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華風半島
全球斷電:重返冷兵器時代 作者:狂暴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英鎮的渡海移民計劃很成功,他帶著大約二十萬高麗人渡過對馬海峽,成功在九州島站穩腳跟。
高麗半島上還有近百萬陷入絕境的南高麗難民,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崔英鎮在安頓好自己的族群後,又運送了幾十萬高麗難民到九州島上。
他這麽做可不是出於好心,而是想讓這些人替他分擔日國人的壓力。
這些高麗難民在登船的時候就被告知,他們到了九州島不會得到任何補給,想要活命,隻能去和日國人爭搶。
崔英鎮不擔心這些人會投靠日國人,雖然他們曆史上給日國人當了很長時間的狗,可現在日國人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怎麽可能再收養他們。
雖然明知道去了九州島也是九死一生的局麵,但幾十萬高麗難民還是義無反顧地登上簡陋的運輸船。
這座他們生活了千百年的半島如今已經被絕望和死亡籠罩,繼續留在這裏隻有滅亡,那倒不如去外麵博取一線生機。
當最後一艘船離港,也就意味著高麗民族徹底放棄了自己的祖地。
離開了祖地,就等於斷了根,一個沒有根基的民族注定無法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上生存。
這個曾經遍布全世界、擁有近九千萬人口的龐大族群如今已經淪落成一個瀕臨滅亡的少數裔民族。
宋老虎完成了連隋文帝和唐太宗兩位雄主都沒完成的事業,徹底讓這個聒噪、狹隘、偏激、自大、善妒又充滿矛盾感的民族消失。
宋老虎指揮自己的第二師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把包括美國駐軍在內的所有殘敵全部肅清。
在那之後,他把釜山要塞和釜山港改造成一處龐大且功能完備的大型海港基地,這裏以後將成為華夏軍遠征外海的重要港口。
最後,宋老虎給高麗半島起了個新名字,華風半島。
雖然手下都笑話他說這名字透著一股縣城no1洗浴中心的味道,不過宋老虎卻堅定的把這個名字連同捷報一起送到了燕都。
高麗半島的戰事結束,第二師終於能返迴華夏休整,他們已經在這兒堅守了兩年多時間。
李萬山在燕都城舉辦了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主角就是從高麗半島凱旋而歸的第二師。
這支部隊憑一己之力屠滅了一個民族,這份功績將會被載入華夏正史,名垂千古。
接下來,李萬山打算讓宋老虎到西北去。
甘省的西夏軍已經完成整編,新組建的西北軍團需要一位有能力的指揮官。
雖然宋老虎是不是科班出身,沒接受過正兒八經的軍事指揮訓練,不過他這麽多年的仗可不是白打的。
從在嶺東創建自救會開始,他就一直在指揮大兵團作戰,如今以他的本領給別人上課都綽綽有餘。
李萬山喜歡宋老虎身上那股狠辣勁,能把一個族群逼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絕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他給第二師全體官兵放了一個月假,讓他們迴家探親,然後就要跟著宋老虎坐上去往西北的列車。
李萬山非常期待這個看場子出身的家夥會給他帶來什麽樣的驚喜。
有了釜山港作為基地,華夏軍向日國運送補給變得更加便利。
鐵道部正在加緊修補華風半島上的鐵路,主要就是把三八線上缺失的那段補上。
一旦鐵路開通,海量物資就可以通過火車直接運到釜山港裝船,幾個小時就能到達本州島的轉運大營。
政務委員會已經開始著手組織向華風半島移民,主要就是南部沿海地區。
本州島,華夏遠征軍的指揮大營裏,衛青鸞正和田春來以及程大拿等人研究關東平原的地形。
“我認為宋老虎對付高麗人的打法很值得借鑒,先擊潰敵軍主力部隊,然後再一步步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田春來在青陽防衛軍時期和宋老虎打過交道,兩人雖說不上多熟,但好歹也能算是戰友。
他覺得宋老虎對付高麗人的辦法非常好,安全有效,就是需要時間。
衛青鸞也有同感,他咂摸咂摸嘴:“那個法子確實不錯,可惜需要的時間太久,而且本州中部的地形和高麗半島還不一樣。”
程大拿糾正道:“那不叫高麗半島了,不是給改名叫華風半島了嘛,嘖!還真有點不習慣。”
“嗬嗬嗬......不習慣也得習慣,李委員長已經同意了。”
衛青鸞輕聲笑道:“華風半島耕地麵積本來就小,花兩年時間就能困死他們,可本州不一樣,日國三大平原都在本州中部,咱得困到什麽時候。”
“那你的意見呢?”
