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第二十集】弘曆低頭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慈寧宮出來,弘曆迴到養心殿,獨自安寢。
他躺在床上,睜著眼睛,腦子裏不斷迴想著一幕幕過去的畫麵:在長春宮,小祿子撞上香爐,當場撞死;阿箬看著如懿,含淚也說要學小祿子自裁;太後勸說他,有人用一條命來告發嫻妃,事涉嫡子,問他是否全然不在意;琅嬅說人證物證俱在,嫻妃無從抵賴;如懿滿臉無辜說自己百口莫辯,隻想請皇上明察,她什麽都沒有做過;海蘭維護如懿,說她沒有這樣的心思,姐姐必不是這樣的人。
還有兩幕,不在長春宮。
第一幕是今晚,不久之前,慈寧宮裏太後勸他:“想開些吧,如懿能不用被賜死,能不用被抄家滅族,能留著性命,就是萬幸了。”
第二幕是娶福晉之前,雍正帝教他:“於你合適的,未必是你所願的;你必須做的事,未必是你願做的事情,每一個決定,有它的所得,也總有它的代價。”
弘曆翻身坐起,在幽怨的背景曲調中露出深沉的目光。
本集結束。
白臉剛要調下一集,就被章總攔住:“朕要休息一下。”
這都是什麽啊!
哪有人會這樣教子的?弘曆又不是別的什麽人,他是未來天子,怎麽在這部電視劇裏,被親爹養母給教成一個步步退讓,時時隱忍的受氣包了?這番話乍一看是有道理,但並不是皇帝該行的道理。
“汗阿瑪要是像這部電視劇裏的‘先帝’那樣行事,八叔九叔就不會死了,特別是九叔。”章總想了想,又說,“那麽年將軍也不會死了。”
就算這些人都死了,也不會有和通泊大敗——先帝朝之所以出了和通泊大敗的結果,不就是因為世宗不管不顧,一意孤行嗎?他非要占卜選人,坐在大後方指揮前線,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考慮過誰的感受啊?
連他汗阿瑪都如此肆意妄為,章總自己就更不必說了。
若是做皇帝做得像弘曆這樣烏龜王八蛋,誰還要搶皇帝這個位置?
“他連後宮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他還能做什麽有用的事?”章總喝著奶茶降火,可又忍不住邊喝邊罵,於是越罵越生氣,越喝越憤怒。
白臉提議:“要不您試點甜的?聽說喝甜的,心裏會高興些。”
“朕又不愛吃甜的,那是女子才喜歡的味道。”章總皺眉道。
……
……
……
“哦?還有這麽多口味嗎?都拿來,朕試試。”等章總喝完了第十八杯多冰多糖以及說不出是何口味的奶茶,便再也不提什麽唯有女子嗜甜的渾話了。
奶茶裏放了許多冰,當然,他更願意說是在冰裏放了一些奶茶,但這反而讓甜奶茶的口味變得更加絲滑冰涼,更好喝了。
喝了這麽多甜奶茶,章總承認,他的心情變好很多。
大概,是冰塊降溫吧?
白臉趁機問他還要不要接著看。
“行啊。”章總點了點頭,“繼續播吧。”
【第二十集】
這集一開頭,就是兩幅並在一起的繪畫,正是他與如懿交換繪製的各自的肖像,畫的是年少時的弘曆與……青櫻。弘曆穿著第一集剛出場時的綠衣服,站在他與青櫻常常私會的那一處圍欄前,如懿則手握一支如意,坐在閨中,淺淺微笑。
章總是第一次認真看這幅圖,注意到此處細節:“他就硬要強調這如意屬於青櫻是嗎?”
就算觀眾全忘了,寫本子的人都不會忘。
弘曆早就找了工匠,將兩幅畫裱在同一幅卷軸上,不錯眼地盯著看。
看著看著,他突然發出了令章總極其熟悉的粗喘聲,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毓瑚。”
“奴婢在。”毓瑚姑姑穿著一身水墨色紋樣宮裝,快步從鏡頭外走了進來。
弘曆道:“朕要你查的事情,別再查下去了。”
毓瑚問:“皇上有難處?”
