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解釋
錯穿末世,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作者:儾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達這才反應了過來,“你們的意思是,馮凱隱瞞了喪屍變強的消息,故意用喪屍消耗陳強手中的力量,以便擴大他自己的權利?”
吳達想了想前因後果和來龍去脈,冷汗瞬間洇濕了自己的t恤。
臨時指揮部設在一棟三層建築內,距離海天國際1公裏左右,幾人在這裏見到了馮凱,他麵容愁苦,對張曉草幾人的態度不算特別熱情,並不像是曾經親自去農家樂請過他們的樣子。
但在場的其他人對張曉草等人很親近,很快在圍到了她們身邊,熱情的寒暄起來,畢竟大家都是被這幾人從城市中救出來的。
馮凱看到這個場麵微愣了一下,然後就熱情了一些,他讓其他人散開,然後就帶幾人上了樓頂。
夜色很暗,觀察條件有限,隻能通過望遠鏡看到海天國際內很多單元樓朝向這邊的窗戶上掛著床單,偶爾還有手電光一閃一閃的。
海天國際北側街道目測超過50米寬,街道上喪屍很多,密密麻麻的。
吳達被指派了新任務,已經離開了,一個自稱王禮的戰隊隊長跟馮凱一起過來介紹情況,他打開手電指著桌子上的地圖說,“因為海天國際西門對麵還有一個大規模的小區,所以當時決定直接清理海天國際西側那條街,這樣就可以同時營救兩個小區。
行動開始時還算順利,隻有少量傷亡,進入海天國際小區後,街道上的喪屍突然多了起來,隊員們被迫躲進了單元樓,本想保持靜默,等待喪屍群自行散開,沒想到不僅小區內的喪屍沒離開,周邊幾條街的喪屍還不斷地湧了過來,今天上午時,海天國際四個方向的街道上已經站滿了喪屍。
昨天下午開始,我們安排了十輛大型貨車,用噪音和被刺流血的豬吸引喪屍出城,但效果很有限,而且還有喪屍源源不斷的補充進來,現在這個辦法也不能用了,附近的空地、道路都已經被引出來的喪屍站滿了,想繼續引也沒有空間了。無人機偵查後發現,附近的喪屍還在往這裏移動。”
“小區內是誰在指揮?”林一飛問。
“有指揮權的幾個人要麽被直接咬死了,要麽被咬傷後屍變了,目前隻有兩個普通隊員撿到了隊長們遺落的對講機,能跟我們這邊聯係,但電量也不多了。”
“現在能動用多少人?”林一飛繼續問。
“一線戰鬥人員隻有不到100人。”王禮答複,“這已經是能抽派出來的極限了。”王禮沒說的是,因為知道這次營救任務難度極大,很多隊員拒絕被征召,甚至有人因為怕抗命後被秋後算賬,幹脆帶著家人直接離開團隊逃走了。
這時候馮凱道,“人殺不進去,喪屍又引不出來,我們實在是沒辦法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張曉草等人沒法迴答,隻是說還要了解詳細情況。
光線太暗了,觀察不到有價值的情報,張曉草把王禮拉到一邊,打開手電指著地圖詢問詳細情況,然後拿出紙筆開始勾畫計算。
高天借機問馮凱,“昨天中午我們和你們通報過,喪屍變得更強大了,但你們的隊員好像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喪屍變強了?”馮凱楞了下,很快就意識到這是個很嚴重的指控,想了想,認真的答道:“團隊的人很多,為了提高效率,我們設置了一些職能部門,各有權限各負其責,相信你也能理解,這麽多人這麽多事,不可能都報告到我這裏,而且各個渠道傳遞上來的信息很亂很雜,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建議是最緊迫也最有效的。