“我覺得宋老虎的打法沒錯,先把敵人打垮,擊潰他們的戰鬥意誌,然後才能著手消滅他們的人口。”
衛青鸞指了指地圖上關東平原那塊平地。
“山口組現在的實力很強盛,被咱們刺激之後,前田春吉一個勁兒地爆兵,如今手下部隊都他媽快幹到五十多萬了。”
“雖然大部分都是充數的炮灰,可想要殺光這些炮灰也是夠頭疼的。”
田春來接口道:“還有依附於他們的其他諸侯呢,加上那些人的部隊,總兵力恐怕都過百萬了吧。”
程大拿不以為然地摳摳鼻子:“沒事,拉起來的部隊越多,後勤的壓力就越大,咱要是不搭理他們,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崩潰了。”
這三人都是正兒八經的華夏軍軍官出身,在一起沒多久就打成一片。
“嗯,大拿這話說的沒錯,誰特麽養得起百萬軍隊啊,喂豬飼料都能幹破產嘍。”
衛青鸞眼睛盯著地圖喃喃道:“前田春吉不是個傻逼,他既然擺出這麽大陣仗,一定是準備盡快和咱們決戰的,唔......”
他的視線在地圖上來迴打量:“你們覺得這地方怎麽樣?”
他手指著一個名叫關元町的地方。
田春來看了看:“這兒啊,我記得這兒原來是一片城區,後來很多地方又被改成農田了,但還有人住在那兒,雖然是平原,可地形還挺複雜的。”
他抬頭望向衛青鸞:“你什麽意思?要把這兒當作戰場嗎?”
衛青鸞臉上掛著意味難明的笑:“那些都不重要,這兒有條河,名叫佐賀川。”
“有河怎麽了?”
“嗬嗬,日國人那麽多部隊拉到戰場上,隻能把這條河當成水源地,你們猜......要是往河裏倒幾噸百草枯,能放倒多少小鬼子。”
高麗半島上還有近百萬陷入絕境的南高麗難民,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崔英鎮在安頓好自己的族群後,又運送了幾十萬高麗難民到九州島上。
他這麽做可不是出於好心,而是想讓這些人替他分擔日國人的壓力。
這些高麗難民在登船的時候就被告知,他們到了九州島不會得到任何補給,想要活命,隻能去和日國人爭搶。
崔英鎮不擔心這些人會投靠日國人,雖然他們曆史上給日國人當了很長時間的狗,可現在日國人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怎麽可能再收養他們。
雖然明知道去了九州島也是九死一生的局麵,但幾十萬高麗難民還是義無反顧地登上簡陋的運輸船。
這座他們生活了千百年的半島如今已經被絕望和死亡籠罩,繼續留在這裏隻有滅亡,那倒不如去外麵博取一線生機。
當最後一艘船離港,也就意味著高麗民族徹底放棄了自己的祖地。
離開了祖地,就等於斷了根,一個沒有根基的民族注定無法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上生存。
這個曾經遍布全世界、擁有近九千萬人口的龐大族群如今已經淪落成一個瀕臨滅亡的少數裔民族。
宋老虎完成了連隋文帝和唐太宗兩位雄主都沒完成的事業,徹底讓這個聒噪、狹隘、偏激、自大、善妒又充滿矛盾感的民族消失。
宋老虎指揮自己的第二師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把包括美國駐軍在內的所有殘敵全部肅清。
在那之後,他把釜山要塞和釜山港改造成一處龐大且功能完備的大型海港基地,這裏以後將成為華夏軍遠征外海的重要港口。
最後,宋老虎給高麗半島起了個新名字,華風半島。
雖然手下都笑話他說這名字透著一股縣城no1洗浴中心的味道,不過宋老虎卻堅定的把這個名字連同捷報一起送到了燕都。
高麗半島的戰事結束,第二師終於能返迴華夏休整,他們已經在這兒堅守了兩年多時間。
李萬山在燕都城舉辦了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主角就是從高麗半島凱旋而歸的第二師。
