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為什麽硬塞朝堂戲啊!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怎麽能混為一談呢?
傅恆是傅恆,馬齊是馬齊,富察氏是富察氏,高斌是高斌。
他重用傅恆,確實是因為他是妻弟,但傅恆也沒有令他失望;
也因為傅恆得用,所以他才更慣用富察氏的子弟,這些人也都極肖祖輩,為大清嘔心瀝血、披荊斬棘,都是個頂個的能臣。
馬齊……馬齊是汗瑪法時就受重用的人,怎麽在高曦月嘴裏成他拉扯的了?
他用高斌,和這些人又有什麽關係?
“在如懿傳裏,他們都是同一個關係,裙帶關係。”白臉忍著笑說。
章總餘光瞥見白臉憋笑,忍了又忍,不想撒氣給他看:“是嗎?那這個寫本子的人恐怕是沒有好好了解這段曆史。”
“您不生氣呀?”
“不生氣。”
“不生氣就對了,弘曆也不生氣。”白臉快憋不住笑了。
章總:?
跟“新愛羅覺·弘曆”一樣,可不算是誇人。
……
“你和皇後比什麽?皇後是中宮。”弘曆隻冷淡地說了一句,便拂袖而起,但這句話卻算不上訓斥。
還沒如懿訓阿箬活該時難聽。
“皇上~”高曦月果然也不覺得他動怒,邊撒嬌邊追了上去,“臣妾不敢跟皇後娘娘比~臣妾就是心疼阿瑪。也怪臣妾不爭氣,身邊沒有個孩子,隻能任人欺負!”
弘曆走到小榻旁落座,喝了口茶,定了定神,緩緩開口問道:“那你要如何啊?”
高曦月眼珠滴溜溜一轉,坐在他身邊說:“阿瑪既然進不了軍機處,那您就把大阿哥從嫻妃那兒接過來給臣妾。”她的語氣連商量的意味都沒有,如同命令一般。
弘曆正吃著酥餅,聽到這兒深唿吸一口氣,壓下心頭怒。
(章總也深吸一口氣:“她成日在皇上身邊說政事,弘曆也不管她?”)
想起弘曆連太監宮女對食也不管,他壓下怒意:“好,不管就不管,朕就當這電視劇裏頭有不同的規矩。但現在貴妃已經在他麵前擺出頤指氣使的態度了,佛也該有火了吧?”
“唉,曦月,朕太慣著你了,縱得你撒嬌撒癡。”弘曆語氣溫柔,瞪了高曦月一眼。
高曦月麵露得意。
(章總五官皺成紅皮猴子:“啊?”)
“河北一冬無雨,鬧了旱災,朕派你阿瑪去河北巡視,等他有了功績迴來,自然調他去軍機處,也無人說嘴。”弘曆淡淡說道。
高曦月已湊了過來,輕輕給他捏著腿,聽到這句便笑了:“當真?”
“嗯。”
高曦月笑逐顏開,抬手摟住了弘曆的脖子,甜滋滋地說:“多謝皇上。”
弘曆撇著嘴說:“拿你沒辦法。”
(章總苦膽都快漚出來了:“你就這麽怕她?”)
(白臉幸災樂禍:“皇上,這是愛呀。”)
(章總吼他:“愛你的頭!他有沒有尊嚴?”)
怕如懿、怕太後、怕貴妃,這還算個皇上?
“他哪天連太監也要怕!有誰是他不怕的嗎?”
白臉落井下石:“沒有啊,我看他就不怕皇後嘛。”
就逮著皇後欺負!
更丟臉了!
“他怕這怕那,倒是不怕皇後了?”章總冷笑,“做皇子的時候,那老虔婆不是還說富察氏一家在朝中位高權重,連她的鈕祜祿氏也比不上嗎?現在富察氏又成了他提拔的,他又不怕了?”
真是莫名其妙的邏輯!
“這劇裏凡是演到訥親和張廷玉,那老虔婆就會蹦出來。”章總冷笑一聲,“我們且看看她又要說什麽離奇的話吧。”
章總的預感毫無差錯。
下一幕,就歸到了慈寧宮。
福珈把一條貓從軟墊上抱起來送給歪著頭的太後,口中說道:“訥親和張廷玉拿外戚和河工事務做借口,聽說啊,高斌進不了軍機處啦。”
太後嘲諷地一笑:“哼,這幫老狐狸。”
(“她們怎麽……”章總抱著頭,“這裏的朝堂和後宮是有一條秘密通道嗎?”)
