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蠢鈍如豬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迴,鏡頭再一次閃迴,總算不是一秒鍾的破碎片段。
又是太後娘娘親自來到景仁宮,拋下了同樣一句“隻能留下一個烏拉那拉氏”,又放下了同樣一瓶毒藥。
“這也是哀家最大的寬容了。”鈕祜祿氏扭著脖子,翹著小指頭走了。
鏡頭停在桌上,凝聚著那瓶毒藥。
(章總:“難道後人恢複了上古周朝的禮節嗎?”)
她和烏拉那拉氏難道有什麽私交?
是他看漏了什麽情節嗎?
已經到了給姑母和侄女分別送毒藥的地步,連死後名分也不願意給了,還要給誰寬容?
他當年讓張廷玉惶惶不安地死去,心中也有愧疚,成全了他配享太廟的心願。可是他與張廷玉也僅僅是一時的誤會罷了,張廷玉是三朝老臣,更是大清的忠臣,他對張廷玉是沒有恨的,想來張廷玉亦如是。
可劇中的太後與景仁宮娘娘顯然已經到了水火不容、不共戴天的仇恨。
章總冷笑一聲:“若依朕看,這位太後是想將兩人都殺了。若這個烏拉那拉氏當真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還想要主動服下毒藥,換侄女活下來,那麽,她的家族也活該死絕了。”
她們真正的倚靠,是皇上!而不是什麽太後虛無縹緲的沉默與寬容。
那是仇人,敵人。
敵人的話也敢信?
——章總被準噶爾人背叛過,早已經不會再相信敵人的甜言蜜語了。
但顯然,劇中的景仁宮娘娘,確實是活該死的。
“青櫻,你要看著我死,證明我不是被逼自裁,而是幽憤暴斃,怪不得任何人。”(章總:“嗬嗬。”)
“可是姑母,你分明是被太後逼死的!”
“眼下你我都已無力反撲,你要活下去,你連恨都不要有,你不僅要讓鈕祜祿氏不殺你,還要讓她成為你的助力(章總:“嗬嗬。”),你要當皇後,才是為我報仇,更是對我的報答。你比我幸運,你已經有皇上的寵愛,千萬不要像姑母這樣,成為一個棄婦(章總:“嗬嗬。”)。青櫻,烏拉那拉氏已經有一個棄婦了,再不能出第二個棄婦了——”
“姑母!”
“那一年……先帝封我為皇後……那是我最好的時光……身膺殊榮……我愛的人……也沒有離開我……”
“姑母……姑母……姑母……姑母!!”青櫻哭得渾身發抖,然而,她的姑母已經倒斃身亡。
畫麵漸漸暗下去。
(章總:“嗬嗬。”切暫停。)
“嗬嗬。”
章總冷笑得根本停不下來:“敵人要她自裁,她就真的吃了毒藥自盡?朕要是有這種氣概,執政二十年,已經把大清全境送給準噶爾人了!朕原當這青櫻是個蠢豬,原來是她的姑母教得好,不僅主動死了,還要讓侄女替太後掃尾,讓她這個血親親自證實太後清白無辜,連一點扣也不留在自己手上。”
白臉想了想,忍不住替這位烏拉那拉氏叫屈:“她也是用死做局而已,將自己的性命交出去,就能換太後支持青櫻……”
“太後為什麽要支持青櫻?”章總反問。
“呃,這,青櫻替她作證,烏拉那拉氏是幽憤暴斃,怪不得任何人,而不是被逼自裁……”
“是啊,你也聽到了,烏拉那拉氏是幽憤暴斃,怪不得任何人,並非被逼自裁,這是由青櫻這個親侄女作證的,太後清清白白,人所共見。”章總問,“怎麽,難道你覺得青櫻說了這句話,太後就欠她的了?青櫻已經確證太後是清白的,清白的人,本來就沒有錯。”
“如果青櫻改口呢?”
“改口?她有證據嗎?青櫻就是唯一的人證,她改口,隻能說明此人反複無常。等太後翻臉那天,景仁宮娘娘死了,已經下葬,要把她挖出來驗屍嗎?”章總道,“這位太後一出手就要兩條人命,她逼死景仁宮的娘娘,與烏拉那拉氏早就已經是生死仇敵,如果說皇後的位置在這部劇中如此重要,她為何要支持青櫻,給青櫻權力,支持一個敵人的侄女登上尊貴的皇後之位,然後返轉頭來,鬥她這個太後?”
