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最終也沒能被陳平說服,不過也沒有繼續說讓陳平去進學,隻是讓等等。
陳平最後的話多少起到了作用,對於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陳平自是知道劉氏是想要打聽清楚,看自己說的話是不是真的,才最後下決定。
“話自然是真的,不過現在楊廣繼位,似乎也快要恢複學館。”躺在床板上,盯著頭上的茅草頂,陳平彈掉落下來的一團草灰,想著,“具體是什麽時候來著?”
琢磨迴憶了半晌,時間陳平是真的記不起來,想來應該還有段時間可以緩衝,至少現在父母不會逼著自己去進學。
夜漸漸的深了,院子中的雞鳴停了下來,堂屋裏那兩隻野鴨也應該是安歇了,身周一片靜謐,秋風從屋頂刮過,陳平扯過被角,沉沉的睡過去。
村東的稻子還在繼續收著,陳平父子三人,陳二牛偶爾也會跟著過來幫忙。每天都能收割一畝多的稻禾,院子裏脫粒後的稻杆也慢慢的堆積起來。與此對應的,堂屋裏的那個竹篾編織的米倉也跟著漸漸豐盈起來。
天公作美,這一個星期來居然是沒有下雨,村東那七畝地裏的稻禾也最終是挑進了院子。
陳父與劉氏都鬆了口氣,笑容跟著多了起來。
“不要在稻穀裏玩耍,安子,去把小娘牽迴來。”劉氏將新脫粒的稻穀鋪開晾曬,對正端著水的陳安喊了一句。
小娘陳貞光著腳丫在學著陳平的模樣,在晾曬的稻穀裏來迴的撥弄著,細皮嫩肉的腳底板一點也不懼芒刺,咯咯的笑著歡實。
“我正忙著,沒空。”陳安一手端著竹筒做的杯子,一手拿著截手指粗細的長條木柄,木柄有一尺來長,一頭嵌著狗毛,“阿兄,這牙刷一點也不好用,戳肉。”
牙刷是陳平抽空做的,結構很簡單,取材也不算難。木柄用的柳樹枝,河邊的那株老柳樹。柄頭的刷毛有點困難,這時候又沒有尼龍,陳平不是化學專業,也無能為力,好在是能用動物毛替代,王嬸家裏那條小黑正合適。
陳平自個兒是不敢靠近小黑的,取狗毛還多虧了陳雅,幾乎是每天晨跑時陳平總能碰到那小姑娘。即使後來陳平給了她火鐮,也還能在河邊見到她洗衣服的身影。想來那陳雅應不是生火不便,應是習慣使然。
“王嬸一家恐怕是這個村子裏的最愛幹淨的人了。”這是陳平得出的結論。
“不要那麽用力,你是想要將刷柄咬斷嗎?”牙刷的發明得到全家的支持,比用手或是用布片清洗口腔要衛生方便得多,陳平抱起玩得興起的陳貞,拍掉她腳丫子上的穀粒,坐在堂屋口。
“我也要。”陳貞指著陳安嘴裏的牙刷。
“給,這是你的。”陳平掀開上衣,側裏有一個口袋,是陳平特意讓劉氏縫的,從裏拿出一條更加精致小巧的牙刷來。
給陳貞的這把牙刷柄是用竹子製作而成,防水,也更加光滑,上麵的刷毛挑揀的也是黑狗脖頸下方軟毛,不會傷到牙齦。
“不公平,怎麽小娘的牙刷看起來比我的要好一些。”陳安覷見陳貞手裏的牙刷,再看看自己手裏的,醋意大發。
這個家裏,就自己總是受委屈,陳安欲哭無淚。
“誰讓你是老二,不是老小呢?還想著跟小娘比,也不看看你多大。”時間和工具有限,能做的牙刷不過十多把而已,就連陳平自己用的也是同陳安一般的牙刷。
在這個家裏能享受特權的,就是小娘。
“都別吵,過來脫粒,打完稻穀去縣裏。”陳父衝著兄弟倆道。
稻禾雖是挑了迴來,可放在這院子也不是個事,得將稻穀脫粒,一年的收獲才算是圓滿。
“阿爺,地裏的稻茬不用翻犁嗎?”十多畝的地,陳平沒見父親有翻地的舉動。
