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機構
錯穿末世,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作者:儾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一飛:“不管用哪種方法從暖泉七隊招人,都應該先見到吳達,他是那邊團隊的高層,掌握更多的信息,和他商量過再安排具體措施才妥當。”
張曉草點了點頭。
高天道,“我安排的那兩個釘子的聯絡時間是在晚上,今天來不及了,隻能明天晚上行動了。”
林一飛問,“他們是什麽身份?住在哪裏?”
高天說,“一個叫薑東旭,是總部的聯絡官,總部位於暖泉七隊,要從幾個村莊的空隙中潛行過去,另一個叫王俊,住在暖泉五隊,是那裏的保安隊長,暖泉五隊的位置在他們勢力範圍的東北方向,可以從外圍繞過去。”
高天皺眉,自己的腿傷比預想的要重,很難做到長距離徒步。但如果自己去不了,那薑東旭和王俊恐怕不會認可其他人,正在發愁呢,就聽陳雯鑫說,“暖泉七隊不就是搜救行動中登岸點旁邊的村子嗎?我們順著唐徠渠下去不就行了。”
高天眼睛亮了一下,“可行,而且唐徠渠的流向本來就是朝東北方向,我等會查下地圖,說不定順流而下就能直接到暖泉五隊,這樣就輕鬆多了。”
林一飛說,“順便把聯絡完暖泉五隊後怎麽迴程的路找好。”
高天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林一飛有點小興奮,“那明天白天是不是沒有任務,可以休息了?”
李奚瞥了他一眼,“碘伏、敷料、繃帶已經用完了,如果不搜集醫療物資,能用酒精給你們消殺傷口了,你如果能受得了,那我也沒意見。”
林一飛幽怨的看向李奚,陳雯馨噗嗤一下笑了出來,其他人也嗬嗬樂了。
幾人來到大會議室的時候,這邊的議程也結束了,大家知道了住地的設施條件都很興奮,但也意識到目前的人手不足。
張曉草講了預備一次性招納200人的安排,要求盡快做好住宿區域、功能區域的調試和個人物品的準備。
張光偉想了想,建議道,“能不能分批招納新人,消化一批後,再招納一批,控製新人入團的節奏,這樣應該更利於團隊的融合和穩定,一次性招納200人,老隊員占比太低,管理難度會大很多。”
張曉草讚許的點點頭,然後說,“分批確實更合理,但是有兩個原因讓我們不得不盡快招納新人,一是海天國際救援任務中,喪屍群表現出詭異的感應能力和整體聯動特征,我推測喪屍群會出城圍殺幸存者團隊,我們要做好可能被長期圍困的準備,雖然山穀住地有能力自給自足,但如果在喪屍圍困前沒有招夠新人,我們就可能長期麵對人手不足的窘境。
第二個原因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是從暖泉七隊招人,但因為和那邊的對立關係,招人的行動最好在對方發現和警覺前,一次性完成。
從暖泉七隊勢力外去招人也不是不可能,但需要更多的時間,喪屍圍困前不一定能做到,所以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一次性從暖泉七隊招夠新人。”
張曉草見張光偉點頭,其他人也再沒意見,接著說:“至於人員管理上,我覺得提前要做好兩點,一是成立組織機構,二是建章立製。
先說第一點,我們以前人少,具體事務也少,沒有建立機構,隻是根據個人特長和團隊需要做了分工。
