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這玩意是假的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裏誰不服 作者:崇山峻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手裏還有多少錢啊?”
冉秋葉笑盈盈問道。
“你別管。”
“我先擇菜,等會你休息好了來幫忙。”
陳建業直接掐斷了冉秋葉的心思。
錢是男人膽,男人手裏必須要有錢。
冉秋葉見陳建業似乎不高興了,也不敢繼續問。
歇了一會,她拎著小馬凳,出門和陳建業一起擇菜。
吃完飯後,陳建業跟冉秋葉說出門辦點事,帶上幾份普通禮物,推車離開。
出了四合院,陳建業騎上車,朝著楊浩明家裏駛去。
半小時後,陳建業來到楊浩明家門口,輕輕敲門。
“呀,建業來了。”
楊浩明在家,熱情接待。
“今天有空,過來你家坐一會。”
陳建業挎著布包進門:“順便看看叔叔嬸嬸。”
說著話,他從布包裏麵掏出準備好的禮物。
不貴,但平時生活中能用上。
進門送禮,放在哪裏都沒得挑,主人自然高興。
“你這孩子,來就來唄,客氣啥。”
“吃飯了嗎?”
楊父很高興。
楊母給陳建業倒水。
“吃了,吃了飯過來的。”
陳建業笑著迴道。
聊了幾句,楊母說到楊浩明還沒對象的事上。
說陳建業結婚了,是幾個發小中最先結婚的,邱繼斌也有對象,結婚就近段時間的事。
丁克剛工作好,是他挑別人,不是別人挑他。
唯獨楊浩明工作一般般,做人還比較悶,不會討女孩子歡心。
楊母擔心楊浩明找不到對象,讓陳建業幫忙介紹介紹。
“叔叔嬸嬸,你們擔心早了。”
“其實我覺得浩明是咱們幾個人裏頭,性格最純善的人,他以後肯定能找到好對象。”
“這事啊,急不來,你們催急了,浩明找到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對象,以後家裏有的鬧。”
陳建業笑著說道。
“是這個理兒。”
楊父點頭。
“哎,話是這麽說,你們都有好工作,有本事,就我家浩明弱了點。”
楊母憂心忡忡。
兒子大了得娶媳婦,生孩子,成家立業。
姑娘大了得嫁人,生孩子,成家立業。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短期內不會改變。
“我跟浩明聊聊,叔叔嬸嬸你們忙。”
陳建業招架不住,說完話順勢起身。
“你多跟他傳授經驗,浩明這孩子就是太老實了。”
楊父說道。
“嗯,我會的。”
陳建業先答應下來。
楊浩明一直在邊上聽著,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的。
他跟陳建業出門,壓低聲音:“建業,你別勸我,我有我的想法。”
“誰要勸你了。”
“這次我來找你,有正事托你辦。”
陳建業笑道。
“啥正事?”
楊浩明表情一正。
“先去你的小倉庫,看看你的古玩收藏。”
“到那邊再說。”
陳建業說道。
兩人騎著車,幾分鍾後來到一間有些發臭的平房前。
楊浩明打開門鎖,陳建業推開門,走進去。
各種臭味一股腦的鑽進他的鼻腔。
陳建業硬挺著臭味,來到屋裏麵小桌子前,目光落在木架上那些破爛古玩上。
他的古玩技能,便是在這裏開啟。
那次陳建業根本看不出眼前的古玩是個啥玩意,隻覺得木架上的物件都破破爛爛的。
這迴他的古玩技能提升到高級水平,再看木架上的破爛古玩,立馬不一樣了。
例如那個破損的青銅器酒杯。
上麵有一層灰白混著綠色的汙漬。
陳建業伸手抓住酒樽,隔近了細看。
酒樽上鏤刻了一些花紋,因為年代實在太久,被一些汙漬填滿。
但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酒樽非常真實。
真貨就是真貨,完全是假貨無法比擬的。
陳建業印證了自己腦海中對青銅器的知識,放下酒樽,又拿起一塊破碎的銅鏡。
古人以銅為鏡。
應該說,古人把銅這種金屬,打磨成圓月的形狀,用來正衣冠的那一麵,打磨的極為光滑。
論清晰度,絲毫不比如今的玻璃差。
而陳建業手裏的銅鏡,不僅破損了,上麵同樣覆蓋了一層白灰色和綠色的斑駁。
“建業,你幹啥啊?想要買我這些玩意啊?”
