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潼關天險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孟少安的想法,他肯定是希望能去衛青鸞手下打鬼子的,畢竟這是絕大多數華夏男人都無數次幻想過的頂級爽事。
不過當他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過目前華夏軍的整體戰略布局之後,還是決定前往陝州,想辦法和那裏的華夏軍合力先把潼關打下來。
隻要潼關一破,關中局勢瞬間就會明朗起來,華夏軍李文廣部和後秦軍就會交換戰場主動權,收複關中平原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次並不是隻有特戰團單獨前往陝州,一直跟著唐展的羅長軍也會率領他的重騎兵團趕赴那裏,並且夏至還把蒙族第四騎兵師派到孟少安手下。
打潼關用不上騎兵部隊,可一旦進了關中平原,那八百裏秦川就是騎兵的天下。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不知有多少名臣良將都曾在那裏揮灑過自己的才華,那片黃土地始終被滾燙的熱血浸潤,因此才一直充盈著蓬勃的生命力。
李文廣之所以不惜和夏至翻臉也要得到一片自己的草場,就是因為如果沒有騎兵,那他的西進計劃將會變得寸步難行。
就拿對付眼前的後秦軍來說,如果李文廣手上有一支騎兵部隊,他很容易就能把長安城困成一座孤城。
可正是因為沒有騎兵,缺乏機動性的華夏軍一旦深入關中地區,很容易就會被後秦軍反包圍。
在秦蜀卿長久以來不斷地洗腦鼓吹之下,關中地區那些曆來以秦人自居的民眾逐漸認同這個後秦王朝。
他們認為隻有關中人才是正兒八經的先秦血脈,長安城是華夏的核心,而以長安城作為國都的後秦才能代表華夏正統。
對於這一現象,李萬山和夏至都有些束手無策,民眾的認知一旦產生,想要扭轉過來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古往今來,隻有一種方法能在短時間內讓老百姓重新變得聽話懂事,那就是殺戮,殺到他們害怕,殺到他們恢複理智。
不過通常隻有異族才會采用這種方式收複人心,比方說元初的蒙族人和清初的滿族人。
拿到軍令的孟少安戀戀不舍的離開秦淮懿溫暖的懷抱,不顧小妞妞的撒嬌挽留,毅然帶著特戰團踏上了開往陝州的軍列。
與此同時,羅長軍也終於得以遠離那片讓他感到煩悶甚至有些窒息的江南。
蘇杭的梅雨幾乎讓重騎兵的盔甲鏽蝕,水鄉的溫柔也差點消磨掉騎士的銳氣,再不走,第一騎兵團的騎士恐怕都會變成軟腳蝦。
為了運送這些寶貝騎兵,鐵路部門整整調運了五列掛載五十多節車廂的專列,才把那些比人還金貴的戰馬運走。
相比之下,從蒙中出發的第四騎兵師待遇就要差得多,他們要沿著公路自己走到陝州。
不是夏至偏心,實在是沒有那麽大的運載能力。
夏至組建的這三個騎兵師規模相當,不算五千騎兵和數千後勤人員,光是戰馬就有將近三萬匹,就算把鐵路部一把手吊起來打,也擠不出足夠的蒸汽機車。
雖然現在華夏軍控製的範圍內已經找出來近百輛舊時代儲備的蒸汽機車,可運輸任務也隨著地盤和人口不斷增加變得越來越繁重。
陳芝國半年前就給運輸部和裝備部下了命令,由他們兩個部門牽頭,開始研發生產新的蒸汽機車。
可是就憑如今的生產力,想要造出一輛蒸汽機車簡直千難萬難,就算有全套技術圖紙,沒有巨大的人力和物資投入再加上幾年時間,連想都不要想。
青陽防衛軍的後勤保障部已經並入了華夏軍的總後勤部,部長鄭東被調往運輸部擔任二把,歸屬政務委員會管轄,那個像狗熊成精一樣的副部長王瞎子則升任總後部長,掛少將軍銜。
