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剛寫完,隻見小棗手捧著個黑漆托盤走了進來。
“婢子叫廚下做了碗素湯餅,公子快趁熱吃吧。"她將湯餅放在莫小豐麵前的幾案上,又遞上一塊手巾給他擦了手,就退立在一旁,微笑著著他吃湯餅。
恰在這時,仵作,喬老大,還有派去請會安大師的那名軍士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了中和堂外。
莫小豐看了小棗一眼,小棗卻不迴避,反而笑嘻嘻地說道:“婢子從今日起便代替小德子在公子身邊聽差。”
莫小豐心知她是放心不下自己,當下也沒攆她走,悶頭吃了大半碗湯餅,首先把喬老大叫進來,問道:"倘若用信鴿往稷山大營傳信,你確定能把信準確無誤地傳到嗎?”
“迴稟大都督,信鴿通常有固定的傳信路線,小的所馴信鴿中有飛往並州霸府的,需由霸府接信後轉送稷山大營。”
“今日傳信,何時可到稷山大營?霸府是由何人負責轉送信件?”
喬阿大想了想,答道:"如果是緊急軍報,當由霸府當值參軍派六百裏飛騎送往稷山,大約今夜三更便可送達。"
莫小豐將才寫好的信小心疊好,塞進一根小竹筒內,邊用火漆密封竹筒,邊問喬老大道:“此信須交父王親啟,當如何標識。”
“在封緘處粘貼三根羽毛即可。"
原來古時人們就使用雞毛信傳遞緊急信件了啊!莫小豐迴想起小時候曾看過的電影《雞毛信》,恍然省悟道。
他當即命人找來三根羽毛,親手小心地粘在竹筒封緘處,交給喬老大時仍叮囑道:"要用最好的信鴿傳送這封信,並需要盡快得到迴複,如有差池,軍法從事。”
喬老大神色一凜,雙手接過羽毛信,小心地揣進懷中,抱拳說道:“小的謹遵將令,如有閃失,甘受軍法。”見莫小豐點頭無話,轉身徑自去了。
接下來被叫進中和堂的軍士稟稱會安並不在鹹陽王,經向人打聽,說是會安正在菩提院養傷。
當莫小豐問及會安為何受傷時,那軍士答說不知。
莫小豐遂動了前往菩提院探視會安的心思,瞟了侍立在側的小棗一眼,命軍士退下,喚仵作進來。
查驗不明漢子屍身的依然是曾隨莫小豐勘察源春遇害現場的那位仵作。他倒是報告了一個令莫小豐感到興奮的消息:倒斃在司州衙署門外的身份不明的漢子手腕上所中之毒和源春脖頸處所中之毒似為同一種蛇毒,因不明漢子係手腕而非要害處中毒,初步推算,從其中毒到毒發身亡,期間可能一到兩個時辰的時差。
“可惜呀,倘若在此人中毒後立即砍去一條臂膀,或許尚可保住他的一條性命!"仵作頗為惋惜地搖頭歎息道。
莫小豐暗自估算了一下時間:"冶廬”距鄴都有二十多裏的路程,這漢子若是於"冶廬”中了毒針後徒步逃至司州衙署,至少也需要兩個多時辰,僅憑這份腳力,便可推測這漢子必身懷相當武力,很可能是種長樂的四大弟孒之一。
“務必要保管好此人的屍身,不得令外人接近。你隨身可帶著那枚淬毒的毒針?”
仵作從懷中摸出一個小小的錦囊來,答道:“小的為隨時向高人討教,這兩枚毒針一直都帶在身上。”
"那好,你現在就隨我到菩提院走一趟。”莫小豐說著,站起身,衝小棗揮揮手,示意她同去。
菩提院座落在鄴南城的裏仁坊內,規模不大,隻有前後兩進院落:前院正中是供奉著如來金身的大雄寶殿,有不少香客進進出出的,表明這座寺院的香火十分旺盛。
法顯以及正在菩提院養傷的會安都在後院起居,知客僧問明莫小豐一行的來意後,抱歉地說道:”施主來得不巧,住持尚在靜息,今日概不見訪客。”
莫小豐猜想法顯大師必是因為昨晚一夜未眠,兼之上了年紀,此時正在補覺,便對知客僧說道:“能否見一見正在貴寺養傷的會安大師?"