“我跟你說,害人的事我可不做啊,損陰德。”
楊浩明見陳建業摸來摸去,等陳建業放下手裏的物件,他連忙插話。
他收集的這些玩意,都是他自己認定的真貨。
隻是因為破損了,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或者說,直接成了廢料。
要是丟了,楊浩明又舍不得,所以全部集中放在木架上。
供自己欣賞,以後用來教徒弟也行。
要是賣給專業造假的販子,這些物件確實能賣個幾十塊錢。
但楊浩明不幹這種缺德的事。
“瞎說,我不找你買這些物件。”
陳建業一臉無語。
“那你要幹啥啊,你進門就盤我這些小玩意,難道是被我傳染了。”
楊浩明一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有時候他心煩了,會把玩一下這些物件,通過古玩,仿佛自己穿越到幾千年前,感受曆史的脈絡,讓自己平靜下來。
如今陳建業做的事,和他一模一樣。
“這個陶瓷盤,假的。”
“丟了吧。”
陳建業伸手指著一個青色搪瓷盤。
盤子碎成了三塊,而且三塊拚不出一個完整的盤子。
盤底寫著大明宣德年間製幾個大字。
若是完好狀態,這玩意值大錢。
“啊?你咋知道的?”
楊浩明一臉驚訝。
能夠被他放在木架上的玩意,都是經過他親自鑒定的真貨。
如今陳建業竟然否定了他的眼光。
“宣德年間用的青料,是江西樂平產的陂塘青,也稱平等青。”
“和成化年間用的蘇麻離青料不同,平等青經過高溫之後,發色不一樣。”
“簡單的說,成化年間的蘇麻離青料的圖案比較細致,平等青做出來的圖案比較肥厚。”
“你這玩意盤底刻著宣德年間,圖案卻紋理細致,明顯不對。”
陳建業解釋。
國內五千年曆史,瓷器什麽時候最漂亮,工藝性最高,那必須是大明成化年間。
熟讀大明成化年間這段曆史,是高級古玩鑒定的入門素養。
對陳建業來說,隻當是用腦海中的知識,做一次實踐。
“你,你怎麽知道這麽多?”
楊浩明懵了。
到底誰才是古玩大手子。
怎麽他現在感覺陳建業比自己牛逼多了,說出的話讓人聽著,不由肅然起敬。
“這陣子去圖書館惡補了一下古玩知識,成化年間的瓷器是重點,剛好用上了。”
陳建業隨口解釋。
“不對,你剛才分析的有問題。”
“雖然成化年間,已經把蘇麻離青料用完了,但不能保證,宣德年間完全沒有用蘇麻離青料做出來的瓷器啊。”
“說不定有家傳的老師傅,留了幾十斤青料,傳給兒子或者孫子,他們做出了這件瓷器呢。”
楊浩明辯解。
不想承認自己走眼了。
冉秋葉笑盈盈問道。
“你別管。”
“我先擇菜,等會你休息好了來幫忙。”
陳建業直接掐斷了冉秋葉的心思。
錢是男人膽,男人手裏必須要有錢。
冉秋葉見陳建業似乎不高興了,也不敢繼續問。
歇了一會,她拎著小馬凳,出門和陳建業一起擇菜。
吃完飯後,陳建業跟冉秋葉說出門辦點事,帶上幾份普通禮物,推車離開。
出了四合院,陳建業騎上車,朝著楊浩明家裏駛去。
半小時後,陳建業來到楊浩明家門口,輕輕敲門。
“呀,建業來了。”
楊浩明在家,熱情接待。
“今天有空,過來你家坐一會。”
陳建業挎著布包進門:“順便看看叔叔嬸嬸。”
說著話,他從布包裏麵掏出準備好的禮物。
不貴,但平時生活中能用上。
進門送禮,放在哪裏都沒得挑,主人自然高興。
“你這孩子,來就來唄,客氣啥。”
“吃飯了嗎?”
楊父很高興。
楊母給陳建業倒水。
“吃了,吃了飯過來的。”
陳建業笑著迴道。
聊了幾句,楊母說到楊浩明還沒對象的事上。
說陳建業結婚了,是幾個發小中最先結婚的,邱繼斌也有對象,結婚就近段時間的事。
丁克剛工作好,是他挑別人,不是別人挑他。
唯獨楊浩明工作一般般,做人還比較悶,不會討女孩子歡心。
楊母擔心楊浩明找不到對象,讓陳建業幫忙介紹介紹。
“叔叔嬸嬸,你們擔心早了。”
“其實我覺得浩明是咱們幾個人裏頭,性格最純善的人,他以後肯定能找到好對象。”
“這事啊,急不來,你們催急了,浩明找到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對象,以後家裏有的鬧。”
陳建業笑著說道。
“是這個理兒。”
楊父點頭。
“哎,話是這麽說,你們都有好工作,有本事,就我家浩明弱了點。”
楊母憂心忡忡。
兒子大了得娶媳婦,生孩子,成家立業。
姑娘大了得嫁人,生孩子,成家立業。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短期內不會改變。
“我跟浩明聊聊,叔叔嬸嬸你們忙。”
陳建業招架不住,說完話順勢起身。
“你多跟他傳授經驗,浩明這孩子就是太老實了。”
楊父說道。
“嗯,我會的。”
陳建業先答應下來。
楊浩明一直在邊上聽著,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的。
他跟陳建業出門,壓低聲音:“建業,你別勸我,我有我的想法。”
“誰要勸你了。”
“這次我來找你,有正事托你辦。”
陳建業笑道。
“啥正事?”
