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抗旨就抗旨了,又不是一迴兩迴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茉心道:“皇上和皇後娘娘不讓說,嫻妃自然是要謹守口風的。”
(章總:“原來通知你們了啊!朕還以為你們不知道呢!”)
看高曦月在長街上聊這個聊了這麽久,他還以為琅嬅隻是警告了偏殿裏的人,並未曉諭六宮。
原來連茉心都知道皇上和皇後娘娘不讓說?
那她們在這扯什麽呢!公然抗旨是吧!
(白臉嘀咕:“抗旨就抗旨了,又不是一迴兩迴……”)
如懿傳的後宮裏這幫人,哪個不是對弘曆的命令要先質疑一番才肯從命的?
被他一提醒,章總就全想起來了。
可是章總恨不得想不起來。
他記性幹嘛要這麽好!
……
聽了茉心的話,高曦月冷冷看著如懿的背影,咬牙說道:“看著恭謹,其實心裏想什麽卻不知道了。”
鏡頭也很令人意想不到地突然迴到延禧宮。
阿箬為如懿上茶,比平時恭敬許多,身上穿的衣服也跟往日的張揚不同,反而像是如懿的品味:裏頭是一件深紅色白花斑點的長袖,又著一件土粉色的冬裝比甲。
如懿臉色極其難看,直到阿箬為她端上茶才不悅地說:“阿箬,最近宮裏進進出出的,有聽到什麽閑話嗎?”
阿箬甜甜一笑:“宮裏最不缺閑話了,比犄角旮旯的蛇蟲鼠蟻都多。”
“有關於永和宮的嗎?”
“那自然是最多了!”阿箬一邊迴憶,一邊往外倒,“有說玫貴人是怎麽魅惑皇上得寵的,怎麽懷著孩子的時候屢見異象,還有說,那孩子是——”
“主兒!”惢心突然闖入屋內,打斷了阿箬的話,“玫貴人自縊了。”
“自縊了?”如懿隻有眉頭微微一動,以表疑惑。
(白臉:“我還以為她聽到有人自殺會驚訝地跳起來。”)
(章總:“聽到海蘭在鹹福宮被上刑的時候,她也能穩穩坐著,聽完三寶的稟報,不熟的白蕊姬也配讓她專門站起來問?”)
(白臉被說服了:“說得也是。”)
永和宮。
皇後親自來了,坐在屋內嚴厲訓斥永和宮的宮人們:“仔仔細細叮囑過你們,要你們好生看顧著,如今竟出了這樣的大事!你們不好好伺候著玫貴人,由著她傷心胡鬧,本宮非要好好處置了你們才是!”
俗雲抱著白蕊姬自縊用的白綾,跪在永和宮宮人的最前頭,一直瑟瑟發抖,聽見這句話才連忙拜倒求饒:“皇後娘娘恕罪!”
(章總:“俗雲在這,白蕊姬呢?”)
(白臉:“問得好,請看。”)
章總說完時,鏡頭剛好一轉,拍起白蕊姬的臉,因此白臉也剛好看完了臥床那邊的場景。琅嬅的兩名貼身宮女陪著她,素練輕輕撫摸著白蕊姬的手臂,蓮心則坐在床位,貢獻了半邊身子讓白蕊姬依靠。
白蕊姬嘴唇發白,痛苦地閉著眼睛,右手還撫在心口上。
(章總:“這就是她想出來的辦法……”)
(白臉:“一哭二鬧三上吊,皇帝不在跟前,哭鬧也沒有用,索性上吊,鬧大了以後,皇帝自然會來見她。”)
(章總:“弘曆很閑嗎?”)
(白臉忙說:“這不是閑不閑的事情,他是個人,總不能對宮裏有妃嬪尋死沒反應吧?”)
(章總:“朕是說,宮裏鬧這些無聊的事情時,幾乎每一次他都在,每次都要讓他來做監督或決斷。為什麽?他很閑嗎?才剛登基,他應該有很多事情要做吧?朕剛登基的時候每天都忙得很,都沒有時間寫詩了!”)
(白臉:“……那確實是挺忙的。”)
俗雲求饒完,就迅速接上了辯解的話,她陪白蕊姬演這一迴可不是為了自己去死的:“迴皇後娘娘,我們主兒一直心緒不定,夜裏還驚夢連連,今兒午後,本是要打算午睡的,可是她打發了奴才們出去,”
在俗雲說話的時候,白蕊姬就倒在蓮心懷裏不吭聲,脖子下麵有一條深深的勒痕,演得很用心,並不是隻用嘴上裝相。
(章總:“蓮心還在這兒啊?”)
