劉禪,實為表露誠意,收攬民望耳。
然劉備用意雖真,此舉卻實為險象環生!
如此稚嫩的嬰孩,怎可承受此般顛簸?
怕是,頭腦早已因你動蕩受損矣!
他們有理疑,劉禪今日癡愚之態,皆拜劉備所賜!
摔致顱內震蕩,懵懂如傻兒矣!
連劉備自己,此刻內心亦略生悔意。
早知如此,當初下手應稍加克製才是。
照此形勢觀之,劉禪或入昏庸之列,其父之責,豈能推卸乎?
正當劉備用疑惑審視人生之際,那天道金榜之上,畫麵驟然轉換!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淒涼的魔法宮殿。
劉玄德於夷陵之戰,遭陸遜火焰之怒,大軍覆滅,敗退至白帝城!
彌留之際,劉玄德將劉禪喚至榻前,緊握孔明之手,一臉懇摯地將蜀漢未來交付於孔明!
言劉禪若有輔佐之才,即全力扶持;如若資質平庸,孔明可取而代之!
孔明惶恐不安,誓言定盡全力輔佐劉禪,複興漢室偉業!
\"偽善之舉!\"
然而,這番假裝的托孤,卻令許多神州之人目睹後深感厭惡!
你兒子的能耐,你難道不明如鏡?
若真願讓位,直將王位授予孔明便是。
縱然劉備如此行事,張飛等忠臣恐怕也不會默許!
故劉備言辭僅是表意,難以當真。
於是,劉玄德逝後,劉禪接掌蜀漢王位!
遵遺命,劉禪尊孔明為攝政,全權委以國事,將蜀漢大權悉數交予孔明!
孔明,自此成為蜀漢的真正主宰!
東聯孫權,南降孟獲,北征曹魏!
然也因此,孔明操勞過度,積勞成疾,北伐未竟身先死,壯誌未酬淚滿裳!
孔明去世後,遵其遺願,劉禪依次任蔣琬、費禕、董允等賢士執政!
對外,薑維領軍,持續推動北伐大計!
蜀漢,一時平靜無事!
然待到孔明遺留的賢臣逐一離世,劉禪陷入了困惑!
他自己並無治理國家、分辨是非的能力。
竟重用宦官黃皓,視為心腹!
讓黃皓這等卑鄙小人操縱蜀漢朝政!
黃皓勾結黨羽,排除異己,使得蜀漢朝廷烏煙瘴氣!
大將軍薑維,畏懼黃皓權勢,生怕受害,不敢返朝,隱於遝中屯田避難!
蜀漢,危在旦夕!
...
\"廢物!\"
望著金榜上的景象,劉玄德氣得怒不可遏。
他劉玄德也算一代英豪,怎生出如此不堪的兒子?
隻能依賴孔明的安排苟活?...
跟隨智者諸葛亮學習這麽久,難道真的一點神奇力量都沒有領悟?
諸葛亮的秘密保護者一旦逝去,偽善的麵具瞬間破裂!
顯露出昏庸且無力的本質!
親近神秘的宮廷侍衛,重用狡猾的政客!
以至於忠誠如薑維這樣的勇士,都無法返迴神聖的王宮!
歸根結底,是力量的匱乏所致!
完全無法承受這沉重的王權!
蜀漢,作為三國中最脆弱的王國,諸葛亮在世時,上下一心,借攻勢防禦,尚能守住祖業。
然而此刻,薑維北上對抗強大的敵人鄧艾和郭淮,艱難取得微弱的進展!
國內,矛盾重重,衝突不斷!
這使得蓄謀吞並蜀漢的司馬昭,看見了良機的曙光!
他調動鍾會、鄧艾、諸葛緒三大軍團,入侵蜀漢領土!
西路軍,由鄧艾統率三萬精兵,自狄道出發,直指遝中,對決薑維!
中路軍,諸葛緒率三萬兵馬,意圖切斷薑維的退路!
東路軍,由鍾會帶領十萬主力大軍,挺進漢中!