楊浩明表情一正。
“先去你的小倉庫,看看你的古玩收藏。”
“到那邊再說。”
陳建業說道。
兩人騎著車,幾分鍾後來到一間有些發臭的平房前。
楊浩明打開門鎖,陳建業推開門,走進去。
各種臭味一股腦的鑽進他的鼻腔。
陳建業硬挺著臭味,來到屋裏麵小桌子前,目光落在木架上那些破爛古玩上。
他的古玩技能,便是在這裏開啟。
那次陳建業根本看不出眼前的古玩是個啥玩意,隻覺得木架上的物件都破破爛爛的。
這迴他的古玩技能提升到高級水平,再看木架上的破爛古玩,立馬不一樣了。
例如那個破損的青銅器酒杯。
上麵有一層灰白混著綠色的汙漬。
陳建業伸手抓住酒樽,隔近了細看。
酒樽上鏤刻了一些花紋,因為年代實在太久,被一些汙漬填滿。
但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酒樽非常真實。
真貨就是真貨,完全是假貨無法比擬的。
陳建業印證了自己腦海中對青銅器的知識,放下酒樽,又拿起一塊破碎的銅鏡。
古人以銅為鏡。
應該說,古人把銅這種金屬,打磨成圓月的形狀,用來正衣冠的那一麵,打磨的極為光滑。
論清晰度,絲毫不比如今的玻璃差。
而陳建業手裏的銅鏡,不僅破損了,上麵同樣覆蓋了一層白灰色和綠色的斑駁。
“建業,你幹啥啊?想要買我這些玩意啊?”
“我跟你說,害人的事我可不做啊,損陰德。”
楊浩明見陳建業摸來摸去,等陳建業放下手裏的物件,他連忙插話。
他收集的這些玩意,都是他自己認定的真貨。
隻是因為破損了,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或者說,直接成了廢料。
要是丟了,楊浩明又舍不得,所以全部集中放在木架上。
供自己欣賞,以後用來教徒弟也行。
要是賣給專業造假的販子,這些物件確實能賣個幾十塊錢。
但楊浩明不幹這種缺德的事。
“瞎說,我不找你買這些物件。”
陳建業一臉無語。
“那你要幹啥啊,你進門就盤我這些小玩意,難道是被我傳染了。”
楊浩明一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有時候他心煩了,會把玩一下這些物件,通過古玩,仿佛自己穿越到幾千年前,感受曆史的脈絡,讓自己平靜下來。
如今陳建業做的事,和他一模一樣。
“這個陶瓷盤,假的。”
“丟了吧。”
陳建業伸手指著一個青色搪瓷盤。
盤子碎成了三塊,而且三塊拚不出一個完整的盤子。
盤底寫著大明宣德年間製幾個大字。
若是完好狀態,這玩意值大錢。
“啊?你咋知道的?”
楊浩明一臉驚訝。
能夠被他放在木架上的玩意,都是經過他親自鑒定的真貨。
如今陳建業竟然否定了他的眼光。
“宣德年間用的青料,是江西樂平產的陂塘青,也稱平等青。”
“和成化年間用的蘇麻離青料不同,平等青經過高溫之後,發色不一樣。”
“簡單的說,成化年間的蘇麻離青料的圖案比較細致,平等青做出來的圖案比較肥厚。”
“你這玩意盤底刻著宣德年間,圖案卻紋理細致,明顯不對。”
陳建業解釋。
國內五千年曆史,瓷器什麽時候最漂亮,工藝性最高,那必須是大明成化年間。
熟讀大明成化年間這段曆史,是高級古玩鑒定的入門素養。
對陳建業來說,隻當是用腦海中的知識,做一次實踐。
“你,你怎麽知道這麽多?”
楊浩明懵了。
到底誰才是古玩大手子。
怎麽他現在感覺陳建業比自己牛逼多了,說出的話讓人聽著,不由肅然起敬。
“這陣子去圖書館惡補了一下古玩知識,成化年間的瓷器是重點,剛好用上了。”
陳建業隨口解釋。
“不對,你剛才分析的有問題。”
“雖然成化年間,已經把蘇麻離青料用完了,但不能保證,宣德年間完全沒有用蘇麻離青料做出來的瓷器啊。”
“說不定有家傳的老師傅,留了幾十斤青料,傳給兒子或者孫子,他們做出了這件瓷器呢。”
楊浩明辯解。
不想承認自己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