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搖搖欲墜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城牆上那直衝雲霄的喊殺聲,長安城裏的老百姓全都忐忑不安的等待著最終結果。
董老漢在家裏坐立不安,最終還是忍不住背著手走出家門,他其實腿腳利索的很,之前之所以拄個拐棍,純粹是為了糊弄那些征兵的。
城中村的街道上三三兩兩站著一些和他一樣在家裏待不住的半大老頭,老鄰居們自然而然地湊到一起聊起了城外的戰事。
“也不知這次華夏軍能不能把城打哈來,唉......”
“怕不是又像前兩次一樣,在門口蹭蹭就萎咧,木音音!”
董老漢滿心憂慮的朝城牆的方向看了一眼:“這次不會了吧。”
城中村的位置本就在西郊附近,距離城牆並不算遠。
“城裏的兵力不足,估計是城頭上麽背住,不然也不會來村裏征兵。”
說起征兵,幾個老頭又想起了自家的娃。
“也不知娃們在外麵咋樣咧,唉,心裏木亂得很。”
一個老頭唉聲歎氣的念叨著自家那個跟著運輸隊去華陰大營運貨的兒子,引得老頭們連連歎氣。
心裏有底的董老漢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陪著應和兩聲,就在這時,從村東頭走來幾個人,董老漢等人馬上閉口不言,冷冷看著來人越走越近。
“你們幾個老漢在這兒弄啥咧?”
走過來那群人中一個和董老漢年紀相仿的半大老頭肩上扛著條扁擔,遠遠朝幾個老頭喊道:“木事做就跟額走!”
“弄啥去咧?”
“娃們在城頭上打仗捏,咱幫不上忙,去幫他們搬搬扛扛幹點活也好嘛。”
董老漢翻了個白眼,來的這幾個人也是村裏的,全是被秦蜀卿洗腦後死忠於後秦的那種家庭,家裏都有人在後秦軍服役,和董老漢他們不是一路人。
董老漢身邊一個老頭一手扶了扶腰:“你們去吧,額這幾天渾身疼捏,彎不下去腰,就不去裹亂咧。”
“哼哼......”
知道老頭是敷衍他們,不知是誰偷笑出聲。
那幾個人臉色變得不太好看,扛扁擔的老頭冷冷道:“剛剛不是來征兵了嗎,你們幾家都出人沒?”
董老漢不屑的瞥了他一眼:“杜老三,你是幹啥滴!這話能輪得到你來問?當兵的都不說啥,你是從哪個褲襠裏冒出來滴?”
“賊你媽你說啥!”
老頭抄起手裏的扁擔就要朝董老漢衝過來,卻被兩邊的人攔下來。
“你們這些落後分子簡直是丟秦人先祖的臉捏!”
老頭隔著人群朝董老漢罵道:“娃們在前頭打仗,你們就在這兒像個哈婆娘一樣諞閑,不知羞捏!”
“打仗?跟誰打?你們那是......”
董老漢激動的想要反駁,卻被身邊的老頭一把拉住打斷他要說的話。
很快眾人把罵罵咧咧的兩人分開,要去前線幫忙那幾個人不再理會董老漢,徑直走出村子朝不遠處的城牆走去。
“瓜不及及的哈慫,這是尋死去咧!”
看著幾人的背影,董老漢吐了口唾沫。
“算咧算咧包說咧,都迴吧,萬一一會兒華夏軍真打進來,城裏怕不是要亂上一陣子,都迴去把大門一關哈。”
城牆上,後秦軍的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不斷有華夏軍士兵衝上城牆建立陣地,可缺少後備部隊的後秦軍卻無力把敵人趕下去。
長安城的城牆太漫長了,站在牆上甚至都看不到另一頭的形勢,指揮官的軍令很難及時傳達到基層軍官手上。
在東門指揮戰鬥的長安城守將已經親自提刀上陣,盡管如此,也還是無法改變戰場形勢。
“哈......”
守將奮力斬殺了一名好不容易攻上城牆的華夏軍士兵,隨後喊來自己的傳令兵。
“把城牆下麵來幫忙幹活的民夫都給我拉上來!所有人都要拿起武器上城牆!把命令給我傳出去,快!”
