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坐下,縣中眾曹佐這才是落座,年輕的如陳元良,年長的則近乎花甲,佝僂著腰背。
這時節,還沒有退休年齡一說。活得長,得顧聖眷,就是幹到百餘歲,也不成問題。
“我便先說吧。”陳元良外公,陳仕通持著一本計帳,目光稍顯複雜的看了眼陳平,便道,“陳縣令方任,該是對縣的戶籍稍作熟悉。縣總計有七千三百二十九戶,上戶三百一十二,中戶二千七百六十一,貧戶四千二百五十六。成丁兩萬一千九百八十七口,軍府衛士為……”
戶口,戶等,成丁,衛士等一應的戶籍情況,陳仕通在縣中為吏多年,且一直是在戶曹下為事,這些數據資料早是熟識於心,到最後也未再看那計帳,憑著記憶是一一說來。
七千三百餘的戶數,其中屬於富戶的上戶隻有三百戶,所占比例才為百分之四左右,半層不到。中戶兩千餘,近三千,占三層上下,餘下的皆為貧戶,占據了近六層餘。
對縣中戶口,戶等有所了解,接下來又是縣市中的店肆,縣內的傳驛,縣牢中罪犯,都一一的是由各曹曹佐同陳平做了簡單的匯報。
陳平多是在聽,偶爾有不甚明了的地方,才會提上一句。
戶曹方麵,戶等肯定有隱瞞虛報的,這點陳平暫時不會去動,除了薛雄主簿身份這個動作已是夠大,再要是觸動了縣中其他富戶士紳的利益,恐是會引起抵觸,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再一個是法曹,陳瘸子入牢那會,陳平有過來看過,內裏的環境的確是髒亂了些,老鼠亂竄,陰暗潮濕,陳平提了一句,需得是改善,法曹曹佐趕忙是應了下來,順帶是誇了句縣令仁善。
至於其內心如何想的,陳平不想去管,隻要是能按著自己的命令形式,那就行了。
縣市方麵,雖是有市令,可也僅是起著監督調節糾紛的作用,契約交易的收入著實是有限,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私契。另一個大頭的商稅,看著眼饞,目前卻是動不了。
楊堅篡周時,為了收買人心,開放了鹽池酒坊,準許百姓私下造鹽釀酒,各縣市的商稅同是一應的免了。這雖是有利百姓,可對朝廷來說,卻是一項重大的損失,朝廷經費有限,一應的基礎服務設施就無法施建。
當然,這個時節,朝中眾人想的基礎建設恐也隻有馳道驛站,至於旁的,除了陳平,沒人會去關心。
明是知曉這弊端,可陳平地位有限,以一個七品縣令的身份,就是提收商稅這個建議都不敢有。
沒商稅,縣中一應的公費支出就僅能靠公廨田,再有縣市中幾處店肆,收入有限。沒有政府經費,陳平空是有一腔的幹勁,滿腦的點子,卻也難以付諸實際。
不過,也不是一點驚喜都未有。
縣中居是有鹽井,鹽這東西可是聚寶盆。此時獲取鹽的方式總的來說有四種,一是散鹽,煮海水製成。縣離著海還有一段距離,倒是靠著江,可江水並不能製鹽。
散鹽縣是不成的。
其二是監鹽,用池水化解製成,這個其實與散鹽類似,池水多是鹽分高的內陸湖,縣中並無這樣的環境,自也是不成的。
其三是飴鹽,帶著一個飴字,可是與飴糖卻無半點關係。飴鹽是四方部族,邊緣小國進貢的鹽。縣才是一個小小的縣,自沒有貢鹽可用。
其四,最後一個,是形鹽,挖井取鹵水製成。縣中,縣衙中開采的就是這種鹽。
“這種形鹽的鹽井,縣中有多少?”陳平問道,管著這事的是金曹曹佐,一個中年漢子,四十數歲,坐在陳平下手的位置,陳平有印象,在逼著縣中曹佐站隊時,這名叫董宏的金曹曹佐並未與薛雄一夥。
就陳平的意思,其信耐度自是要高上些,可以培養。
“不多,才僅是夠縣衙中用度。”董宏道。
“為何是才產如此少的量?是因人手不夠?還是地下鹵水量不夠?”陳平奇怪。
董宏歎了口氣,頗為無奈的道:“縣令你有所不知,這開鑿鹽井的人手是夠的,那一片地域的鹵水量也實為充足,縣中有三處鹽井,相隔百餘米,所得的鹵水依舊是充足。”
“那是為何?”陳平不解,鹽這東西,生活必需品,上至權貴,下至貧戶,都有所求,私人無開采條件,且監鹽與形鹽的生產受到限製,這兩種鹽官府才有開采製造的權利。
散鹽需得是靠近海,內陸並無生產條件,至於飴鹽,百姓就更無從獲得。這般綜合看來,鹽的生產基本上是屬於朝廷壟斷行業。
縣有這個條件,居然是不知利用,居然如此的暴殄天物。這可都是縣衙經費,是建設縣,是實現陳平構想的活動資金,來錢快,且是穩定,沒有緩衝期,哪裏再去找這麽一個來錢渠道?