章總繼續說道:“如果她真要靜待來日,那就應該立即將景仁宮裏發生的事情全部稟告皇帝,隻有皇帝相信她,與她共同防備心機深沉的太後,才能保護她,給她獨特的待遇,但她……”
他搖搖頭。
“蠢鈍如豬的姑母,養了一頭蠢鈍如豬的侄女。”章總篤定地說,“她一定會遵守姑母的遺命,將這個秘密永遠保存在心中,而太後,朕敢肯定,她不會認賬,烏拉那拉氏想要用這個‘恩德’換來太後的支持,隻不過是做白日夢罷了。”
……
一名小太監趕來永壽宮,向福珈報信。
“我去的時候,景仁宮(章總:“的娘娘!”)已經死了,出來的是青主兒。”
福珈點點頭,帶著這個訊息來找太後。
“太後,出來的是青主兒,成翰去的時候,景仁宮那位已經氣絕了,伺候她的繡夏,也跟著自裁了。”
“景仁宮(章總:“的娘娘!”)死了?”太後放下摸臉的手,重新垂眸看書,“那青櫻暫時讓她活著吧。”
“那景仁宮那位……是不是秘不發喪?”
“哀家明日去見皇帝,與他商議。”
今夜,弘曆也很忙。
在景仁宮發生的一切,也全都稟報到了弘曆這處,但皇帝陛下掌握的情況就顯然比太後的要少許多。
內務府總管太監秦立正在稟告遷宮事宜:“迴皇上的話,待喪儀一畢,太後將遷居慈寧宮,太妃們遷居壽康宮,東西六宮會立刻拾掇出來,供嬪妃們居住。”
王欽忽然趕來,衝到弘曆耳邊說:“迴稟皇上,景仁宮(章總:“的娘娘!”)過身了。”
“什麽?”弘曆立刻放下了筆。
“這……這是青主兒所言,報的是暴斃。”
“真是暴斃?”弘曆顯然不信。
“青主兒是親眼瞧著景仁宮(章總:“……的娘娘……”)過身的。”王欽頓了頓,又慢慢接了一句,“是服毒。”
又是太後娘娘親自來到景仁宮,拋下了同樣一句“隻能留下一個烏拉那拉氏”,又放下了同樣一瓶毒藥。
“這也是哀家最大的寬容了。”鈕祜祿氏扭著脖子,翹著小指頭走了。
鏡頭停在桌上,凝聚著那瓶毒藥。
(章總:“難道後人恢複了上古周朝的禮節嗎?”)
她和烏拉那拉氏難道有什麽私交?
是他看漏了什麽情節嗎?
已經到了給姑母和侄女分別送毒藥的地步,連死後名分也不願意給了,還要給誰寬容?
他當年讓張廷玉惶惶不安地死去,心中也有愧疚,成全了他配享太廟的心願。可是他與張廷玉也僅僅是一時的誤會罷了,張廷玉是三朝老臣,更是大清的忠臣,他對張廷玉是沒有恨的,想來張廷玉亦如是。
可劇中的太後與景仁宮娘娘顯然已經到了水火不容、不共戴天的仇恨。
章總冷笑一聲:“若依朕看,這位太後是想將兩人都殺了。若這個烏拉那拉氏當真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還想要主動服下毒藥,換侄女活下來,那麽,她的家族也活該死絕了。”
她們真正的倚靠,是皇上!而不是什麽太後虛無縹緲的沉默與寬容。
那是仇人,敵人。
敵人的話也敢信?
——章總被準噶爾人背叛過,早已經不會再相信敵人的甜言蜜語了。
但顯然,劇中的景仁宮娘娘,確實是活該死的。
“青櫻,你要看著我死,證明我不是被逼自裁,而是幽憤暴斃,怪不得任何人。”(章總:“嗬嗬。”)
“可是姑母,你分明是被太後逼死的!”
“眼下你我都已無力反撲,你要活下去,你連恨都不要有,你不僅要讓鈕祜祿氏不殺你,還要讓她成為你的助力(章總:“嗬嗬。”),你要當皇後,才是為我報仇,更是對我的報答。你比我幸運,你已經有皇上的寵愛,千萬不要像姑母這樣,成為一個棄婦(章總:“嗬嗬。”)。青櫻,烏拉那拉氏已經有一個棄婦了,再不能出第二個棄婦了——”
“姑母!”
