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通從夢中醒來,才發覺眼前是一道人。那正是呂祖,但見他看到李神通眼神清澈,露出滿意的微笑。
此時,李神通想起身。但是猛然覺得渾身無力,根本就起身不得。
呂祖當即解釋道:“你的修為真氣全部被封印在你的曇花一現的夢境之中。如今,你需要從最初的修為開始。記住,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施展曇花一現。”
李神通不太懂此人說的是什麽,他當即問道:“敢問閣下是何人?”
這時,呂祖微微一笑,立即拜道:“道門呂祖參拜掌教。”
這李神通自然是聽聞過道門呂祖的,當即下床以表尊敬。但是慌亂之中,他差點摔在地上。
等到呂祖扶起他來,他才說道:“晚輩李神通,見過呂祖前輩。”
呂祖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這莊周果然沒有選錯人,不錯不錯。這樣吧,我從今日開始,傳授你劍法。我們不用師徒相稱,畢竟你是道門掌教。我看這樣,我們以師兄弟互相稱唿。”
李神通當即受寵若驚,當即拜道:“師兄在上,請受師弟一拜。”
呂祖很是滿意,當即扶起來他說道:“雖然你曾經跟隨莊周修行,莊周也是有意為你師父。但是我卻是不想占你這個便宜,你的潛力巨大,我不可為你師父,當為師兄。”
第二日,呂祖親自在地窖內傳授李神通劍法和心法。
一晃一個月過去,二人都在地窖之內沒有出來。尹尚很是著急,雖然他知曉李神通已經蘇醒。但是他不出來見人,確是不好。
尤其是這新任的豫州刺史李燦,隔三差五的就來拜會。當然尹尚可以用其他的理由迴絕,可是這終究不是事情。尤其是李燦的內弟柳濤,天天都派人打探消息。
尹尚總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這一日,尹尚親自來到了地窖門口處。他側耳聽了聽,裏麵沒有了練劍的聲響。
然後,他試探性的問道:“尹尚在此,主公,我進去可否?”
不一會兒,裏麵傳來了李神通的聲音。
“尹尚先生,請進。”
尹尚當即推門而入,發現裏麵居然空蕩蕩的。然後他快步走到了下麵,此時發現李神通赤裸上身,正在默念劍法口訣。
等到尹尚來到了他的麵前,李神通這才睜開了眼睛。此時尹尚四下看了看,卻是沒有發現呂祖的身影。
於是尹尚問道:“主公,這呂祖在何處啊?”
李神通當即迴答道:“呂祖師兄早已經離開了這裏,已經離開二十多天了。”
“啊,我以為他還在這裏。對了主公,您為何不出去呢?”
李神通收了破風劍,然後看了看四周的牆壁。他看到這牆壁的水珠掛在牆上,像是人的眼淚一般。
於是他說道:“我在這裏修煉劍法,可以讓自己內心安靜。最近我一直在迴憶一些事情,雖然模糊不清,但是讓我覺得心智開闊了許多。思考問題,反而更加清晰明朗了。我修煉呂祖傳授的劍法,還有心法口訣。發現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我一直都沒有想通過。”
尹尚頓時來了興趣,當即問道:“是何道理?”
李神通繼續說道:“其實站在朝廷的角度看問題,他們最希望的是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站在我們這些朝廷的命官角度上看問題,隻要遵循聖旨,所領之地安居樂業,自己可以升官發財。這樣,就是最好的結局。站在天下蒼生角度去看,吃飽穿暖,活著有希望,就是最好的生活。沒有孰是孰非,沒有高低貴賤。”
尹尚點了點頭,迴答道:“主公所言極是,但是如今朝廷的滅教令實在是難以理解啊。如此下去,天下必定大亂。”
李神通冷笑一聲,問道:“站在你的角度去看,朝廷為什麽下達滅教令?”
