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和平協議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了長安城向南十幾公裏就是巍峨險峻的秦嶺山脈,天氣好的時候,在城裏的高樓上用肉眼就能看到遠處的群山。
在茫茫群山之中,一支後秦軍部隊正在一座隱秘的山穀中休息,他們是從武關去往長安城的援軍。
幾個小時前,正在拚命趕路的隊伍遇到了幾名從長安城出來的信使,他們帶來了長安城守將的一封信。
就在華夏軍結束第一輪攻城後,長安城守將臨時想出一個計策,他要把攻城的七萬華夏軍拖死在長安城裏。
他的計劃大體上分為幾步,首先就是趁著手上的守軍損失還不大時退到內城防守,把華夏軍吸引到長安城裏。
接下來,他讓三路趕來支援的部隊一起到達長安城外,利用華夏軍分兵攻擊內城的機會進入外城。
最後就是要讓援軍部隊在城市裏和華夏軍展開巷戰,屆時內城的守軍也會出城加入戰鬥。
長安城是後秦軍的地盤,兩軍在城市裏開戰的話,後秦軍將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按照信上的要求,這支援軍部隊要在秦嶺山脈中休整一夜,等到第二天上午和大散關趕來的援軍會合。
雖然是夏天,可這支部隊還是紮起了簡易帳篷,山裏的蚊子太多了,如果沒有帳篷,晚上根本別想睡覺。
帶隊的軍官坐在一個小馬紮上和幾名手下商量明天的路線,他的帳篷不大,擠進來幾個人就變得異常憋悶。
“從西峽口出山,然後貼著山腳往西四五公裏就能趕到集合點。”
一名手下手指著地圖:“這條路線最近,明早六七點鍾出發就來得及。”
軍官搖搖頭:“不太穩妥吧,這條路太顯眼了,聽說華夏軍的斥候有點本事,咱還是小心點別被他們盯上。”
手下聳聳肩:“總不能走老龍口吧,那得多走十幾公裏山路呢,早上三四點鍾就得爬起來。”
“小心點無大錯。”
另一名手下開口道:“山裏的路就那麽幾條,華夏軍真想找咱們的話一點難度也沒有,關鍵就是盯上咱們有什麽用,他們還能分兵堵截咱們?”
有人不以為然:“我覺得可能性不大,華夏軍都被拴在長安城裏了,拿什麽堵截咱們!他們要是敢分兵,城裏的守軍就會出動。”
軍官很謹慎:“你們別忘了,華陰大營裏還有一支華夏軍呢。”
“他們敢離開華陰,潼關的守軍就有機會奪迴大營,我認為問題不大。”
聽著手下七嘴八舌的勸說,軍官最後還是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決定明天一早走那條距離更近的路到集合點與另一支援軍會合。
第二天,當這支部隊剛剛從西峽口走出秦嶺山區,就遭到了華夏軍的伏擊。
猝不及防之下,後秦軍死傷慘重,軍官想要帶領其餘部隊退迴山區,卻再次遭到另一支華夏軍的伏擊,前後不過幾十分鍾時間,一萬後秦軍就被徹底擊敗。
與此同時,另一支從大散關趕來的援軍離開山區進入關中平原後不到十公裏,遭到華夏軍騎兵部隊的伏擊。
帶隊軍官在第一輪攻擊中就被一支羽箭射死,剩下的士兵幾乎沒怎麽抵抗就向華夏軍繳械投降。
幾天後,漢中西南方向十幾公裏的一座山城之中,後秦國國主秦蜀卿正麵無表情的等著川府軍團軍團長黃四喜來和他簽署和平協議。
秦蜀卿四十出頭的年紀,當了幾年後秦國主後,身上倒也有了幾分上位者的氣勢,此刻他雖然看起來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可實際上心裏已經急的冒火。
就在兩天前,他再次收到長安城守將飛鴿傳書送來的急報,華夏軍並未如他所料那樣進入長安城,反倒是在外城牆上駐紮下來。
而且三路援軍到現在都沒有音訊,有很大可能是已經被華夏軍消滅。
秦蜀卿知道,自己必須盡快率領主力部隊返迴長安。