這支部隊憑一己之力屠滅了一個民族,這份功績將會被載入華夏正史,名垂千古。
接下來,李萬山打算讓宋老虎到西北去。
甘省的西夏軍已經完成整編,新組建的西北軍團需要一位有能力的指揮官。
雖然宋老虎是不是科班出身,沒接受過正兒八經的軍事指揮訓練,不過他這麽多年的仗可不是白打的。
從在嶺東創建自救會開始,他就一直在指揮大兵團作戰,如今以他的本領給別人上課都綽綽有餘。
李萬山喜歡宋老虎身上那股狠辣勁,能把一個族群逼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絕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他給第二師全體官兵放了一個月假,讓他們迴家探親,然後就要跟著宋老虎坐上去往西北的列車。
李萬山非常期待這個看場子出身的家夥會給他帶來什麽樣的驚喜。
有了釜山港作為基地,華夏軍向日國運送補給變得更加便利。
鐵道部正在加緊修補華風半島上的鐵路,主要就是把三八線上缺失的那段補上。
一旦鐵路開通,海量物資就可以通過火車直接運到釜山港裝船,幾個小時就能到達本州島的轉運大營。
政務委員會已經開始著手組織向華風半島移民,主要就是南部沿海地區。
本州島,華夏遠征軍的指揮大營裏,衛青鸞正和田春來以及程大拿等人研究關東平原的地形。
“我認為宋老虎對付高麗人的打法很值得借鑒,先擊潰敵軍主力部隊,然後再一步步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田春來在青陽防衛軍時期和宋老虎打過交道,兩人雖說不上多熟,但好歹也能算是戰友。
他覺得宋老虎對付高麗人的辦法非常好,安全有效,就是需要時間。
衛青鸞也有同感,他咂摸咂摸嘴:“那個法子確實不錯,可惜需要的時間太久,而且本州中部的地形和高麗半島還不一樣。”
程大拿糾正道:“那不叫高麗半島了,不是給改名叫華風半島了嘛,嘖!還真有點不習慣。”
“嗬嗬嗬......不習慣也得習慣,李委員長已經同意了。”
衛青鸞輕聲笑道:“華風半島耕地麵積本來就小,花兩年時間就能困死他們,可本州不一樣,日國三大平原都在本州中部,咱得困到什麽時候。”
“那你的意見呢?”
“我覺得宋老虎的打法沒錯,先把敵人打垮,擊潰他們的戰鬥意誌,然後才能著手消滅他們的人口。”
衛青鸞指了指地圖上關東平原那塊平地。
“山口組現在的實力很強盛,被咱們刺激之後,前田春吉一個勁兒地爆兵,如今手下部隊都他媽快幹到五十多萬了。”
“雖然大部分都是充數的炮灰,可想要殺光這些炮灰也是夠頭疼的。”
田春來接口道:“還有依附於他們的其他諸侯呢,加上那些人的部隊,總兵力恐怕都過百萬了吧。”
程大拿不以為然地摳摳鼻子:“沒事,拉起來的部隊越多,後勤的壓力就越大,咱要是不搭理他們,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崩潰了。”
這三人都是正兒八經的華夏軍軍官出身,在一起沒多久就打成一片。
“嗯,大拿這話說的沒錯,誰特麽養得起百萬軍隊啊,喂豬飼料都能幹破產嘍。”
衛青鸞眼睛盯著地圖喃喃道:“前田春吉不是個傻逼,他既然擺出這麽大陣仗,一定是準備盡快和咱們決戰的,唔......”
他的視線在地圖上來迴打量:“你們覺得這地方怎麽樣?”
他手指著一個名叫關元町的地方。
田春來看了看:“這兒啊,我記得這兒原來是一片城區,後來很多地方又被改成農田了,但還有人住在那兒,雖然是平原,可地形還挺複雜的。”
他抬頭望向衛青鸞:“你什麽意思?要把這兒當作戰場嗎?”
衛青鸞臉上掛著意味難明的笑:“那些都不重要,這兒有條河,名叫佐賀川。”
“有河怎麽了?”
“嗬嗬,日國人那麽多部隊拉到戰場上,隻能把這條河當成水源地,你們猜......要是往河裏倒幾噸百草枯,能放倒多少小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