知客僧警覺地打量著他,推脫道:“會安大師是七帝寺的執事,施主不去七帝寺尋他,怎麽會來了敝寺?"
莫小豐迴頭衝陳山提使了個眼色,陳山提粗聲對知客僧說道:"大都督有緊急公務要當麵問問會安,請你行個方便。”
知客僧見陳山提身穿軟甲,腰懸佩刀,不敢再借故推諉,遂客氣地說了聲:"既然如此,容小僧先去向會安師兄通傳一聲。"
他獨自去了約有一盞茶的功夫,便折返迴來,陪笑向莫小豐問道:"請問尊駕可是太原公?”
“正是賀嵩。”
“會安師兄請太原公獨自入淨舍相見。"
陳山提搶前一步,正欲嗬斥知客僧無禮,被莫小豐伸手攔住了:“你們暫在此等候,不得造次。”
莫小豐獨自跟隨知客僧來到會安養傷的後院西廂房門外,就聽房內傳來會安的聲音:“恕貧僧不能出門相迎,太原公請進吧。”
莫小豐口稱"無妨",邁步走進了淨舍,但見會安身上蓋著條薄被,正趴在床上衝自己合掌施禮,忙趨步向前,關切地問道:"沒想到大師傷勢如此嚴重,賀嵩來得鹵莽,叨擾了。"
會安尷尬地笑了笑,一邊請他落座,一邊主動解釋道:“叫太原公見笑了。貧僧律己不嚴,犯了酒戒,受此責罰本屬該當。”
會安年紀雖輕,但在佛門中的地位卻不低,並且是少林門中屈指可數的武技高手,他怎麽會因喝酒誤事受到如此嚴厲的懲罰呢?
“太原公此來,不知是為何事啊?”正當莫小豐感到疑惑不解之時,就聽會安問道。
“是這樣的,我素知大師乃武林翹楚,對武林人物及各門派絕學可謂見多識廣,知之頗深,今日冒昧前來,是為向大師當麵請教一二。"
會安狐疑地看著莫小豐,謙遜道:“請教不敢當,隻要是貧僧所知的人和事,定當如實奉告。"
"那麽請問大師,在當今武林中,身手尚在‘桃李品'三大品上宗之上的還有幾人?”莫小豐開門見山地問出了他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嗬嗬,敢情太原公是來與貧僧談論武林人物的呀。"會安忽然笑了起來,眼神裏更添了幾分疑問。
"實不相瞞,在下此來確和一樁公案有關,還望大師不吝賜教。"麵對會安帶有疑問的眼神,莫小豐隻得懇切地說道。
會安斂起笑容,說道:“李封二公主持的'桃李品',其用意雖在招賢抗狄,也未將身在行伍以及官府的練武之人納入其中,但就名列榜端的三位品上宗而言,確實稱得上當世武林中的頂尖高手,身手在這三人之上的幾乎沒有。”
"大師您的身手應在三位品上宗之上吧?”莫小豐趁機試探道。
"嗬嗬,若論騰躍之術,貧僧遠不及雪隼;單比刀法,在破甲八式麵前,貧僧隻怕難以全身而退;且貧僧捫心自問,也絕無江左燈草的俠骨仁心,所以,貧僧方道李封二公的品評甚公。”
聽會安的話中之意,似乎對三大品上宗之一的江左燈草評價最高。可莫小豐一想起陸衝的所作所為來,不由得對他師父的品行產生了懷疑。
“高手對決,比拚的應不隻是刀法,輕功,勝負更和人品無關吧。大師方才說身手能勝得過三位品上宗的幾乎沒有,依在下理解,那還是有嘍,但不知是哪幾位?"莫小豐婉轉糾正著會安的說法,刨根問底地問道。
“婢子叫廚下做了碗素湯餅,公子快趁熱吃吧。"她將湯餅放在莫小豐麵前的幾案上,又遞上一塊手巾給他擦了手,就退立在一旁,微笑著著他吃湯餅。
恰在這時,仵作,喬老大,還有派去請會安大師的那名軍士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了中和堂外。
莫小豐看了小棗一眼,小棗卻不迴避,反而笑嘻嘻地說道:“婢子從今日起便代替小德子在公子身邊聽差。”
莫小豐心知她是放心不下自己,當下也沒攆她走,悶頭吃了大半碗湯餅,首先把喬老大叫進來,問道:"倘若用信鴿往稷山大營傳信,你確定能把信準確無誤地傳到嗎?”
