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大家都在等風來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京城以北一百多公裏的燕山山脈裏,有一座隱藏在群山中的小鎮。
小鎮周圍沒有太多耕地,所以人口也不多,全鎮加起來也就是三四千人。
一戶普普通通的農家院裏,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正戴著草帽在自家菜園裏擺弄菜地,門外進來一名三十多歲身材壯碩的中年。
“將軍,有消息了。”
老頭停下手裏的鋤頭,直起腰看向中年人。
“和你說了八百遍你也不聽,叫李叔就行了。”
老頭邊說邊摘下頭上的草帽擦汗,露出滿頭的白發。
“什麽消息?”
“就是最近都在傳的那個東北王夏至,還有他的青陽防衛軍。”
“哦!”
老頭來了興趣,拄著鋤頭走出小菜園:“打聽到什麽了?”
中年人臉色有些漲紅:“他們確實把東北統一了,不光咱北邊的錫盟,東邊的興盟和唿盟全是他們的地盤。”
老頭想了想:“東三省加蒙東,那他們的地盤確實很大。”
“不光是東北呀......”
中年人從老頭手裏接過鋤頭靠在木柵欄邊上。
“他們把整個遠東都打下來了。”
老頭立刻停住腳步,滿臉震驚地望向中年人:“真的?”
“真的!海參崴,伯利克城,布拉戈維申斯克,伯爾古斯克,全都打下來了,那個叫夏至的還把布拉戈維申斯克改迴了原來的名字海蘭泡。”
老頭的唿吸有些急促:“他......他怎麽打下來的?”
“細節的東西部隊的人也不清楚,不過我打聽到那個夏至可是位狠人,在遠東實行了犁庭掃穴,快把蘇俄人殺光了。”
老頭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緩了半天才感慨道:“好硬的心腸。”
“將軍,還不止呢。”
中年人麵色興奮地補充道:“去年在奉省鬧得厲害的高麗人已經快要死絕了,聽說隻有一小撮人跑迴了半島。”
中年人邊說邊和老人坐在院裏的小凳子上。
“照這麽看來,這小子還是很看重民族情節的,而且有些手段,以後肯定是個人物。”
老頭沉思片刻開口問道:“東北現在的情況怎麽樣了?”
中年人想了一下:“奉省剛被他們收複,情況和過去差不多,不過老百姓日子明顯好過多了,他們有火車,一車車的從龍省往這邊運物資。”
“那就是說龍省情況很好嘍?”
中年人點頭道:“對,據偵察部隊打探到的情報來看,龍省是防衛軍的老窩,安定,富裕,老百姓的日子很好,可以說和舊時代相差無幾。”
“青陽組建了自己的三大委員會,分別管理政務、法務和經濟,政務體係和法務體係基本沿襲了華夏舊製,隻是法律非常嚴格。”
“他們還有自己的銀行,並且發行了貨幣,分金銀銅三個等級四種規製,目前來看,經濟狀況良好穩定。”
“東北目前的人口很少,具體數目未知,但糧食產量已經能穩定供應消耗且還有富餘,完全有能力對外提供支援,哦對了,管農業的是夏至的父親,親生的。”
“青陽的一號人物就是防衛軍軍長夏至,即將年滿三十歲,沒有從軍從政經曆,出身、教育、家庭成員全都很普通,白手起家打下現在的基業。”
“二號人物陳芝國,主管政務,和夏至的關係等級為一級,是他的鐵杆擁躉,沒有離間的可能,原來是龍省紀委的一名高級幹部,軍人出身,北部戰區的。”
“三號人物李守政,主管法務,與夏至的關係等級為一級,原來隻是龍省安江市青陽縣的公安局長,同樣是軍人出身,而且......現任的青陽防衛軍副軍長唐展原來是他的下屬。”
“青陽防衛軍一線作戰部隊的總兵力約為十五至十八萬之間,包括一萬蒙族騎兵部隊,另有數量不詳的二線部隊,後備兵員補充速度很快。”
“防衛軍的武器裝備不比我們所知的任何一方勢力差,而且兵員素質很高,整體戰鬥力判定為一級。”
中年人一口氣把關於青陽的情報全都說了出來,老頭緩了半天才緩緩唿出一口氣,平穩一下自己的情緒。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獨立完善的政權了。”
他微微眯起眼:“這麽強悍又團結的一股勢力,要是能為咱們所用,那咱們的計劃......”
他轉頭看向中年人:“上京那群狗東西是不是已經有動作了?”