這批新人加入後必須成立機構,以便加強組織和管理,我有個初步的設想,大家可以共同參詳,等新人融合後,在增進了信任和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再行調整。
主要建立兩個機構,一是管理委員會,二是戰鬥隊。
首先是成立管理委員會,委員由執委會委員和各組組長擔任:
執委會:張曉草、張利、高天、林一飛、滕京,負責住地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全麵指揮和協調。下設各個工作組負責具體工作。
綜合協調組:組長張光偉,副組長蘇占海,負責協助委員會完成工作落實。
內衛組:組長楊璐,副組長馬琪、周晨,主要負責住地的警衛和安全工作。
農牧組:組長滕京兼任,副組長錢大爺,主要負責住地農牧生產。
物資管理組:組長唐欣,副組長唐莉莉,主要負責物資的管理、分配工作。
設施保障組:組長王伯鬆,副組長李勇,主要負責住地所有設施設備的維保、使用工作。
後勤保障組:組長陳力,副組長葉紅,主要負責保障隊員們衣食住行等。
醫療組:組長王偉,副組長陳誌傑。負責團隊的醫療保障工作。
戰隊及下設機構:
總隊長:張曉草。
指令部:陳雯馨負責,確保戰鬥指令傳達通暢。
參謀部:林一飛負責,製定行動計劃。
情報部:高天負責,搜集喪屍、物資情報。
裝備部:李勇負責,武器裝備的維護、更新。
紀律部:李奚負責,維護戰隊紀律。
後勤部:唐莉莉負責,保障戰隊後勤供應。
各負責人自行招募本部成員,每部不超過3人。
隊長:高天、林一飛、李奚、陳雯馨、馬琪。
每隊下設三個戰鬥組,每組四人,組長和隊員由隊長自行招募和任命。
以上是我在機構、分工和職責方麵的建議,看大家有什麽意見?”
高天道,“我們這個團隊的成立過程和現狀大家都是清楚的,每個人對團隊都有貢獻,但曉草和張家的貢獻是最大的,現在我們處在和喪屍的戰爭狀態,曉草用一場場的勝利,證明了她的的敏銳、周密、善良、果斷,我想她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大家應該沒有意見。”
見大家都點頭確認,高天又道,“機構上我覺得設備維護組太籠統,以後住地的電力、通訊、供水、供熱等等方麵的職責都在這個組,但現在我們這方麵的專業人才太少,恐怕暫時也隻能這麽安排,等新人就位後要進一步拆分。”
張曉草點點頭,她也是這麽計劃的。
張利說,“還有消防安全的問題,也要歸於內衛組。”
楊璐答應了下來。
張曉草點了點頭。
高天道,“我安排的那兩個釘子的聯絡時間是在晚上,今天來不及了,隻能明天晚上行動了。”
林一飛問,“他們是什麽身份?住在哪裏?”
高天說,“一個叫薑東旭,是總部的聯絡官,總部位於暖泉七隊,要從幾個村莊的空隙中潛行過去,另一個叫王俊,住在暖泉五隊,是那裏的保安隊長,暖泉五隊的位置在他們勢力範圍的東北方向,可以從外圍繞過去。”
高天皺眉,自己的腿傷比預想的要重,很難做到長距離徒步。但如果自己去不了,那薑東旭和王俊恐怕不會認可其他人,正在發愁呢,就聽陳雯鑫說,“暖泉七隊不就是搜救行動中登岸點旁邊的村子嗎?我們順著唐徠渠下去不就行了。”
高天眼睛亮了一下,“可行,而且唐徠渠的流向本來就是朝東北方向,我等會查下地圖,說不定順流而下就能直接到暖泉五隊,這樣就輕鬆多了。”
林一飛說,“順便把聯絡完暖泉五隊後怎麽迴程的路找好。”
高天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林一飛有點小興奮,“那明天白天是不是沒有任務,可以休息了?”