這時候稻穀是有一年兩熟的,但似乎也是在嶺南一帶,長江與淮河之間一年一熟的多。在稻穀品種一定的情況下,想要提高收獲量,隻能是充分將土地利用起來。
一年一熟顯然是不劃算的。
一家四口,一人占著一麵桌沿,稻禾摔打的聲響很是有韻律,稻穀紛飛,這個家遲早是要交給陳平兄弟倆,難得陳平這麽關心農事,陳父道:“暫時還不用翻地,留下的稻茬過兩個月會長出新的稻禾,又能收獲一次。”
稻茬再生,陳平也見過,可那也是收割了稻子後主人家一時沒來得及翻地才長了出來,並不是特意留的,到最後還是會連帶著犁掉,或者是直接種上小麥。
“這個叫做二穗稻,一畝還能收上半石的稻子。”陳父道,“如果肥料充足,收上一石也是可以的。”
此時的肥料都是綠色肥料,要麽是牲畜糞便,要麽是人的排泄物,再有就是雜草稻杆直接放進田間作肥。
陳平家中就隻有一公一畝兩隻雞,當然,現在多了一對野鴨。可這用來做肥料自是不行的,是故田間的肥料多是稻杆和人肥。
“為什麽不種上小麥呢?”陳平知道,衣冠南渡後,南方是有小麥種植的,如果是按照長江一線來劃分南北,白土村算不上南方,這裏應該是有小麥的才對,可是為什麽沒見村中人種植?
按照白土村的稻穀收獲期來推算,這應該算是晚稻,晚稻的育種期是在六七月份,收獲期是在十月份,而小麥在冬季也是能播種的。
兩相交叉,正好是彌補了一年土地的收獲空白,種上小麥,收獲的量比那二穗稻可要強上太多。
“你才多大?你知道如何種植小麥?”小麥陳父聽說過,在縣裏的米店也見過,可自陳父摸農具以來,就沒播過麥種。
對於陌生的事,特別是牽扯到糧食上來,陳父是很謹慎的。農事不是簡單的說上幾句就能成事,這裏麵要牽扯到播種,肥料,除草,時節等等一係列的問題。
與陳父不同,陳平的靈魂來至一千餘年後,對小麥的種植信心很大。種植小麥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小麥能夠磨成麵粉,麵粉能製作麵食,麵食是可以不需要配菜的,加點調料,哪怕是放些豆醬都成。
“小麥喜陽,不像稻禾那般需要過多的水,村北的那數畝地正好用來種植小麥正好。而且小麥能製作麥粉,用來做麵食,比稻穀還柔軟益於消化。”陳平說完,又加了一句,“這些都是胡醫師告訴我的。”
“胡醫師會農事?”陳父拆穿了陳平的謊言,“也不知你從哪裏聽來的。”
陳父明顯是不相信陳平說的話,陳平無奈,在農事方麵的堅持,陳父近乎固執。想要說服陳父,得從其他方麵來想辦法,至少要是一個能讓陳父聽得進去的人才行。
冬季,十月,己卯日,陳平父子三人穿戴整齊,在劉氏的目送下,出了村子,向著縣城而去。
六合縣縣城在村子的東麵,離白土村有十多裏的路,這時候雖說也有牛車拉客,但從白土村到六合縣這一趟路顯然是少有拉車人的,就連通往縣城而去的人也不多。
如若不是農閑剛過,且要去還了陳平大伯的人情,陳父肯定是不會去縣城的。
陳父挑著擔子,左邊的竹籃裏盛放的是剛打出來的新米,用自家的米,總好過他大伯去買米吃,右邊的竹籃裏盛放的是鴨蛋,十五顆是給他大伯的,另有二十顆是用來作胡醫生的謝禮。
除了這些,竹籃裏還綁著十多隻的河蟹。
這點份量對陳父來說不是個事,走起路來比陳平兄弟倆還要快。
陳平手中提著個包,裏麵放了些東西,陳安則是空著手,兩兄弟跟在陳父身後。
“你倆快些,這得什麽時候才能到縣城。”陳父邊走邊催促著,才走了四五裏路,陳安就歇息了四五次,照這個速度,得要一個時辰才能到縣城。
陳平拉起陳安:“讓你跟著我晨跑你非要睡懶覺,看看,現在知道累了吧?”