三大軍隊猛攻蜀漢,一舉占領漢中!
薑維率領殘部退守劍閣要塞!
劍閣之地,天然屏障,魏軍盡管人多勢眾,卻無法攻克劍閣的天險!
鍾會致書勸薑維投降,薑維無動於衷!
大軍無法踏入蜀地,消耗巨大,鍾會隻能考慮撤兵之計!
就在此時,鄧艾秘密帶領一支奇兵,穿越陰平小徑,跨越七百裏荒無人煙的險惡地域,直撲成都!
從陰平至江油,山高穀深,人跡罕至,蜀漢未在此設防備!
鄧艾之軍攀爬險峻小徑,開山鑿路,遇水架橋!
崇山峻嶺,地形兇險,糧食補給困難,魏軍的處境同樣危急!
然而,麵對無法通行的絕境,鄧艾身先士卒,裹身於毛毯,從懸崖之上滑落!
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後,魏軍終於穿過陰平的險要之路!
“鄧艾,果然是魏國的傑出將領!”
對於鄧艾穿越險境、長途奔襲的壯舉,神州的眾多戰士都神色凝重!
如此艱難的行軍之路,絕非易事!
假使鄧艾的指揮能力不足,僅憑這漫長征途,就能令這支魏軍崩潰!
然而,鄧艾率軍穿過陰平險路之際,竟發現道路盡頭,矗立著一座軍營!
讓鄧艾大吃一驚!
蜀軍難道在此還設有駐防部隊?
那他的奇兵恐怕真的要葬身於此了!
然而,正當鄧艾以為自己即將走向絕路時,
那座蜀軍的營地卻沒有絲毫動靜!
派遣偵查後發現,原來是一座空蕩的營寨!
早就被蜀軍遺棄了!
鄧艾這才鬆了口氣,率領軍隊繼續挺進,抵達江油關前!
江油關峻嶺如刀削,直插雲端,原本依靠地利防守,魏軍幾乎無計可施!
但江油關的守將馬邈目睹魏軍奇跡般的出現,驚恐萬分,竟然不戰而降!
慌亂之中,劉禪派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領兵抵抗鄧艾的來襲...
\"諸葛亮的繼承者,豈是庸碌之輩!\"
在幻想之地的人民目睹諸葛瞻率魔法軍團對抗鄧艾的景象,內心不禁湧動起波瀾。
諸葛亮,智聖榜上位列第三的傳奇人物!
然而,他的智謀並非唯一強項,治理領地的技藝在幻想大陸同樣無人能及!
作為諸侯武侯之子,諸葛瞻自幼沐浴在諸葛亮的智慧光芒之下,他的實力想必不會遜色多少。
即使僅承襲了諸葛亮三分之一的真傳,也能輕易壓倒鄧艾!
英雄之父,必育勇猛之子啊!
\"話雖如此,劉備的兒子不就是被列在昏君榜上的嗎?\"
也有人提出質疑,英雄之子未必英勇,反例其實並不罕見。
就說劉備自身,不正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最終,諸葛瞻與鄧艾交鋒,初次交戰便敗下陣來!
諸葛瞻被迫撤迴綿竹固守!
鄧艾遣使者勸降,私下承諾諸葛瞻,隻要獻城投降,必將他奏請朝廷,冊封為琅琊王!
諸葛瞻怒不可遏,撕書斬使,再次出城與鄧艾對決!
然而又一次失利,諸葛瞻與其子諸葛尚皆壯烈戰死!
綿竹失陷!
...
\"唉!\"
諸葛亮目睹這一切,沉重地歎了口氣,\"犬子無能,讓主公失望了!\"
劉備搖頭道,\"這不能怪諸葛瞻,他們已經盡力了。\"
諸葛瞻拚死一戰,因不敵鄧艾而捐軀疆場!
以身殉國!
如此忠義之人,怎能責怪?
真正可惡的是那些未經戰鬥就投降的人!
若蜀漢人人都能如諸葛瞻一般,與魏軍殊死搏鬥,他劉備絕不相信,敵人能夠攻入成都!