“實則是所產的形鹽味苦,是故才能是自產自用。就是縣衙中,多也是從它處購鹽。”董宏無力的道,“因著這般,本縣雖是有鹽井,可那鹽賣不出去,就是那貧困下戶也是厭棄,偶才購置些許。”
陳平垂眼,腦袋點了兩下,原來如此。
原材料不缺,渠道不缺,一切的原因在產品質量上,鹵鹽帶有苦味,這是因為其中夾雜著微量元素。
說到底,還是提煉的精度不夠,工序少了。
“明日起,加大鹵水的產量,擴大形鹽生產。”白衣的身份限製讓陳平很多事束手束腳,現為一縣令,隻要是不觸及朝廷法度,如那提煉鋼鐵,或是鑄造貨幣武器,僅是產鹽,陳平還是有能力決定,也敢去實施,“縣要全力擴大鹽井,將鹽銷至其它州縣。”
“什麽?”董宏一聽,卻是急了,忙是道,“縣令,這可不成,那鹽賣不出去,江南多雨,又不易存放,實則是無益。這般……這般做實是枉費人力,耗費錢財。”
陳平看了眼董宏,堅定道:“董曹佐不用擔心,本縣令豈是那不顧惜民力的昏官?既是讓你如此做,是因為我有方法可以解決鹵鹽味苦。”
“真的?”董宏忙是問道,身為金曹曹佐,董宏是憑借自己的本事入了的縣衙,原本就是製鹽,雖是知曉它地有法子製出好的鹽,可那法子捏在他人手中,尋常人哪裏是能得到。
“本縣令說的話,那還能是有假?”陳平笑道,“你先是安排人手,擴充鹽井,去鹽苦味的法子我來想。”(未完待續。)
這時節,還沒有退休年齡一說。活得長,得顧聖眷,就是幹到百餘歲,也不成問題。
“我便先說吧。”陳元良外公,陳仕通持著一本計帳,目光稍顯複雜的看了眼陳平,便道,“陳縣令方任,該是對縣的戶籍稍作熟悉。縣總計有七千三百二十九戶,上戶三百一十二,中戶二千七百六十一,貧戶四千二百五十六。成丁兩萬一千九百八十七口,軍府衛士為……”
戶口,戶等,成丁,衛士等一應的戶籍情況,陳仕通在縣中為吏多年,且一直是在戶曹下為事,這些數據資料早是熟識於心,到最後也未再看那計帳,憑著記憶是一一說來。
七千三百餘的戶數,其中屬於富戶的上戶隻有三百戶,所占比例才為百分之四左右,半層不到。中戶兩千餘,近三千,占三層上下,餘下的皆為貧戶,占據了近六層餘。
對縣中戶口,戶等有所了解,接下來又是縣市中的店肆,縣內的傳驛,縣牢中罪犯,都一一的是由各曹曹佐同陳平做了簡單的匯報。
陳平多是在聽,偶爾有不甚明了的地方,才會提上一句。
戶曹方麵,戶等肯定有隱瞞虛報的,這點陳平暫時不會去動,除了薛雄主簿身份這個動作已是夠大,再要是觸動了縣中其他富戶士紳的利益,恐是會引起抵觸,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再一個是法曹,陳瘸子入牢那會,陳平有過來看過,內裏的環境的確是髒亂了些,老鼠亂竄,陰暗潮濕,陳平提了一句,需得是改善,法曹曹佐趕忙是應了下來,順帶是誇了句縣令仁善。
至於其內心如何想的,陳平不想去管,隻要是能按著自己的命令形式,那就行了。
縣市方麵,雖是有市令,可也僅是起著監督調節糾紛的作用,契約交易的收入著實是有限,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私契。另一個大頭的商稅,看著眼饞,目前卻是動不了。
楊堅篡周時,為了收買人心,開放了鹽池酒坊,準許百姓私下造鹽釀酒,各縣市的商稅同是一應的免了。這雖是有利百姓,可對朝廷來說,卻是一項重大的損失,朝廷經費有限,一應的基礎服務設施就無法施建。
當然,這個時節,朝中眾人想的基礎建設恐也隻有馳道驛站,至於旁的,除了陳平,沒人會去關心。