“以後有錢了就買輛牛車,坐車去縣城。”陳安喘著氣道。
“為何不是買馬?騎馬不是更拉風嗎?”一匹馬的價格似乎是不低,以陳平家現在的收入來計算,不吃不喝也得六七年才能買上一匹馬,以購買力換算與後世的房價倒是沒有多大區別。
“拉風?”大兄時不時會冒出一兩個奇怪的詞,陳安對此一點都不奇怪,相反的,很是感興趣。
“就是很厲害,讓人羨慕的意思。”陳平道。
巳初時,陳平父子三人終於看到了縣城。
六合縣規模上來看屬於中中縣,有城牆,高約兩米,周長在三到四裏之間,四麵各有一門,門高一丈,開一道。
陳父領著陳平兄弟倆從西門進了縣城,待進了城門,陳平這才注意到六合縣的縣城實則是按照裏坊進行規劃,東西兩門連成一軸線,與南北門連成的軸線將縣城分為四個大的區域。
剛剛經過的西門實則就是坊門,陳平跟在父親身後,沿著東西“橫街”而行。
“你大伯家在十字街西北麵,南曲的位置。”這個點,縣城裏人還是挺多,陳父三人去往的地方正是縣市所在,陳父迴頭叮囑道,“跟緊我,不要四顧,小心走失了。”
陳父的叮囑並沒有起多大作用,陳平兄弟倆依舊是四下張望,好奇不已。
“這橫街的確是夠寬的,怕不下十五米。”走在橫街上,陳平到對此事縣城道路寬度感到驚訝。
兩邊的房屋建築規劃得也很是嚴整,遠不是白土村能夠比擬的,且以木質建築為多,屋頂鋪著青瓦。
街上行人來往,牲畜家禽的叫聲夾雜在其中,偶爾還能看到當街排泄的牲畜,衛生環境差了些。
“阿兄,你看那,有一匹馬。”陳安指著不遠處,興奮的叫了起來。
陳平最後的話多少起到了作用,對於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陳平自是知道劉氏是想要打聽清楚,看自己說的話是不是真的,才最後下決定。
“話自然是真的,不過現在楊廣繼位,似乎也快要恢複學館。”躺在床板上,盯著頭上的茅草頂,陳平彈掉落下來的一團草灰,想著,“具體是什麽時候來著?”
琢磨迴憶了半晌,時間陳平是真的記不起來,想來應該還有段時間可以緩衝,至少現在父母不會逼著自己去進學。
夜漸漸的深了,院子中的雞鳴停了下來,堂屋裏那兩隻野鴨也應該是安歇了,身周一片靜謐,秋風從屋頂刮過,陳平扯過被角,沉沉的睡過去。
村東的稻子還在繼續收著,陳平父子三人,陳二牛偶爾也會跟著過來幫忙。每天都能收割一畝多的稻禾,院子裏脫粒後的稻杆也慢慢的堆積起來。與此對應的,堂屋裏的那個竹篾編織的米倉也跟著漸漸豐盈起來。
天公作美,這一個星期來居然是沒有下雨,村東那七畝地裏的稻禾也最終是挑進了院子。
陳父與劉氏都鬆了口氣,笑容跟著多了起來。
“不要在稻穀裏玩耍,安子,去把小娘牽迴來。”劉氏將新脫粒的稻穀鋪開晾曬,對正端著水的陳安喊了一句。
小娘陳貞光著腳丫在學著陳平的模樣,在晾曬的稻穀裏來迴的撥弄著,細皮嫩肉的腳底板一點也不懼芒刺,咯咯的笑著歡實。
“我正忙著,沒空。”陳安一手端著竹筒做的杯子,一手拿著截手指粗細的長條木柄,木柄有一尺來長,一頭嵌著狗毛,“阿兄,這牙刷一點也不好用,戳肉。”
