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即便有三個太監共同指使,一樣可以是栽贓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新愛羅覺·弘曆,怎能如此無能呢?每次意識到這一點,章總還是很生氣。
這簡直是汙蔑他的能力。
“請太後、皇上、皇後娘娘安。”素練領著三人進屋,行禮請安後,就自己站起來了。
就自己站起來了。
就自己站起來了。
章總沒什麽想說的,就是不明白,宮裏這群宮女,怎麽一會兒權大,一會兒權小的?一會兒可以行完禮自己站起來,不必等太後和皇上吩咐;一會兒又像個禮物,會被皇後送給太監。
(章總自己琢磨片刻,勉強懂了:“按需是吧?”)
需要宮女權大的時候,拍個手,妃嬪就像狗一樣叫進來了;
需要宮女權小的時候,就能隨便指婚給太監。
一切設定隻為劇情服務。
“皇後娘娘囑咐的,奴婢都已經做了,果然在某位主兒的妝台屜子底下找到了一包朱砂,奴婢帶了一些來,還請皇後娘娘過目。”素練手捧著一隻銀色盒子,快步走到浪花麵前,將銀盒奉上。
琅嬅打開銀盒,又把她的金護甲伸了進去。
(章總看不過眼:“你那是護甲又不是銀針,缺針?找太醫要啊!”)
可琅嬅就是要攪,還要把一盒子朱砂湊到鼻子底下用力嗅聞。
弘曆問:“如何?”
琅嬅將銀盒遞給素練,命她轉交弘曆,淡淡地說:“請皇上聞聞,看看這盒朱砂上,沾的是什麽氣味。”
弘曆看著那個銀盒,先是打開看了一眼。銀盒裏裝了滿滿一盒子粉末,一想到這些東西有毒,章總就覺得驚心。如果這些毒物,一點點就能讓魚蝦有毒,吃了出事,那麽皇上和皇後如此珍貴的身體,直接將朱砂拿起來聞,不是更危險嗎?
可弘曆也將它放到鼻子底下,用力嗅了一下,隨後驚訝地望向如懿,沉思片刻後,才不甘心地說出答案:“……是沉水香的氣味。”
鐺鐺鐺鐺!
伴隨著背景音的鑼鳴,鏡頭推向如懿的臉,陡然放大。
(白臉:好精彩的印度運鏡。)
屋內所有人都望向如懿,尤其是儀貴人,她瞪大眼睛,與身邊死魚眼的海蘭露出了截然不同的靈動目光。
太後道:“嫻妃,宮中隻有你一個人用沉水香。”
如懿瞪大眼睛,似是被這個事實擊麻了。她呆愣片刻,才想到要起身下跪:“太後、皇上、皇後,臣妾是真的不知道,為何妝台的屜子裏會有一盒朱砂。”
弘曆歎了口氣,十分熟練地往後一倒,迴避問題。
琅嬅直接叫自己的侍女來解釋:“素練。”
素練忙說:“皇上,奴婢正是在嫻妃娘娘的妝台屜子底下找到的這盒朱砂,當時,阿箬還左右阻撓,不許奴婢翻查。由此看來,阿箬也是知情的,所以奴婢也帶了她來。”
“先不必傳阿箬。”琅嬅吩咐底下跪著的三個太監,“你們抬起頭來!”
三人跪著,緩緩將頭抬起,露出真容。
琅嬅這才望向如懿:“嫻妃,你且看清楚,進來這幾個人,可是你認識的?”
如懿轉過頭去,一一辨識過,方轉迴頭來答道:“小福子是臣妾宮裏的,小祿子是禦膳房專給儀貴人送魚蝦的,另外一位臣妾不認識。”
琅嬅隻當她說謊:“你真的不認識?”
如懿搖頭。
琅嬅輕蔑地一笑,對第三個太監說:“那小安子,你自個兒說吧。”
那太監抬起頭來:“奴才小安子,在內務府當差。”
(章總看見那塊介紹身份的字幕才鬆了口氣:“朕就覺得沒見過他嘛。”)
他先前沒認出來這張臉,幾乎懷疑自己記憶退化。
琅嬅接著說道:“這個禦膳房的小祿子,是專管著給遇喜的嬪妃們養活魚活蝦的。小祿子,到底是誰指使了你,給這些魚蝦下朱砂的?”