\"成都乃堅不可摧之城,鄧艾隻有三萬士兵,途中損耗嚴重,能到達城下的兵力恐怕不足一半。\"
\"隻要守住成都,便有轉機!\"
即便此刻,劉備仍抱持著希望!
他記得,成都是座固若金湯的城市!
堅守城池,鄧艾想要攻破絕非易事!
假使劉禪能堅守到底,等到南境與東吳的援軍到來,蜀漢就能繼續存在!
正如劉備所料,此時的成都仍有三萬守軍。倘若劉禪能堅定信念,守住城池的希望極大,勝負尚未揭曉!
然而劉禪已被鄧艾的大軍嚇得魂飛魄散!
城內,人們惶恐不安!
劉禪本就無意抵抗,在臣子們的勸說下,準備開城向鄧艾投降。
聽到父親要開門投降,北地王劉諶立刻闖入宮殿,極力勸阻:\"父親,我們父子應背水一戰,共死於國家,如此才無愧於先帝啊!\"
位列天軍榜第十的不世強軍!
想不到,它們竟再次顯現在天途金榜之上!
然而,麵對獅鷲鐵騎的屠殺,所有人都隻能倉皇逃竄,唯有那位白馬銀槍的將領,懷抱嬰兒,無畏地在曹軍中七進七出!
即便是這排名第十的獅鷲鐵騎,竟也無法圍困這位白馬將領!
反倒是他連斬曹軍數十員大將!
其勇猛表現,無人能及!
“我本以為呂布已是無敵於天下,未曾想竟有人更勝一籌!這是哪位英雄的部下!”
一座土丘上,克勞狄烏斯望著那白馬將領無雙的英姿,眼中滿是驚歎!
隻可惜如此絕代猛將,不屬於他克勞狄烏斯。
卻又歸屬劉備麾下!
“吾乃燕山趙子龍!”
白馬將領一聲咆哮,竟如白龍一般強行破陣而出!
“這不是趙雲嗎?”
此情此景,卻令觀榜的阿斯特雷亞眾人感到熟悉無比!
顯然,這場景他們曾親眼見證!
趙雲在長阪坡突破重圍,保護劉備撤退!
還將劉備的親子劉禪從險境中救出!
由此看來,趙雲懷中繈褓裏的嬰兒,正是這黑暗帝王榜上的主角,蜀漢的後主劉禪!
最終,得益於張飛的殿後,趙雲成功帶著阿鬥穿越長板橋!
追上劉備,順利會合!
然而劉備見到滿身鮮血的趙雲,竟勃然大怒,竟將阿鬥扔在了地上!
“廢物!”
“差點害我損失一員大將!”
阿鬥摔在地上,痛哭不止!
趙雲連忙接住阿鬥!
\"陛下,此乃過於戲劇矣!\"
孔明微微搖頭,忍不住一聲幽歎!
劉玄德,顯非真欲摔死劉禪,實為表露誠意,收攬民望耳。
然劉備用意雖真,此舉卻實為險象環生!
如此稚嫩的嬰孩,怎可承受此般顛簸?
怕是,頭腦早已因你動蕩受損矣!
他們有理疑,劉禪今日癡愚之態,皆拜劉備所賜!
摔致顱內震蕩,懵懂如傻兒矣!
連劉備自己,此刻內心亦略生悔意。
早知如此,當初下手應稍加克製才是。
照此形勢觀之,劉禪或入昏庸之列,其父之責,豈能推卸乎?
正當劉備用疑惑審視人生之際,那天道金榜之上,畫麵驟然轉換!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淒涼的魔法宮殿。
劉玄德於夷陵之戰,遭陸遜火焰之怒,大軍覆滅,敗退至白帝城!
彌留之際,劉玄德將劉禪喚至榻前,緊握孔明之手,一臉懇摯地將蜀漢未來交付於孔明!
言劉禪若有輔佐之才,即全力扶持;如若資質平庸,孔明可取而代之!
