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機製之爭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至坦誠地態度讓李萬山非常滿意,他看得出來,夏至和他手下這幾位青陽政法大佬對華夏軍並沒有什麽抵觸心理。
“青陽的政策我之前多少也知道一點兒,說起來,沒什麽特別高明的地方,可怎麽就能把東北打造成那麽富強的世外桃源呢?”
夏至微微一笑:“將軍,政策是死的,執行政策的人是活的呀。”
“哦?這話怎麽說?”
“就拿上京城來說吧,接管上京城的政務民生工作您用了一個多月,可如果換成是我手下的工作組,大概隻需要十多天就夠了。”
夏至咧咧嘴:“知道差在哪兒嗎?就差在工作效率上。”
李萬山沒說話,認真的聽夏至繼續說下去。
“您手下幹活的人並不少,而且絕大部分都是過去的公務人員,工作能力方麵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您發現了嗎?他們的效率就是提不上去,為什麽呢?”
夏至略一停頓:“因為這些人還保留著舊時代公務人員的臭毛病,太拿自己當迴事了。”
李萬山的眉頭不自覺地微微皺起。
“這些人心裏想的是,無論誰上台執政,都需要他們這些中低層幹部來幹活,幫統治者管理民眾,他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是人民公仆。”
夏至笑嗬嗬的揮揮手。
“如果把管理天下看作是放牧的話,那老百姓就是羊,掌權者就是羊倌,那些官員則把自己當成了趕羊的鞭子。”
這大膽又直白的比喻讓李萬山目光一凝。
夏至不以為意的笑笑:“將軍,我說話有點直,可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您要是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當我在胡說八道了。”
李萬山反問了一句:“為什麽你的人效率就那麽高?”
“不高不行啊,在青陽,能者上,平者下,濁者......殺!”
默默坐在李萬山身後的兩名中年軍官聞言,抬頭看了看夏至,也不知心裏在想些什麽。
“將軍,您最近剛接管上京城,我猜肯定遇到了肯多糟心事吧?”
防衛軍的軍情團一直保持著對上京城的嚴密監視,所以夏至對城裏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就在不久前,華夏軍的糾察隊剛剛查獲一起貪腐案,幾天之內就揪出一百多名參與克扣救濟糧中飽私囊的政務官員。
李萬山大發雷霆下令嚴辦,最後砍了三名當官的腦袋,罷免了十幾人的職務,其餘牽扯其中的幾十名工作人員全都受到相應處分。
乍一看,這事辦的沒毛病,至少李萬山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嚴查嚴辦了,可在夏至眼裏,這種處理結果簡直像是過家家一樣兒戲,白白浪費了一次收獲民心整頓吏治的好機會。
“我有沒有糟心事你小子還不知道嗎?你的探子都快扒著我家牆頭往裏麵看了!”
李萬山意有所指的笑罵一句,接過陳芝國遞過來的一支卷煙,又偏著頭讓陳芝國給他把煙點上。
夏至裝傻充愣不接他的話茬,轉而提起前幾天剛剛宣判的那起貪腐案。
“將軍,前幾天您處理的那件案子如果放在青陽,你知道會怎麽判罰嗎?”
“籲......”
李萬山噴出口煙,隔著嫋嫋升起的煙霧看向夏至。
“我知道,全青陽都在傳說你小子心狠手黑,容不得手下犯一點錯,你們有件貪腐案叫東極星案對吧。”
夏至笑嗬嗬的搖搖頭:“您這都是哪兒打聽到的消息,我不是容不得手下犯錯,隻是不允許有人屍位素餐而已。”
李萬山收起臉上的笑容:“治理國家靠的可不是嚴刑峻法,那隻會讓人因為害怕犯錯而喪失主動性。”
“我不認為嚴刑峻法會阻礙人們發揮主動性,有罰也有獎,我們鼓勵創新,加大檢查機製的徹查力度,隻要你有貢獻,絕對會得到相應的獎勵。”
夏至目光堅定地望著李萬山:“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舊時代那套溫和的懲罰措施已經不適合這個殘酷的亂世。”
李萬山一言不發,腦子裏不停思索著夏至所說的話。
“就像您剛才說的東極星案,自打有了那件案子作為參考標的,我的轄區內貪腐案幾乎絕跡,隻要民眾發現公務人員有吃拿卡要的,第一時間就會報警。”
李萬山身旁一名四十多歲的大校軍官開口問道:“如果有人栽贓陷害呢?”
