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流亡外海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天夜裏,第二騎兵師的蒙族騎兵讓這些從中亞地區遠道而來的蘇俄騎兵體會了一下被狼群圍獵的滋味。
從入夜開始,蒙族騎兵就一次次衝擊蘇俄遠征軍的宿營地,警戒哨聲徹夜未停。
麵對趕來攔截的蘇俄騎兵,蒙族騎兵通常都是一沾即走,從來不戀戰。
開始的時候,蘇俄騎兵還會一路追趕試圖和蒙族騎兵近戰。
可是當追出去的騎兵隊伍接二連三被黑暗吞噬以後,便再也沒有蘇俄騎兵敢追擊來騷擾的蒙族騎兵。
午夜時分,不堪其擾的蘇俄騎兵統帥基裏爾組織弓箭手配合騎兵設下埋伏,卻被賽罕憑借野獸一樣敏銳的嗅覺提前發現。
最後非但沒能堵截到蒙族騎兵,自己還損失了二百多名弓箭手。
無計可施的蘇俄遠征軍隻能龜縮防守,在營地周圍插滿火把,所有人都撤迴到營地裏,不敢越雷池一步。
隱身在黑暗中的蒙族騎兵隨時可能從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鑽出來,朝著營地一頓亂射,然後趕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再次退迴到黑暗之中。
直到破曉時分,蒙族騎兵才唿嘯著消失在荒野之中,隻留下一夜沒合眼的蘇俄人。
另一邊,阿都沁的第三騎兵師依照軍情團提供的情報千裏奔襲到蘇俄人後方,突襲了一座名叫伯列揚夫斯克的小城。
這裏是蘇俄遠征軍的後勤補給基地,蘇俄人提前在這裏儲存了大量補給物資,從這裏出發為遠征軍運送補給能節省半個多月的路程。
伯列揚夫斯克駐紮著六千多名蘇俄守軍,另外還有大約一萬八千多名民夫,可惜這座小城並沒有城牆,蒙族騎兵輕而易舉地就攻進城裏。
最後,阿都沁付出了近千人傷亡的代價擊潰了蘇俄守軍,一把火將整座城市連同裏麵的海量物資付之一炬。
為了不讓蘇俄遠征軍提前知道自己的補給都被燒了,阿都沁下令攔截了所有想要給遠征軍送信的信使。
這樣一來,隻要葉澤農能和蘇俄遠征軍僵持一段時間,失去後勤補給的蘇俄人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在伊爾庫。
高麗半島,光州。
崔英鎮正一個人靜靜坐著發呆,房間裏彌漫著嗆人的煙味。
和幾年前相比,現在的崔英鎮無疑蒼老了許多。
曾經那個野心勃勃、想要帶領高麗族人開創一番基業的壯年如今已經半頭白發,哪怕穿著筆挺的西裝也掩不住眼神裏那股濃濃的倦意。
此刻的他心裏有了一絲悔意。
他在想如果當年在嶺東他沒有背叛華夏,沒有發動那場種族大屠殺,而是選擇和宋老虎一道加入青陽防衛軍,現在會是怎樣一副光景。
曾經的青陽防衛軍已經搖身一變成了華夏軍,那個年紀輕輕的夏至更是一步登天,成了執掌華夏的二把手,隻差一步就可以君臨天下。
當年和自己共同創建嶺東市民自救會的宋老虎如今已經是華夏軍的少將師長,眼看就要完成獨力清剿高麗半島的曆史壯舉,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可再看看自己,從嶺東一路顛沛流離,最後逃亡到這破破爛爛的半島一隅苟且偷生,還要時刻擔心華夏軍會不會明天就揮兵南下把自己趕到海裏去。
這種巨大的反差時時刻刻都在撕扯著崔英鎮的神經。
門外傳來腳步聲,不多時,樸正勇和車正赫兩人推開房門走了進來。
崔英鎮收迴思緒,抬眼看著兩人在自己對麵坐下。
“江源郡又有人發動暴亂,一座糧庫被搶了。”
車正赫沉聲道:“國民軍已經前往鎮壓,不過......糧食恐怕拿不迴來了。”
“你看著辦吧。”
崔英鎮的聲音都透著一股頹廢。
樸正勇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彼此的憂慮。
“崔議員,有個好消息,我們已經在幾座碼頭找到一批還能用的船,改造成風帆動力就可以直接下海。”