“迴稟大都督,信鴿通常有固定的傳信路線,小的所馴信鴿中有飛往並州霸府的,需由霸府接信後轉送稷山大營。”
“今日傳信,何時可到稷山大營?霸府是由何人負責轉送信件?”
喬阿大想了想,答道:"如果是緊急軍報,當由霸府當值參軍派六百裏飛騎送往稷山,大約今夜三更便可送達。"
莫小豐將才寫好的信小心疊好,塞進一根小竹筒內,邊用火漆密封竹筒,邊問喬老大道:“此信須交父王親啟,當如何標識。”
“在封緘處粘貼三根羽毛即可。"
原來古時人們就使用雞毛信傳遞緊急信件了啊!莫小豐迴想起小時候曾看過的電影《雞毛信》,恍然省悟道。
他當即命人找來三根羽毛,親手小心地粘在竹筒封緘處,交給喬老大時仍叮囑道:"要用最好的信鴿傳送這封信,並需要盡快得到迴複,如有差池,軍法從事。”
喬老大神色一凜,雙手接過羽毛信,小心地揣進懷中,抱拳說道:“小的謹遵將令,如有閃失,甘受軍法。”見莫小豐點頭無話,轉身徑自去了。
接下來被叫進中和堂的軍士稟稱會安並不在鹹陽王,經向人打聽,說是會安正在菩提院養傷。
當莫小豐問及會安為何受傷時,那軍士答說不知。
莫小豐遂動了前往菩提院探視會安的心思,瞟了侍立在側的小棗一眼,命軍士退下,喚仵作進來。
查驗不明漢子屍身的依然是曾隨莫小豐勘察源春遇害現場的那位仵作。他倒是報告了一個令莫小豐感到興奮的消息:倒斃在司州衙署門外的身份不明的漢子手腕上所中之毒和源春脖頸處所中之毒似為同一種蛇毒,因不明漢子係手腕而非要害處中毒,初步推算,從其中毒到毒發身亡,期間可能一到兩個時辰的時差。
“可惜呀,倘若在此人中毒後立即砍去一條臂膀,或許尚可保住他的一條性命!"仵作頗為惋惜地搖頭歎息道。
莫小豐暗自估算了一下時間:"冶廬”距鄴都有二十多裏的路程,這漢子若是於"冶廬”中了毒針後徒步逃至司州衙署,至少也需要兩個多時辰,僅憑這份腳力,便可推測這漢子必身懷相當武力,很可能是種長樂的四大弟孒之一。
“務必要保管好此人的屍身,不得令外人接近。你隨身可帶著那枚淬毒的毒針?”
仵作從懷中摸出一個小小的錦囊來,答道:“小的為隨時向高人討教,這兩枚毒針一直都帶在身上。”
"那好,你現在就隨我到菩提院走一趟。”莫小豐說著,站起身,衝小棗揮揮手,示意她同去。
菩提院座落在鄴南城的裏仁坊內,規模不大,隻有前後兩進院落:前院正中是供奉著如來金身的大雄寶殿,有不少香客進進出出的,表明這座寺院的香火十分旺盛。
法顯以及正在菩提院養傷的會安都在後院起居,知客僧問明莫小豐一行的來意後,抱歉地說道:”施主來得不巧,住持尚在靜息,今日概不見訪客。”
莫小豐猜想法顯大師必是因為昨晚一夜未眠,兼之上了年紀,此時正在補覺,便對知客僧說道:“能否見一見正在貴寺養傷的會安大師?"