有的人建議盡快反攻,在市區內利用車輛和建築建立壁壘,占領和奪取各種資源;有的人建議進山挖洞,建立永久工事,長期駐守;還有人的建議盡快南下,那裏生存條件更好,資源更充沛;甚至還有人建議盡快躲入地下,防止可能出現的核輻射。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成立了情報分析部門,專門整理這些消息,你所說的喪屍變強的事情可能還在分析過程中,也可能被當做流言蜚語篩除了,如果說出錯,那也是對你們團隊的建議不夠重視,或者是我們情報分析人員不夠專業,沒有分清輕重緩急,但你要說這件事存在多大的故意或者惡意,我不讚同。
我承認,營救行動的支持力度不如預想的那麽大,但這並非我個人的原因。
我們隻是個自發形成的民間團隊,製度和規矩都沒有強製性。住地分散,受通訊和交通能力限製,根本做不到集中管理,我們被迫讓各村有限自治,造成了現在各自為陣的局麵。
各村負責人的思想不統一,有的人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況已經很好,有吃有住有工作,甚至覺得之前搜救幸存者的行動就是多餘的,人越多,資源就會越緊張。
還有的人對於這次營救行動也是左右搖擺,一方麵,如果營救不成功,600多人的傷亡必然打擊團隊士氣,甚至有可能動搖團隊基礎,另一方麵,又覺得村莊很少遇到遊蕩的喪屍,收到的威脅並不大,保留這麽多的戰鬥人數本就沒有必要,如果花費巨大代價甚至傷亡救出她們,反而得不償失。
所以組織和動員工作響應的並不積極。
說起來我是團隊負責人,但我的指令並不具備強製性,大家隻執行對自己有利的指令,否則就消極抵抗,甚至明著對抗。
末世徹底改變了社會秩序,彼此缺乏信任,又沒有公俗良序的約束,在沒有強大武力保障的前提下,我的權利實際上很有限,我需要陳強和戰隊的保障,他也需要我的權利才能為戰隊提供高效和足額的後勤保障。
我們有時候也會有爭執,但那隻是因為理念不同,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是互相需要的,我正在計劃改變目前的組織結構,結束這種各自為戰自由散漫的狀態,這更需要他的支持,他也計劃進入城市搜救更多的幸存者,搜集更多物資,這也需要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互相傷害。”
吳達想了想前因後果和來龍去脈,冷汗瞬間洇濕了自己的t恤。
臨時指揮部設在一棟三層建築內,距離海天國際1公裏左右,幾人在這裏見到了馮凱,他麵容愁苦,對張曉草幾人的態度不算特別熱情,並不像是曾經親自去農家樂請過他們的樣子。
但在場的其他人對張曉草等人很親近,很快在圍到了她們身邊,熱情的寒暄起來,畢竟大家都是被這幾人從城市中救出來的。
馮凱看到這個場麵微愣了一下,然後就熱情了一些,他讓其他人散開,然後就帶幾人上了樓頂。
夜色很暗,觀察條件有限,隻能通過望遠鏡看到海天國際內很多單元樓朝向這邊的窗戶上掛著床單,偶爾還有手電光一閃一閃的。
海天國際北側街道目測超過50米寬,街道上喪屍很多,密密麻麻的。
吳達被指派了新任務,已經離開了,一個自稱王禮的戰隊隊長跟馮凱一起過來介紹情況,他打開手電指著桌子上的地圖說,“因為海天國際西門對麵還有一個大規模的小區,所以當時決定直接清理海天國際西側那條街,這樣就可以同時營救兩個小區。
行動開始時還算順利,隻有少量傷亡,進入海天國際小區後,街道上的喪屍突然多了起來,隊員們被迫躲進了單元樓,本想保持靜默,等待喪屍群自行散開,沒想到不僅小區內的喪屍沒離開,周邊幾條街的喪屍還不斷地湧了過來,今天上午時,海天國際四個方向的街道上已經站滿了喪屍。
昨天下午開始,我們安排了十輛大型貨車,用噪音和被刺流血的豬吸引喪屍出城,但效果很有限,而且還有喪屍源源不斷的補充進來,現在這個辦法也不能用了,附近的空地、道路都已經被引出來的喪屍站滿了,想繼續引也沒有空間了。無人機偵查後發現,附近的喪屍還在往這裏移動。”
“小區內是誰在指揮?”林一飛問。
“有指揮權的幾個人要麽被直接咬死了,要麽被咬傷後屍變了,目前隻有兩個普通隊員撿到了隊長們遺落的對講機,能跟我們這邊聯係,但電量也不多了。”