孔明惶恐不安,誓言定盡全力輔佐劉禪,複興漢室偉業!
\"偽善之舉!\"
然而,這番假裝的托孤,卻令許多神州之人目睹後深感厭惡!
你兒子的能耐,你難道不明如鏡?
若真願讓位,直將王位授予孔明便是。
縱然劉備如此行事,張飛等忠臣恐怕也不會默許!
故劉備言辭僅是表意,難以當真。
於是,劉玄德逝後,劉禪接掌蜀漢王位!
遵遺命,劉禪尊孔明為攝政,全權委以國事,將蜀漢大權悉數交予孔明!
孔明,自此成為蜀漢的真正主宰!
東聯孫權,南降孟獲,北征曹魏!
然也因此,孔明操勞過度,積勞成疾,北伐未竟身先死,壯誌未酬淚滿裳!
孔明去世後,遵其遺願,劉禪依次任蔣琬、費禕、董允等賢士執政!
對外,薑維領軍,持續推動北伐大計!
蜀漢,一時平靜無事!
然待到孔明遺留的賢臣逐一離世,劉禪陷入了困惑!
他自己並無治理國家、分辨是非的能力。
竟重用宦官黃皓,視為心腹!
讓黃皓這等卑鄙小人操縱蜀漢朝政!
黃皓勾結黨羽,排除異己,使得蜀漢朝廷烏煙瘴氣!
大將軍薑維,畏懼黃皓權勢,生怕受害,不敢返朝,隱於遝中屯田避難!
蜀漢,危在旦夕!
...
\"廢物!\"
望著金榜上的景象,劉玄德氣得怒不可遏。
他劉玄德也算一代英豪,怎生出如此不堪的兒子?
隻能依賴孔明的安排苟活?...
跟隨智者諸葛亮學習這麽久,難道真的一點神奇力量都沒有領悟?
諸葛亮的秘密保護者一旦逝去,偽善的麵具瞬間破裂!
顯露出昏庸且無力的本質!
親近神秘的宮廷侍衛,重用狡猾的政客!
以至於忠誠如薑維這樣的勇士,都無法返迴神聖的王宮!
歸根結底,是力量的匱乏所致!
完全無法承受這沉重的王權!
蜀漢,作為三國中最脆弱的王國,諸葛亮在世時,上下一心,借攻勢防禦,尚能守住祖業。
然而此刻,薑維北上對抗強大的敵人鄧艾和郭淮,艱難取得微弱的進展!
國內,矛盾重重,衝突不斷!
這使得蓄謀吞並蜀漢的司馬昭,看見了良機的曙光!
他調動鍾會、鄧艾、諸葛緒三大軍團,入侵蜀漢領土!
西路軍,由鄧艾統率三萬精兵,自狄道出發,直指遝中,對決薑維!
中路軍,諸葛緒率三萬兵馬,意圖切斷薑維的退路!
東路軍,由鍾會帶領十萬主力大軍,挺進漢中!
三大軍隊猛攻蜀漢,一舉占領漢中!
薑維率領殘部退守劍閣要塞!
劍閣之地,天然屏障,魏軍盡管人多勢眾,卻無法攻克劍閣的天險!
鍾會致書勸薑維投降,薑維無動於衷!
大軍無法踏入蜀地,消耗巨大,鍾會隻能考慮撤兵之計!
就在此時,鄧艾秘密帶領一支奇兵,穿越陰平小徑,跨越七百裏荒無人煙的險惡地域,直撲成都!
從陰平至江油,山高穀深,人跡罕至,蜀漢未在此設防備!
鄧艾之軍攀爬險峻小徑,開山鑿路,遇水架橋!
崇山峻嶺,地形兇險,糧食補給困難,魏軍的處境同樣危急!
然而,麵對無法通行的絕境,鄧艾身先士卒,裹身於毛毯,從懸崖之上滑落!
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後,魏軍終於穿過陰平的險要之路!
“鄧艾,果然是魏國的傑出將領!”