知客僧警覺地打量著他,推脫道:“會安大師是七帝寺的執事,施主不去七帝寺尋他,怎麽會來了敝寺?"
莫小豐迴頭衝陳山提使了個眼色,陳山提粗聲對知客僧說道:"大都督有緊急公務要當麵問問會安,請你行個方便。”
知客僧見陳山提身穿軟甲,腰懸佩刀,不敢再借故推諉,遂客氣地說了聲:"既然如此,容小僧先去向會安師兄通傳一聲。"
他獨自去了約有一盞茶的功夫,便折返迴來,陪笑向莫小豐問道:"請問尊駕可是太原公?”
“正是賀嵩。”
“會安師兄請太原公獨自入淨舍相見。"
陳山提搶前一步,正欲嗬斥知客僧無禮,被莫小豐伸手攔住了:“你們暫在此等候,不得造次。”
莫小豐獨自跟隨知客僧來到會安養傷的後院西廂房門外,就聽房內傳來會安的聲音:“恕貧僧不能出門相迎,太原公請進吧。”
莫小豐口稱"無妨",邁步走進了淨舍,但見會安身上蓋著條薄被,正趴在床上衝自己合掌施禮,忙趨步向前,關切地問道:"沒想到大師傷勢如此嚴重,賀嵩來得鹵莽,叨擾了。"
會安尷尬地笑了笑,一邊請他落座,一邊主動解釋道:“叫太原公見笑了。貧僧律己不嚴,犯了酒戒,受此責罰本屬該當。”
會安年紀雖輕,但在佛門中的地位卻不低,並且是少林門中屈指可數的武技高手,他怎麽會因喝酒誤事受到如此嚴厲的懲罰呢?
“太原公此來,不知是為何事啊?”正當莫小豐感到疑惑不解之時,就聽會安問道。
“是這樣的,我素知大師乃武林翹楚,對武林人物及各門派絕學可謂見多識廣,知之頗深,今日冒昧前來,是為向大師當麵請教一二。"
會安狐疑地看著莫小豐,謙遜道:“請教不敢當,隻要是貧僧所知的人和事,定當如實奉告。"
"那麽請問大師,在當今武林中,身手尚在‘桃李品'三大品上宗之上的還有幾人?”莫小豐開門見山地問出了他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嗬嗬,敢情太原公是來與貧僧談論武林人物的呀。"會安忽然笑了起來,眼神裏更添了幾分疑問。
"實不相瞞,在下此來確和一樁公案有關,還望大師不吝賜教。"麵對會安帶有疑問的眼神,莫小豐隻得懇切地說道。
會安斂起笑容,說道:“李封二公主持的'桃李品',其用意雖在招賢抗狄,也未將身在行伍以及官府的練武之人納入其中,但就名列榜端的三位品上宗而言,確實稱得上當世武林中的頂尖高手,身手在這三人之上的幾乎沒有。”
"大師您的身手應在三位品上宗之上吧?”莫小豐趁機試探道。
"嗬嗬,若論騰躍之術,貧僧遠不及雪隼;單比刀法,在破甲八式麵前,貧僧隻怕難以全身而退;且貧僧捫心自問,也絕無江左燈草的俠骨仁心,所以,貧僧方道李封二公的品評甚公。”
聽會安的話中之意,似乎對三大品上宗之一的江左燈草評價最高。可莫小豐一想起陸衝的所作所為來,不由得對他師父的品行產生了懷疑。
“高手對決,比拚的應不隻是刀法,輕功,勝負更和人品無關吧。大師方才說身手能勝得過三位品上宗的幾乎沒有,依在下理解,那還是有嘍,但不知是哪幾位?"莫小豐婉轉糾正著會安的說法,刨根問底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