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誰教你說的?”大德皇帝劉穹麵對著朱元璋,放慢了自己的語速說道。
老朱並沒有被皇帝那改變的態度所影響到,依然不卑不亢地說:“這些都是微臣自己的想法。”
“哈!”劉穹發出了一聲帶有嘲諷意味的笑聲,“你見過多少貪官汙吏,居然就能說出這種話?話說你明王九千歲名聲在外,如果讓你去當個官員你能保證自己不是貪官汙吏嗎?”
朱元璋沒有一絲猶豫:“能!承蒙皇上您的賞賜,微臣有幸衣食無憂。然而微臣若是真的為官,必定清正廉潔不負皇恩。”
此刻兩人坐在花園的亭子中,亭子外麵下起了雨。伴隨著雨聲,劉穹的神情不再如同之前般的慈祥。
“千歲,你可知天真是為何物?”劉穹說道。
“微臣不知,還請皇上明示。”
劉穹說道:“你剛才說的這番話,倘若是出自你的真心,那你便是天真。不說這天下貪官汙吏是否能殺的盡,你覺得一個官員貪多少的財物便可以算是貪官汙吏呢?”
劉穹本以為朱元璋會思考一會再迴複,然而朱元璋立刻便迴答道:“隻要不是這位官員應得的財物,這官員拿了,那這官員就是貪官汙吏。”
如此簡單的迴答,反而讓劉穹有些不知所措。
劉穹問道:“千歲你可知我朝如何選拔官員?”
朱元璋本以為自己能當個閑散王爺,對於政治相關之事從未過問,所以確實不知道,於是說:“微臣本想過閑雲野鶴的日子,所以有關朝廷的事情確實不知。”
劉穹便對朱元璋講解了如今漢朝的選拔製度。
本來,漢朝官員的選拔用的是察舉製。自劉備此複興漢室起,各地大大小小的軍事勢力在後續的幾十年間被“推恩令”所瓦解。然而長期的察舉製,也造成了基層豪族勢力興起,甚至有很多原來的軍閥也搖身一變成了名門望族。這些勢力幾乎壟斷了朝堂。然而隨著“百家爭鳴”的興起,漢朝百姓的學識超越了過去的任何一個朝代,這也意味著百姓們對於官員的好壞都有著清醒的認知。這也就讓很多不學無術的名門望族在擔任官職之後,無法管理當地的百姓。
這樣的事情偶爾出現便罷,可誰知伴隨著名門望族的興起,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最終甚至發展到天下有三分之一的州無法正常繳稅。
當時的朝堂有很多官員提議,要廢除百家,關閉各地的”言論館“。可是當時的丞相王鎮惡認為,如果關閉”言論館“,是”愚民之策“,會讓時代倒退。於是他獻策,讓百家也參與官員的推選。由於百家本來在民間就有不小的勢力,這讓相關政策的推行並沒有受到很多的阻礙。而且,百家為了能夠更快地擴張自己的勢力,為朝廷舉薦的都是各家當中最優秀的人才。
一時間,大漢的軍事、商業、農業都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由於百家推舉出來的官員實力要遠高於普通名門望族推選出來的官員,於是各大家族都竭盡全力的讓自己的族人加入百家。
時間一久,百家所推舉出來的人才的質量也有了顯著的下降。
針對人才質量下降的情況,太學博士祖衝之提出:要求百家對各家推舉的人才進行考試選拔。選拔的題目,由百家製定,選拔的過程由朝廷掌控。為了防止出現舞弊行為,所有出題之人還要事先到太學報道,且禁足,直到考試結束才放出。
這項政策讓漢朝官員的能力得到了充足的保證,也讓各大世家豪門的勢力逐漸遠離了朝堂。
“這種選拔官員的方式,我們將它命名為‘百舉製’。千歲,你覺得你能找出更好的官員選拔方式嗎?”劉穹問道。
這樣的官員選拔機製,聽得朱元璋幾乎重塑了自己的三觀。他甚至開始自我懷疑,他懷疑自己這麽多年的皇帝是不是白當了。可是思考了一會之後,朱元璋發問道:“既然官員是由考試選拔出來的,為什麽不能由朝廷統一考試呢?如今的官員選拔中,儒生不能參加墨家的考試,墨者不能參加農家考試。如此一來,豈不是會有很多人才白白流失掉呢?”
劉穹臉上又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所以才說你天真。當初朝廷依靠百家之力才壓製住了各地名門望族的崛起,如果此刻朝廷再剝奪了百家推舉自己家學者做官的權利,那各地的世家自然也會抓準時機腐蝕朝廷的官員,到時候各地的名門又會崛起。現在被腐化的人,更多是百家的一些學者,若是徇私舞弊抓了便是。可倘若朝廷獨立開展考試選拔人才,那這朝廷裏隻怕現在都得是你口中的貪官汙吏了,到時候麵對滿朝的貪官汙吏你是殺也不殺?”