“那一年……先帝封我為皇後……那是我最好的時光……身膺殊榮……我愛的人……也沒有離開我……”
“姑母……姑母……姑母……姑母!!”青櫻哭得渾身發抖,然而,她的姑母已經倒斃身亡。
畫麵漸漸暗下去。
(章總:“嗬嗬。”切暫停。)
“嗬嗬。”
章總冷笑得根本停不下來:“敵人要她自裁,她就真的吃了毒藥自盡?朕要是有這種氣概,執政二十年,已經把大清全境送給準噶爾人了!朕原當這青櫻是個蠢豬,原來是她的姑母教得好,不僅主動死了,還要讓侄女替太後掃尾,讓她這個血親親自證實太後清白無辜,連一點扣也不留在自己手上。”
白臉想了想,忍不住替這位烏拉那拉氏叫屈:“她也是用死做局而已,將自己的性命交出去,就能換太後支持青櫻……”
“太後為什麽要支持青櫻?”章總反問。
“呃,這,青櫻替她作證,烏拉那拉氏是幽憤暴斃,怪不得任何人,而不是被逼自裁……”
“是啊,你也聽到了,烏拉那拉氏是幽憤暴斃,怪不得任何人,並非被逼自裁,這是由青櫻這個親侄女作證的,太後清清白白,人所共見。”章總問,“怎麽,難道你覺得青櫻說了這句話,太後就欠她的了?青櫻已經確證太後是清白的,清白的人,本來就沒有錯。”
“如果青櫻改口呢?”
“改口?她有證據嗎?青櫻就是唯一的人證,她改口,隻能說明此人反複無常。等太後翻臉那天,景仁宮娘娘死了,已經下葬,要把她挖出來驗屍嗎?”章總道,“這位太後一出手就要兩條人命,她逼死景仁宮的娘娘,與烏拉那拉氏早就已經是生死仇敵,如果說皇後的位置在這部劇中如此重要,她為何要支持青櫻,給青櫻權力,支持一個敵人的侄女登上尊貴的皇後之位,然後返轉頭來,鬥她這個太後?”
章總繼續說道:“如果她真要靜待來日,那就應該立即將景仁宮裏發生的事情全部稟告皇帝,隻有皇帝相信她,與她共同防備心機深沉的太後,才能保護她,給她獨特的待遇,但她……”
他搖搖頭。
“蠢鈍如豬的姑母,養了一頭蠢鈍如豬的侄女。”章總篤定地說,“她一定會遵守姑母的遺命,將這個秘密永遠保存在心中,而太後,朕敢肯定,她不會認賬,烏拉那拉氏想要用這個‘恩德’換來太後的支持,隻不過是做白日夢罷了。”
……
一名小太監趕來永壽宮,向福珈報信。
“我去的時候,景仁宮(章總:“的娘娘!”)已經死了,出來的是青主兒。”
福珈點點頭,帶著這個訊息來找太後。
“太後,出來的是青主兒,成翰去的時候,景仁宮那位已經氣絕了,伺候她的繡夏,也跟著自裁了。”
“景仁宮(章總:“的娘娘!”)死了?”太後放下摸臉的手,重新垂眸看書,“那青櫻暫時讓她活著吧。”
“那景仁宮那位……是不是秘不發喪?”
“哀家明日去見皇帝,與他商議。”
今夜,弘曆也很忙。
在景仁宮發生的一切,也全都稟報到了弘曆這處,但皇帝陛下掌握的情況就顯然比太後的要少許多。
內務府總管太監秦立正在稟告遷宮事宜:“迴皇上的話,待喪儀一畢,太後將遷居慈寧宮,太妃們遷居壽康宮,東西六宮會立刻拾掇出來,供嬪妃們居住。”
王欽忽然趕來,衝到弘曆耳邊說:“迴稟皇上,景仁宮(章總:“的娘娘!”)過身了。”
“什麽?”弘曆立刻放下了筆。
“這……這是青主兒所言,報的是暴斃。”
“真是暴斃?”弘曆顯然不信。
“青主兒是親眼瞧著景仁宮(章總:“……的娘娘……”)過身的。”王欽頓了頓,又慢慢接了一句,“是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