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雙舉怎麽會在洛陽南市?\"莫小豐腦中閃過一絲疑念,卻還是順從地任由楊待封的兩個屬下夾護著走進了南市。
眼前呈現的這座洛陽南市的規模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在方圓堪比金墉城的空間裏鱗次櫛比地排列著各色店鋪,店鋪內售賣的貨物雖然說不上是琳琅滿目,可也算得上五花八門,透露出濃濃的煙火氣息。
“與銅駝街相比,這裏才是洛陽尋常百姓解決日常所需的地方吧?\"莫小豐的目光從南市內的一個個店鋪掠過,暗自嗟哦道。
楊待封隻是在走進南市大門時向看門的市卒揮手打了個招唿,爾後就頭也不迴地穿過一排排店鋪,朝位於市內中心地帶的一座磚製建築走去。
\"肉池!”
當跟在他身後的莫小豐看清了磚製建築門楣上的兩個黑漆大字時,不由得聯想到了酒池,肉林這兩個似曾相識的名字。
及至走入這座磚製堡塢內,撲麵而來的一股膻臭味兒熏得他禁不住幹嘔了兩聲。同時,心下恍然大悟:原來,這裏竟是南市內的肉類交易市場!
“肉池\"內,足足有上千頭的活羊被分別圈養在幾十個鐵柵欄圍就的“池子\"裏。借助“池子\"間柱壁懸掛著的鬆脂燭火,依稀可見,每處“池子“外都標注有池中圈養羊的產地,公母老幼數目等情形。
莫小豐邊走邊看,走過大約十幾座“池子“,望見前麵池子裏依然圈養的隻有羊這一種動物,心中不由得納起悶兒來:難道古時洛陽這個地方的人們隻吃羊肉,連豬肉也不吃嗎?
又向前走了一陣子,他終於忍不住了,轉頭問身後的一個灰衣人:“這裏不是‘肉池''嗎,怎麽隻有活羊?“
灰衣人充耳不聞,就在他還要張口再問的刹那間忽然抬手指了指前方。
莫小豐順著灰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赫然看到在前方大約十幾米遠處,豎立有一道鐵柵門,門上高懸著三顆栩栩栩如生的羊頭。
楊待封走近鐵柵門,打了個清脆的響指。鐵柵門內隨即閃出一個黑衣人,迅速打開了鐵柵門。
四人魚貫而入,走進鐵柵門。果然,鐵柵門內是一座小型的屠宰場:一張長條大案旁,四名身穿牛皮犢衣的彪形大漢垂頭站立,每個人身旁的案上,都有一隻血淋淋的羔羊和幾把用來剔骨解羊的尖刀。
一陣分外濃烈的膻腥氣味竄入鼻腔,刺激得莫小豐眩暈不已,險些窒息過去。
好在這時,耳畔傳來了楊待封的聲音:“阿大,我來了。“
這分明是他自走進“肉池\"後初次開口說話,並且口氣如此客氣,盡管莫小豐還沒有從窒息的感覺中緩過神來,注意力仍然被吸引住了,屏住唿吸,向前望去。
與圈養羊群的大廳相比,屠宰場就像一間逼仄狹窄的灶房,僅有二三十平大小。楊待封話音方落,在前方不到五六米的地方突然亮起了燭火,影影綽綽可見一扇石門正緩緩升了起來。
“從事,請進。\"石門另一邊傳來一個混濁,蒼老的聲音。
石門完全升起,現出一條甬道來。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人站在石門內,目光從莫小豐身上掠過,移至楊待封,定住,略顯幹癟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
“這是我請來的客人。長史在嗎?”楊待封對老人依然客氣,問道。
”在的,在的。隨我來吧。”
老人說著,慢吞吞地轉身,在頭前引路,向甬道深處走去。
甬道內燈火昏暗,莫小豐見老人步履蹣跚,緊走幾步,想去攙扶,卻被楊待封伸手攔住了。
“你倆帶客人先去候著,等我的消息。\"他以命令的口吻向兩名灰衣人說道。
兩名灰衣人躬身行禮,左右夾護著莫小豐拐入了另一條巷道。
“唐長史在哪裏?我要立即見他!\"莫小豐察覺有些不對頭,大聲問楊待封道。
“你會見到的。\"楊待封陰陽怪氣地答應一聲,同那佝僂老人照直走了。
巷道不長,也就十幾米的樣子。
“唿-”一名灰衣人走至巷道盡頭,嘬唇吹出一記響亮的哨聲。
“你做什麽?”莫小豐戒惕地問道。
“唿-,唿-”,灰衣人接連又吹了兩記口哨。
“轟隆隆”,巷道盡頭,又一道石門緩緩升起。
“哎喲,今兒不是都到城北瞧熱鬧去了嗎,怎麽這會子還有人來?”隨著石門升起,一個嗲聲嗲氣的女子聲音問道。
“從事請來的客人。媽媽叫兩個好的,好生伺候著吧。”另一個灰衣人答道。
刺鼻的劣質脂粉香氣,混合著尚殘存在鼻腔中的膻腥臭味,刺激得莫小豐又是一陣眩暈、惡心。
一位衣著暴露、濃妝豔抹的婦人扭動腰身,款款從石門內走了出來,笑意盈盈地打量著莫小豐,口中卻向兩名灰衣人問道:“兩位要不要一起來池子裏玩玩呀?”