“哦,不錯,讓他們加緊改造。”
崔英鎮還是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
樸正勇忍不住開口道:“崔議員,請你振作起來吧,情況還沒糟糕到無法挽迴的地步。”
聽到這話,崔英鎮苦笑一聲:“正勇兄,你的心態可真好,不愧是北高麗出來的人,都到了這步田地還能保持積極的態度,真讓我佩服。”
樸正勇皺了皺眉:“總是要麵對的,多做一份努力就能多一份希望。”
曾經他們還以為隻要跑到南高麗躲避,遠離華夏本土,就能讓華夏軍停止追擊。
不曾想宋老虎竟像是附骨之蛆般跟著他們進入半島,他們這才知道華夏人複仇的決心有多強烈。
三人心裏都清楚,光州是守不住的,所以在很早以前,他們就開始大力搜尋能下海的船隻。
他們打算離開高麗半島,遠渡重洋徹底擺脫陰魂不散的華夏軍。
對於去哪裏落腳,三人商討了很久,最後決定渡過對馬海峽前往日國的九州島。
高麗半島南邊其實還有一個濟州島,不過那裏麵積太小,養活不了多少人,再說那裏離高麗太近了,在濟州島紮根的話早晚會被華夏軍吃幹抹淨。
隻有九州島才是最理想的地方,車正赫在半年前就往九州島派遣斥候偵察當地形勢。
不是他們不想往更遠的地方走,實在是他們找到的船隻不足以支撐遠洋航行。
崔英鎮強打起精神,朝車正赫吩咐道:“船隻改造大概需要多久?”
“一個多月吧。”
崔英鎮想了想:“那就利用現有的船隻先把國民軍士兵的家屬送到濟州島等待中轉,等風帆船改造完畢再一起運往九州。”
樸正勇接口道:“正好我也是這個意思,那如果有多餘的運力,是不是可以優先運送那些跟著咱們從華夏過來的民眾。”
“對,那是咱們在九州島發展的根基,盡量照顧好他們,和糧食物資一起轉運。”
“那......跑來投奔咱們的南高麗人怎麽辦?”
崔英鎮冷哼一聲:“南高麗人除了嘴硬這一個特長,其它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價值,挑出一些青壯年充當勞力,其餘的......留下來自生自滅吧。”
從入夜開始,蒙族騎兵就一次次衝擊蘇俄遠征軍的宿營地,警戒哨聲徹夜未停。
麵對趕來攔截的蘇俄騎兵,蒙族騎兵通常都是一沾即走,從來不戀戰。
開始的時候,蘇俄騎兵還會一路追趕試圖和蒙族騎兵近戰。
可是當追出去的騎兵隊伍接二連三被黑暗吞噬以後,便再也沒有蘇俄騎兵敢追擊來騷擾的蒙族騎兵。
午夜時分,不堪其擾的蘇俄騎兵統帥基裏爾組織弓箭手配合騎兵設下埋伏,卻被賽罕憑借野獸一樣敏銳的嗅覺提前發現。
最後非但沒能堵截到蒙族騎兵,自己還損失了二百多名弓箭手。
無計可施的蘇俄遠征軍隻能龜縮防守,在營地周圍插滿火把,所有人都撤迴到營地裏,不敢越雷池一步。
隱身在黑暗中的蒙族騎兵隨時可能從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鑽出來,朝著營地一頓亂射,然後趕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再次退迴到黑暗之中。
直到破曉時分,蒙族騎兵才唿嘯著消失在荒野之中,隻留下一夜沒合眼的蘇俄人。
另一邊,阿都沁的第三騎兵師依照軍情團提供的情報千裏奔襲到蘇俄人後方,突襲了一座名叫伯列揚夫斯克的小城。
這裏是蘇俄遠征軍的後勤補給基地,蘇俄人提前在這裏儲存了大量補給物資,從這裏出發為遠征軍運送補給能節省半個多月的路程。
伯列揚夫斯克駐紮著六千多名蘇俄守軍,另外還有大約一萬八千多名民夫,可惜這座小城並沒有城牆,蒙族騎兵輕而易舉地就攻進城裏。
最後,阿都沁付出了近千人傷亡的代價擊潰了蘇俄守軍,一把火將整座城市連同裏麵的海量物資付之一炬。
為了不讓蘇俄遠征軍提前知道自己的補給都被燒了,阿都沁下令攔截了所有想要給遠征軍送信的信使。
這樣一來,隻要葉澤農能和蘇俄遠征軍僵持一段時間,失去後勤補給的蘇俄人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在伊爾庫。