(白臉:“是啊,她一直是皇後的人,隻有晚上才要迴廡房。”)
(章總:“如懿不是說要救她嗎?”)
(白臉:“時機未到。”)
(章總:“又未到?非跟救海蘭一樣,要等天降福緣啊?”)
這個福緣自然是皇帝。
此刻,福緣本人也正盯著白蕊姬,他眼中自然沒有素練和蓮心,但眼裏有很明顯的紅血絲,隻是看不出成因,不知道是生氣、難過,還是他也沒睡好而導致的。
“奴婢在外頭不放心,而且聽到了凳子落地的聲音,連忙闖進來看!竟然……主兒竟然……自己掛在梁上了!”說完,俗雲舉起了那條上吊綾,拉近了看,章總才發現這不是白綾,是藍色的。
俗雲說完話,琅嬅轉過頭來,這才發現弘曆一直望著白蕊姬,白蕊姬也眼巴巴望著他,兩人旁若無人地對視,叫人看著不爽。
(章總又想起來了:“他們剛認識的時候,當著高曦月就是這樣偷偷地互看!”)
給他惡心得不輕。
因此章總才會記得牢牢的。
琅嬅瞥了眼皇帝,又瞥了演白蕊姬,臉色沉下去,重新詢問俗雲:“可是為了孩子的事想不開?”
俗雲舉著藍綾,拚命搖頭。
白蕊姬停了魚蝦一個月,臉上已經消腫,嘴角的燎泡也好了,雖然不施粉黛,嘴唇發白一副病容,卻更添三分可憐之相。這副模樣,連章總看了都覺得心疼,何況是弘曆呢?他當即指著她說:“你有什麽想不開,你盡管跟朕和皇後說,嬪妃自戕是大罪,你怎可輕易損害自己的性命?!”
白蕊姬借著素練的力量緩緩坐直,委屈地說:“皇上不就是怕臣妾和別人說話知道了什麽嗎?所以皇後娘娘才把臣妾關在這裏不讓見人。臣妾自知命薄如紙,皇上就讓臣妾去死罷了……”
(章總:“命薄如紙四字,是要讓弘曆想起李金桂吧。”)
後宮這群女人,各有拿捏弘曆的本事。
(章總:“原來通知你們了啊!朕還以為你們不知道呢!”)
看高曦月在長街上聊這個聊了這麽久,他還以為琅嬅隻是警告了偏殿裏的人,並未曉諭六宮。
原來連茉心都知道皇上和皇後娘娘不讓說?
那她們在這扯什麽呢!公然抗旨是吧!
(白臉嘀咕:“抗旨就抗旨了,又不是一迴兩迴……”)
如懿傳的後宮裏這幫人,哪個不是對弘曆的命令要先質疑一番才肯從命的?
被他一提醒,章總就全想起來了。
可是章總恨不得想不起來。
他記性幹嘛要這麽好!
……
聽了茉心的話,高曦月冷冷看著如懿的背影,咬牙說道:“看著恭謹,其實心裏想什麽卻不知道了。”
鏡頭也很令人意想不到地突然迴到延禧宮。
阿箬為如懿上茶,比平時恭敬許多,身上穿的衣服也跟往日的張揚不同,反而像是如懿的品味:裏頭是一件深紅色白花斑點的長袖,又著一件土粉色的冬裝比甲。
如懿臉色極其難看,直到阿箬為她端上茶才不悅地說:“阿箬,最近宮裏進進出出的,有聽到什麽閑話嗎?”
阿箬甜甜一笑:“宮裏最不缺閑話了,比犄角旮旯的蛇蟲鼠蟻都多。”
“有關於永和宮的嗎?”
“那自然是最多了!”阿箬一邊迴憶,一邊往外倒,“有說玫貴人是怎麽魅惑皇上得寵的,怎麽懷著孩子的時候屢見異象,還有說,那孩子是——”
“主兒!”惢心突然闖入屋內,打斷了阿箬的話,“玫貴人自縊了。”
“自縊了?”如懿隻有眉頭微微一動,以表疑惑。
(白臉:“我還以為她聽到有人自殺會驚訝地跳起來。”)
(章總:“聽到海蘭在鹹福宮被上刑的時候,她也能穩穩坐著,聽完三寶的稟報,不熟的白蕊姬也配讓她專門站起來問?”)
