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你做的來。(”陳平凝視著劉餘慶,肯定道,“酒坊工人我會差人去尋,你隻需是管著其中的人手就成。”
想了想,陳平又道:“你若是不做,恐怕娘與外祖父母不會放過你,肯定是要逼著你進縣衙。恩,別想著躲,我會偷偷的報信。”
苦著臉,沉默了片刻,劉餘慶點頭應了下來。廠房酒坊,聽著似乎有點意思。
至此,陳平一應的布置算是完成了。合法合規,公私兼顧,不過都還隻是雛形。
在家中待了兩日,除了找人商談,陳平就是將自己關在房間中,連著飯菜都是讓柳壯實送進去。
學校,廠坊酒坊雖是落實了下來,可一應的規章條例這個時代並沒有,甚至是連粗糙的文件範本都無,陳平得是自己來。
標準規範,操作條例,注意事項,薪酬體係,職業規劃提升等等,涉及的太多,且都處於空白階段,這東西沒有外人可以幫忙,都得陳平一人獨立的填補。
工科出生,在工地上又待了那麽些年,算是專業對口了。時代不同,可行業類似,裏麵的條條框框都得是羅列出來的。有了參考規範,往後展才能夠是有例可循。
累就累些,畢竟還年輕,熬夜,熬著熬著也就習慣了。相較革命的本錢,迫在眉睫的危機才是陳平要考慮的。
本想著再多停留一日,可縣中李應興差人來了白土村,一應帶來的還有州。寥寥百餘字,蓋著揚州的印章,印章下是州刺史的落筆。
衛玄,州刺史的名諱,又是一個在浩瀚的曆史中翻過波浪,留下痕跡的人。
“終於是征淮南各郡的徭役了。”看過公文,陳平歎了口氣,當即是騎馬迴了縣中。
邗溝開挖。
五千名丁夫,這是縣要征的徭役人數。
“去通知縣丞和各曹佐主事,到偏廳中來。”迴了縣中,陳平立刻是吩咐了柳壯實。
片刻的功夫,李應興幾人便到了偏廳。五千人的徭役名額,縣總計也才是七千餘戶,這般算下來,一戶幾是要出一名壯勞力。
這個節骨眼下,農忙時,就是免除了揚州數年的賦稅,可這徭役帶來的痛感是橫在脖頸的刀,下一刻可能就要死了,免了那賦稅又能如何?
“公文你們都看了?”陳平示意幾人落坐,開口便問道,“往日如此多的人丁徭役征是如何安排的?”
公文是從傳驛過來的,直是送到縣中,李應興本是縣丞,縣令之輔佐,典文書倉庫等一應的事務。
“我已是看過。”李應興道,“至於往歲縣中如何處置……這還需是問陳老。”
陳老,陳仕通,因著陳平的關係,李應興對其頗為客氣。
“往歲縣中徭役多是修整溝渠,開墾荒地,並無如此征之額。”在縣中為吏二十餘年,陳仕通對此甚為清楚,“衛刺史定了日期,五日之內,徭役的人丁需得是到邗溝,逾期未到縣中一應的官員胥吏都要受到責罰。”
徭役征不及時,延期或者未按著規定的人數到達指定地點,倒不用如秦時那般砍頭,可縣中一應官長胥吏的政績評判肯定是會受到影響。
最輕的是一紙叱責,稍重些的則是官職品階下調,再重一些,讓州中長官,或是禦史上報給皇上,落得一個不盡心皇事的罪過,一身的官皮可能就得剝落,重迴白身。
為官為吏,雖是要提心吊膽,可其中的權利更是能吸引人,品嚐到那個味,沒人願意恢複庶民的身份。
“才五日,卻是有些緊了,通知集合丁壯就需是五六日,路途中再有一日,時間哪裏是夠。”倉曹曹佐宋文興道,五十數歲,稍顯駝背,管著縣中義倉和賦稅的交納,平日裏有賦稅需是送往州中府庫,都是宋文興在負責,對行程很是清楚,覺著刺史給的時限緊了些。
丁夫若是聚不齊,耽誤了邗溝開挖,對縣中一應眾人都是無好處,此時自是要同心協力。
可如此的狀況,就是幹了數十年,從開皇年間到現在,也未遇著這般一次征五千丁口的狀況。老胥吏都毫無經驗,現在又聽宋文興如此說,心中就更是忐忑。
這個時候,就顯出官職的作用來,一眾的曹佐,包括縣丞李應興,都是將目光落在了陳平的身上。
雖是十數歲的身子,可那看身量,瞧那氣質,再有先前一應處置手段,說不定是能想出個好法子來呢?
陳平沉吟了片刻,五日,的確是緊了些,不過卻也不是辦不成,在白土村看到公文時,陳平就在考量著各種情況,同是暗暗的思忖著解決的辦法。
預案,可不就是這般來的麽。
進縣衙時,會生的情況,遇到的狀況,解決的方法,陳平都思考得差不多。之所以這會還在沉吟,實則是想要再完善一下,能利用一下徭役,那是再好不過的。
數千的丁夫調動,機會難得。
緊鎖著眉頭,盯著桌上的杯盞失神,這是陳平落在李應興幾人眼中給人的感覺,幾人不免是羞赧。將這麽一個問題壓在才上任數日的少年縣令身上,是否太過殘忍了些?