自漢末曹孟德於潼關築城以來,兩千年間這座天下第二關也曾多次被攻破,不過想要拿下這裏,攻城一方通常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潼關地形無比險要,正處於陝豫晉三省交匯之地,南鄰秦嶺,飛鳥難渡,北有渭洛河穀,溝深水急。
古時潼關下的小路僅有兩三丈寬,舊時代雖然修築了高速公路和國道,但早就被後秦軍把路堵死,並且重新修築起關城,讓潼關再次恢複了舊時模樣。
如今駐紮在陝州的華夏軍是李萬山的嫡係部隊108師,師長程度,綽號程大拿。
以前的程大拿脾氣不好,老喜歡跟上級對著幹,是個刺頭,所以直到三十多歲肩上還掛著一毛二的肩章。
要不是後來被李萬山注意到,恐怕這家夥早就拿著退役津貼離開部隊了。
程大拿有手絕活,那就是凡是他帶過的兵,每個人都能把自己最擅長的一項技能練到極致。
在程大拿的老部隊,每年的單兵大比武都有他帶過的兵拿冠軍。
三十米蛇形跑十六秒,站立投彈七十五米,無負重五公裏越野十七分鍾,這成績拿到集團軍也能穩進前三名。
程大拿之所以一直沒有強攻潼關,一方麵是不想讓部隊傷亡過大,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上頭沒有下達強攻的命令,所以他才一直待在陝州。
當他得知夏至把自己的親衛部隊派來陝州後,他就知道上頭已經下定決心要拿下潼關。
程大拿這段時間當然沒閑著,陝州周邊的地形早被他摸了個清楚,還製定了一套傷亡最小的攻城方案。
等孟少安和羅長軍先後到達陝州後,兩人很快便一起來找程大拿商量攻城的事。
看完程大拿的攻城方案,孟少安皺著眉頭把方案放迴到桌上。
“預計五成的傷亡率,這代價還是太大,不行。”
“嗯,所以我才一直沒什麽動作的,不然早就把潼關打下來了。”
程大拿用審視的眼光看著眼前這兩位夏軍長的心腹愛將。
“鐵路隧道呢?堵死了嗎?”
“堵死了,我派人疏通過,沒成功,還搭進去幾個兄弟。”
孟少安看著地圖撓了撓頭:“秦嶺裏麵的小路呢?”
“裏麵有條國道,不過被後秦軍弄塌方了,部隊走不了。”
程大拿用下巴指了指南邊:“南邊就是華山和老君山,天險,連個村子都沒有,小路什麽的想都別想。”
不過當他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過目前華夏軍的整體戰略布局之後,還是決定前往陝州,想辦法和那裏的華夏軍合力先把潼關打下來。
隻要潼關一破,關中局勢瞬間就會明朗起來,華夏軍李文廣部和後秦軍就會交換戰場主動權,收複關中平原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次並不是隻有特戰團單獨前往陝州,一直跟著唐展的羅長軍也會率領他的重騎兵團趕赴那裏,並且夏至還把蒙族第四騎兵師派到孟少安手下。
打潼關用不上騎兵部隊,可一旦進了關中平原,那八百裏秦川就是騎兵的天下。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不知有多少名臣良將都曾在那裏揮灑過自己的才華,那片黃土地始終被滾燙的熱血浸潤,因此才一直充盈著蓬勃的生命力。
李文廣之所以不惜和夏至翻臉也要得到一片自己的草場,就是因為如果沒有騎兵,那他的西進計劃將會變得寸步難行。
就拿對付眼前的後秦軍來說,如果李文廣手上有一支騎兵部隊,他很容易就能把長安城困成一座孤城。
可正是因為沒有騎兵,缺乏機動性的華夏軍一旦深入關中地區,很容易就會被後秦軍反包圍。
在秦蜀卿長久以來不斷地洗腦鼓吹之下,關中地區那些曆來以秦人自居的民眾逐漸認同這個後秦王朝。
他們認為隻有關中人才是正兒八經的先秦血脈,長安城是華夏的核心,而以長安城作為國都的後秦才能代表華夏正統。
對於這一現象,李萬山和夏至都有些束手無策,民眾的認知一旦產生,想要扭轉過來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古往今來,隻有一種方法能在短時間內讓老百姓重新變得聽話懂事,那就是殺戮,殺到他們害怕,殺到他們恢複理智。