他不擔心內城被攻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華夏軍沒有一年半載時間根本打不下防守嚴密的內城。
他擔心的是長安城裏那些牆頭草一樣的老百姓。
雖然秦蜀卿不遺餘力給關中的老百姓洗腦,可總有一部分人油鹽不進,表麵上對你恭恭敬敬,可無論他開出什麽條件,那些人也不肯讓家裏的年輕人加入後秦軍。
若不是還要指望這些人服勞役交田稅,秦蜀卿恨不得把他們全都送到煤礦去挖煤。
華夏軍在長安城多待一天,這些人就多幾分可能倒向華夏軍,自己要是再晚幾天迴去,說不定長安內城就會變成一座得不到任何援助的城中孤城。
內心焦躁不安的秦蜀卿緩緩扭頭看了一眼靠牆放著的一座落地座鍾,時針已經指向九點鍾方向。
按照約定,此時川府軍團的黃四喜應該已經坐在對麵,可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一個川府軍團的人露麵,這讓秦蜀卿本就焦躁的心情更加煩悶。
又過了一小會兒,外麵傳來一陣人聲,一名侍從走到窗前向外張望兩眼,隨後站迴到秦蜀卿身後。
“國主,黃四喜來咧。”
秦蜀卿沒吭聲,深吸一口氣閉上眼調整心態,直到聽到開門聲才把眼睜開。
對開的房門被人從外麵打開,一個不到四十歲的矮壯青年大步走進來,一邊雙手合十陪著笑臉一邊看向秦蜀卿。
“哈哈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有點事耽誤了一會兒,國主莫怪呦。”
秦蜀卿微微一笑,神色淡然的抬了抬手。
“麽事,黃四爺坐。”
矮壯青年正是川府軍團的軍團長黃四喜,掌控整個川府地區的袍哥首領。
有人替黃四喜拉開椅子,黃四喜一屁股坐在秦蜀卿對麵。
“國主今天氣色不錯嘛,是不是有麽子好事啊?”
“木什麽好事,就是昨天睡得好,今早上吃的也饞活。”
黃四喜哈哈大笑:“那就好那就好。”
秦蜀卿不想再和他多浪費時間,轉頭示意了一下身後的侍從,侍從會意,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協議放在他麵前。
“這是之前談好的條件,黃四爺看一哈,要是木什麽問題的話,咱先把字簽一哈。”
在茫茫群山之中,一支後秦軍部隊正在一座隱秘的山穀中休息,他們是從武關去往長安城的援軍。
幾個小時前,正在拚命趕路的隊伍遇到了幾名從長安城出來的信使,他們帶來了長安城守將的一封信。
就在華夏軍結束第一輪攻城後,長安城守將臨時想出一個計策,他要把攻城的七萬華夏軍拖死在長安城裏。
他的計劃大體上分為幾步,首先就是趁著手上的守軍損失還不大時退到內城防守,把華夏軍吸引到長安城裏。
接下來,他讓三路趕來支援的部隊一起到達長安城外,利用華夏軍分兵攻擊內城的機會進入外城。
最後就是要讓援軍部隊在城市裏和華夏軍展開巷戰,屆時內城的守軍也會出城加入戰鬥。
長安城是後秦軍的地盤,兩軍在城市裏開戰的話,後秦軍將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按照信上的要求,這支援軍部隊要在秦嶺山脈中休整一夜,等到第二天上午和大散關趕來的援軍會合。
雖然是夏天,可這支部隊還是紮起了簡易帳篷,山裏的蚊子太多了,如果沒有帳篷,晚上根本別想睡覺。
帶隊的軍官坐在一個小馬紮上和幾名手下商量明天的路線,他的帳篷不大,擠進來幾個人就變得異常憋悶。
“從西峽口出山,然後貼著山腳往西四五公裏就能趕到集合點。”
一名手下手指著地圖:“這條路線最近,明早六七點鍾出發就來得及。”
軍官搖搖頭:“不太穩妥吧,這條路太顯眼了,聽說華夏軍的斥候有點本事,咱還是小心點別被他們盯上。”
手下聳聳肩:“總不能走老龍口吧,那得多走十幾公裏山路呢,早上三四點鍾就得爬起來。”
“小心點無大錯。”
另一名手下開口道:“山裏的路就那麽幾條,華夏軍真想找咱們的話一點難度也沒有,關鍵就是盯上咱們有什麽用,他們還能分兵堵截咱們?”