一個處理不好,可能會是引得聖怒。
幾人互相是看了幾眼,就是要開口,不想這時陳平終是動了,直是下了一連竄的命令:“陳老,你立刻是通知縣各鄉裏長,無需按戶等,除了家中成丁的,一應的都征。
今日晚間就通知,明日一早,鄉裏各戶需得是知曉這個命令。後日一早,由裏長帶領各受征的丁夫到縣外匯集。各裏長需是備著一麵大旗,迎頭領著,裏人膊係色帶,以示區分。”
“宋老,兩日之內,你需得是備齊七千丁口所需的綠豆,再有一應的炊具。隨同受徭役的成丁一同是運至邗溝,煮豆湯以防暑氣。”
“柳壯實,備些井鹽,再有征縣中各村戶的推車,牛車,做好登記,運送受徭役丁夫的所需的糧米。”
“再有李縣丞,你負責護送丁夫到邗溝。”
一口氣,主要的安排是吩咐下去,接著又提醒各人要注意的細節,具體的操作手段,很是詳細完備。
愈是往後聽,李應興等人愈是驚異,這般淡定自如的吩咐,一項項的有條不紊,當真是如同經年老吏一般,從容不迫。沒有半分的猶豫,顯然在交代前就已有了腹案。
如果說在對付薛雄等人時還顯得衝動稚嫩,稍顯義氣用事的話,此時麵對徭役的征,陳平的應對可以說是沉穩平和,讓陳仕通這等縣衙中慣手都自愧不如。
奇才,天縱之資。
此時,在這縣的偏廳中,李應興有這種感覺。人總歸還是有不同的,白土村出了一個來護兒,隔了十數年,現又出了一個陳平,當真是水土養人。
這般的想法,隻在一刹那間,自覺不能如此穩重的完成州任務,李應興一眾看向陳平也隻是縣官這個職位的緣故,沒成想,陳平當真是一道道的指令下了來。
縣中從未有此等人丁征之事,可李應興等人對陳平下的命令自有判斷,隻大體一聽,便知曉能行。
“都清楚了嗎?”是故半個時辰後,一一的解答了眾人提問的陳平問著這樣的結束語,李應興、陳仕通、柳壯實、宋文興幾人再抬頭瞧陳平時,麵色中不隻是有對縣令這個七品職位敬重畏懼,更有是對陳平這個人的感歎佩服。(未完待續。)8
看過《隋末大業》的書友還喜歡
想了想,陳平又道:“你若是不做,恐怕娘與外祖父母不會放過你,肯定是要逼著你進縣衙。恩,別想著躲,我會偷偷的報信。”
苦著臉,沉默了片刻,劉餘慶點頭應了下來。廠房酒坊,聽著似乎有點意思。
至此,陳平一應的布置算是完成了。合法合規,公私兼顧,不過都還隻是雛形。
在家中待了兩日,除了找人商談,陳平就是將自己關在房間中,連著飯菜都是讓柳壯實送進去。
學校,廠坊酒坊雖是落實了下來,可一應的規章條例這個時代並沒有,甚至是連粗糙的文件範本都無,陳平得是自己來。
標準規範,操作條例,注意事項,薪酬體係,職業規劃提升等等,涉及的太多,且都處於空白階段,這東西沒有外人可以幫忙,都得陳平一人獨立的填補。
工科出生,在工地上又待了那麽些年,算是專業對口了。時代不同,可行業類似,裏麵的條條框框都得是羅列出來的。有了參考規範,往後展才能夠是有例可循。
累就累些,畢竟還年輕,熬夜,熬著熬著也就習慣了。相較革命的本錢,迫在眉睫的危機才是陳平要考慮的。
本想著再多停留一日,可縣中李應興差人來了白土村,一應帶來的還有州。寥寥百餘字,蓋著揚州的印章,印章下是州刺史的落筆。
衛玄,州刺史的名諱,又是一個在浩瀚的曆史中翻過波浪,留下痕跡的人。
“終於是征淮南各郡的徭役了。”看過公文,陳平歎了口氣,當即是騎馬迴了縣中。
邗溝開挖。
五千名丁夫,這是縣要征的徭役人數。
“去通知縣丞和各曹佐主事,到偏廳中來。”迴了縣中,陳平立刻是吩咐了柳壯實。
片刻的功夫,李應興幾人便到了偏廳。五千人的徭役名額,縣總計也才是七千餘戶,這般算下來,一戶幾是要出一名壯勞力。
這個節骨眼下,農忙時,就是免除了揚州數年的賦稅,可這徭役帶來的痛感是橫在脖頸的刀,下一刻可能就要死了,免了那賦稅又能如何?
“公文你們都看了?”陳平示意幾人落坐,開口便問道,“往日如此多的人丁徭役征是如何安排的?”