不過通常隻有異族才會采用這種方式收複人心,比方說元初的蒙族人和清初的滿族人。
拿到軍令的孟少安戀戀不舍的離開秦淮懿溫暖的懷抱,不顧小妞妞的撒嬌挽留,毅然帶著特戰團踏上了開往陝州的軍列。
與此同時,羅長軍也終於得以遠離那片讓他感到煩悶甚至有些窒息的江南。
蘇杭的梅雨幾乎讓重騎兵的盔甲鏽蝕,水鄉的溫柔也差點消磨掉騎士的銳氣,再不走,第一騎兵團的騎士恐怕都會變成軟腳蝦。
為了運送這些寶貝騎兵,鐵路部門整整調運了五列掛載五十多節車廂的專列,才把那些比人還金貴的戰馬運走。
相比之下,從蒙中出發的第四騎兵師待遇就要差得多,他們要沿著公路自己走到陝州。
不是夏至偏心,實在是沒有那麽大的運載能力。
夏至組建的這三個騎兵師規模相當,不算五千騎兵和數千後勤人員,光是戰馬就有將近三萬匹,就算把鐵路部一把手吊起來打,也擠不出足夠的蒸汽機車。
雖然現在華夏軍控製的範圍內已經找出來近百輛舊時代儲備的蒸汽機車,可運輸任務也隨著地盤和人口不斷增加變得越來越繁重。
陳芝國半年前就給運輸部和裝備部下了命令,由他們兩個部門牽頭,開始研發生產新的蒸汽機車。
可是就憑如今的生產力,想要造出一輛蒸汽機車簡直千難萬難,就算有全套技術圖紙,沒有巨大的人力和物資投入再加上幾年時間,連想都不要想。
青陽防衛軍的後勤保障部已經並入了華夏軍的總後勤部,部長鄭東被調往運輸部擔任二把,歸屬政務委員會管轄,那個像狗熊成精一樣的副部長王瞎子則升任總後部長,掛少將軍銜。
自漢末曹孟德於潼關築城以來,兩千年間這座天下第二關也曾多次被攻破,不過想要拿下這裏,攻城一方通常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潼關地形無比險要,正處於陝豫晉三省交匯之地,南鄰秦嶺,飛鳥難渡,北有渭洛河穀,溝深水急。
古時潼關下的小路僅有兩三丈寬,舊時代雖然修築了高速公路和國道,但早就被後秦軍把路堵死,並且重新修築起關城,讓潼關再次恢複了舊時模樣。
如今駐紮在陝州的華夏軍是李萬山的嫡係部隊108師,師長程度,綽號程大拿。
以前的程大拿脾氣不好,老喜歡跟上級對著幹,是個刺頭,所以直到三十多歲肩上還掛著一毛二的肩章。
要不是後來被李萬山注意到,恐怕這家夥早就拿著退役津貼離開部隊了。
程大拿有手絕活,那就是凡是他帶過的兵,每個人都能把自己最擅長的一項技能練到極致。
在程大拿的老部隊,每年的單兵大比武都有他帶過的兵拿冠軍。
三十米蛇形跑十六秒,站立投彈七十五米,無負重五公裏越野十七分鍾,這成績拿到集團軍也能穩進前三名。
程大拿之所以一直沒有強攻潼關,一方麵是不想讓部隊傷亡過大,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上頭沒有下達強攻的命令,所以他才一直待在陝州。
當他得知夏至把自己的親衛部隊派來陝州後,他就知道上頭已經下定決心要拿下潼關。
程大拿這段時間當然沒閑著,陝州周邊的地形早被他摸了個清楚,還製定了一套傷亡最小的攻城方案。
等孟少安和羅長軍先後到達陝州後,兩人很快便一起來找程大拿商量攻城的事。
看完程大拿的攻城方案,孟少安皺著眉頭把方案放迴到桌上。
“預計五成的傷亡率,這代價還是太大,不行。”
“嗯,所以我才一直沒什麽動作的,不然早就把潼關打下來了。”
程大拿用審視的眼光看著眼前這兩位夏軍長的心腹愛將。
“鐵路隧道呢?堵死了嗎?”
“堵死了,我派人疏通過,沒成功,還搭進去幾個兄弟。”
孟少安看著地圖撓了撓頭:“秦嶺裏麵的小路呢?”
“裏麵有條國道,不過被後秦軍弄塌方了,部隊走不了。”
程大拿用下巴指了指南邊:“南邊就是華山和老君山,天險,連個村子都沒有,小路什麽的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