夏至看向那名大校:“那舉報人將會麵臨嚴厲的懲罰機製,最低也是全家驅逐出境,情節嚴重的主犯斬首,家屬流放。”
“流放?往哪裏流放?”
主管政法的李守政開口迴答道:“高麗半島,西伯利亞。”
“那......那豈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
“對啊,不然還送他們去享福不成?隻有這樣才能震懾住那些心懷惡念的歹人。”
那名大校皺了皺眉:“你們這樣不怕民眾對你們心懷怨念嗎?”
李守政嗬嗬一笑:“心裏憋著幹壞事的人才會害怕我們,那些想好好過日子的老百姓巴不得我們的法律再嚴苛一點呢。”
李萬山幾人想了想,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道理。
夏至緊跟著解釋道:“在青陽,政務人員的待遇相當高,僅次於軍人,即使他們不貪不占,也能過上優渥的生活,根本沒必要冒那麽大的風險去貪汙。”
“高薪養廉?”
“對!”
那名大校疑惑道:“小國家可以實施這種政策,他們的公務人員少,不會有那麽大的財政壓力,咱們華夏人這麽多,這麽幹財政能支撐得了嗎?”
夏至嗬嗬一笑:“要是舊時代那種龐大臃腫的政務體係肯定不行,一個幾萬人的小縣城就敢設置四五十個政務部門,誰能養得起!”
陳芝國接過他的話頭繼續說道:“在舊時代,十幾個人就要養活一個吃公家飯的,財政壓力能不大嘛!”
他彈彈煙灰:“可現在青陽三四千萬人口,政法財三大委員會再加上其他一些公職人員總共也才二三十萬人,養起來一點不吃力。”
李萬山坐在那裏一聲不吭,隻是一口接一口的抽著煙。
“青陽的政策我之前多少也知道一點兒,說起來,沒什麽特別高明的地方,可怎麽就能把東北打造成那麽富強的世外桃源呢?”
夏至微微一笑:“將軍,政策是死的,執行政策的人是活的呀。”
“哦?這話怎麽說?”
“就拿上京城來說吧,接管上京城的政務民生工作您用了一個多月,可如果換成是我手下的工作組,大概隻需要十多天就夠了。”
夏至咧咧嘴:“知道差在哪兒嗎?就差在工作效率上。”
李萬山沒說話,認真的聽夏至繼續說下去。
“您手下幹活的人並不少,而且絕大部分都是過去的公務人員,工作能力方麵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您發現了嗎?他們的效率就是提不上去,為什麽呢?”
夏至略一停頓:“因為這些人還保留著舊時代公務人員的臭毛病,太拿自己當迴事了。”
李萬山的眉頭不自覺地微微皺起。
“這些人心裏想的是,無論誰上台執政,都需要他們這些中低層幹部來幹活,幫統治者管理民眾,他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是人民公仆。”
夏至笑嗬嗬的揮揮手。
“如果把管理天下看作是放牧的話,那老百姓就是羊,掌權者就是羊倌,那些官員則把自己當成了趕羊的鞭子。”
這大膽又直白的比喻讓李萬山目光一凝。
夏至不以為意的笑笑:“將軍,我說話有點直,可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您要是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當我在胡說八道了。”
李萬山反問了一句:“為什麽你的人效率就那麽高?”
“不高不行啊,在青陽,能者上,平者下,濁者......殺!”
默默坐在李萬山身後的兩名中年軍官聞言,抬頭看了看夏至,也不知心裏在想些什麽。
“將軍,您最近剛接管上京城,我猜肯定遇到了肯多糟心事吧?”