弘曆承認了:“是,皇額娘也不讚成再查。”
毓瑚當即奉承道:“後宮的水太深,一攪就渾了,還髒著了您。”
(章總譏諷道:“這是人還是生宣?後宮裏的髒水,一攪就能汙染到他身上?”)
——罵他的後宮髒,還罵他治宮無力,後人哪來這麽多的角度侮辱他?虧他一開始還想嘉獎這幫人,現在看來,個個都是叛逆之徒。
“朕有兩件事情要你去辦。”弘曆吩咐她,“嘉嬪住在臻祥館,朕要你親自照料嘉嬪,直到生產,母子平安。第二,在冷宮裏,都是曆代被遺棄的嬪妃,好歹都是宮裏人,朕不希望,有人死在裏麵。”
“奴婢知道怎麽做了。”毓瑚一口答應。
弘曆開口命毓瑚退下,自己拿著那幅訴情的卷軸,露出隱忍的神情。
可章總真是不明白他為何要隱忍。
章總隻看明白了一點:“這麽說,他可信任的、得用的,就真隻有剛找迴來的這個李金桂的朋友?她查了半天,一無所獲,他憑什麽認為她有本事呢?”
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身邊還有好些個忠臣願意為他賣命呢!
這如懿傳的弘曆,怎麽過得比漢獻帝還憋屈?
“還、咳咳。”白臉在章總赫然鋒利的目光中敗下陣來,自覺閉口,“我不說了。”
“你不用說,朕也知道你想說什麽。”章總吃了口橘子,“還有更憋屈的呢,是嗎?”
“嘻嘻。”
……
養心殿,素練在最遠處候著,再往前,則依次是進忠、李玉,琅嬅坐在弘曆對麵,平靜地稟告道:“臣妾就按皇上的旨意,將永璜挪去鍾萃宮,再將烏拉那拉氏移去冷宮。”
“嗯。”弘曆放下茶杯,拿起叉子,吃了一塊切好的水果。
阿箬則站在弘曆身旁,親昵地為他捏肩,用甜甜的聲音說:“這樣也好,眼不見為淨,省得皇上想起了烏拉那拉氏便要生氣。”
這時,殿外傳來了一聲聲念詩之音:“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誌不移。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歎虞兮。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他躺在床上,睜著眼睛,腦子裏不斷迴想著一幕幕過去的畫麵:在長春宮,小祿子撞上香爐,當場撞死;阿箬看著如懿,含淚也說要學小祿子自裁;太後勸說他,有人用一條命來告發嫻妃,事涉嫡子,問他是否全然不在意;琅嬅說人證物證俱在,嫻妃無從抵賴;如懿滿臉無辜說自己百口莫辯,隻想請皇上明察,她什麽都沒有做過;海蘭維護如懿,說她沒有這樣的心思,姐姐必不是這樣的人。
還有兩幕,不在長春宮。
第一幕是今晚,不久之前,慈寧宮裏太後勸他:“想開些吧,如懿能不用被賜死,能不用被抄家滅族,能留著性命,就是萬幸了。”
第二幕是娶福晉之前,雍正帝教他:“於你合適的,未必是你所願的;你必須做的事,未必是你願做的事情,每一個決定,有它的所得,也總有它的代價。”
弘曆翻身坐起,在幽怨的背景曲調中露出深沉的目光。
本集結束。
白臉剛要調下一集,就被章總攔住:“朕要休息一下。”
這都是什麽啊!
哪有人會這樣教子的?弘曆又不是別的什麽人,他是未來天子,怎麽在這部電視劇裏,被親爹養母給教成一個步步退讓,時時隱忍的受氣包了?這番話乍一看是有道理,但並不是皇帝該行的道理。
“汗阿瑪要是像這部電視劇裏的‘先帝’那樣行事,八叔九叔就不會死了,特別是九叔。”章總想了想,又說,“那麽年將軍也不會死了。”
就算這些人都死了,也不會有和通泊大敗——先帝朝之所以出了和通泊大敗的結果,不就是因為世宗不管不顧,一意孤行嗎?他非要占卜選人,坐在大後方指揮前線,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考慮過誰的感受啊?
連他汗阿瑪都如此肆意妄為,章總自己就更不必說了。
若是做皇帝做得像弘曆這樣烏龜王八蛋,誰還要搶皇帝這個位置?
