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璋騎在馬上,腦子裏不斷思索,腦筋急轉。
可是他悲哀的發現,自己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除了誤打誤撞的混到了朱見深身邊之外,沒有一點根基和資本。
出了皇莊那一畝三分地兒,還真就沒有自己說話好使的地方。
對與朱見深,他倒是可以說得上話,可是那也得分什麽事兒不是。
朱永說的事情,自己還真就有心無力。
嶽璋在心中跳腳大罵,為什麽自己就不能像那些小說裏寫的,自帶主角光環,開開金手指。不奢望帶個係統穿越古代,多多少少也得開點兒金手指吧?
再不濟,是不是也得有個讓美女一出場就愛上自己的魅力加成?
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什麽作弊器都沒有。
現在的嶽璋,隻想對寫這書的作者說一聲;瑪德智障!這麽寫你遲早撲街!
他嘴角抽了抽,問朱永道:“侯爺,既然積弊這麽深,你為啥不跟皇上說一說呢?”
朱永麵上苦澀更甚,看了看左右無人,把身子湊近他道:“我的小兄弟,你這從四品的將軍是給皇上治病撿來的,你哪知道做將帥的忌諱。
這些事兒,誰都可以說,唯獨在外領兵的不能說!
關外除了兵部的統製大臣,就屬我的權利最勝。手下受製的兵將目前就十幾萬,若是補足了空額,那是三四十萬的兵力。
近些年毛裏孩遠交近攻,大有一統草原的威勢,這場仗沒有個三五年看不出結果。臨陣換將絕非兵道,這一點無論是朝臣還是皇上都看得明白。
可是帶著數十萬兵力三五年,哪個能放心得下?就是給我這個權利,老兄我也不敢接啊!
說句不中聽的;十幾萬人,斷了糧草補給,一年半載的就散了。可是三四十萬人,可就不是那麽簡單能治得了的了。”
朱永說這些話,其實不怕嶽璋說出去。這些話傳揚出去,對朱永也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人貴有自知之明,能懂其中道理,知道進退的將帥,才更能讓上位者放心。
嶽璋略一思量,恍然大悟。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這廟堂之上,險惡甚於微信朋友圈啊!
朝堂即江湖,這龍蛟魚蝦,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看來自己以後在朱見深麵前也不能這麽隨意了,要把握好分寸呐。
觸及一些核心的言語行為,千萬不能做。
朱永說這麽多,無非就是看自己正受朱見深眷顧,想讓自己替他說話罷了。
可是朝堂上的大人們不說,你這個領兵的不說,想讓我當出頭鳥?
哼哼,又跟哥玩兒套路。
想到此處,他一抱拳:“侯爺還真是不容易,境遇之微妙讓人唏噓。在下肚子餓了,先走一步。謝侯爺借馬,明日給您送迴府上。迴見了您那!”
說罷狠踹馬肚,撂杆子跑了。
朱永嘎巴著嘴,望著一溜煙就不見蹤影的嶽璋,伸著手石化掉了。
※※※
壽康宮內,周太後抓著朱見深雙手,滿臉的難以置信。
朱見深笑嘻嘻的將她扶迴椅子上,得色道:“母後,難道現在你還不信?今早從祭台上下來,再說話就通了!感覺胸口和嗓子都爽利的很,原來憋在喉嚨裏的一口鬱氣一掃而空。兒子好啦,再也不結巴啦!”
周太後眼眶濕潤,連道三個好,環視周圍,屏退了左右。
見眾宮女內侍離遠了,拉著朱見深道:“吾兒有福,這下好了。你不知道,哀家在你小的時候不能陪在你身邊,愧疚的緊。後來你落了口吃的毛病,不僅鬱在吾兒的胸口,也壓在哀家心頭啊。就連你父皇在世時,也為此痛心不已。”
迴想起那段時光,周太後輕輕啜泣起來。
朱見深見母親落淚,連忙蹲在她的身畔寬慰:“母後,那不是你的錯,也不是皇考的錯。都過去了,咱們不提那些不開心的事兒。你看,兒子這不是好了嗎!”
