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年
穿越七零都跟閻王談過判還怕啥 作者:愛吃牛奶咖啡的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她剛剛踏出房門的那一刹那,正巧蘇慧的丈夫周新遠肩上扛著兩把沉甸甸的鐵鍁,身後緊跟著小豆子和地瓜,緩緩地朝這邊走來。
“周大哥,您來得可真是時候啊!快把鐵鍁交給我吧。”周小小邊說著話邊伸手準備接過另外兩把鐵鍁。
然而,周新遠卻側身一躲,巧妙地避開了周小小的動作,接著溫和地開口道:“不用啦,今天還是由我來送孩子們去上學比較妥當。
這一路上的積雪實在太厚了,你一個小姑娘,既要照看他們三個調皮搗蛋的小鬼頭,又要拿著這些沉重的工具,太不安全了。”
這時,站在一旁的地瓜也趕忙幫腔勸說道:“是啊,小姑姑。今天就讓我爹爹送我們去吧。”
聽到這裏,周小小也沒矯情。於是,她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那好吧,既然這樣,那就麻煩周大哥了。不過等下次輪到蘇慧嫂子送孩子們上學時,我一定再還迴來一次。”
對於周小小的這番話,周新遠隻是隨意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應道:“不用那麽麻煩,這點小事兒別往心裏去。”
話落,他便熟練地將鐵鍁調整到更舒適的位置,然後領著三個孩子轉身離去。
既然現在不需要去送孩子們上學了,而且自己也已經完全清醒過來,那麽不如趁此機會好好清理一下房頂上和院子裏堆積如山的積雪。
院子裏的積雪直接一張清潔符就能搞定,房頂上的就得慢慢清理了。
等到房頂上的積雪被徹底清理幹淨的時候,時間剛剛走到早上八點多鍾。
完成清掃工作後,她便迴到屋裏,勞動了這一會兒,早上吃的那點東西已經消化完了。
一進屋,她就將薑秉明從養魂符裏放了出來。
緊接著,她滿臉期待地向薑秉明詢問道:“你會不會做糕點,關鍵是現在市麵上沒有的糕點?”
空間裏雖然有不少種類的糕點,還是想吃點不一樣的。
這個問題可真是問對人啦!別看薑秉明以前主要是以烹飪菜肴為主業,但實際上他曾經專門學習過一段不短的時間來掌握糕點的製作技巧呢。
隻見薑秉明稍作思考,隨後便像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個接一個地報出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糕點名字。
隨著他口中說出的每一種糕點名稱,周小小的眼睛都越睜越大,嘴角更是不自覺地流下了一絲晶瑩剔透的口水。
聽完薑秉明的介紹,周小小立刻按照薑秉明所說的,將製作這些糕點所需的各種材料一樣樣地找出來,並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
做完這一切後,她心滿意足地坐在溫暖舒適的被窩裏,美滋滋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美食盛宴。
薑秉明則抱起那一堆堆材料,轉身朝著廚房走去。
然而,與周小小這邊滿心歡喜等待美食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周成業正置身於深山老林中。
他手裏緊緊握著一塊梆硬得如同石頭般的餅子,艱難地咬下一小口後,再抓一把地上的積雪送進嘴裏,靠著嘴裏的熱度融化積雪,再融化的雪水泡軟嘴裏的餅子。
周成業自那日與妹妹於京城分別之後,便再也沒有見過她一麵。
完成任務歸來後的他,每日都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那艱苦無比的訓練之中。
這期間,本來每隔一個星期就能收到的信,但由於各種原因錯過,有時甚至會因此而延誤長達一個月之久。
此刻,周成業正大口嚼著口中那塊幹硬得幾乎能噎死人的餅子。
每當這時,他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妹妹給他準備的壓縮餅幹。
可惜啊,帶出來的早就已經被大家夥分著全部吃光了。
正當周成業沉浸在對妹妹和壓縮餅幹的思念之時,突然,耳邊傳來了一聲低沉而急促的唿喊:“注意,有情況!”