“是的將軍,前些日子蔣偉峰派人去山海關談判,結果沒談攏,被攆迴去了。”
中年人幸災樂禍的笑笑:“夏至說了一句話。”
“什麽話?”
“他說,東北是華夏的東北,不是上京的東北。”
“好!”
老頭眼睛一亮,拍著大腿叫了聲好。
“這話說的漂亮!沒想到夏至年紀輕輕的心性倒是清明!華夏能出這麽一號人物,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叫完了好,老頭又擔心起來:“這樣的話,蔣偉峰那個小人肯定會和青陽開戰的,唉......”
“現在估計已經打起來了,蔣偉峰派出十一萬華夏軍屯駐在大城山,要進攻山海關。”
老頭一皺眉:“進攻山海關?他們瘋了!領兵的是誰?”
“白亞軍,以前四集團軍的一名上校,現在是中將了。”
老頭不屑地冷哼一聲:“阿諛奉承之輩,就憑這號貨色還想打下山海關?”
“呃......蔣偉峰把衛青鸞也調過去了。”
中年人一句話就讓老頭變了臉色:“他......那小子要是去的話,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將軍......”
中年人望向老人:“咱們......還繼續窩在這兒嗎?”
老人閉目沉思,半晌後睜開眼:“你再聯係一下衛青鸞,爭取一下他的支持。”
“那家夥油鹽不進啊!他明確表態不會參與上京城任何一場內鬥的。”
中年人有點急了:“自從他的老領導死了,他再沒邁進過上京城一步,爭取他的支持有什麽用?”
“你懂什麽,那家夥不進上京不是怕蔣偉峰殺他,我猜......他是不想過早暴露自己的實力。”
中年人大為不解:“他的實力?他手下就一萬來人,有什麽實力?”
老頭嗬嗬一笑:“你告訴我,現在部隊裏哪個帶兵將領的威望最高?”
“這......是衛青鸞。”
盡管中年人不情不願,可還是得承認,衛青鸞在華夏軍裏的聲望確實無人可比。
“他這些年招兵練兵,最後送出去的可都不是新兵,而是跟過他一段時間的老兵,你猜,他為什麽要這樣做?”
老頭微笑著看向中年人:見他半天不吱聲才緩緩開口。
“那家夥和咱們一樣,也在布局啊。”
他拿起草帽扇了幾下涼風。
“現在大家都在等,等一股風吹過來,然後就會借勢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小鎮周圍沒有太多耕地,所以人口也不多,全鎮加起來也就是三四千人。
一戶普普通通的農家院裏,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正戴著草帽在自家菜園裏擺弄菜地,門外進來一名三十多歲身材壯碩的中年。
“將軍,有消息了。”
老頭停下手裏的鋤頭,直起腰看向中年人。
“和你說了八百遍你也不聽,叫李叔就行了。”
老頭邊說邊摘下頭上的草帽擦汗,露出滿頭的白發。
“什麽消息?”
“就是最近都在傳的那個東北王夏至,還有他的青陽防衛軍。”
“哦!”
老頭來了興趣,拄著鋤頭走出小菜園:“打聽到什麽了?”
中年人臉色有些漲紅:“他們確實把東北統一了,不光咱北邊的錫盟,東邊的興盟和唿盟全是他們的地盤。”
老頭想了想:“東三省加蒙東,那他們的地盤確實很大。”
“不光是東北呀......”
中年人從老頭手裏接過鋤頭靠在木柵欄邊上。
“他們把整個遠東都打下來了。”
老頭立刻停住腳步,滿臉震驚地望向中年人:“真的?”
“真的!海參崴,伯利克城,布拉戈維申斯克,伯爾古斯克,全都打下來了,那個叫夏至的還把布拉戈維申斯克改迴了原來的名字海蘭泡。”
老頭的唿吸有些急促:“他......他怎麽打下來的?”
“細節的東西部隊的人也不清楚,不過我打聽到那個夏至可是位狠人,在遠東實行了犁庭掃穴,快把蘇俄人殺光了。”
老頭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緩了半天才感慨道:“好硬的心腸。”
“將軍,還不止呢。”
中年人麵色興奮地補充道:“去年在奉省鬧得厲害的高麗人已經快要死絕了,聽說隻有一小撮人跑迴了半島。”
中年人邊說邊和老人坐在院裏的小凳子上。
“照這麽看來,這小子還是很看重民族情節的,而且有些手段,以後肯定是個人物。”
老頭沉思片刻開口問道:“東北現在的情況怎麽樣了?”