連福珈這種奴婢也能輕易探聽出皇上和軍機大臣的對話?
篩子城裏還有沒有一個沒人知道的秘密?
“都是老臣啦,皇上不會不給他們麵子的。”福珈道。
太後輕輕撫摸著懷中的貓咪,淡然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算是年輕,要再過個五年、十年,還想這麽去說服皇帝,那也難。”
聽了半天,章總突然嘶了一聲。
白臉問他嘶啥。
“她們每天在後宮聊這些,到底有什麽意義?也沒看她們對政事作什麽有用的見地啊,說來說去,都是一些空話。”
像是聊八卦一樣。
她聽這些的重點並沒有放在幾位朝臣的矛盾中,而是覺得這些人講話不中聽,很幼稚。她好像不是在講一件爭權奪利之事,而是吹枕頭風的特殊技巧——吹枕頭風也不是要什麽有用的東西,而是一朵花,一支釵之類的。
幼稚。
不管是福珈轉述的“政事”還是太後所聊的“正事”,都很幼稚。
“從朝堂的老臣,到後宮的太後,講話跟三歲的小孩子似的。”
“三歲小孩子也不至於吧……”
“那就五歲。”章總大發慈悲,給添了兩歲。
“起碼也得算個十歲了。”
章總難以置信:“十歲才懂這麽點?”
白臉撓撓頭:“十歲才讀四年級呢。”
“真不懂這部劇裏加的朝堂戲有什麽意義?非要讓一幫後妃聊朝堂上的事,聊的又都是這麽些個玩意。”章總聽得頭疼,“她跟福珈講政事的樣子……和如懿對惢心說皇帝私隱的樣子,一模一樣,朕實在不懂她們為什麽非得找侍婢說這些事?是嘴憋不住嗎?”
“她們可能是需要一個傾瀉的樹洞。”
“那就找樹洞去啊!非得找活的?”
……
好在政務話題就到此為止了,劇情很快迴到了宮鬥的主業。
福珈開口道:“太後,您別總想著前朝的事了,今日永和宮來稟報,說玫貴人這一胎懷得不舒坦,總是鬧病。”
太後笑道:“頭胎反應大是正常的,福珈,從慈寧宮挑些好東西,盡去賞她。”
“奴婢這就去。”
傅恆是傅恆,馬齊是馬齊,富察氏是富察氏,高斌是高斌。
他重用傅恆,確實是因為他是妻弟,但傅恆也沒有令他失望;
也因為傅恆得用,所以他才更慣用富察氏的子弟,這些人也都極肖祖輩,為大清嘔心瀝血、披荊斬棘,都是個頂個的能臣。
馬齊……馬齊是汗瑪法時就受重用的人,怎麽在高曦月嘴裏成他拉扯的了?
他用高斌,和這些人又有什麽關係?
“在如懿傳裏,他們都是同一個關係,裙帶關係。”白臉忍著笑說。
章總餘光瞥見白臉憋笑,忍了又忍,不想撒氣給他看:“是嗎?那這個寫本子的人恐怕是沒有好好了解這段曆史。”
“您不生氣呀?”
“不生氣。”
“不生氣就對了,弘曆也不生氣。”白臉快憋不住笑了。
章總:?
跟“新愛羅覺·弘曆”一樣,可不算是誇人。
……
“你和皇後比什麽?皇後是中宮。”弘曆隻冷淡地說了一句,便拂袖而起,但這句話卻算不上訓斥。
還沒如懿訓阿箬活該時難聽。
“皇上~”高曦月果然也不覺得他動怒,邊撒嬌邊追了上去,“臣妾不敢跟皇後娘娘比~臣妾就是心疼阿瑪。也怪臣妾不爭氣,身邊沒有個孩子,隻能任人欺負!”
弘曆走到小榻旁落座,喝了口茶,定了定神,緩緩開口問道:“那你要如何啊?”
高曦月眼珠滴溜溜一轉,坐在他身邊說:“阿瑪既然進不了軍機處,那您就把大阿哥從嫻妃那兒接過來給臣妾。”她的語氣連商量的意味都沒有,如同命令一般。
弘曆正吃著酥餅,聽到這兒深唿吸一口氣,壓下心頭怒。
(章總也深吸一口氣:“她成日在皇上身邊說政事,弘曆也不管她?”)
想起弘曆連太監宮女對食也不管,他壓下怒意:“好,不管就不管,朕就當這電視劇裏頭有不同的規矩。但現在貴妃已經在他麵前擺出頤指氣使的態度了,佛也該有火了吧?”
