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是是是,您見的美人多,他見的美人少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惢心姐姐,這兩個月去內務府,你都往這條路上走,就總能遇見江太醫。”水芝笑嘻嘻地戳穿她。
章總皺眉,又生了一種被耍的感覺。
她還以為惢心硬要陪著水芝是因為擔心她,原來隻是為了和江與彬見麵。
延禧宮裏怎麽老出這種騙觀眾感情的人啊!
惢心解釋道:“我和他自幼相識,小時候家裏遭了災禍,就分開了,沒想到進了宮卻能在這裏遇見。”
水芝道:“青梅竹馬呀,是好事,可是江太醫還年輕,在太醫院怕得熬著。”
惢心道:“我和他都是奴才,但若勤勉,未必沒有出頭之日。前朝那些王公大臣,有哪個不是皇上的奴才呢?”
水芝讚許道:“姐姐好誌氣!憑真本事吃飯才是真的!”
(章總忽然問白臉:“這個惢心日後也會做皇上的妃子嗎?可朕實在想不起來,後宮裏哪個美人做過廢後的大宮女……”)
(白臉嚇了一跳:“您在想什麽呀?怎麽忽然想要收了惢心?”)
(章總道:“她不是說她將來會有‘出頭之日’麽?宮女的出頭之日,自然是做皇上的女人,總不能做皇上的額涅或者女兒吧?朕不要突然認一個這麽年輕的媽,或者這麽大的女兒。”)
(白臉:“您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
惢心和水芝接著往前走時,忽然見到一行穿藍衣的琵琶伎在太監的護送下從前方走過。
水芝說:“姐姐,聽聞,皇上最近總在養心殿召南府的琵琶伎演奏呢。”
惢心問:“是嗎?若論一手好琵琶,宮裏誰比得過貴妃呢?皇上怎麽不召貴妃啊?”
(章總:“延禧宮的耳報神到底靈通不靈通?為何連水芝這種小丫頭都能知道養心殿的事,如懿這個娘娘連自己姐妹海蘭去了什麽宮殿住,過得好不好,卻一點也不知道,她是壓根兒沒打聽,還是根本就不想聽?”)
(白臉:“您真是持之以恆。”)
(章總:“海蘭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從鹹福宮裏出來?延禧宮那麽大,多住一個人又怎麽了?皇上也沒少去她那,想分薄寵愛給海蘭,她就能給。”)
(白臉道:“她自忖與皇上相愛,哪舍得分薄寵愛。”)
(章總抓住話頭,邏輯一捋即平:“是啊!連她這個姐姐都不肯給,將心比心,高曦月難道就肯?既然分薄寵愛隻是一場虛妄幻想,何不把海蘭接出來,住在延禧宮至少不用受苦,若是如此,她就算逼海蘭日日夜夜用她的名字抄大字也是海蘭應該做的。”)
在章總說完又一次接海蘭論時,鏡頭一轉,已到養心殿。
千嬌百媚的南府琵琶伎們一身鮮豔的藍色冬裝,個個抱著琵琶,齊齊整整坐好後,撫動琵琶緩緩而奏。
在傾瀉的樂聲中,弘曆窩在橫置的小榻上,側耳傾聽。
(章總指正:“背上怎麽沒放軟墊?那種木頭扶手朕也靠過,硌得生疼。”)
章總看著難受,弘曆卻不。
他靠在小榻上,昏昏欲睡,一旁的炕桌上擺的香爐正熏著香,直衝坐得離它最近的弘曆。
可能是熏暈過去了。章總打趣。
正當章總猜測這段劇情又要演什麽鬼蜮伎倆,就見鏡頭忽然瞄準了琵琶伎裏的一個。她姿態柔美、巧笑倩兮,簡而言之就是俏皮美麗。
章總剛要問她是誰,就聽弘曆喚了一聲:“停。”
樂聲停歇,弘曆淡淡問道:“有個音錯了,是誰啊?”
(章總:“音錯了嗎?”)
(白臉震驚:“您沒聽出來?那您不如弘曆啊!”)
(章總憤怒:“朕好過他一萬倍!不過剛剛朕光顧著看那個琵琶伎的臉了,誰讓鏡頭一直對著她的臉,害朕走神。”)
接著,被章總相中的琵琶伎就主動站了起來:“是奴婢。”
“曲藝不夠嫻熟啊。”弘曆看都懶得看她一眼,閉目說道。
琵琶伎細聲細氣地說:“奴婢因為擔心技藝不純,所以分心彈錯,隻是若非精通琵琶之人也未必能聽出。”
大約也沒有料到這個琵琶伎能夠辯解這麽長一句話,弘曆才睜開眼睛瞟了她一眼,剛要收迴,緊接著又迅速將眼神睜開,盯著她看。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也覺得漂亮。”)
(章總又羞又惱:“住嘴!”)