中年人想了一下:“奉省剛被他們收複,情況和過去差不多,不過老百姓日子明顯好過多了,他們有火車,一車車的從龍省往這邊運物資。”
“那就是說龍省情況很好嘍?”
中年人點頭道:“對,據偵察部隊打探到的情報來看,龍省是防衛軍的老窩,安定,富裕,老百姓的日子很好,可以說和舊時代相差無幾。”
“青陽組建了自己的三大委員會,分別管理政務、法務和經濟,政務體係和法務體係基本沿襲了華夏舊製,隻是法律非常嚴格。”
“他們還有自己的銀行,並且發行了貨幣,分金銀銅三個等級四種規製,目前來看,經濟狀況良好穩定。”
“東北目前的人口很少,具體數目未知,但糧食產量已經能穩定供應消耗且還有富餘,完全有能力對外提供支援,哦對了,管農業的是夏至的父親,親生的。”
“青陽的一號人物就是防衛軍軍長夏至,即將年滿三十歲,沒有從軍從政經曆,出身、教育、家庭成員全都很普通,白手起家打下現在的基業。”
“二號人物陳芝國,主管政務,和夏至的關係等級為一級,是他的鐵杆擁躉,沒有離間的可能,原來是龍省紀委的一名高級幹部,軍人出身,北部戰區的。”
“三號人物李守政,主管法務,與夏至的關係等級為一級,原來隻是龍省安江市青陽縣的公安局長,同樣是軍人出身,而且......現任的青陽防衛軍副軍長唐展原來是他的下屬。”
“青陽防衛軍一線作戰部隊的總兵力約為十五至十八萬之間,包括一萬蒙族騎兵部隊,另有數量不詳的二線部隊,後備兵員補充速度很快。”
“防衛軍的武器裝備不比我們所知的任何一方勢力差,而且兵員素質很高,整體戰鬥力判定為一級。”
中年人一口氣把關於青陽的情報全都說了出來,老頭緩了半天才緩緩唿出一口氣,平穩一下自己的情緒。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獨立完善的政權了。”
他微微眯起眼:“這麽強悍又團結的一股勢力,要是能為咱們所用,那咱們的計劃......”
他轉頭看向中年人:“上京那群狗東西是不是已經有動作了?”
“是的將軍,前些日子蔣偉峰派人去山海關談判,結果沒談攏,被攆迴去了。”
中年人幸災樂禍的笑笑:“夏至說了一句話。”
“什麽話?”
“他說,東北是華夏的東北,不是上京的東北。”
“好!”
老頭眼睛一亮,拍著大腿叫了聲好。
“這話說的漂亮!沒想到夏至年紀輕輕的心性倒是清明!華夏能出這麽一號人物,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叫完了好,老頭又擔心起來:“這樣的話,蔣偉峰那個小人肯定會和青陽開戰的,唉......”
“現在估計已經打起來了,蔣偉峰派出十一萬華夏軍屯駐在大城山,要進攻山海關。”
老頭一皺眉:“進攻山海關?他們瘋了!領兵的是誰?”
“白亞軍,以前四集團軍的一名上校,現在是中將了。”
老頭不屑地冷哼一聲:“阿諛奉承之輩,就憑這號貨色還想打下山海關?”
“呃......蔣偉峰把衛青鸞也調過去了。”
中年人一句話就讓老頭變了臉色:“他......那小子要是去的話,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將軍......”
中年人望向老人:“咱們......還繼續窩在這兒嗎?”
老人閉目沉思,半晌後睜開眼:“你再聯係一下衛青鸞,爭取一下他的支持。”
“那家夥油鹽不進啊!他明確表態不會參與上京城任何一場內鬥的。”
中年人有點急了:“自從他的老領導死了,他再沒邁進過上京城一步,爭取他的支持有什麽用?”
“你懂什麽,那家夥不進上京不是怕蔣偉峰殺他,我猜......他是不想過早暴露自己的實力。”
中年人大為不解:“他的實力?他手下就一萬來人,有什麽實力?”
老頭嗬嗬一笑:“你告訴我,現在部隊裏哪個帶兵將領的威望最高?”
“這......是衛青鸞。”
盡管中年人不情不願,可還是得承認,衛青鸞在華夏軍裏的聲望確實無人可比。
“他這些年招兵練兵,最後送出去的可都不是新兵,而是跟過他一段時間的老兵,你猜,他為什麽要這樣做?”
老頭微笑著看向中年人:見他半天不吱聲才緩緩開口。
“那家夥和咱們一樣,也在布局啊。”
他拿起草帽扇了幾下涼風。
“現在大家都在等,等一股風吹過來,然後就會借勢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