(白臉被說服了:“說得也是。”)
永和宮。
皇後親自來了,坐在屋內嚴厲訓斥永和宮的宮人們:“仔仔細細叮囑過你們,要你們好生看顧著,如今竟出了這樣的大事!你們不好好伺候著玫貴人,由著她傷心胡鬧,本宮非要好好處置了你們才是!”
俗雲抱著白蕊姬自縊用的白綾,跪在永和宮宮人的最前頭,一直瑟瑟發抖,聽見這句話才連忙拜倒求饒:“皇後娘娘恕罪!”
(章總:“俗雲在這,白蕊姬呢?”)
(白臉:“問得好,請看。”)
章總說完時,鏡頭剛好一轉,拍起白蕊姬的臉,因此白臉也剛好看完了臥床那邊的場景。琅嬅的兩名貼身宮女陪著她,素練輕輕撫摸著白蕊姬的手臂,蓮心則坐在床位,貢獻了半邊身子讓白蕊姬依靠。
白蕊姬嘴唇發白,痛苦地閉著眼睛,右手還撫在心口上。
(章總:“這就是她想出來的辦法……”)
(白臉:“一哭二鬧三上吊,皇帝不在跟前,哭鬧也沒有用,索性上吊,鬧大了以後,皇帝自然會來見她。”)
(章總:“弘曆很閑嗎?”)
(白臉忙說:“這不是閑不閑的事情,他是個人,總不能對宮裏有妃嬪尋死沒反應吧?”)
(章總:“朕是說,宮裏鬧這些無聊的事情時,幾乎每一次他都在,每次都要讓他來做監督或決斷。為什麽?他很閑嗎?才剛登基,他應該有很多事情要做吧?朕剛登基的時候每天都忙得很,都沒有時間寫詩了!”)
(白臉:“……那確實是挺忙的。”)
俗雲求饒完,就迅速接上了辯解的話,她陪白蕊姬演這一迴可不是為了自己去死的:“迴皇後娘娘,我們主兒一直心緒不定,夜裏還驚夢連連,今兒午後,本是要打算午睡的,可是她打發了奴才們出去,”
在俗雲說話的時候,白蕊姬就倒在蓮心懷裏不吭聲,脖子下麵有一條深深的勒痕,演得很用心,並不是隻用嘴上裝相。
(章總:“蓮心還在這兒啊?”)
(白臉:“是啊,她一直是皇後的人,隻有晚上才要迴廡房。”)
(章總:“如懿不是說要救她嗎?”)
(白臉:“時機未到。”)
(章總:“又未到?非跟救海蘭一樣,要等天降福緣啊?”)
這個福緣自然是皇帝。
此刻,福緣本人也正盯著白蕊姬,他眼中自然沒有素練和蓮心,但眼裏有很明顯的紅血絲,隻是看不出成因,不知道是生氣、難過,還是他也沒睡好而導致的。
“奴婢在外頭不放心,而且聽到了凳子落地的聲音,連忙闖進來看!竟然……主兒竟然……自己掛在梁上了!”說完,俗雲舉起了那條上吊綾,拉近了看,章總才發現這不是白綾,是藍色的。
俗雲說完話,琅嬅轉過頭來,這才發現弘曆一直望著白蕊姬,白蕊姬也眼巴巴望著他,兩人旁若無人地對視,叫人看著不爽。
(章總又想起來了:“他們剛認識的時候,當著高曦月就是這樣偷偷地互看!”)
給他惡心得不輕。
因此章總才會記得牢牢的。
琅嬅瞥了眼皇帝,又瞥了演白蕊姬,臉色沉下去,重新詢問俗雲:“可是為了孩子的事想不開?”
俗雲舉著藍綾,拚命搖頭。
白蕊姬停了魚蝦一個月,臉上已經消腫,嘴角的燎泡也好了,雖然不施粉黛,嘴唇發白一副病容,卻更添三分可憐之相。這副模樣,連章總看了都覺得心疼,何況是弘曆呢?他當即指著她說:“你有什麽想不開,你盡管跟朕和皇後說,嬪妃自戕是大罪,你怎可輕易損害自己的性命?!”
白蕊姬借著素練的力量緩緩坐直,委屈地說:“皇上不就是怕臣妾和別人說話知道了什麽嗎?所以皇後娘娘才把臣妾關在這裏不讓見人。臣妾自知命薄如紙,皇上就讓臣妾去死罷了……”
(章總:“命薄如紙四字,是要讓弘曆想起李金桂吧。”)
後宮這群女人,各有拿捏弘曆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