明是知曉這弊端,可陳平地位有限,以一個七品縣令的身份,就是提收商稅這個建議都不敢有。
沒商稅,縣中一應的公費支出就僅能靠公廨田,再有縣市中幾處店肆,收入有限。沒有政府經費,陳平空是有一腔的幹勁,滿腦的點子,卻也難以付諸實際。
不過,也不是一點驚喜都未有。
縣中居是有鹽井,鹽這東西可是聚寶盆。此時獲取鹽的方式總的來說有四種,一是散鹽,煮海水製成。縣離著海還有一段距離,倒是靠著江,可江水並不能製鹽。
散鹽縣是不成的。
其二是監鹽,用池水化解製成,這個其實與散鹽類似,池水多是鹽分高的內陸湖,縣中並無這樣的環境,自也是不成的。
其三是飴鹽,帶著一個飴字,可是與飴糖卻無半點關係。飴鹽是四方部族,邊緣小國進貢的鹽。縣才是一個小小的縣,自沒有貢鹽可用。
其四,最後一個,是形鹽,挖井取鹵水製成。縣中,縣衙中開采的就是這種鹽。
“這種形鹽的鹽井,縣中有多少?”陳平問道,管著這事的是金曹曹佐,一個中年漢子,四十數歲,坐在陳平下手的位置,陳平有印象,在逼著縣中曹佐站隊時,這名叫董宏的金曹曹佐並未與薛雄一夥。
就陳平的意思,其信耐度自是要高上些,可以培養。
“不多,才僅是夠縣衙中用度。”董宏道。
“為何是才產如此少的量?是因人手不夠?還是地下鹵水量不夠?”陳平奇怪。
董宏歎了口氣,頗為無奈的道:“縣令你有所不知,這開鑿鹽井的人手是夠的,那一片地域的鹵水量也實為充足,縣中有三處鹽井,相隔百餘米,所得的鹵水依舊是充足。”
“那是為何?”陳平不解,鹽這東西,生活必需品,上至權貴,下至貧戶,都有所求,私人無開采條件,且監鹽與形鹽的生產受到限製,這兩種鹽官府才有開采製造的權利。
散鹽需得是靠近海,內陸並無生產條件,至於飴鹽,百姓就更無從獲得。這般綜合看來,鹽的生產基本上是屬於朝廷壟斷行業。
縣有這個條件,居然是不知利用,居然如此的暴殄天物。這可都是縣衙經費,是建設縣,是實現陳平構想的活動資金,來錢快,且是穩定,沒有緩衝期,哪裏再去找這麽一個來錢渠道?
“實則是所產的形鹽味苦,是故才能是自產自用。就是縣衙中,多也是從它處購鹽。”董宏無力的道,“因著這般,本縣雖是有鹽井,可那鹽賣不出去,就是那貧困下戶也是厭棄,偶才購置些許。”
陳平垂眼,腦袋點了兩下,原來如此。
原材料不缺,渠道不缺,一切的原因在產品質量上,鹵鹽帶有苦味,這是因為其中夾雜著微量元素。
說到底,還是提煉的精度不夠,工序少了。
“明日起,加大鹵水的產量,擴大形鹽生產。”白衣的身份限製讓陳平很多事束手束腳,現為一縣令,隻要是不觸及朝廷法度,如那提煉鋼鐵,或是鑄造貨幣武器,僅是產鹽,陳平還是有能力決定,也敢去實施,“縣要全力擴大鹽井,將鹽銷至其它州縣。”
“什麽?”董宏一聽,卻是急了,忙是道,“縣令,這可不成,那鹽賣不出去,江南多雨,又不易存放,實則是無益。這般……這般做實是枉費人力,耗費錢財。”
陳平看了眼董宏,堅定道:“董曹佐不用擔心,本縣令豈是那不顧惜民力的昏官?既是讓你如此做,是因為我有方法可以解決鹵鹽味苦。”
“真的?”董宏忙是問道,身為金曹曹佐,董宏是憑借自己的本事入了的縣衙,原本就是製鹽,雖是知曉它地有法子製出好的鹽,可那法子捏在他人手中,尋常人哪裏是能得到。
“本縣令說的話,那還能是有假?”陳平笑道,“你先是安排人手,擴充鹽井,去鹽苦味的法子我來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