牙刷是陳平抽空做的,結構很簡單,取材也不算難。木柄用的柳樹枝,河邊的那株老柳樹。柄頭的刷毛有點困難,這時候又沒有尼龍,陳平不是化學專業,也無能為力,好在是能用動物毛替代,王嬸家裏那條小黑正合適。
陳平自個兒是不敢靠近小黑的,取狗毛還多虧了陳雅,幾乎是每天晨跑時陳平總能碰到那小姑娘。即使後來陳平給了她火鐮,也還能在河邊見到她洗衣服的身影。想來那陳雅應不是生火不便,應是習慣使然。
“王嬸一家恐怕是這個村子裏的最愛幹淨的人了。”這是陳平得出的結論。
“不要那麽用力,你是想要將刷柄咬斷嗎?”牙刷的發明得到全家的支持,比用手或是用布片清洗口腔要衛生方便得多,陳平抱起玩得興起的陳貞,拍掉她腳丫子上的穀粒,坐在堂屋口。
“我也要。”陳貞指著陳安嘴裏的牙刷。
“給,這是你的。”陳平掀開上衣,側裏有一個口袋,是陳平特意讓劉氏縫的,從裏拿出一條更加精致小巧的牙刷來。
給陳貞的這把牙刷柄是用竹子製作而成,防水,也更加光滑,上麵的刷毛挑揀的也是黑狗脖頸下方軟毛,不會傷到牙齦。
“不公平,怎麽小娘的牙刷看起來比我的要好一些。”陳安覷見陳貞手裏的牙刷,再看看自己手裏的,醋意大發。
這個家裏,就自己總是受委屈,陳安欲哭無淚。
“誰讓你是老二,不是老小呢?還想著跟小娘比,也不看看你多大。”時間和工具有限,能做的牙刷不過十多把而已,就連陳平自己用的也是同陳安一般的牙刷。
在這個家裏能享受特權的,就是小娘。
“都別吵,過來脫粒,打完稻穀去縣裏。”陳父衝著兄弟倆道。
稻禾雖是挑了迴來,可放在這院子也不是個事,得將稻穀脫粒,一年的收獲才算是圓滿。
“阿爺,地裏的稻茬不用翻犁嗎?”十多畝的地,陳平沒見父親有翻地的舉動。
這時候稻穀是有一年兩熟的,但似乎也是在嶺南一帶,長江與淮河之間一年一熟的多。在稻穀品種一定的情況下,想要提高收獲量,隻能是充分將土地利用起來。
一年一熟顯然是不劃算的。
一家四口,一人占著一麵桌沿,稻禾摔打的聲響很是有韻律,稻穀紛飛,這個家遲早是要交給陳平兄弟倆,難得陳平這麽關心農事,陳父道:“暫時還不用翻地,留下的稻茬過兩個月會長出新的稻禾,又能收獲一次。”
稻茬再生,陳平也見過,可那也是收割了稻子後主人家一時沒來得及翻地才長了出來,並不是特意留的,到最後還是會連帶著犁掉,或者是直接種上小麥。
“這個叫做二穗稻,一畝還能收上半石的稻子。”陳父道,“如果肥料充足,收上一石也是可以的。”
此時的肥料都是綠色肥料,要麽是牲畜糞便,要麽是人的排泄物,再有就是雜草稻杆直接放進田間作肥。
陳平家中就隻有一公一畝兩隻雞,當然,現在多了一對野鴨。可這用來做肥料自是不行的,是故田間的肥料多是稻杆和人肥。
“為什麽不種上小麥呢?”陳平知道,衣冠南渡後,南方是有小麥種植的,如果是按照長江一線來劃分南北,白土村算不上南方,這裏應該是有小麥的才對,可是為什麽沒見村中人種植?