有人不以為然:“我覺得可能性不大,華夏軍都被拴在長安城裏了,拿什麽堵截咱們!他們要是敢分兵,城裏的守軍就會出動。”
軍官很謹慎:“你們別忘了,華陰大營裏還有一支華夏軍呢。”
“他們敢離開華陰,潼關的守軍就有機會奪迴大營,我認為問題不大。”
聽著手下七嘴八舌的勸說,軍官最後還是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決定明天一早走那條距離更近的路到集合點與另一支援軍會合。
第二天,當這支部隊剛剛從西峽口走出秦嶺山區,就遭到了華夏軍的伏擊。
猝不及防之下,後秦軍死傷慘重,軍官想要帶領其餘部隊退迴山區,卻再次遭到另一支華夏軍的伏擊,前後不過幾十分鍾時間,一萬後秦軍就被徹底擊敗。
與此同時,另一支從大散關趕來的援軍離開山區進入關中平原後不到十公裏,遭到華夏軍騎兵部隊的伏擊。
帶隊軍官在第一輪攻擊中就被一支羽箭射死,剩下的士兵幾乎沒怎麽抵抗就向華夏軍繳械投降。
幾天後,漢中西南方向十幾公裏的一座山城之中,後秦國國主秦蜀卿正麵無表情的等著川府軍團軍團長黃四喜來和他簽署和平協議。
秦蜀卿四十出頭的年紀,當了幾年後秦國主後,身上倒也有了幾分上位者的氣勢,此刻他雖然看起來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可實際上心裏已經急的冒火。
就在兩天前,他再次收到長安城守將飛鴿傳書送來的急報,華夏軍並未如他所料那樣進入長安城,反倒是在外城牆上駐紮下來。
而且三路援軍到現在都沒有音訊,有很大可能是已經被華夏軍消滅。
秦蜀卿知道,自己必須盡快率領主力部隊返迴長安。
他不擔心內城被攻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華夏軍沒有一年半載時間根本打不下防守嚴密的內城。
他擔心的是長安城裏那些牆頭草一樣的老百姓。
雖然秦蜀卿不遺餘力給關中的老百姓洗腦,可總有一部分人油鹽不進,表麵上對你恭恭敬敬,可無論他開出什麽條件,那些人也不肯讓家裏的年輕人加入後秦軍。
若不是還要指望這些人服勞役交田稅,秦蜀卿恨不得把他們全都送到煤礦去挖煤。
華夏軍在長安城多待一天,這些人就多幾分可能倒向華夏軍,自己要是再晚幾天迴去,說不定長安內城就會變成一座得不到任何援助的城中孤城。
內心焦躁不安的秦蜀卿緩緩扭頭看了一眼靠牆放著的一座落地座鍾,時針已經指向九點鍾方向。
按照約定,此時川府軍團的黃四喜應該已經坐在對麵,可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一個川府軍團的人露麵,這讓秦蜀卿本就焦躁的心情更加煩悶。
又過了一小會兒,外麵傳來一陣人聲,一名侍從走到窗前向外張望兩眼,隨後站迴到秦蜀卿身後。
“國主,黃四喜來咧。”
秦蜀卿沒吭聲,深吸一口氣閉上眼調整心態,直到聽到開門聲才把眼睜開。
對開的房門被人從外麵打開,一個不到四十歲的矮壯青年大步走進來,一邊雙手合十陪著笑臉一邊看向秦蜀卿。
“哈哈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有點事耽誤了一會兒,國主莫怪呦。”
秦蜀卿微微一笑,神色淡然的抬了抬手。
“麽事,黃四爺坐。”
矮壯青年正是川府軍團的軍團長黃四喜,掌控整個川府地區的袍哥首領。
有人替黃四喜拉開椅子,黃四喜一屁股坐在秦蜀卿對麵。
“國主今天氣色不錯嘛,是不是有麽子好事啊?”
“木什麽好事,就是昨天睡得好,今早上吃的也饞活。”
黃四喜哈哈大笑:“那就好那就好。”
秦蜀卿不想再和他多浪費時間,轉頭示意了一下身後的侍從,侍從會意,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協議放在他麵前。
“這是之前談好的條件,黃四爺看一哈,要是木什麽問題的話,咱先把字簽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