周皇後看他乖巧的模樣,破涕為笑:“行啦,這麽大的人了,快起來說話。真的如你所說,是那個姓嶽的校尉給你治好的?這也太快了,這麽多年的毛病,這才多久就好了。”
朱見深點頭稱是,說笑間,把嶽璋替自己治療時的一些趣事說給了周太後。
周太後聽後忍俊不禁,連稱有趣。
“我還以為那小校尉隻是個本分孩子,頗有些俠義之心。沒想到還有這般本事,這人倒也與吾兒有些緣分。就是沒有功名,若非如此給他個官身,好好調教一番,或能成為吾兒助力。”
哀家本不該說這些政事,可是你年紀還小,不到而立之年。朝堂上的臣子們大多是前朝所出,有一些甚至是出自景泰。你年歲漸長,應該用些心思,啟用些自己得用的人了。
就比如這嶽璋,皇兒不可太過眷賞,但也不能棄之不顧。閑暇時仔細想一想,如何才能讓他死心塌地的為你辦事。賞罰恩威,都是用人之道,你要用心揣摩。”
若是這些話說給之前的朱見深,他聽聽也就罷了。
可是現在口吃痊愈,又在群臣麵前一鳴驚人,朱見深的心思活絡的很。
他恨不得現在就去大治一番,幹出一番成績。
聽聞周太後所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正在此時,外麵一內侍在門外大聲報:“稟皇上,方才郊外祭場來人報,群臣不服聖上厚賜宣武將軍嶽璋,在場上鬧起來了!”
朱見深聞言大怒,心道自己一直以來對群臣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恐怕是群臣蹬鼻子上臉,欺我軟弱了。
朝堂之上,一應政事都依你們,現在我賞個得力的人都不行?真是混蛋!
母後說得對,賞罰恩威;有賞無罰權,則日久失權。有恩無威,則日久失尊。
他大袖一甩,質問道:“是誰牽頭鬧的事?”
那內侍頭一迴見到這個架勢的朱見深,連忙把頭垂的更低,迴稟:“迴聖上垂詢,據來人說是禮部侍郎萬安。”
“萬安?哼!身為禮部侍郎,竟然在祭壇之下公然鬧事,置神靈於何處,置朕於何處?給朕傳旨;禮部侍郎萬安,品行不端,無視皇恩。褻瀆神靈,恐難勝其職。交內閣商議,貶了吧!”
旁邊立刻來了個手拿紙筆的小太監,連忙擬旨。
朱見深又思索一番,接著道:“另;宣武將軍嶽璋,年少聰敏,見識廣博。賞金百倆,賜出入宮門,麵朕之便。”
小太監將聖旨擬好,潤色之後雙手奉上。
朱見深接過,審閱無誤後點頭應允。
小太監連忙捧著草擬的聖旨,小跑去了司禮監備案傳旨去了。
。
可是他悲哀的發現,自己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除了誤打誤撞的混到了朱見深身邊之外,沒有一點根基和資本。
出了皇莊那一畝三分地兒,還真就沒有自己說話好使的地方。
對與朱見深,他倒是可以說得上話,可是那也得分什麽事兒不是。
朱永說的事情,自己還真就有心無力。
嶽璋在心中跳腳大罵,為什麽自己就不能像那些小說裏寫的,自帶主角光環,開開金手指。不奢望帶個係統穿越古代,多多少少也得開點兒金手指吧?
再不濟,是不是也得有個讓美女一出場就愛上自己的魅力加成?
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什麽作弊器都沒有。
現在的嶽璋,隻想對寫這書的作者說一聲;瑪德智障!這麽寫你遲早撲街!
他嘴角抽了抽,問朱永道:“侯爺,既然積弊這麽深,你為啥不跟皇上說一說呢?”
朱永麵上苦澀更甚,看了看左右無人,把身子湊近他道:“我的小兄弟,你這從四品的將軍是給皇上治病撿來的,你哪知道做將帥的忌諱。
這些事兒,誰都可以說,唯獨在外領兵的不能說!
關外除了兵部的統製大臣,就屬我的權利最勝。手下受製的兵將目前就十幾萬,若是補足了空額,那是三四十萬的兵力。
近些年毛裏孩遠交近攻,大有一統草原的威勢,這場仗沒有個三五年看不出結果。臨陣換將絕非兵道,這一點無論是朝臣還是皇上都看得明白。
可是帶著數十萬兵力三五年,哪個能放心得下?就是給我這個權利,老兄我也不敢接啊!
說句不中聽的;十幾萬人,斷了糧草補給,一年半載的就散了。可是三四十萬人,可就不是那麽簡單能治得了的了。”
朱永說這些話,其實不怕嶽璋說出去。這些話傳揚出去,對朱永也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人貴有自知之明,能懂其中道理,知道進退的將帥,才更能讓上位者放心。
嶽璋略一思量,恍然大悟。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這廟堂之上,險惡甚於微信朋友圈啊!