莫小豐隻覺得臉上一陣發燙,心跳也加快了許多:聽到婦人這話,他才恍然省悟到“肉池”的真正含義。
“不了不了,但求媽媽隨意賞些酒肉,我倆在池邊等著就是。”灰衣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從婦人高聳的胸部掃過,笑著說道。
“奴曉得了,三位請進。”婦人側身讓道。
“不不不,我與他倆在一處就行。”莫小豐慌忙推辭道。
“咯咯咯。。。”婦人浪笑幾聲,一把拉起莫小豐朝內就走,“小兄弟,還沒成親吧?來來來,今天請你嚐嚐不一樣的滋味兒,叫他倆在外麵慢慢等著吧。”
莫小豐本可用力掙脫婦人的,但不知為什麽,卻使不出力氣,任由婦人拉扯著自己向“肉池”跑去。
石門另一側,甬道並不深遠,且每隔十幾步就張掛著一道輕紗幔簾,將“肉池”劃分做了三個不同的區域:頭道白色輕紗幔簾內,似是一處百人大廳;跑過第二道紅色幔簾,甬道兩邊是分隔開來的四間十人中廳,由於大、中廳都沒安設門扇,路過時隨意一瞥便能看到,廳內中央都蓄著一汪池水,仿佛如今公共浴室的池浴一般;婦人拉著莫小豐接連穿過兩道幔簾,在第三道粉色幔簾前停了下來,尖聲衝幔簾內叫道:“小菁、小蝶,出場迎客了!”
眼前呈現的這座洛陽南市的規模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在方圓堪比金墉城的空間裏鱗次櫛比地排列著各色店鋪,店鋪內售賣的貨物雖然說不上是琳琅滿目,可也算得上五花八門,透露出濃濃的煙火氣息。
“與銅駝街相比,這裏才是洛陽尋常百姓解決日常所需的地方吧?\"莫小豐的目光從南市內的一個個店鋪掠過,暗自嗟哦道。
楊待封隻是在走進南市大門時向看門的市卒揮手打了個招唿,爾後就頭也不迴地穿過一排排店鋪,朝位於市內中心地帶的一座磚製建築走去。
\"肉池!”
當跟在他身後的莫小豐看清了磚製建築門楣上的兩個黑漆大字時,不由得聯想到了酒池,肉林這兩個似曾相識的名字。
及至走入這座磚製堡塢內,撲麵而來的一股膻臭味兒熏得他禁不住幹嘔了兩聲。同時,心下恍然大悟:原來,這裏竟是南市內的肉類交易市場!
“肉池\"內,足足有上千頭的活羊被分別圈養在幾十個鐵柵欄圍就的“池子\"裏。借助“池子\"間柱壁懸掛著的鬆脂燭火,依稀可見,每處“池子“外都標注有池中圈養羊的產地,公母老幼數目等情形。
莫小豐邊走邊看,走過大約十幾座“池子“,望見前麵池子裏依然圈養的隻有羊這一種動物,心中不由得納起悶兒來:難道古時洛陽這個地方的人們隻吃羊肉,連豬肉也不吃嗎?
