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應當是位智謀之士吧。楊先生,高將軍他……”
“吾觀陳長猷進止有據、處變不驚,實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才俊之士,隻可惜未逢明主啊!”楊遵及時攔住了莫小豐,凝望著鄴北宮歎息道。
莫小豐急切地想要印證自己方才的推測,遂順著楊遵的話茬問道:“先生何出此言哪?莫非您認為高將軍是不願咱們入營查案,才有意指使陳長猷出麵敷衍咱們的嗎?”
楊遵沉默一時,方緩緩說道:“他若真的敢做敢當,又何須如此呢?”
莫小豐眼前一亮,驚喜地追問道:“難道果然是高將軍主使人……”
楊遵連忙擺手阻止了他,異常鄭重地提醒道:“高氏一門於吾朝有匡弼大功,深受丞相倚重,還望太原公三思慎言!”
看到楊遵如此反應,莫小豐已經明白了自己的猜測不虛。他心裏頓時升騰起一股探究真相的強烈欲望,遂揚鞭示意楊遵與他一同加緊催動戰馬,待與陳山提等隨從拉開了一段距離,方壓低了聲音問道:“您既然對高將軍已產生了疑心,方才為何又不肯隨陳長猷入營查案呢?”
楊遵沒有正麵迴答,而是意味深長地反問道:“太原公不是想知道大將軍派斛律晃去請司馬令是為了何事嗎?據下官推料,大約應與高將軍有關。”
莫小豐一怔之際,隻見楊遵用馬鞭指向前方,高聲說道:“將到戚裏了,就讓下官陪同太原公查看查看案發現場吧。”
莫小豐後來才知道,戚裏是鄴都城內唯一的貴族聚居區,毗鄰宮城(鄴北宮)東側,與宮城西側的皇家禁苑銅爵園形成宮城的兩翼,共同拱衛著居中的宮城。三年前東朝的都城自洛陽遷至鄴城之初,朝中勳戚顯貴無不把在戚裏擁有一座宅院當做其身份地位的象征。
戚裏高大的坊牆內,不僅整齊坐落著數十座王公貴族的高宅大院,街巷涇渭分明,而且設有市、酒肆、寺院等生活、娛樂、宗教場所,關起坊門,就是一個完整的小社會。
不過,對於莫小豐來說,他初次見到的戚裏卻完全是另一副景象:當他隨著楊遵策馬穿過有軍士嚴密把守的坊門,進入戚裏時,竟然發現偌大的一座裏坊內死氣沉沉的,除了沿街值守的軍士外,再也嗅不到一絲人氣兒。
”原先這裏的人們大都隨著聖人遷居南城了,大將軍日前已上奏朝廷,擬將禦史台安置在此處,連同東麵的大理寺,日後戚裏再不會是王公朝臣安居享樂的所在了。“楊遵見莫小豐不住地四下張望,在旁主動解說道。
“咦,那所宅院門前怎麽還亮著燈火?”莫小豐手指前方十字街口的一處宅院,問道。
“太原公夜晚不曾來過戚裏吧,怎麽認不得了?那就是司馬令的府邸了。”楊遵略感詫異地答道。
對於這位司馬令,莫小豐心中充滿了好奇,四下張望問道:“這裏好像已無人居住,司馬令為何不隨眾人遷往南城居住呢?”
“......”這聽似尋常的一問,竟然問得楊遵一怔,隨即嗬嗬笑道,“改日您若見了司馬令,不妨當麵問問他吧。”
二人說話間已走近了十字街口。在此值守的一名校尉十分殷勤地迎了上來,躬身施禮道:“屬下鄭源參見大都督、楊司馬。”
“怎麽不見任都督?”楊遵瞟了一眼司馬府門外持戟而立的兩名軍士,冷著麵孔問校尉道。
“啊,任都督正帶人在附近巡街,司馬若要見他,屬下這就去傳喚。”
“巡街?嘿嘿,這會兒任胃大約是跑到柳十三娘那兒討酒喝了吧?待會兒太原公與某自去‘笑春風”尋他便是。“楊遵哂笑一聲,衝司馬府努了努嘴,繼續道道,“這半日裏可有什麽動靜?”