接到命令的傳令兵拉過幾匹戰馬,快速向兩邊傳達他的命令。
長安城的城牆有很長一段都是利用城市快速路改造的,上麵就是原來的行車公路,非常有利於兵力轉運。
隨著他的命令被傳遞下去,城牆上很快就多出一大批手裏拿著各種武器的民夫。
這些人雖然戰鬥力差強人意,可勝在數量眾多,很快就幫著後秦軍把華夏軍好不容易建立的前線陣地一一衝散。
眼見城頭上的形勢被逆轉,李文廣不僅沒下令撤兵,反倒繼續派出預備部隊向城牆發起衝鋒。
可如今城頭上的防守力量已經不再像剛開始時那樣單薄,縱使華夏軍拚著付出巨大傷亡奮力攻城,最終也沒能一鼓作氣把城牆打下來。
華夏軍的士氣明顯低落下去,李文廣萬般無奈之下,隻能下令暫停攻城,讓士兵們緩口氣,第一輪攻城戰就這樣結束了。
僅僅是這一輪攻擊,攻守雙方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華夏軍的傷亡率高達兩成,僅僅就李文廣親自指揮的北城牆區段就有四五千人傷亡。
而後秦軍同樣也不好受,雖然占據著地利優勢,也還是有三四千人死在城牆上,就連最後階段才加入戰鬥的民夫也有數千死傷。
望著城牆下的華夏軍,長安城守將眉頭緊鎖,雖然打退了敵人的首輪進攻,可他心裏清楚,下一輪攻勢一定更猛,漫長的城牆防線大概率還是要被突破的。
“將軍,有消息了!”
一名傳令兵從遠處跑過來,喘著粗氣遞給他一張卷成卷的小紙條。
守將掃了一眼紙條上的信息,心裏不由得一沉。
這是距離長安城最近的武關守軍給他送來的飛鴿傳信,一萬援軍預計將在今天天黑之前趕到長安城。
“一萬......太少了。”
守將心裏暗暗盤算著:“估計大散關的援軍明天上午也能趕到,但數量應該也不多。”
思忖片刻,守將寫了三封信,喊來自己最信賴的親兵。
“你多帶些人從南門出城,分成三路分別去找武關和大散關的援軍,一定把我的信交到主將手上。”
“明白,一定辦到,還有一路人呢?”
“還有一路人......”
守將沉吟了一下:“去迎漢中的援軍,國主一定也派了援軍迴來,我會提前飛鴿傳信給國主,告訴他我的計劃。”
不多時,十幾名守將親衛騎著快馬衝出南門,一頭紮進秦嶺群山之中。
董老漢在家裏坐立不安,最終還是忍不住背著手走出家門,他其實腿腳利索的很,之前之所以拄個拐棍,純粹是為了糊弄那些征兵的。
城中村的街道上三三兩兩站著一些和他一樣在家裏待不住的半大老頭,老鄰居們自然而然地湊到一起聊起了城外的戰事。
“也不知這次華夏軍能不能把城打哈來,唉......”
“怕不是又像前兩次一樣,在門口蹭蹭就萎咧,木音音!”
董老漢滿心憂慮的朝城牆的方向看了一眼:“這次不會了吧。”
城中村的位置本就在西郊附近,距離城牆並不算遠。
“城裏的兵力不足,估計是城頭上麽背住,不然也不會來村裏征兵。”
說起征兵,幾個老頭又想起了自家的娃。
“也不知娃們在外麵咋樣咧,唉,心裏木亂得很。”
一個老頭唉聲歎氣的念叨著自家那個跟著運輸隊去華陰大營運貨的兒子,引得老頭們連連歎氣。
心裏有底的董老漢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陪著應和兩聲,就在這時,從村東頭走來幾個人,董老漢等人馬上閉口不言,冷冷看著來人越走越近。
“你們幾個老漢在這兒弄啥咧?”
走過來那群人中一個和董老漢年紀相仿的半大老頭肩上扛著條扁擔,遠遠朝幾個老頭喊道:“木事做就跟額走!”
“弄啥去咧?”
“娃們在城頭上打仗捏,咱幫不上忙,去幫他們搬搬扛扛幹點活也好嘛。”
董老漢翻了個白眼,來的這幾個人也是村裏的,全是被秦蜀卿洗腦後死忠於後秦的那種家庭,家裏都有人在後秦軍服役,和董老漢他們不是一路人。
董老漢身邊一個老頭一手扶了扶腰:“你們去吧,額這幾天渾身疼捏,彎不下去腰,就不去裹亂咧。”
“哼哼......”
知道老頭是敷衍他們,不知是誰偷笑出聲。
那幾個人臉色變得不太好看,扛扁擔的老頭冷冷道:“剛剛不是來征兵了嗎,你們幾家都出人沒?”