對於鄧艾穿越險境、長途奔襲的壯舉,神州的眾多戰士都神色凝重!
如此艱難的行軍之路,絕非易事!
假使鄧艾的指揮能力不足,僅憑這漫長征途,就能令這支魏軍崩潰!
然而,鄧艾率軍穿過陰平險路之際,竟發現道路盡頭,矗立著一座軍營!
讓鄧艾大吃一驚!
蜀軍難道在此還設有駐防部隊?
那他的奇兵恐怕真的要葬身於此了!
然而,正當鄧艾以為自己即將走向絕路時,
那座蜀軍的營地卻沒有絲毫動靜!
派遣偵查後發現,原來是一座空蕩的營寨!
早就被蜀軍遺棄了!
鄧艾這才鬆了口氣,率領軍隊繼續挺進,抵達江油關前!
江油關峻嶺如刀削,直插雲端,原本依靠地利防守,魏軍幾乎無計可施!
但江油關的守將馬邈目睹魏軍奇跡般的出現,驚恐萬分,竟然不戰而降!
慌亂之中,劉禪派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領兵抵抗鄧艾的來襲...
\"諸葛亮的繼承者,豈是庸碌之輩!\"
在幻想之地的人民目睹諸葛瞻率魔法軍團對抗鄧艾的景象,內心不禁湧動起波瀾。
諸葛亮,智聖榜上位列第三的傳奇人物!
然而,他的智謀並非唯一強項,治理領地的技藝在幻想大陸同樣無人能及!
作為諸侯武侯之子,諸葛瞻自幼沐浴在諸葛亮的智慧光芒之下,他的實力想必不會遜色多少。
即使僅承襲了諸葛亮三分之一的真傳,也能輕易壓倒鄧艾!
英雄之父,必育勇猛之子啊!
\"話雖如此,劉備的兒子不就是被列在昏君榜上的嗎?\"
也有人提出質疑,英雄之子未必英勇,反例其實並不罕見。
就說劉備自身,不正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最終,諸葛瞻與鄧艾交鋒,初次交戰便敗下陣來!
諸葛瞻被迫撤迴綿竹固守!
鄧艾遣使者勸降,私下承諾諸葛瞻,隻要獻城投降,必將他奏請朝廷,冊封為琅琊王!
諸葛瞻怒不可遏,撕書斬使,再次出城與鄧艾對決!
然而又一次失利,諸葛瞻與其子諸葛尚皆壯烈戰死!
綿竹失陷!
...
\"唉!\"
諸葛亮目睹這一切,沉重地歎了口氣,\"犬子無能,讓主公失望了!\"
劉備搖頭道,\"這不能怪諸葛瞻,他們已經盡力了。\"
諸葛瞻拚死一戰,因不敵鄧艾而捐軀疆場!
以身殉國!
如此忠義之人,怎能責怪?
真正可惡的是那些未經戰鬥就投降的人!
若蜀漢人人都能如諸葛瞻一般,與魏軍殊死搏鬥,他劉備絕不相信,敵人能夠攻入成都!
\"成都乃堅不可摧之城,鄧艾隻有三萬士兵,途中損耗嚴重,能到達城下的兵力恐怕不足一半。\"
\"隻要守住成都,便有轉機!\"
即便此刻,劉備仍抱持著希望!
他記得,成都是座固若金湯的城市!
堅守城池,鄧艾想要攻破絕非易事!
假使劉禪能堅守到底,等到南境與東吳的援軍到來,蜀漢就能繼續存在!
正如劉備所料,此時的成都仍有三萬守軍。倘若劉禪能堅定信念,守住城池的希望極大,勝負尚未揭曉!
然而劉禪已被鄧艾的大軍嚇得魂飛魄散!
城內,人們惶恐不安!
劉禪本就無意抵抗,在臣子們的勸說下,準備開城向鄧艾投降。
聽到父親要開門投降,北地王劉諶立刻闖入宮殿,極力勸阻:\"父親,我們父子應背水一戰,共死於國家,如此才無愧於先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