鄭源迴頭看了看司馬府門前兩名持戟的軍士,湊近楊遵身旁,悄悄稟道:“也是稀罕得很,除了酉初時分司馬公子出門來送過高季式將軍一趟之外,這府裏竟是啥響動也沒有,就好像戚裏今天什麽也沒發生一樣。”
“司馬公子出門送客時,就沒有問問你們為何來此禁街嗎?”莫小豐聽到此處,忍不住開口問道。
“沒有......“鄭源迴想著當時的情形,搖著頭答道。
”莫非他們事先已知道今天會有命案發生?“莫小豐輕聲嘟囔道。
”你退下吧,小心當差,有事即報。”楊遵揮手屏退鄭源,並不帶引莫小豐繼續走近司馬府,而是在十字街口勒轉馬頭,朝南走去。
莫小豐目力不錯,隔著二三裏地便望見在街巷的盡頭,影影綽綽還亮著一處燈光。
“孫遷酒醉離開司馬府時,應是要到‘笑春風’那裏去找他的隨從,不意半道上出了岔子,才誤闖寶林尼寺的。”楊遵用手中的馬鞭指著亮燈的所在,向莫小豐解說道。
“‘笑春風’?這個名字倒挺別致。“莫小豐嘴裏這麽說著,心裏卻感到納悶兒:孫遷既是司馬府的坐上客,為何離開時既無人相送,還要親自去‘笑春風’找自己的隨從呢?
“‘笑春風’的東主是當朝皇叔鹹陽王,據說起這個店招是取‘春風得意須盡歡’之意。鹹陽王原本或許打算著能為居住在戚裏的王公大臣們提供一個飲酒歡會的場所,不料如今卻成了各座府邸中僚佐、仆從歇腳聚會、串通消息的所在。朝廷如能采納大將軍所奏,將法司衙署集中安置在戚裏一帶,隻怕到時‘笑春風’更是要坐無虛席、日進鬥金嘍。”
莫小豐聽著楊遵的介紹,迴想起穿越前街道轄區內法院附近生意爆棚的“俏江南”,不禁笑著點了點頭。
他原以為楊遵這是要帶著他到“笑春風”去找負責禁街的任胃問話,沒想到才走到下一個街口處,楊遵就勒馬向東拐進了一條僻靜的小巷,忽然轉過頭來,正色提示他道:“太原公請留意,孫遷離開司馬府後,就是在這段路程當中脫去了衣衫,祼身闖入寶林尼寺的。”
“吾觀陳長猷進止有據、處變不驚,實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才俊之士,隻可惜未逢明主啊!”楊遵及時攔住了莫小豐,凝望著鄴北宮歎息道。
莫小豐急切地想要印證自己方才的推測,遂順著楊遵的話茬問道:“先生何出此言哪?莫非您認為高將軍是不願咱們入營查案,才有意指使陳長猷出麵敷衍咱們的嗎?”
楊遵沉默一時,方緩緩說道:“他若真的敢做敢當,又何須如此呢?”
莫小豐眼前一亮,驚喜地追問道:“難道果然是高將軍主使人……”
楊遵連忙擺手阻止了他,異常鄭重地提醒道:“高氏一門於吾朝有匡弼大功,深受丞相倚重,還望太原公三思慎言!”
看到楊遵如此反應,莫小豐已經明白了自己的猜測不虛。他心裏頓時升騰起一股探究真相的強烈欲望,遂揚鞭示意楊遵與他一同加緊催動戰馬,待與陳山提等隨從拉開了一段距離,方壓低了聲音問道:“您既然對高將軍已產生了疑心,方才為何又不肯隨陳長猷入營查案呢?”