董老漢不屑的瞥了他一眼:“杜老三,你是幹啥滴!這話能輪得到你來問?當兵的都不說啥,你是從哪個褲襠裏冒出來滴?”
“賊你媽你說啥!”
老頭抄起手裏的扁擔就要朝董老漢衝過來,卻被兩邊的人攔下來。
“你們這些落後分子簡直是丟秦人先祖的臉捏!”
老頭隔著人群朝董老漢罵道:“娃們在前頭打仗,你們就在這兒像個哈婆娘一樣諞閑,不知羞捏!”
“打仗?跟誰打?你們那是......”
董老漢激動的想要反駁,卻被身邊的老頭一把拉住打斷他要說的話。
很快眾人把罵罵咧咧的兩人分開,要去前線幫忙那幾個人不再理會董老漢,徑直走出村子朝不遠處的城牆走去。
“瓜不及及的哈慫,這是尋死去咧!”
看著幾人的背影,董老漢吐了口唾沫。
“算咧算咧包說咧,都迴吧,萬一一會兒華夏軍真打進來,城裏怕不是要亂上一陣子,都迴去把大門一關哈。”
城牆上,後秦軍的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不斷有華夏軍士兵衝上城牆建立陣地,可缺少後備部隊的後秦軍卻無力把敵人趕下去。
長安城的城牆太漫長了,站在牆上甚至都看不到另一頭的形勢,指揮官的軍令很難及時傳達到基層軍官手上。
在東門指揮戰鬥的長安城守將已經親自提刀上陣,盡管如此,也還是無法改變戰場形勢。
“哈......”
守將奮力斬殺了一名好不容易攻上城牆的華夏軍士兵,隨後喊來自己的傳令兵。
“把城牆下麵來幫忙幹活的民夫都給我拉上來!所有人都要拿起武器上城牆!把命令給我傳出去,快!”
接到命令的傳令兵拉過幾匹戰馬,快速向兩邊傳達他的命令。
長安城的城牆有很長一段都是利用城市快速路改造的,上麵就是原來的行車公路,非常有利於兵力轉運。
隨著他的命令被傳遞下去,城牆上很快就多出一大批手裏拿著各種武器的民夫。
這些人雖然戰鬥力差強人意,可勝在數量眾多,很快就幫著後秦軍把華夏軍好不容易建立的前線陣地一一衝散。
眼見城頭上的形勢被逆轉,李文廣不僅沒下令撤兵,反倒繼續派出預備部隊向城牆發起衝鋒。
可如今城頭上的防守力量已經不再像剛開始時那樣單薄,縱使華夏軍拚著付出巨大傷亡奮力攻城,最終也沒能一鼓作氣把城牆打下來。
華夏軍的士氣明顯低落下去,李文廣萬般無奈之下,隻能下令暫停攻城,讓士兵們緩口氣,第一輪攻城戰就這樣結束了。
僅僅是這一輪攻擊,攻守雙方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華夏軍的傷亡率高達兩成,僅僅就李文廣親自指揮的北城牆區段就有四五千人傷亡。
而後秦軍同樣也不好受,雖然占據著地利優勢,也還是有三四千人死在城牆上,就連最後階段才加入戰鬥的民夫也有數千死傷。
望著城牆下的華夏軍,長安城守將眉頭緊鎖,雖然打退了敵人的首輪進攻,可他心裏清楚,下一輪攻勢一定更猛,漫長的城牆防線大概率還是要被突破的。
“將軍,有消息了!”
一名傳令兵從遠處跑過來,喘著粗氣遞給他一張卷成卷的小紙條。
守將掃了一眼紙條上的信息,心裏不由得一沉。
這是距離長安城最近的武關守軍給他送來的飛鴿傳信,一萬援軍預計將在今天天黑之前趕到長安城。
“一萬......太少了。”
守將心裏暗暗盤算著:“估計大散關的援軍明天上午也能趕到,但數量應該也不多。”
思忖片刻,守將寫了三封信,喊來自己最信賴的親兵。
“你多帶些人從南門出城,分成三路分別去找武關和大散關的援軍,一定把我的信交到主將手上。”
“明白,一定辦到,還有一路人呢?”
“還有一路人......”
守將沉吟了一下:“去迎漢中的援軍,國主一定也派了援軍迴來,我會提前飛鴿傳信給國主,告訴他我的計劃。”
不多時,十幾名守將親衛騎著快馬衝出南門,一頭紮進秦嶺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