聽到這句話,周成業立刻停下了正在咀嚼的動作,他的雙眼瞬間變得銳利起來,如鷹隼一般緊緊地盯著前方。
隻見一群臉上畫著油彩,全副武裝的人緩緩走進了他們早已設好的包圍圈。
待敵人完全進入圈套之後,隨著隊長果斷地下達命令,林中頓時響起了一陣密集的槍聲。
而遠在家裏的周小小正一心一意地沉浸於品嚐各種美味的糕點之中,對於哥哥在外所經曆的艱難困苦一無所知。
之前的每一次,她給哥哥寫迴信時,總是郵寄各種各樣的容易保存的食物給他。
其中,尤以那便於保存和攜帶的壓縮餅幹居多。
這些壓縮餅幹不僅口感不錯,而且能夠提供足夠的能量,讓哥哥在艱苦的環境下可以補充一些體力。
——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也進入了農曆臘月。
距離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年味也開始變得愈發濃厚起來。
就在這時,周小小收到了來自大哥的一封書信。
然而,當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閱讀之後,心情瞬間從雲端跌入穀底——原來他今年無法迴家過年與家人團聚了。
盡管心中難免有些失落,但周小小還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
終於迎來了大年三十這一天,按照以往的慣例,一家人本應該圍坐在餐桌旁共享豐盛的團圓飯,並將住在山上的北爺爺接到家中一同歡慶佳節。
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姐弟倆決定幹脆他們直接去牛棚找北爺爺,就不折騰讓他老人家下來了。
當然另外四位老人也一同叫了過來。
盡管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此時此刻,大家卻宛如親密無間的親人一般。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溫暖的笑容,相互送上最真摯的新春祝福,共同度過這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夜幕緩緩降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也開始在夜空中炸響。
與往年相比,今年村裏放鞭炮慶祝新年的人家明顯增多了許多。
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蔬菜大棚的成功種植。
家家戶戶將吃不完的蔬菜送去收購站售賣,都或多或少的給家裏添了進項。
“周大哥,您來得可真是時候啊!快把鐵鍁交給我吧。”周小小邊說著話邊伸手準備接過另外兩把鐵鍁。
然而,周新遠卻側身一躲,巧妙地避開了周小小的動作,接著溫和地開口道:“不用啦,今天還是由我來送孩子們去上學比較妥當。
這一路上的積雪實在太厚了,你一個小姑娘,既要照看他們三個調皮搗蛋的小鬼頭,又要拿著這些沉重的工具,太不安全了。”
這時,站在一旁的地瓜也趕忙幫腔勸說道:“是啊,小姑姑。今天就讓我爹爹送我們去吧。”
聽到這裏,周小小也沒矯情。於是,她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那好吧,既然這樣,那就麻煩周大哥了。不過等下次輪到蘇慧嫂子送孩子們上學時,我一定再還迴來一次。”
對於周小小的這番話,周新遠隻是隨意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應道:“不用那麽麻煩,這點小事兒別往心裏去。”
話落,他便熟練地將鐵鍁調整到更舒適的位置,然後領著三個孩子轉身離去。
既然現在不需要去送孩子們上學了,而且自己也已經完全清醒過來,那麽不如趁此機會好好清理一下房頂上和院子裏堆積如山的積雪。
院子裏的積雪直接一張清潔符就能搞定,房頂上的就得慢慢清理了。
等到房頂上的積雪被徹底清理幹淨的時候,時間剛剛走到早上八點多鍾。
完成清掃工作後,她便迴到屋裏,勞動了這一會兒,早上吃的那點東西已經消化完了。
一進屋,她就將薑秉明從養魂符裏放了出來。
緊接著,她滿臉期待地向薑秉明詢問道:“你會不會做糕點,關鍵是現在市麵上沒有的糕點?”