楊遵沒有正麵迴答,而是意味深長地反問道:“太原公不是想知道大將軍派斛律晃去請司馬令是為了何事嗎?據下官推料,大約應與高將軍有關。”
莫小豐一怔之際,隻見楊遵用馬鞭指向前方,高聲說道:“將到戚裏了,就讓下官陪同太原公查看查看案發現場吧。”
莫小豐後來才知道,戚裏是鄴都城內唯一的貴族聚居區,毗鄰宮城(鄴北宮)東側,與宮城西側的皇家禁苑銅爵園形成宮城的兩翼,共同拱衛著居中的宮城。三年前東朝的都城自洛陽遷至鄴城之初,朝中勳戚顯貴無不把在戚裏擁有一座宅院當做其身份地位的象征。
戚裏高大的坊牆內,不僅整齊坐落著數十座王公貴族的高宅大院,街巷涇渭分明,而且設有市、酒肆、寺院等生活、娛樂、宗教場所,關起坊門,就是一個完整的小社會。
不過,對於莫小豐來說,他初次見到的戚裏卻完全是另一副景象:當他隨著楊遵策馬穿過有軍士嚴密把守的坊門,進入戚裏時,竟然發現偌大的一座裏坊內死氣沉沉的,除了沿街值守的軍士外,再也嗅不到一絲人氣兒。
”原先這裏的人們大都隨著聖人遷居南城了,大將軍日前已上奏朝廷,擬將禦史台安置在此處,連同東麵的大理寺,日後戚裏再不會是王公朝臣安居享樂的所在了。“楊遵見莫小豐不住地四下張望,在旁主動解說道。
“咦,那所宅院門前怎麽還亮著燈火?”莫小豐手指前方十字街口的一處宅院,問道。
“太原公夜晚不曾來過戚裏吧,怎麽認不得了?那就是司馬令的府邸了。”楊遵略感詫異地答道。
對於這位司馬令,莫小豐心中充滿了好奇,四下張望問道:“這裏好像已無人居住,司馬令為何不隨眾人遷往南城居住呢?”
“......”這聽似尋常的一問,竟然問得楊遵一怔,隨即嗬嗬笑道,“改日您若見了司馬令,不妨當麵問問他吧。”
二人說話間已走近了十字街口。在此值守的一名校尉十分殷勤地迎了上來,躬身施禮道:“屬下鄭源參見大都督、楊司馬。”
“怎麽不見任都督?”楊遵瞟了一眼司馬府門外持戟而立的兩名軍士,冷著麵孔問校尉道。
“啊,任都督正帶人在附近巡街,司馬若要見他,屬下這就去傳喚。”
“巡街?嘿嘿,這會兒任胃大約是跑到柳十三娘那兒討酒喝了吧?待會兒太原公與某自去‘笑春風”尋他便是。“楊遵哂笑一聲,衝司馬府努了努嘴,繼續道道,“這半日裏可有什麽動靜?”
鄭源迴頭看了看司馬府門前兩名持戟的軍士,湊近楊遵身旁,悄悄稟道:“也是稀罕得很,除了酉初時分司馬公子出門來送過高季式將軍一趟之外,這府裏竟是啥響動也沒有,就好像戚裏今天什麽也沒發生一樣。”
“司馬公子出門送客時,就沒有問問你們為何來此禁街嗎?”莫小豐聽到此處,忍不住開口問道。
“沒有......“鄭源迴想著當時的情形,搖著頭答道。
”莫非他們事先已知道今天會有命案發生?“莫小豐輕聲嘟囔道。
”你退下吧,小心當差,有事即報。”楊遵揮手屏退鄭源,並不帶引莫小豐繼續走近司馬府,而是在十字街口勒轉馬頭,朝南走去。
莫小豐目力不錯,隔著二三裏地便望見在街巷的盡頭,影影綽綽還亮著一處燈光。
“孫遷酒醉離開司馬府時,應是要到‘笑春風’那裏去找他的隨從,不意半道上出了岔子,才誤闖寶林尼寺的。”楊遵用手中的馬鞭指著亮燈的所在,向莫小豐解說道。
“‘笑春風’?這個名字倒挺別致。“莫小豐嘴裏這麽說著,心裏卻感到納悶兒:孫遷既是司馬府的坐上客,為何離開時既無人相送,還要親自去‘笑春風’找自己的隨從呢?
“‘笑春風’的東主是當朝皇叔鹹陽王,據說起這個店招是取‘春風得意須盡歡’之意。鹹陽王原本或許打算著能為居住在戚裏的王公大臣們提供一個飲酒歡會的場所,不料如今卻成了各座府邸中僚佐、仆從歇腳聚會、串通消息的所在。朝廷如能采納大將軍所奏,將法司衙署集中安置在戚裏一帶,隻怕到時‘笑春風’更是要坐無虛席、日進鬥金嘍。”
莫小豐聽著楊遵的介紹,迴想起穿越前街道轄區內法院附近生意爆棚的“俏江南”,不禁笑著點了點頭。
他原以為楊遵這是要帶著他到“笑春風”去找負責禁街的任胃問話,沒想到才走到下一個街口處,楊遵就勒馬向東拐進了一條僻靜的小巷,忽然轉過頭來,正色提示他道:“太原公請留意,孫遷離開司馬府後,就是在這段路程當中脫去了衣衫,祼身闖入寶林尼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