尹尚迴答道:“表明上看是載陽明的鼓動,其實這最主要的是儒教的忠義禮智信,積極進取,忠君愛國思想作祟。陛下欣賞儒教,所以才會滅掉其餘的教派。但是如果參考顯慶帝的以往的治國策略,不像是他可以下達的政令。顯慶帝雖然不是明君,但是做一個守成之君,還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他突然改變的朝廷方略,讓我覺得好像是換了一個人。”
李神通當即說道:“尹尚先生,莫要忘記,現在可是監國太子理政。”
尹尚當即擺手道:“主公,你可是好久未看朝廷的廷寄,監國太子就是傀儡罷了。”
“哦,是嗎?”
“是的,對了主公。李燦大人多次前來拜會您,您再不見麵,說不過去了。”
“哦哦,我這就出去,您去安排吧。”
說完,兩人離開了陰暗潮濕的地窖。
豫州總管府上,李神通和李燦相見。二人客套過後,各自坐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這李燦當即拿出來一封朝廷的聖旨,說道:“李大人,你是豫州總管,這政務之事可能很久未過問了。朝廷下旨,要在豫州修建百所太宗皇帝的祭祀祠堂。然後其餘的祭祀各種神祗的地方,一律清除幹淨。”
說罷,李燦將聖旨遞了過去。李神通接過聖旨,看了看。然後,他問道尹尚道:“尹先生,這是什麽旨意?”
尹尚迴答道:“太宗皇帝駕崩幾百年,他的陵寢就在南山。但是突然修建那麽多祭祀他的祠堂,實在是難以理解。”
李燦這時接道:“朝廷的聖旨,已經下達了三次了。而且還有欽差前來督察,李大人,我已經安排人去辦了。”
李神通聽罷,當即說道:“刺史大人,這是你的職責。您無須向我說明緣由,我不會過問您的政令通達。”
李燦聽罷,當即謝道:“多謝李大人體諒,目前據我所知,數我們豫州進展最慢。”
尹尚聽罷,當即問道:“如此,豈不是有很多祭祀太宗皇帝的地方,那那些神靈和族人先祖供奉怎麽辦?”
李燦搖了搖頭,說道:“一律停止,違者按照謀逆論處。”
李神通和尹尚聽罷,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此時,李神通想起身。但是猛然覺得渾身無力,根本就起身不得。
呂祖當即解釋道:“你的修為真氣全部被封印在你的曇花一現的夢境之中。如今,你需要從最初的修為開始。記住,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施展曇花一現。”
李神通不太懂此人說的是什麽,他當即問道:“敢問閣下是何人?”
這時,呂祖微微一笑,立即拜道:“道門呂祖參拜掌教。”
這李神通自然是聽聞過道門呂祖的,當即下床以表尊敬。但是慌亂之中,他差點摔在地上。
等到呂祖扶起他來,他才說道:“晚輩李神通,見過呂祖前輩。”
呂祖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這莊周果然沒有選錯人,不錯不錯。這樣吧,我從今日開始,傳授你劍法。我們不用師徒相稱,畢竟你是道門掌教。我看這樣,我們以師兄弟互相稱唿。”
李神通當即受寵若驚,當即拜道:“師兄在上,請受師弟一拜。”
呂祖很是滿意,當即扶起來他說道:“雖然你曾經跟隨莊周修行,莊周也是有意為你師父。但是我卻是不想占你這個便宜,你的潛力巨大,我不可為你師父,當為師兄。”
第二日,呂祖親自在地窖內傳授李神通劍法和心法。
一晃一個月過去,二人都在地窖之內沒有出來。尹尚很是著急,雖然他知曉李神通已經蘇醒。但是他不出來見人,確是不好。
尤其是這新任的豫州刺史李燦,隔三差五的就來拜會。當然尹尚可以用其他的理由迴絕,可是這終究不是事情。尤其是李燦的內弟柳濤,天天都派人打探消息。
尹尚總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這一日,尹尚親自來到了地窖門口處。他側耳聽了聽,裏麵沒有了練劍的聲響。
然後,他試探性的問道:“尹尚在此,主公,我進去可否?”