琵琶伎羞怯道:“皇上訓斥,奴婢心悅誠服,甘願領受。”
在弘曆看清她的臉以後,就一直不眨眼地看著她,像是被她吸住了。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
白臉哈哈大笑,一直沒停過。
弘曆淡淡一笑:“你是讚許朕的耳力過人?”
琵琶伎聲音繾綣,動人心魄:“曲有誤,周郎顧。”
弘曆越發的感興趣了:“你把朕比喻成精通音律的周瑜了?”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
琵琶伎羞澀地說道:“皇上有周郎風範,心胸更勝周郎許多,定會寬恕奴婢誤彈琵琶之罪。”
在她說完,鏡頭忽然切給了一旁侍立的李玉。
他麵色平靜,眼神中卻閃過驚異,又立刻向弘曆斜視過去。
弘曆掀開身上的毯子,遞給李玉,正坐、正、歪坐著與琵琶伎對談。
李玉放好毯子,一直斜眼瞪著弘曆,似乎對他十分不滿。
(章總總算找著了能打斷白臉笑聲的話頭:“弘曆身邊的太監,怎麽一個比一個不把他當迴事?這李玉在如懿麵前老老實實又敬又怕,怎麽給弘曆就沒個好臉色?這麽喜歡嫻妃,打發去延禧宮好了。”)
“那朕在想著,你是不是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呢?”
琵琶伎抿唇一笑。
弘曆深深地盯著她,把她叫到麵前:“你叫什麽名字?”
跪在弘曆身前的琵琶伎仍舊抱著琵琶,在琵琶的襯托下,麵龐被襯得小小的,更是可人意。她不敢再直視弘曆,低聲道:“奴婢姓白,名蕊姬。”
弘曆捏著她的下巴,令她抬起臉,看著說道:“長得纖細可愛,名字也動聽。”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
(章總:“別笑了!後宮裏……難得見到美人,多看幾眼也不行嗎?若是朕,當然不會像弘曆這樣急色,可他與朕又不一樣!”)
(白臉笑著哄他:“是是是,您見的美人多,他見的美人少。”)
章總皺眉,又生了一種被耍的感覺。
她還以為惢心硬要陪著水芝是因為擔心她,原來隻是為了和江與彬見麵。
延禧宮裏怎麽老出這種騙觀眾感情的人啊!
惢心解釋道:“我和他自幼相識,小時候家裏遭了災禍,就分開了,沒想到進了宮卻能在這裏遇見。”
水芝道:“青梅竹馬呀,是好事,可是江太醫還年輕,在太醫院怕得熬著。”
惢心道:“我和他都是奴才,但若勤勉,未必沒有出頭之日。前朝那些王公大臣,有哪個不是皇上的奴才呢?”
水芝讚許道:“姐姐好誌氣!憑真本事吃飯才是真的!”
(章總忽然問白臉:“這個惢心日後也會做皇上的妃子嗎?可朕實在想不起來,後宮裏哪個美人做過廢後的大宮女……”)
(白臉嚇了一跳:“您在想什麽呀?怎麽忽然想要收了惢心?”)
(章總道:“她不是說她將來會有‘出頭之日’麽?宮女的出頭之日,自然是做皇上的女人,總不能做皇上的額涅或者女兒吧?朕不要突然認一個這麽年輕的媽,或者這麽大的女兒。”)
(白臉:“您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
惢心和水芝接著往前走時,忽然見到一行穿藍衣的琵琶伎在太監的護送下從前方走過。
水芝說:“姐姐,聽聞,皇上最近總在養心殿召南府的琵琶伎演奏呢。”
惢心問:“是嗎?若論一手好琵琶,宮裏誰比得過貴妃呢?皇上怎麽不召貴妃啊?”
(章總:“延禧宮的耳報神到底靈通不靈通?為何連水芝這種小丫頭都能知道養心殿的事,如懿這個娘娘連自己姐妹海蘭去了什麽宮殿住,過得好不好,卻一點也不知道,她是壓根兒沒打聽,還是根本就不想聽?”)