朱元璋聽完深感震撼,可是他的疑問依然沒有得到解答:“可是,這與前線將士不裝備精良武器之間有何聯係呢?”
劉穹說:“百家之中現在隻有一家是世家大族無法插手的,那就是兵家。兵家無需考試,需要的隻有實實在在的從軍經曆和軍功。正因如此,平民子弟想出頭大都是投靠的兵家。倘若朕為軍隊現在就配置上了精良武器,那麽流血流汗的軍功將被墨家的技術徹底覆蓋。墨家勢力徹底膨脹倒是小事,可底層百姓想要出頭也會更困難。為了打造這些兵器,朝廷又需要籌措大量的錢財物資,那時商家的勢力也必然膨脹。如此發展下去,光是墨家和商家兩家就會占據朝廷的半壁江山!到了那時,隻怕朝局就沒那麽好掌控了。”
朱元璋愣住了。這些事情一直以來他都沒想過,或者沒想太多。要是李善長劉伯溫在身邊他至少還能問上一問,可現在,朱元璋覺得自己就是個土財主,錢財倒是有不少可是肚子裏壓根沒有幾滴墨水,想要說出一句像樣的話語都難!
雨漸漸停了,劉穹的臉上重新恢複了和善。他對朱元璋說:“明王你確實有顆赤子之心,我相信你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能夠清正廉潔。可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想要治國必須照顧到天下人。明王你今後還要多多學習呀!”
朱元璋總覺得如今漢朝的這個選拔機製並不是最好的選拔機製,可是要他自己提一個更好的機製來他也確實提不出來。
老朱感覺自己剛剛仿佛在與一個強者戰鬥,而戰鬥的結果就是他敗了。他敗得一敗塗地,也敗得心服口服。他重新看向了麵前的這個皇帝,他感覺他看到的不是大德皇帝劉穹,而是大漢朝幾百年統治的積累。
老朱向皇上行了一禮,說道:“多謝陛下開導,微臣受益匪淺。”
“好!我就知道明王你是通曉事理的人,今天我也算是沒白賞你!賞也賞過了,那明天巳時再來皇宮,到時候再給個差事給你。”
聽到又有差事,老朱覺得自己幹脆還是當個平民百姓得了。
老朱並沒有被皇帝那改變的態度所影響到,依然不卑不亢地說:“這些都是微臣自己的想法。”
“哈!”劉穹發出了一聲帶有嘲諷意味的笑聲,“你見過多少貪官汙吏,居然就能說出這種話?話說你明王九千歲名聲在外,如果讓你去當個官員你能保證自己不是貪官汙吏嗎?”
朱元璋沒有一絲猶豫:“能!承蒙皇上您的賞賜,微臣有幸衣食無憂。然而微臣若是真的為官,必定清正廉潔不負皇恩。”
此刻兩人坐在花園的亭子中,亭子外麵下起了雨。伴隨著雨聲,劉穹的神情不再如同之前般的慈祥。
“千歲,你可知天真是為何物?”劉穹說道。
“微臣不知,還請皇上明示。”
劉穹說道:“你剛才說的這番話,倘若是出自你的真心,那你便是天真。不說這天下貪官汙吏是否能殺的盡,你覺得一個官員貪多少的財物便可以算是貪官汙吏呢?”
劉穹本以為朱元璋會思考一會再迴複,然而朱元璋立刻便迴答道:“隻要不是這位官員應得的財物,這官員拿了,那這官員就是貪官汙吏。”
如此簡單的迴答,反而讓劉穹有些不知所措。
劉穹問道:“千歲你可知我朝如何選拔官員?”