“唉,曦月,朕太慣著你了,縱得你撒嬌撒癡。”弘曆語氣溫柔,瞪了高曦月一眼。
高曦月麵露得意。
(章總五官皺成紅皮猴子:“啊?”)
“河北一冬無雨,鬧了旱災,朕派你阿瑪去河北巡視,等他有了功績迴來,自然調他去軍機處,也無人說嘴。”弘曆淡淡說道。
高曦月已湊了過來,輕輕給他捏著腿,聽到這句便笑了:“當真?”
“嗯。”
高曦月笑逐顏開,抬手摟住了弘曆的脖子,甜滋滋地說:“多謝皇上。”
弘曆撇著嘴說:“拿你沒辦法。”
(章總苦膽都快漚出來了:“你就這麽怕她?”)
(白臉幸災樂禍:“皇上,這是愛呀。”)
(章總吼他:“愛你的頭!他有沒有尊嚴?”)
怕如懿、怕太後、怕貴妃,這還算個皇上?
“他哪天連太監也要怕!有誰是他不怕的嗎?”
白臉落井下石:“沒有啊,我看他就不怕皇後嘛。”
就逮著皇後欺負!
更丟臉了!
“他怕這怕那,倒是不怕皇後了?”章總冷笑,“做皇子的時候,那老虔婆不是還說富察氏一家在朝中位高權重,連她的鈕祜祿氏也比不上嗎?現在富察氏又成了他提拔的,他又不怕了?”
真是莫名其妙的邏輯!
“這劇裏凡是演到訥親和張廷玉,那老虔婆就會蹦出來。”章總冷笑一聲,“我們且看看她又要說什麽離奇的話吧。”
章總的預感毫無差錯。
下一幕,就歸到了慈寧宮。
福珈把一條貓從軟墊上抱起來送給歪著頭的太後,口中說道:“訥親和張廷玉拿外戚和河工事務做借口,聽說啊,高斌進不了軍機處啦。”
太後嘲諷地一笑:“哼,這幫老狐狸。”
(“她們怎麽……”章總抱著頭,“這裏的朝堂和後宮是有一條秘密通道嗎?”)
連福珈這種奴婢也能輕易探聽出皇上和軍機大臣的對話?
篩子城裏還有沒有一個沒人知道的秘密?
“都是老臣啦,皇上不會不給他們麵子的。”福珈道。
太後輕輕撫摸著懷中的貓咪,淡然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算是年輕,要再過個五年、十年,還想這麽去說服皇帝,那也難。”
聽了半天,章總突然嘶了一聲。
白臉問他嘶啥。
“她們每天在後宮聊這些,到底有什麽意義?也沒看她們對政事作什麽有用的見地啊,說來說去,都是一些空話。”
像是聊八卦一樣。
她聽這些的重點並沒有放在幾位朝臣的矛盾中,而是覺得這些人講話不中聽,很幼稚。她好像不是在講一件爭權奪利之事,而是吹枕頭風的特殊技巧——吹枕頭風也不是要什麽有用的東西,而是一朵花,一支釵之類的。
幼稚。
不管是福珈轉述的“政事”還是太後所聊的“正事”,都很幼稚。
“從朝堂的老臣,到後宮的太後,講話跟三歲的小孩子似的。”
“三歲小孩子也不至於吧……”
“那就五歲。”章總大發慈悲,給添了兩歲。
“起碼也得算個十歲了。”
章總難以置信:“十歲才懂這麽點?”
白臉撓撓頭:“十歲才讀四年級呢。”
“真不懂這部劇裏加的朝堂戲有什麽意義?非要讓一幫後妃聊朝堂上的事,聊的又都是這麽些個玩意。”章總聽得頭疼,“她跟福珈講政事的樣子……和如懿對惢心說皇帝私隱的樣子,一模一樣,朕實在不懂她們為什麽非得找侍婢說這些事?是嘴憋不住嗎?”
“她們可能是需要一個傾瀉的樹洞。”
“那就找樹洞去啊!非得找活的?”
……
好在政務話題就到此為止了,劇情很快迴到了宮鬥的主業。
福珈開口道:“太後,您別總想著前朝的事了,今日永和宮來稟報,說玫貴人這一胎懷得不舒坦,總是鬧病。”
太後笑道:“頭胎反應大是正常的,福珈,從慈寧宮挑些好東西,盡去賞她。”
“奴婢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