高麗半島,光州。
崔英鎮正一個人靜靜坐著發呆,房間裏彌漫著嗆人的煙味。
和幾年前相比,現在的崔英鎮無疑蒼老了許多。
曾經那個野心勃勃、想要帶領高麗族人開創一番基業的壯年如今已經半頭白發,哪怕穿著筆挺的西裝也掩不住眼神裏那股濃濃的倦意。
此刻的他心裏有了一絲悔意。
他在想如果當年在嶺東他沒有背叛華夏,沒有發動那場種族大屠殺,而是選擇和宋老虎一道加入青陽防衛軍,現在會是怎樣一副光景。
曾經的青陽防衛軍已經搖身一變成了華夏軍,那個年紀輕輕的夏至更是一步登天,成了執掌華夏的二把手,隻差一步就可以君臨天下。
當年和自己共同創建嶺東市民自救會的宋老虎如今已經是華夏軍的少將師長,眼看就要完成獨力清剿高麗半島的曆史壯舉,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可再看看自己,從嶺東一路顛沛流離,最後逃亡到這破破爛爛的半島一隅苟且偷生,還要時刻擔心華夏軍會不會明天就揮兵南下把自己趕到海裏去。
這種巨大的反差時時刻刻都在撕扯著崔英鎮的神經。
門外傳來腳步聲,不多時,樸正勇和車正赫兩人推開房門走了進來。
崔英鎮收迴思緒,抬眼看著兩人在自己對麵坐下。
“江源郡又有人發動暴亂,一座糧庫被搶了。”
車正赫沉聲道:“國民軍已經前往鎮壓,不過......糧食恐怕拿不迴來了。”
“你看著辦吧。”
崔英鎮的聲音都透著一股頹廢。
樸正勇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彼此的憂慮。
“崔議員,有個好消息,我們已經在幾座碼頭找到一批還能用的船,改造成風帆動力就可以直接下海。”
“哦,不錯,讓他們加緊改造。”
崔英鎮還是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
樸正勇忍不住開口道:“崔議員,請你振作起來吧,情況還沒糟糕到無法挽迴的地步。”
聽到這話,崔英鎮苦笑一聲:“正勇兄,你的心態可真好,不愧是北高麗出來的人,都到了這步田地還能保持積極的態度,真讓我佩服。”
樸正勇皺了皺眉:“總是要麵對的,多做一份努力就能多一份希望。”
曾經他們還以為隻要跑到南高麗躲避,遠離華夏本土,就能讓華夏軍停止追擊。
不曾想宋老虎竟像是附骨之蛆般跟著他們進入半島,他們這才知道華夏人複仇的決心有多強烈。
三人心裏都清楚,光州是守不住的,所以在很早以前,他們就開始大力搜尋能下海的船隻。
他們打算離開高麗半島,遠渡重洋徹底擺脫陰魂不散的華夏軍。
對於去哪裏落腳,三人商討了很久,最後決定渡過對馬海峽前往日國的九州島。
高麗半島南邊其實還有一個濟州島,不過那裏麵積太小,養活不了多少人,再說那裏離高麗太近了,在濟州島紮根的話早晚會被華夏軍吃幹抹淨。
隻有九州島才是最理想的地方,車正赫在半年前就往九州島派遣斥候偵察當地形勢。
不是他們不想往更遠的地方走,實在是他們找到的船隻不足以支撐遠洋航行。
崔英鎮強打起精神,朝車正赫吩咐道:“船隻改造大概需要多久?”
“一個多月吧。”
崔英鎮想了想:“那就利用現有的船隻先把國民軍士兵的家屬送到濟州島等待中轉,等風帆船改造完畢再一起運往九州。”
樸正勇接口道:“正好我也是這個意思,那如果有多餘的運力,是不是可以優先運送那些跟著咱們從華夏過來的民眾。”
“對,那是咱們在九州島發展的根基,盡量照顧好他們,和糧食物資一起轉運。”
“那......跑來投奔咱們的南高麗人怎麽辦?”
崔英鎮冷哼一聲:“南高麗人除了嘴硬這一個特長,其它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價值,挑出一些青壯年充當勞力,其餘的......留下來自生自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