李奚瞥了他一眼,“碘伏、敷料、繃帶已經用完了,如果不搜集醫療物資,能用酒精給你們消殺傷口了,你如果能受得了,那我也沒意見。”
林一飛幽怨的看向李奚,陳雯馨噗嗤一下笑了出來,其他人也嗬嗬樂了。
幾人來到大會議室的時候,這邊的議程也結束了,大家知道了住地的設施條件都很興奮,但也意識到目前的人手不足。
張曉草講了預備一次性招納200人的安排,要求盡快做好住宿區域、功能區域的調試和個人物品的準備。
張光偉想了想,建議道,“能不能分批招納新人,消化一批後,再招納一批,控製新人入團的節奏,這樣應該更利於團隊的融合和穩定,一次性招納200人,老隊員占比太低,管理難度會大很多。”
張曉草讚許的點點頭,然後說,“分批確實更合理,但是有兩個原因讓我們不得不盡快招納新人,一是海天國際救援任務中,喪屍群表現出詭異的感應能力和整體聯動特征,我推測喪屍群會出城圍殺幸存者團隊,我們要做好可能被長期圍困的準備,雖然山穀住地有能力自給自足,但如果在喪屍圍困前沒有招夠新人,我們就可能長期麵對人手不足的窘境。
第二個原因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是從暖泉七隊招人,但因為和那邊的對立關係,招人的行動最好在對方發現和警覺前,一次性完成。
從暖泉七隊勢力外去招人也不是不可能,但需要更多的時間,喪屍圍困前不一定能做到,所以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一次性從暖泉七隊招夠新人。”
張曉草見張光偉點頭,其他人也再沒意見,接著說:“至於人員管理上,我覺得提前要做好兩點,一是成立組織機構,二是建章立製。
先說第一點,我們以前人少,具體事務也少,沒有建立機構,隻是根據個人特長和團隊需要做了分工。
這批新人加入後必須成立機構,以便加強組織和管理,我有個初步的設想,大家可以共同參詳,等新人融合後,在增進了信任和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再行調整。
主要建立兩個機構,一是管理委員會,二是戰鬥隊。
首先是成立管理委員會,委員由執委會委員和各組組長擔任:
執委會:張曉草、張利、高天、林一飛、滕京,負責住地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全麵指揮和協調。下設各個工作組負責具體工作。
綜合協調組:組長張光偉,副組長蘇占海,負責協助委員會完成工作落實。
內衛組:組長楊璐,副組長馬琪、周晨,主要負責住地的警衛和安全工作。
農牧組:組長滕京兼任,副組長錢大爺,主要負責住地農牧生產。
物資管理組:組長唐欣,副組長唐莉莉,主要負責物資的管理、分配工作。
設施保障組:組長王伯鬆,副組長李勇,主要負責住地所有設施設備的維保、使用工作。
後勤保障組:組長陳力,副組長葉紅,主要負責保障隊員們衣食住行等。
醫療組:組長王偉,副組長陳誌傑。負責團隊的醫療保障工作。
戰隊及下設機構:
總隊長:張曉草。
指令部:陳雯馨負責,確保戰鬥指令傳達通暢。
參謀部:林一飛負責,製定行動計劃。
情報部:高天負責,搜集喪屍、物資情報。
裝備部:李勇負責,武器裝備的維護、更新。
紀律部:李奚負責,維護戰隊紀律。
後勤部:唐莉莉負責,保障戰隊後勤供應。
各負責人自行招募本部成員,每部不超過3人。
隊長:高天、林一飛、李奚、陳雯馨、馬琪。
每隊下設三個戰鬥組,每組四人,組長和隊員由隊長自行招募和任命。
以上是我在機構、分工和職責方麵的建議,看大家有什麽意見?”
高天道,“我們這個團隊的成立過程和現狀大家都是清楚的,每個人對團隊都有貢獻,但曉草和張家的貢獻是最大的,現在我們處在和喪屍的戰爭狀態,曉草用一場場的勝利,證明了她的的敏銳、周密、善良、果斷,我想她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大家應該沒有意見。”
見大家都點頭確認,高天又道,“機構上我覺得設備維護組太籠統,以後住地的電力、通訊、供水、供熱等等方麵的職責都在這個組,但現在我們這方麵的專業人才太少,恐怕暫時也隻能這麽安排,等新人就位後要進一步拆分。”
張曉草點點頭,她也是這麽計劃的。
張利說,“還有消防安全的問題,也要歸於內衛組。”
楊璐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