“現在能動用多少人?”林一飛繼續問。
“一線戰鬥人員隻有不到100人。”王禮答複,“這已經是能抽派出來的極限了。”王禮沒說的是,因為知道這次營救任務難度極大,很多隊員拒絕被征召,甚至有人因為怕抗命後被秋後算賬,幹脆帶著家人直接離開團隊逃走了。
這時候馮凱道,“人殺不進去,喪屍又引不出來,我們實在是沒辦法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張曉草等人沒法迴答,隻是說還要了解詳細情況。
光線太暗了,觀察不到有價值的情報,張曉草把王禮拉到一邊,打開手電指著地圖詢問詳細情況,然後拿出紙筆開始勾畫計算。
高天借機問馮凱,“昨天中午我們和你們通報過,喪屍變得更強大了,但你們的隊員好像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喪屍變強了?”馮凱楞了下,很快就意識到這是個很嚴重的指控,想了想,認真的答道:“團隊的人很多,為了提高效率,我們設置了一些職能部門,各有權限各負其責,相信你也能理解,這麽多人這麽多事,不可能都報告到我這裏,而且各個渠道傳遞上來的信息很亂很雜,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建議是最緊迫也最有效的。
有的人建議盡快反攻,在市區內利用車輛和建築建立壁壘,占領和奪取各種資源;有的人建議進山挖洞,建立永久工事,長期駐守;還有人的建議盡快南下,那裏生存條件更好,資源更充沛;甚至還有人建議盡快躲入地下,防止可能出現的核輻射。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成立了情報分析部門,專門整理這些消息,你所說的喪屍變強的事情可能還在分析過程中,也可能被當做流言蜚語篩除了,如果說出錯,那也是對你們團隊的建議不夠重視,或者是我們情報分析人員不夠專業,沒有分清輕重緩急,但你要說這件事存在多大的故意或者惡意,我不讚同。
我承認,營救行動的支持力度不如預想的那麽大,但這並非我個人的原因。
我們隻是個自發形成的民間團隊,製度和規矩都沒有強製性。住地分散,受通訊和交通能力限製,根本做不到集中管理,我們被迫讓各村有限自治,造成了現在各自為陣的局麵。
各村負責人的思想不統一,有的人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況已經很好,有吃有住有工作,甚至覺得之前搜救幸存者的行動就是多餘的,人越多,資源就會越緊張。
還有的人對於這次營救行動也是左右搖擺,一方麵,如果營救不成功,600多人的傷亡必然打擊團隊士氣,甚至有可能動搖團隊基礎,另一方麵,又覺得村莊很少遇到遊蕩的喪屍,收到的威脅並不大,保留這麽多的戰鬥人數本就沒有必要,如果花費巨大代價甚至傷亡救出她們,反而得不償失。
所以組織和動員工作響應的並不積極。
說起來我是團隊負責人,但我的指令並不具備強製性,大家隻執行對自己有利的指令,否則就消極抵抗,甚至明著對抗。
末世徹底改變了社會秩序,彼此缺乏信任,又沒有公俗良序的約束,在沒有強大武力保障的前提下,我的權利實際上很有限,我需要陳強和戰隊的保障,他也需要我的權利才能為戰隊提供高效和足額的後勤保障。
我們有時候也會有爭執,但那隻是因為理念不同,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是互相需要的,我正在計劃改變目前的組織結構,結束這種各自為戰自由散漫的狀態,這更需要他的支持,他也計劃進入城市搜救更多的幸存者,搜集更多物資,這也需要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互相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