又向前走了一陣子,他終於忍不住了,轉頭問身後的一個灰衣人:“這裏不是‘肉池''嗎,怎麽隻有活羊?“
灰衣人充耳不聞,就在他還要張口再問的刹那間忽然抬手指了指前方。
莫小豐順著灰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赫然看到在前方大約十幾米遠處,豎立有一道鐵柵門,門上高懸著三顆栩栩栩如生的羊頭。
楊待封走近鐵柵門,打了個清脆的響指。鐵柵門內隨即閃出一個黑衣人,迅速打開了鐵柵門。
四人魚貫而入,走進鐵柵門。果然,鐵柵門內是一座小型的屠宰場:一張長條大案旁,四名身穿牛皮犢衣的彪形大漢垂頭站立,每個人身旁的案上,都有一隻血淋淋的羔羊和幾把用來剔骨解羊的尖刀。
一陣分外濃烈的膻腥氣味竄入鼻腔,刺激得莫小豐眩暈不已,險些窒息過去。
好在這時,耳畔傳來了楊待封的聲音:“阿大,我來了。“
這分明是他自走進“肉池\"後初次開口說話,並且口氣如此客氣,盡管莫小豐還沒有從窒息的感覺中緩過神來,注意力仍然被吸引住了,屏住唿吸,向前望去。
與圈養羊群的大廳相比,屠宰場就像一間逼仄狹窄的灶房,僅有二三十平大小。楊待封話音方落,在前方不到五六米的地方突然亮起了燭火,影影綽綽可見一扇石門正緩緩升了起來。
“從事,請進。\"石門另一邊傳來一個混濁,蒼老的聲音。
石門完全升起,現出一條甬道來。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人站在石門內,目光從莫小豐身上掠過,移至楊待封,定住,略顯幹癟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
“這是我請來的客人。長史在嗎?”楊待封對老人依然客氣,問道。
”在的,在的。隨我來吧。”
老人說著,慢吞吞地轉身,在頭前引路,向甬道深處走去。
甬道內燈火昏暗,莫小豐見老人步履蹣跚,緊走幾步,想去攙扶,卻被楊待封伸手攔住了。
“你倆帶客人先去候著,等我的消息。\"他以命令的口吻向兩名灰衣人說道。
兩名灰衣人躬身行禮,左右夾護著莫小豐拐入了另一條巷道。
“唐長史在哪裏?我要立即見他!\"莫小豐察覺有些不對頭,大聲問楊待封道。
“你會見到的。\"楊待封陰陽怪氣地答應一聲,同那佝僂老人照直走了。
巷道不長,也就十幾米的樣子。
“唿-”一名灰衣人走至巷道盡頭,嘬唇吹出一記響亮的哨聲。
“你做什麽?”莫小豐戒惕地問道。
“唿-,唿-”,灰衣人接連又吹了兩記口哨。
“轟隆隆”,巷道盡頭,又一道石門緩緩升起。
“哎喲,今兒不是都到城北瞧熱鬧去了嗎,怎麽這會子還有人來?”隨著石門升起,一個嗲聲嗲氣的女子聲音問道。
“從事請來的客人。媽媽叫兩個好的,好生伺候著吧。”另一個灰衣人答道。
刺鼻的劣質脂粉香氣,混合著尚殘存在鼻腔中的膻腥臭味,刺激得莫小豐又是一陣眩暈、惡心。
一位衣著暴露、濃妝豔抹的婦人扭動腰身,款款從石門內走了出來,笑意盈盈地打量著莫小豐,口中卻向兩名灰衣人問道:“兩位要不要一起來池子裏玩玩呀?”
莫小豐隻覺得臉上一陣發燙,心跳也加快了許多:聽到婦人這話,他才恍然省悟到“肉池”的真正含義。
“不了不了,但求媽媽隨意賞些酒肉,我倆在池邊等著就是。”灰衣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從婦人高聳的胸部掃過,笑著說道。
“奴曉得了,三位請進。”婦人側身讓道。
“不不不,我與他倆在一處就行。”莫小豐慌忙推辭道。
“咯咯咯。。。”婦人浪笑幾聲,一把拉起莫小豐朝內就走,“小兄弟,還沒成親吧?來來來,今天請你嚐嚐不一樣的滋味兒,叫他倆在外麵慢慢等著吧。”
莫小豐本可用力掙脫婦人的,但不知為什麽,卻使不出力氣,任由婦人拉扯著自己向“肉池”跑去。
石門另一側,甬道並不深遠,且每隔十幾步就張掛著一道輕紗幔簾,將“肉池”劃分做了三個不同的區域:頭道白色輕紗幔簾內,似是一處百人大廳;跑過第二道紅色幔簾,甬道兩邊是分隔開來的四間十人中廳,由於大、中廳都沒安設門扇,路過時隨意一瞥便能看到,廳內中央都蓄著一汪池水,仿佛如今公共浴室的池浴一般;婦人拉著莫小豐接連穿過兩道幔簾,在第三道粉色幔簾前停了下來,尖聲衝幔簾內叫道:“小菁、小蝶,出場迎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