朱元璋本以為自己能當個閑散王爺,對於政治相關之事從未過問,所以確實不知道,於是說:“微臣本想過閑雲野鶴的日子,所以有關朝廷的事情確實不知。”
劉穹便對朱元璋講解了如今漢朝的選拔製度。
本來,漢朝官員的選拔用的是察舉製。自劉備此複興漢室起,各地大大小小的軍事勢力在後續的幾十年間被“推恩令”所瓦解。然而長期的察舉製,也造成了基層豪族勢力興起,甚至有很多原來的軍閥也搖身一變成了名門望族。這些勢力幾乎壟斷了朝堂。然而隨著“百家爭鳴”的興起,漢朝百姓的學識超越了過去的任何一個朝代,這也意味著百姓們對於官員的好壞都有著清醒的認知。這也就讓很多不學無術的名門望族在擔任官職之後,無法管理當地的百姓。
這樣的事情偶爾出現便罷,可誰知伴隨著名門望族的興起,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最終甚至發展到天下有三分之一的州無法正常繳稅。
當時的朝堂有很多官員提議,要廢除百家,關閉各地的”言論館“。可是當時的丞相王鎮惡認為,如果關閉”言論館“,是”愚民之策“,會讓時代倒退。於是他獻策,讓百家也參與官員的推選。由於百家本來在民間就有不小的勢力,這讓相關政策的推行並沒有受到很多的阻礙。而且,百家為了能夠更快地擴張自己的勢力,為朝廷舉薦的都是各家當中最優秀的人才。
一時間,大漢的軍事、商業、農業都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由於百家推舉出來的官員實力要遠高於普通名門望族推選出來的官員,於是各大家族都竭盡全力的讓自己的族人加入百家。
時間一久,百家所推舉出來的人才的質量也有了顯著的下降。
針對人才質量下降的情況,太學博士祖衝之提出:要求百家對各家推舉的人才進行考試選拔。選拔的題目,由百家製定,選拔的過程由朝廷掌控。為了防止出現舞弊行為,所有出題之人還要事先到太學報道,且禁足,直到考試結束才放出。
這項政策讓漢朝官員的能力得到了充足的保證,也讓各大世家豪門的勢力逐漸遠離了朝堂。
“這種選拔官員的方式,我們將它命名為‘百舉製’。千歲,你覺得你能找出更好的官員選拔方式嗎?”劉穹問道。
這樣的官員選拔機製,聽得朱元璋幾乎重塑了自己的三觀。他甚至開始自我懷疑,他懷疑自己這麽多年的皇帝是不是白當了。可是思考了一會之後,朱元璋發問道:“既然官員是由考試選拔出來的,為什麽不能由朝廷統一考試呢?如今的官員選拔中,儒生不能參加墨家的考試,墨者不能參加農家考試。如此一來,豈不是會有很多人才白白流失掉呢?”
劉穹臉上又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所以才說你天真。當初朝廷依靠百家之力才壓製住了各地名門望族的崛起,如果此刻朝廷再剝奪了百家推舉自己家學者做官的權利,那各地的世家自然也會抓準時機腐蝕朝廷的官員,到時候各地的名門又會崛起。現在被腐化的人,更多是百家的一些學者,若是徇私舞弊抓了便是。可倘若朝廷獨立開展考試選拔人才,那這朝廷裏隻怕現在都得是你口中的貪官汙吏了,到時候麵對滿朝的貪官汙吏你是殺也不殺?”
朱元璋聽完深感震撼,可是他的疑問依然沒有得到解答:“可是,這與前線將士不裝備精良武器之間有何聯係呢?”
劉穹說:“百家之中現在隻有一家是世家大族無法插手的,那就是兵家。兵家無需考試,需要的隻有實實在在的從軍經曆和軍功。正因如此,平民子弟想出頭大都是投靠的兵家。倘若朕為軍隊現在就配置上了精良武器,那麽流血流汗的軍功將被墨家的技術徹底覆蓋。墨家勢力徹底膨脹倒是小事,可底層百姓想要出頭也會更困難。為了打造這些兵器,朝廷又需要籌措大量的錢財物資,那時商家的勢力也必然膨脹。如此發展下去,光是墨家和商家兩家就會占據朝廷的半壁江山!到了那時,隻怕朝局就沒那麽好掌控了。”
朱元璋愣住了。這些事情一直以來他都沒想過,或者沒想太多。要是李善長劉伯溫在身邊他至少還能問上一問,可現在,朱元璋覺得自己就是個土財主,錢財倒是有不少可是肚子裏壓根沒有幾滴墨水,想要說出一句像樣的話語都難!
雨漸漸停了,劉穹的臉上重新恢複了和善。他對朱元璋說:“明王你確實有顆赤子之心,我相信你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能夠清正廉潔。可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想要治國必須照顧到天下人。明王你今後還要多多學習呀!”
朱元璋總覺得如今漢朝的這個選拔機製並不是最好的選拔機製,可是要他自己提一個更好的機製來他也確實提不出來。
老朱感覺自己剛剛仿佛在與一個強者戰鬥,而戰鬥的結果就是他敗了。他敗得一敗塗地,也敗得心服口服。他重新看向了麵前的這個皇帝,他感覺他看到的不是大德皇帝劉穹,而是大漢朝幾百年統治的積累。
老朱向皇上行了一禮,說道:“多謝陛下開導,微臣受益匪淺。”
“好!我就知道明王你是通曉事理的人,今天我也算是沒白賞你!賞也賞過了,那明天巳時再來皇宮,到時候再給個差事給你。”
聽到又有差事,老朱覺得自己幹脆還是當個平民百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