按照白土村的稻穀收獲期來推算,這應該算是晚稻,晚稻的育種期是在六七月份,收獲期是在十月份,而小麥在冬季也是能播種的。
兩相交叉,正好是彌補了一年土地的收獲空白,種上小麥,收獲的量比那二穗稻可要強上太多。
“你才多大?你知道如何種植小麥?”小麥陳父聽說過,在縣裏的米店也見過,可自陳父摸農具以來,就沒播過麥種。
對於陌生的事,特別是牽扯到糧食上來,陳父是很謹慎的。農事不是簡單的說上幾句就能成事,這裏麵要牽扯到播種,肥料,除草,時節等等一係列的問題。
與陳父不同,陳平的靈魂來至一千餘年後,對小麥的種植信心很大。種植小麥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小麥能夠磨成麵粉,麵粉能製作麵食,麵食是可以不需要配菜的,加點調料,哪怕是放些豆醬都成。
“小麥喜陽,不像稻禾那般需要過多的水,村北的那數畝地正好用來種植小麥正好。而且小麥能製作麥粉,用來做麵食,比稻穀還柔軟益於消化。”陳平說完,又加了一句,“這些都是胡醫師告訴我的。”
“胡醫師會農事?”陳父拆穿了陳平的謊言,“也不知你從哪裏聽來的。”
陳父明顯是不相信陳平說的話,陳平無奈,在農事方麵的堅持,陳父近乎固執。想要說服陳父,得從其他方麵來想辦法,至少要是一個能讓陳父聽得進去的人才行。
冬季,十月,己卯日,陳平父子三人穿戴整齊,在劉氏的目送下,出了村子,向著縣城而去。
六合縣縣城在村子的東麵,離白土村有十多裏的路,這時候雖說也有牛車拉客,但從白土村到六合縣這一趟路顯然是少有拉車人的,就連通往縣城而去的人也不多。
如若不是農閑剛過,且要去還了陳平大伯的人情,陳父肯定是不會去縣城的。
陳父挑著擔子,左邊的竹籃裏盛放的是剛打出來的新米,用自家的米,總好過他大伯去買米吃,右邊的竹籃裏盛放的是鴨蛋,十五顆是給他大伯的,另有二十顆是用來作胡醫生的謝禮。
除了這些,竹籃裏還綁著十多隻的河蟹。
這點份量對陳父來說不是個事,走起路來比陳平兄弟倆還要快。
陳平手中提著個包,裏麵放了些東西,陳安則是空著手,兩兄弟跟在陳父身後。
“你倆快些,這得什麽時候才能到縣城。”陳父邊走邊催促著,才走了四五裏路,陳安就歇息了四五次,照這個速度,得要一個時辰才能到縣城。
陳平拉起陳安:“讓你跟著我晨跑你非要睡懶覺,看看,現在知道累了吧?”
“以後有錢了就買輛牛車,坐車去縣城。”陳安喘著氣道。
“為何不是買馬?騎馬不是更拉風嗎?”一匹馬的價格似乎是不低,以陳平家現在的收入來計算,不吃不喝也得六七年才能買上一匹馬,以購買力換算與後世的房價倒是沒有多大區別。
“拉風?”大兄時不時會冒出一兩個奇怪的詞,陳安對此一點都不奇怪,相反的,很是感興趣。
“就是很厲害,讓人羨慕的意思。”陳平道。
巳初時,陳平父子三人終於看到了縣城。
六合縣規模上來看屬於中中縣,有城牆,高約兩米,周長在三到四裏之間,四麵各有一門,門高一丈,開一道。
陳父領著陳平兄弟倆從西門進了縣城,待進了城門,陳平這才注意到六合縣的縣城實則是按照裏坊進行規劃,東西兩門連成一軸線,與南北門連成的軸線將縣城分為四個大的區域。
剛剛經過的西門實則就是坊門,陳平跟在父親身後,沿著東西“橫街”而行。
“你大伯家在十字街西北麵,南曲的位置。”這個點,縣城裏人還是挺多,陳父三人去往的地方正是縣市所在,陳父迴頭叮囑道,“跟緊我,不要四顧,小心走失了。”
陳父的叮囑並沒有起多大作用,陳平兄弟倆依舊是四下張望,好奇不已。
“這橫街的確是夠寬的,怕不下十五米。”走在橫街上,陳平到對此事縣城道路寬度感到驚訝。
兩邊的房屋建築規劃得也很是嚴整,遠不是白土村能夠比擬的,且以木質建築為多,屋頂鋪著青瓦。
街上行人來往,牲畜家禽的叫聲夾雜在其中,偶爾還能看到當街排泄的牲畜,衛生環境差了些。
“阿兄,你看那,有一匹馬。”陳安指著不遠處,興奮的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