(白臉:“您真是持之以恆。”)
(章總:“海蘭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從鹹福宮裏出來?延禧宮那麽大,多住一個人又怎麽了?皇上也沒少去她那,想分薄寵愛給海蘭,她就能給。”)
(白臉道:“她自忖與皇上相愛,哪舍得分薄寵愛。”)
(章總抓住話頭,邏輯一捋即平:“是啊!連她這個姐姐都不肯給,將心比心,高曦月難道就肯?既然分薄寵愛隻是一場虛妄幻想,何不把海蘭接出來,住在延禧宮至少不用受苦,若是如此,她就算逼海蘭日日夜夜用她的名字抄大字也是海蘭應該做的。”)
在章總說完又一次接海蘭論時,鏡頭一轉,已到養心殿。
千嬌百媚的南府琵琶伎們一身鮮豔的藍色冬裝,個個抱著琵琶,齊齊整整坐好後,撫動琵琶緩緩而奏。
在傾瀉的樂聲中,弘曆窩在橫置的小榻上,側耳傾聽。
(章總指正:“背上怎麽沒放軟墊?那種木頭扶手朕也靠過,硌得生疼。”)
章總看著難受,弘曆卻不。
他靠在小榻上,昏昏欲睡,一旁的炕桌上擺的香爐正熏著香,直衝坐得離它最近的弘曆。
可能是熏暈過去了。章總打趣。
正當章總猜測這段劇情又要演什麽鬼蜮伎倆,就見鏡頭忽然瞄準了琵琶伎裏的一個。她姿態柔美、巧笑倩兮,簡而言之就是俏皮美麗。
章總剛要問她是誰,就聽弘曆喚了一聲:“停。”
樂聲停歇,弘曆淡淡問道:“有個音錯了,是誰啊?”
(章總:“音錯了嗎?”)
(白臉震驚:“您沒聽出來?那您不如弘曆啊!”)
(章總憤怒:“朕好過他一萬倍!不過剛剛朕光顧著看那個琵琶伎的臉了,誰讓鏡頭一直對著她的臉,害朕走神。”)
接著,被章總相中的琵琶伎就主動站了起來:“是奴婢。”
“曲藝不夠嫻熟啊。”弘曆看都懶得看她一眼,閉目說道。
琵琶伎細聲細氣地說:“奴婢因為擔心技藝不純,所以分心彈錯,隻是若非精通琵琶之人也未必能聽出。”
大約也沒有料到這個琵琶伎能夠辯解這麽長一句話,弘曆才睜開眼睛瞟了她一眼,剛要收迴,緊接著又迅速將眼神睜開,盯著她看。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也覺得漂亮。”)
(章總又羞又惱:“住嘴!”)
琵琶伎羞怯道:“皇上訓斥,奴婢心悅誠服,甘願領受。”
在弘曆看清她的臉以後,就一直不眨眼地看著她,像是被她吸住了。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
白臉哈哈大笑,一直沒停過。
弘曆淡淡一笑:“你是讚許朕的耳力過人?”
琵琶伎聲音繾綣,動人心魄:“曲有誤,周郎顧。”
弘曆越發的感興趣了:“你把朕比喻成精通音律的周瑜了?”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
琵琶伎羞澀地說道:“皇上有周郎風範,心胸更勝周郎許多,定會寬恕奴婢誤彈琵琶之罪。”
在她說完,鏡頭忽然切給了一旁侍立的李玉。
他麵色平靜,眼神中卻閃過驚異,又立刻向弘曆斜視過去。
弘曆掀開身上的毯子,遞給李玉,正坐、正、歪坐著與琵琶伎對談。
李玉放好毯子,一直斜眼瞪著弘曆,似乎對他十分不滿。
(章總總算找著了能打斷白臉笑聲的話頭:“弘曆身邊的太監,怎麽一個比一個不把他當迴事?這李玉在如懿麵前老老實實又敬又怕,怎麽給弘曆就沒個好臉色?這麽喜歡嫻妃,打發去延禧宮好了。”)
“那朕在想著,你是不是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呢?”
琵琶伎抿唇一笑。
弘曆深深地盯著她,把她叫到麵前:“你叫什麽名字?”
跪在弘曆身前的琵琶伎仍舊抱著琵琶,在琵琶的襯托下,麵龐被襯得小小的,更是可人意。她不敢再直視弘曆,低聲道:“奴婢姓白,名蕊姬。”
弘曆捏著她的下巴,令她抬起臉,看著說道:“長得纖細可愛,名字也動聽。”
(白臉:“哈哈哈哈哈哈!”)
(章總:“別笑了!後宮裏……難得見到美人,多看幾眼也不行嗎?若是朕,當然不會像弘曆這樣急色,可他與朕又不一樣!”)
(白臉笑著哄他:“是是是,您見的美人多,他見的美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