空間裏雖然有不少種類的糕點,還是想吃點不一樣的。
這個問題可真是問對人啦!別看薑秉明以前主要是以烹飪菜肴為主業,但實際上他曾經專門學習過一段不短的時間來掌握糕點的製作技巧呢。
隻見薑秉明稍作思考,隨後便像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個接一個地報出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糕點名字。
隨著他口中說出的每一種糕點名稱,周小小的眼睛都越睜越大,嘴角更是不自覺地流下了一絲晶瑩剔透的口水。
聽完薑秉明的介紹,周小小立刻按照薑秉明所說的,將製作這些糕點所需的各種材料一樣樣地找出來,並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
做完這一切後,她心滿意足地坐在溫暖舒適的被窩裏,美滋滋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美食盛宴。
薑秉明則抱起那一堆堆材料,轉身朝著廚房走去。
然而,與周小小這邊滿心歡喜等待美食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周成業正置身於深山老林中。
他手裏緊緊握著一塊梆硬得如同石頭般的餅子,艱難地咬下一小口後,再抓一把地上的積雪送進嘴裏,靠著嘴裏的熱度融化積雪,再融化的雪水泡軟嘴裏的餅子。
周成業自那日與妹妹於京城分別之後,便再也沒有見過她一麵。
完成任務歸來後的他,每日都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那艱苦無比的訓練之中。
這期間,本來每隔一個星期就能收到的信,但由於各種原因錯過,有時甚至會因此而延誤長達一個月之久。
此刻,周成業正大口嚼著口中那塊幹硬得幾乎能噎死人的餅子。
每當這時,他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妹妹給他準備的壓縮餅幹。
可惜啊,帶出來的早就已經被大家夥分著全部吃光了。
正當周成業沉浸在對妹妹和壓縮餅幹的思念之時,突然,耳邊傳來了一聲低沉而急促的唿喊:“注意,有情況!”
聽到這句話,周成業立刻停下了正在咀嚼的動作,他的雙眼瞬間變得銳利起來,如鷹隼一般緊緊地盯著前方。
隻見一群臉上畫著油彩,全副武裝的人緩緩走進了他們早已設好的包圍圈。
待敵人完全進入圈套之後,隨著隊長果斷地下達命令,林中頓時響起了一陣密集的槍聲。
而遠在家裏的周小小正一心一意地沉浸於品嚐各種美味的糕點之中,對於哥哥在外所經曆的艱難困苦一無所知。
之前的每一次,她給哥哥寫迴信時,總是郵寄各種各樣的容易保存的食物給他。
其中,尤以那便於保存和攜帶的壓縮餅幹居多。
這些壓縮餅幹不僅口感不錯,而且能夠提供足夠的能量,讓哥哥在艱苦的環境下可以補充一些體力。
——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也進入了農曆臘月。
距離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年味也開始變得愈發濃厚起來。
就在這時,周小小收到了來自大哥的一封書信。
然而,當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閱讀之後,心情瞬間從雲端跌入穀底——原來他今年無法迴家過年與家人團聚了。
盡管心中難免有些失落,但周小小還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
終於迎來了大年三十這一天,按照以往的慣例,一家人本應該圍坐在餐桌旁共享豐盛的團圓飯,並將住在山上的北爺爺接到家中一同歡慶佳節。
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姐弟倆決定幹脆他們直接去牛棚找北爺爺,就不折騰讓他老人家下來了。
當然另外四位老人也一同叫了過來。
盡管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此時此刻,大家卻宛如親密無間的親人一般。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溫暖的笑容,相互送上最真摯的新春祝福,共同度過這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夜幕緩緩降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也開始在夜空中炸響。
與往年相比,今年村裏放鞭炮慶祝新年的人家明顯增多了許多。
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蔬菜大棚的成功種植。
家家戶戶將吃不完的蔬菜送去收購站售賣,都或多或少的給家裏添了進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