“他連後宮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他還能做什麽有用的事?”章總喝著奶茶降火,可又忍不住邊喝邊罵,於是越罵越生氣,越喝越憤怒。
白臉提議:“要不您試點甜的?聽說喝甜的,心裏會高興些。”
“朕又不愛吃甜的,那是女子才喜歡的味道。”章總皺眉道。
……
……
……
“哦?還有這麽多口味嗎?都拿來,朕試試。”等章總喝完了第十八杯多冰多糖以及說不出是何口味的奶茶,便再也不提什麽唯有女子嗜甜的渾話了。
奶茶裏放了許多冰,當然,他更願意說是在冰裏放了一些奶茶,但這反而讓甜奶茶的口味變得更加絲滑冰涼,更好喝了。
喝了這麽多甜奶茶,章總承認,他的心情變好很多。
大概,是冰塊降溫吧?
白臉趁機問他還要不要接著看。
“行啊。”章總點了點頭,“繼續播吧。”
【第二十集】
這集一開頭,就是兩幅並在一起的繪畫,正是他與如懿交換繪製的各自的肖像,畫的是年少時的弘曆與……青櫻。弘曆穿著第一集剛出場時的綠衣服,站在他與青櫻常常私會的那一處圍欄前,如懿則手握一支如意,坐在閨中,淺淺微笑。
章總是第一次認真看這幅圖,注意到此處細節:“他就硬要強調這如意屬於青櫻是嗎?”
就算觀眾全忘了,寫本子的人都不會忘。
弘曆早就找了工匠,將兩幅畫裱在同一幅卷軸上,不錯眼地盯著看。
看著看著,他突然發出了令章總極其熟悉的粗喘聲,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毓瑚。”
“奴婢在。”毓瑚姑姑穿著一身水墨色紋樣宮裝,快步從鏡頭外走了進來。
弘曆道:“朕要你查的事情,別再查下去了。”
毓瑚問:“皇上有難處?”
弘曆承認了:“是,皇額娘也不讚成再查。”
毓瑚當即奉承道:“後宮的水太深,一攪就渾了,還髒著了您。”
(章總譏諷道:“這是人還是生宣?後宮裏的髒水,一攪就能汙染到他身上?”)
——罵他的後宮髒,還罵他治宮無力,後人哪來這麽多的角度侮辱他?虧他一開始還想嘉獎這幫人,現在看來,個個都是叛逆之徒。
“朕有兩件事情要你去辦。”弘曆吩咐她,“嘉嬪住在臻祥館,朕要你親自照料嘉嬪,直到生產,母子平安。第二,在冷宮裏,都是曆代被遺棄的嬪妃,好歹都是宮裏人,朕不希望,有人死在裏麵。”
“奴婢知道怎麽做了。”毓瑚一口答應。
弘曆開口命毓瑚退下,自己拿著那幅訴情的卷軸,露出隱忍的神情。
可章總真是不明白他為何要隱忍。
章總隻看明白了一點:“這麽說,他可信任的、得用的,就真隻有剛找迴來的這個李金桂的朋友?她查了半天,一無所獲,他憑什麽認為她有本事呢?”
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身邊還有好些個忠臣願意為他賣命呢!
這如懿傳的弘曆,怎麽過得比漢獻帝還憋屈?
“還、咳咳。”白臉在章總赫然鋒利的目光中敗下陣來,自覺閉口,“我不說了。”
“你不用說,朕也知道你想說什麽。”章總吃了口橘子,“還有更憋屈的呢,是嗎?”
“嘻嘻。”
……
養心殿,素練在最遠處候著,再往前,則依次是進忠、李玉,琅嬅坐在弘曆對麵,平靜地稟告道:“臣妾就按皇上的旨意,將永璜挪去鍾萃宮,再將烏拉那拉氏移去冷宮。”
“嗯。”弘曆放下茶杯,拿起叉子,吃了一塊切好的水果。
阿箬則站在弘曆身旁,親昵地為他捏肩,用甜甜的聲音說:“這樣也好,眼不見為淨,省得皇上想起了烏拉那拉氏便要生氣。”
這時,殿外傳來了一聲聲念詩之音:“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誌不移。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歎虞兮。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