小祿子慌忙叩頭請罪:“皇後娘娘饒命!是嫻妃娘娘吩咐奴才這樣做的!”
如懿震驚地轉過頭來,不解地問:“……小祿子,本宮隻跟你有一麵之緣,你為何要這樣汙蔑本宮?”
小祿子垂頭作出害怕的神情來:“嫻妃娘娘,是您說,若是奴才不做,殺了奴才的弟弟小福子以後,也會找別人去做!奴才、奴才、奴才萬般無奈才答應的呀!”
高曦月高聲問道:“那麽小福子,嫻妃娘娘可曾對你說過同樣的話?”
小福子想也不想便答道:“有,嫻妃娘娘拿我們兄弟的性命威脅彼此,讓奴才在儀貴人的紅籮炭裏撒下了朱砂。”
琅嬅向下一指:“那小安子呢?!”
小安子抬起頭來,平靜地迴答道:“嫻妃娘娘在玫貴人遇喜之後,就跟奴才要了不少朱砂,但是、但是奴才實在不知道她是去害人哪!”
海蘭慌忙離席跪地,為自己的主子如懿辯解:“太後、皇上、皇後娘娘,這絕對不可能是姐姐所為!姐姐不是這樣的人,她沒有這樣的心思!”
……
章總遲疑半晌,方緩緩開口道:“你這樣說,和當年在鹹福宮如懿維護你時說的話,有何不同?”
“她不是這樣的人!”這也能叫辯解嗎?
每一個犯案的人,在事發後都會找自己親朋好友來辯證,自稱一向與人和善雲雲,可與人和善並不代表此人沒有私心,更不能代表此人表裏如一。在章總看來,即便有三個太監共同指使,一樣可以是栽贓。
首先,如懿這個廢物有什麽資格用小福子和小祿子兄弟的命互相威脅?
高曦月倚靠高家,金玉妍有神奇的能力(章總暫時還沒看明白一個玉氏貢女憑什麽在大清後宮攪動風雲,但他相信之後會演到),但如懿不一樣,她背後的烏拉那拉氏全都是吸血姐妹乃至於女兒和侄女的廢物,他們無法給如懿提供任何幫助,她在宮中如同一個孤臣,最近才分到一點看賬本的權力,用小福子威脅小祿子也還罷了,倒過來用小祿子威脅小福子?這如何辦得到?
這簡直是汙蔑他的能力。
“請太後、皇上、皇後娘娘安。”素練領著三人進屋,行禮請安後,就自己站起來了。
就自己站起來了。
就自己站起來了。
章總沒什麽想說的,就是不明白,宮裏這群宮女,怎麽一會兒權大,一會兒權小的?一會兒可以行完禮自己站起來,不必等太後和皇上吩咐;一會兒又像個禮物,會被皇後送給太監。
(章總自己琢磨片刻,勉強懂了:“按需是吧?”)
需要宮女權大的時候,拍個手,妃嬪就像狗一樣叫進來了;
需要宮女權小的時候,就能隨便指婚給太監。
一切設定隻為劇情服務。
“皇後娘娘囑咐的,奴婢都已經做了,果然在某位主兒的妝台屜子底下找到了一包朱砂,奴婢帶了一些來,還請皇後娘娘過目。”素練手捧著一隻銀色盒子,快步走到浪花麵前,將銀盒奉上。
琅嬅打開銀盒,又把她的金護甲伸了進去。
(章總看不過眼:“你那是護甲又不是銀針,缺針?找太醫要啊!”)
可琅嬅就是要攪,還要把一盒子朱砂湊到鼻子底下用力嗅聞。
弘曆問:“如何?”
琅嬅將銀盒遞給素練,命她轉交弘曆,淡淡地說:“請皇上聞聞,看看這盒朱砂上,沾的是什麽氣味。”
弘曆看著那個銀盒,先是打開看了一眼。銀盒裏裝了滿滿一盒子粉末,一想到這些東西有毒,章總就覺得驚心。如果這些毒物,一點點就能讓魚蝦有毒,吃了出事,那麽皇上和皇後如此珍貴的身體,直接將朱砂拿起來聞,不是更危險嗎?
可弘曆也將它放到鼻子底下,用力嗅了一下,隨後驚訝地望向如懿,沉思片刻後,才不甘心地說出答案:“……是沉水香的氣味。”
鐺鐺鐺鐺!