防衛軍的軍情團一直保持著對上京城的嚴密監視,所以夏至對城裏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就在不久前,華夏軍的糾察隊剛剛查獲一起貪腐案,幾天之內就揪出一百多名參與克扣救濟糧中飽私囊的政務官員。
李萬山大發雷霆下令嚴辦,最後砍了三名當官的腦袋,罷免了十幾人的職務,其餘牽扯其中的幾十名工作人員全都受到相應處分。
乍一看,這事辦的沒毛病,至少李萬山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嚴查嚴辦了,可在夏至眼裏,這種處理結果簡直像是過家家一樣兒戲,白白浪費了一次收獲民心整頓吏治的好機會。
“我有沒有糟心事你小子還不知道嗎?你的探子都快扒著我家牆頭往裏麵看了!”
李萬山意有所指的笑罵一句,接過陳芝國遞過來的一支卷煙,又偏著頭讓陳芝國給他把煙點上。
夏至裝傻充愣不接他的話茬,轉而提起前幾天剛剛宣判的那起貪腐案。
“將軍,前幾天您處理的那件案子如果放在青陽,你知道會怎麽判罰嗎?”
“籲......”
李萬山噴出口煙,隔著嫋嫋升起的煙霧看向夏至。
“我知道,全青陽都在傳說你小子心狠手黑,容不得手下犯一點錯,你們有件貪腐案叫東極星案對吧。”
夏至笑嗬嗬的搖搖頭:“您這都是哪兒打聽到的消息,我不是容不得手下犯錯,隻是不允許有人屍位素餐而已。”
李萬山收起臉上的笑容:“治理國家靠的可不是嚴刑峻法,那隻會讓人因為害怕犯錯而喪失主動性。”
“我不認為嚴刑峻法會阻礙人們發揮主動性,有罰也有獎,我們鼓勵創新,加大檢查機製的徹查力度,隻要你有貢獻,絕對會得到相應的獎勵。”
夏至目光堅定地望著李萬山:“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舊時代那套溫和的懲罰措施已經不適合這個殘酷的亂世。”
李萬山一言不發,腦子裏不停思索著夏至所說的話。
“就像您剛才說的東極星案,自打有了那件案子作為參考標的,我的轄區內貪腐案幾乎絕跡,隻要民眾發現公務人員有吃拿卡要的,第一時間就會報警。”
李萬山身旁一名四十多歲的大校軍官開口問道:“如果有人栽贓陷害呢?”
夏至看向那名大校:“那舉報人將會麵臨嚴厲的懲罰機製,最低也是全家驅逐出境,情節嚴重的主犯斬首,家屬流放。”
“流放?往哪裏流放?”
主管政法的李守政開口迴答道:“高麗半島,西伯利亞。”
“那......那豈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
“對啊,不然還送他們去享福不成?隻有這樣才能震懾住那些心懷惡念的歹人。”
那名大校皺了皺眉:“你們這樣不怕民眾對你們心懷怨念嗎?”
李守政嗬嗬一笑:“心裏憋著幹壞事的人才會害怕我們,那些想好好過日子的老百姓巴不得我們的法律再嚴苛一點呢。”
李萬山幾人想了想,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道理。
夏至緊跟著解釋道:“在青陽,政務人員的待遇相當高,僅次於軍人,即使他們不貪不占,也能過上優渥的生活,根本沒必要冒那麽大的風險去貪汙。”
“高薪養廉?”
“對!”
那名大校疑惑道:“小國家可以實施這種政策,他們的公務人員少,不會有那麽大的財政壓力,咱們華夏人這麽多,這麽幹財政能支撐得了嗎?”
夏至嗬嗬一笑:“要是舊時代那種龐大臃腫的政務體係肯定不行,一個幾萬人的小縣城就敢設置四五十個政務部門,誰能養得起!”
陳芝國接過他的話頭繼續說道:“在舊時代,十幾個人就要養活一個吃公家飯的,財政壓力能不大嘛!”
他彈彈煙灰:“可現在青陽三四千萬人口,政法財三大委員會再加上其他一些公職人員總共也才二三十萬人,養起來一點不吃力。”
李萬山坐在那裏一聲不吭,隻是一口接一口的抽著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