朝堂即江湖,這龍蛟魚蝦,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看來自己以後在朱見深麵前也不能這麽隨意了,要把握好分寸呐。
觸及一些核心的言語行為,千萬不能做。
朱永說這麽多,無非就是看自己正受朱見深眷顧,想讓自己替他說話罷了。
可是朝堂上的大人們不說,你這個領兵的不說,想讓我當出頭鳥?
哼哼,又跟哥玩兒套路。
想到此處,他一抱拳:“侯爺還真是不容易,境遇之微妙讓人唏噓。在下肚子餓了,先走一步。謝侯爺借馬,明日給您送迴府上。迴見了您那!”
說罷狠踹馬肚,撂杆子跑了。
朱永嘎巴著嘴,望著一溜煙就不見蹤影的嶽璋,伸著手石化掉了。
※※※
壽康宮內,周太後抓著朱見深雙手,滿臉的難以置信。
朱見深笑嘻嘻的將她扶迴椅子上,得色道:“母後,難道現在你還不信?今早從祭台上下來,再說話就通了!感覺胸口和嗓子都爽利的很,原來憋在喉嚨裏的一口鬱氣一掃而空。兒子好啦,再也不結巴啦!”
周太後眼眶濕潤,連道三個好,環視周圍,屏退了左右。
見眾宮女內侍離遠了,拉著朱見深道:“吾兒有福,這下好了。你不知道,哀家在你小的時候不能陪在你身邊,愧疚的緊。後來你落了口吃的毛病,不僅鬱在吾兒的胸口,也壓在哀家心頭啊。就連你父皇在世時,也為此痛心不已。”
迴想起那段時光,周太後輕輕啜泣起來。
朱見深見母親落淚,連忙蹲在她的身畔寬慰:“母後,那不是你的錯,也不是皇考的錯。都過去了,咱們不提那些不開心的事兒。你看,兒子這不是好了嗎!”
周皇後看他乖巧的模樣,破涕為笑:“行啦,這麽大的人了,快起來說話。真的如你所說,是那個姓嶽的校尉給你治好的?這也太快了,這麽多年的毛病,這才多久就好了。”
朱見深點頭稱是,說笑間,把嶽璋替自己治療時的一些趣事說給了周太後。
周太後聽後忍俊不禁,連稱有趣。
“我還以為那小校尉隻是個本分孩子,頗有些俠義之心。沒想到還有這般本事,這人倒也與吾兒有些緣分。就是沒有功名,若非如此給他個官身,好好調教一番,或能成為吾兒助力。”
哀家本不該說這些政事,可是你年紀還小,不到而立之年。朝堂上的臣子們大多是前朝所出,有一些甚至是出自景泰。你年歲漸長,應該用些心思,啟用些自己得用的人了。
就比如這嶽璋,皇兒不可太過眷賞,但也不能棄之不顧。閑暇時仔細想一想,如何才能讓他死心塌地的為你辦事。賞罰恩威,都是用人之道,你要用心揣摩。”
若是這些話說給之前的朱見深,他聽聽也就罷了。
可是現在口吃痊愈,又在群臣麵前一鳴驚人,朱見深的心思活絡的很。
他恨不得現在就去大治一番,幹出一番成績。
聽聞周太後所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正在此時,外麵一內侍在門外大聲報:“稟皇上,方才郊外祭場來人報,群臣不服聖上厚賜宣武將軍嶽璋,在場上鬧起來了!”
朱見深聞言大怒,心道自己一直以來對群臣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恐怕是群臣蹬鼻子上臉,欺我軟弱了。
朝堂之上,一應政事都依你們,現在我賞個得力的人都不行?真是混蛋!
母後說得對,賞罰恩威;有賞無罰權,則日久失權。有恩無威,則日久失尊。
他大袖一甩,質問道:“是誰牽頭鬧的事?”
那內侍頭一迴見到這個架勢的朱見深,連忙把頭垂的更低,迴稟:“迴聖上垂詢,據來人說是禮部侍郎萬安。”
“萬安?哼!身為禮部侍郎,竟然在祭壇之下公然鬧事,置神靈於何處,置朕於何處?給朕傳旨;禮部侍郎萬安,品行不端,無視皇恩。褻瀆神靈,恐難勝其職。交內閣商議,貶了吧!”
旁邊立刻來了個手拿紙筆的小太監,連忙擬旨。
朱見深又思索一番,接著道:“另;宣武將軍嶽璋,年少聰敏,見識廣博。賞金百倆,賜出入宮門,麵朕之便。”
小太監將聖旨擬好,潤色之後雙手奉上。
朱見深接過,審閱無誤後點頭應允。
小太監連忙捧著草擬的聖旨,小跑去了司禮監備案傳旨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