不一會兒,裏麵傳來了李神通的聲音。
“尹尚先生,請進。”
尹尚當即推門而入,發現裏麵居然空蕩蕩的。然後他快步走到了下麵,此時發現李神通赤裸上身,正在默念劍法口訣。
等到尹尚來到了他的麵前,李神通這才睜開了眼睛。此時尹尚四下看了看,卻是沒有發現呂祖的身影。
於是尹尚問道:“主公,這呂祖在何處啊?”
李神通當即迴答道:“呂祖師兄早已經離開了這裏,已經離開二十多天了。”
“啊,我以為他還在這裏。對了主公,您為何不出去呢?”
李神通收了破風劍,然後看了看四周的牆壁。他看到這牆壁的水珠掛在牆上,像是人的眼淚一般。
於是他說道:“我在這裏修煉劍法,可以讓自己內心安靜。最近我一直在迴憶一些事情,雖然模糊不清,但是讓我覺得心智開闊了許多。思考問題,反而更加清晰明朗了。我修煉呂祖傳授的劍法,還有心法口訣。發現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我一直都沒有想通過。”
尹尚頓時來了興趣,當即問道:“是何道理?”
李神通繼續說道:“其實站在朝廷的角度看問題,他們最希望的是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站在我們這些朝廷的命官角度上看問題,隻要遵循聖旨,所領之地安居樂業,自己可以升官發財。這樣,就是最好的結局。站在天下蒼生角度去看,吃飽穿暖,活著有希望,就是最好的生活。沒有孰是孰非,沒有高低貴賤。”
尹尚點了點頭,迴答道:“主公所言極是,但是如今朝廷的滅教令實在是難以理解啊。如此下去,天下必定大亂。”
李神通冷笑一聲,問道:“站在你的角度去看,朝廷為什麽下達滅教令?”
尹尚迴答道:“表明上看是載陽明的鼓動,其實這最主要的是儒教的忠義禮智信,積極進取,忠君愛國思想作祟。陛下欣賞儒教,所以才會滅掉其餘的教派。但是如果參考顯慶帝的以往的治國策略,不像是他可以下達的政令。顯慶帝雖然不是明君,但是做一個守成之君,還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他突然改變的朝廷方略,讓我覺得好像是換了一個人。”
李神通當即說道:“尹尚先生,莫要忘記,現在可是監國太子理政。”
尹尚當即擺手道:“主公,你可是好久未看朝廷的廷寄,監國太子就是傀儡罷了。”
“哦,是嗎?”
“是的,對了主公。李燦大人多次前來拜會您,您再不見麵,說不過去了。”
“哦哦,我這就出去,您去安排吧。”
說完,兩人離開了陰暗潮濕的地窖。
豫州總管府上,李神通和李燦相見。二人客套過後,各自坐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這李燦當即拿出來一封朝廷的聖旨,說道:“李大人,你是豫州總管,這政務之事可能很久未過問了。朝廷下旨,要在豫州修建百所太宗皇帝的祭祀祠堂。然後其餘的祭祀各種神祗的地方,一律清除幹淨。”
說罷,李燦將聖旨遞了過去。李神通接過聖旨,看了看。然後,他問道尹尚道:“尹先生,這是什麽旨意?”
尹尚迴答道:“太宗皇帝駕崩幾百年,他的陵寢就在南山。但是突然修建那麽多祭祀他的祠堂,實在是難以理解。”
李燦這時接道:“朝廷的聖旨,已經下達了三次了。而且還有欽差前來督察,李大人,我已經安排人去辦了。”
李神通聽罷,當即說道:“刺史大人,這是你的職責。您無須向我說明緣由,我不會過問您的政令通達。”
李燦聽罷,當即謝道:“多謝李大人體諒,目前據我所知,數我們豫州進展最慢。”
尹尚聽罷,當即問道:“如此,豈不是有很多祭祀太宗皇帝的地方,那那些神靈和族人先祖供奉怎麽辦?”
李燦搖了搖頭,說道:“一律停止,違者按照謀逆論處。”
李神通和尹尚聽罷,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