公文是從傳驛過來的,直是送到縣中,李應興本是縣丞,縣令之輔佐,典文書倉庫等一應的事務。
“我已是看過。”李應興道,“至於往歲縣中如何處置……這還需是問陳老。”
陳老,陳仕通,因著陳平的關係,李應興對其頗為客氣。
“往歲縣中徭役多是修整溝渠,開墾荒地,並無如此征之額。”在縣中為吏二十餘年,陳仕通對此甚為清楚,“衛刺史定了日期,五日之內,徭役的人丁需得是到邗溝,逾期未到縣中一應的官員胥吏都要受到責罰。”
徭役征不及時,延期或者未按著規定的人數到達指定地點,倒不用如秦時那般砍頭,可縣中一應官長胥吏的政績評判肯定是會受到影響。
最輕的是一紙叱責,稍重些的則是官職品階下調,再重一些,讓州中長官,或是禦史上報給皇上,落得一個不盡心皇事的罪過,一身的官皮可能就得剝落,重迴白身。
為官為吏,雖是要提心吊膽,可其中的權利更是能吸引人,品嚐到那個味,沒人願意恢複庶民的身份。
“才五日,卻是有些緊了,通知集合丁壯就需是五六日,路途中再有一日,時間哪裏是夠。”倉曹曹佐宋文興道,五十數歲,稍顯駝背,管著縣中義倉和賦稅的交納,平日裏有賦稅需是送往州中府庫,都是宋文興在負責,對行程很是清楚,覺著刺史給的時限緊了些。
丁夫若是聚不齊,耽誤了邗溝開挖,對縣中一應眾人都是無好處,此時自是要同心協力。
可如此的狀況,就是幹了數十年,從開皇年間到現在,也未遇著這般一次征五千丁口的狀況。老胥吏都毫無經驗,現在又聽宋文興如此說,心中就更是忐忑。
這個時候,就顯出官職的作用來,一眾的曹佐,包括縣丞李應興,都是將目光落在了陳平的身上。
雖是十數歲的身子,可那看身量,瞧那氣質,再有先前一應處置手段,說不定是能想出個好法子來呢?
陳平沉吟了片刻,五日,的確是緊了些,不過卻也不是辦不成,在白土村看到公文時,陳平就在考量著各種情況,同是暗暗的思忖著解決的辦法。
預案,可不就是這般來的麽。
進縣衙時,會生的情況,遇到的狀況,解決的方法,陳平都思考得差不多。之所以這會還在沉吟,實則是想要再完善一下,能利用一下徭役,那是再好不過的。
數千的丁夫調動,機會難得。
緊鎖著眉頭,盯著桌上的杯盞失神,這是陳平落在李應興幾人眼中給人的感覺,幾人不免是羞赧。將這麽一個問題壓在才上任數日的少年縣令身上,是否太過殘忍了些?
一個處理不好,可能會是引得聖怒。
幾人互相是看了幾眼,就是要開口,不想這時陳平終是動了,直是下了一連竄的命令:“陳老,你立刻是通知縣各鄉裏長,無需按戶等,除了家中成丁的,一應的都征。
今日晚間就通知,明日一早,鄉裏各戶需得是知曉這個命令。後日一早,由裏長帶領各受征的丁夫到縣外匯集。各裏長需是備著一麵大旗,迎頭領著,裏人膊係色帶,以示區分。”
“宋老,兩日之內,你需得是備齊七千丁口所需的綠豆,再有一應的炊具。隨同受徭役的成丁一同是運至邗溝,煮豆湯以防暑氣。”
“柳壯實,備些井鹽,再有征縣中各村戶的推車,牛車,做好登記,運送受徭役丁夫的所需的糧米。”
“再有李縣丞,你負責護送丁夫到邗溝。”
一口氣,主要的安排是吩咐下去,接著又提醒各人要注意的細節,具體的操作手段,很是詳細完備。
愈是往後聽,李應興等人愈是驚異,這般淡定自如的吩咐,一項項的有條不紊,當真是如同經年老吏一般,從容不迫。沒有半分的猶豫,顯然在交代前就已有了腹案。
如果說在對付薛雄等人時還顯得衝動稚嫩,稍顯義氣用事的話,此時麵對徭役的征,陳平的應對可以說是沉穩平和,讓陳仕通這等縣衙中慣手都自愧不如。
奇才,天縱之資。
此時,在這縣的偏廳中,李應興有這種感覺。人總歸還是有不同的,白土村出了一個來護兒,隔了十數年,現又出了一個陳平,當真是水土養人。
這般的想法,隻在一刹那間,自覺不能如此穩重的完成州任務,李應興一眾看向陳平也隻是縣官這個職位的緣故,沒成想,陳平當真是一道道的指令下了來。
縣中從未有此等人丁征之事,可李應興等人對陳平下的命令自有判斷,隻大體一聽,便知曉能行。
“都清楚了嗎?”是故半個時辰後,一一的解答了眾人提問的陳平問著這樣的結束語,李應興、陳仕通、柳壯實、宋文興幾人再抬頭瞧陳平時,麵色中不隻是有對縣令這個七品職位敬重畏懼,更有是對陳平這個人的感歎佩服。(未完待續。)8
看過《隋末大業》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