伴隨著背景音的鑼鳴,鏡頭推向如懿的臉,陡然放大。
(白臉:好精彩的印度運鏡。)
屋內所有人都望向如懿,尤其是儀貴人,她瞪大眼睛,與身邊死魚眼的海蘭露出了截然不同的靈動目光。
太後道:“嫻妃,宮中隻有你一個人用沉水香。”
如懿瞪大眼睛,似是被這個事實擊麻了。她呆愣片刻,才想到要起身下跪:“太後、皇上、皇後,臣妾是真的不知道,為何妝台的屜子裏會有一盒朱砂。”
弘曆歎了口氣,十分熟練地往後一倒,迴避問題。
琅嬅直接叫自己的侍女來解釋:“素練。”
素練忙說:“皇上,奴婢正是在嫻妃娘娘的妝台屜子底下找到的這盒朱砂,當時,阿箬還左右阻撓,不許奴婢翻查。由此看來,阿箬也是知情的,所以奴婢也帶了她來。”
“先不必傳阿箬。”琅嬅吩咐底下跪著的三個太監,“你們抬起頭來!”
三人跪著,緩緩將頭抬起,露出真容。
琅嬅這才望向如懿:“嫻妃,你且看清楚,進來這幾個人,可是你認識的?”
如懿轉過頭去,一一辨識過,方轉迴頭來答道:“小福子是臣妾宮裏的,小祿子是禦膳房專給儀貴人送魚蝦的,另外一位臣妾不認識。”
琅嬅隻當她說謊:“你真的不認識?”
如懿搖頭。
琅嬅輕蔑地一笑,對第三個太監說:“那小安子,你自個兒說吧。”
那太監抬起頭來:“奴才小安子,在內務府當差。”
(章總看見那塊介紹身份的字幕才鬆了口氣:“朕就覺得沒見過他嘛。”)
他先前沒認出來這張臉,幾乎懷疑自己記憶退化。
琅嬅接著說道:“這個禦膳房的小祿子,是專管著給遇喜的嬪妃們養活魚活蝦的。小祿子,到底是誰指使了你,給這些魚蝦下朱砂的?”
小祿子慌忙叩頭請罪:“皇後娘娘饒命!是嫻妃娘娘吩咐奴才這樣做的!”
如懿震驚地轉過頭來,不解地問:“……小祿子,本宮隻跟你有一麵之緣,你為何要這樣汙蔑本宮?”
小祿子垂頭作出害怕的神情來:“嫻妃娘娘,是您說,若是奴才不做,殺了奴才的弟弟小福子以後,也會找別人去做!奴才、奴才、奴才萬般無奈才答應的呀!”
高曦月高聲問道:“那麽小福子,嫻妃娘娘可曾對你說過同樣的話?”
小福子想也不想便答道:“有,嫻妃娘娘拿我們兄弟的性命威脅彼此,讓奴才在儀貴人的紅籮炭裏撒下了朱砂。”
琅嬅向下一指:“那小安子呢?!”
小安子抬起頭來,平靜地迴答道:“嫻妃娘娘在玫貴人遇喜之後,就跟奴才要了不少朱砂,但是、但是奴才實在不知道她是去害人哪!”
海蘭慌忙離席跪地,為自己的主子如懿辯解:“太後、皇上、皇後娘娘,這絕對不可能是姐姐所為!姐姐不是這樣的人,她沒有這樣的心思!”
……
章總遲疑半晌,方緩緩開口道:“你這樣說,和當年在鹹福宮如懿維護你時說的話,有何不同?”
“她不是這樣的人!”這也能叫辯解嗎?
每一個犯案的人,在事發後都會找自己親朋好友來辯證,自稱一向與人和善雲雲,可與人和善並不代表此人沒有私心,更不能代表此人表裏如一。在章總看來,即便有三個太監共同指使,一樣可以是栽贓。
首先,如懿這個廢物有什麽資格用小福子和小祿子兄弟的命互相威脅?
高曦月倚靠高家,金玉妍有神奇的能力(章總暫時還沒看明白一個玉氏貢女憑什麽在大清後宮攪動風雲,但他相信之後會演到),但如懿不一樣,她背後的烏拉那拉氏全都是吸血姐妹乃至於女兒和侄女的廢物,他們無法給如懿提供任何幫助,她在宮中如同一個孤臣,最近才分到一點看賬本的權力,用小福子威脅小祿子也還罷了,倒過來用小祿子威脅小福子?這如何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