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仍沉浸在驚恐之中,根本沒聽到他在問什麽。
莫小豐隻得再次問道:“鄴都就有數十座佛家寺院,您為何要派泉永到幾百裏外的濟州去為皇子祈福呢?”
“泉永怎麽了?”皇後敏感地反問道。
“現已查明,泉永係西朝諜候,他利用前往濟州進香的機會,向其同夥傳遞了鄴都的重要訊息。”莫小豐平靜地答道。
“這不可能!”皇後厲聲否認道。
“泉永的身份暴露不久,有人為掩護其潛逃,先是指使尤桐製造了三台縱火案。後來,當尤桐在逃竄途中巧遇段青竹,被迫隨其返迴受擒之後,為防範其招供,此人又派尤桐去見了爾朱文暢,隨即便發生了刺駕事件。娘娘,臣所說即是刺駕事件的來龍去脈。"
“晉陽樂,你憑什麽說泉永是西朝諜候?”皇後已不似先前那麽震驚,冷冷地問道。
“根據濟州慈孝院住持本參的供述,正是泉永向他透露了彭城軍變等消息。還有,泉永趁三台走水之機擅自出城,意欲逃竄,被擒後又欲咬舌自盡,都可證明他確係西朝諜候無疑。”
莫小豐所說的每一件事都猶如一記重槌,狠狠地敲擊著皇後的心房,以至於她難以支撐,癱軟在寶座上,嘴裏喃喃自語道:"怎麽會是這樣?怎麽會是這樣?”
賀崇見她如此,和莫小豐交換了個眼神,試探著又問:“娘娘,當初你是聽了誰的話,才想起派泉永到濟州去為皇子祈福的呢?"
皇後無力地搖了搖頭,勉強答道:"宮中傳言,都說濟州慈孝院的香火靈驗。。。”
賀崇豎起耳朵等待著從皇後嘴裏說出的那個名字,可等了許久,也未聽到下文,不禁皺了皺眉頭。
"晉陽樂,本宮問你,那個叫尤桐的捉到沒有?”隻聽皇後有氣無力地問莫小豐道。
"迴娘娘,還沒有捉到。"
皇後擺了擺手,說道:“那麽,一切等到捉到尤桐再說吧。你們可以退下了。”
竟是沒有再提賀崇擅自更換宮城宿衛這件事。
兄弟二人向皇後告退,離開顯陽殿,來到了含光殿。
賀崇儼然將這座皇帝日常用來接見親近臣下的便殿當作了他臨時辦公的場所,進得殿來,首先向在此協助他處置政務的崔季舒詢問了對被拘押禁軍的審訊進展情況,當聽說刺客蔡尚津受盡酷刑,仍不招供時,賀崇“嘿嘿”冷笑道:“暫且停止對他繼續用刑吧。派人去拿了他的父母兄弟來,要是還不肯招供,當著他的麵兒,一個一個殺給他看。”
莫小豐對這種以家人的生死相要挾,逼迫人招供的做法很反感,遂裝作欣賞殿內的陳設,遠遠地踱到了大殿的另一側。
過了一會兒,崔季舒領受了新的差使,離開了含光殿。賀崇隨手拈了幾粒葡萄放進嘴裏嚼著,語調輕鬆地衝他問道:“三台那邊的事這麽快就辦妥了?”
莫小豐忙迴身快步走至賀崇近前,躬身答道:“現已初步排除了任胄及鄭源指使尤桐縱火的嫌疑。鑒於和尤桐有過接觸的人數眾多,倘若大將軍允準,我打算換一個方向追查縱火案的真相。”
“此處隻有你我兄弟,不必太過拘禮。”賀崇對莫小豐方才在顯陽殿的表現頗為滿意,親切地將案上的果盤遞給他,要他吃葡萄,又問,“是誰向你舉告的爾朱文暢曾見過尤桐啊?”
“是鄭仲禮。我已命陳山提暫代任胄負責北城防務,南城防務仍由鄭仲禮負責。"莫小豐從果盤中拿了一串葡萄,卻沒敢吃,答道。
"很好。聽你的意思,是想從爾朱文暢口中審問出三台縱火案的真相嗎?”賀崇認可了莫小豐所作的防務安排,看著他問道。
"還有泉永,我已命人將他押往大將軍府羈押,如您允準,我想再審審他。"
“你吃啊。”賀崇指了指莫小豐手裏的葡萄,說道,“依我看,泉永不大可能知道是誰指使尤桐縱的火。”
“可是,隻要他肯說出是受誰的脅迫向本參傳遞的訊息,不是更好嗎?”莫小豐顧不得吃葡萄,爭辯道。
賀崇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反問道:"方才在顯陽殿裏,娘娘聽說泉永是西朝諜候時的反應,你沒有看到嗎?你此時急著去提審泉永,他仍不肯招供也還罷了,要是他供出某個人來,你捉還是不捉?"
莫小豐起初並未領悟賀崇的言外之意,正想問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可話到嘴邊,腦海裏忽然閃現出皇後失魂落魄,癱軟在寶座上的樣子,不禁脫口說道:"大哥說的是陛下?這怎麽可能?”
話既然已被他挑明,賀崇隻得歎了口氣,說道:“莫說提審泉永,即便你去審問爾朱文暢,恐怕也會麵臨同樣的尷尬。誰能想到一朝的天子會暗通敵國,並指使禁軍刺殺自己呢?"
盡管當得知在刺駕事件發生前,爾朱文暢私下見過尤桐時,莫小豐就隱約產生過對皇帝的懷疑,可是從賀崇口中說出是皇帝指使泉永向本參傳遞的訊息,並且還是刺駕事件的始作俑者時,他仍然感到不可思議。
"不,決不可是陛下!”他大聲叫道,似乎在糾正賀崇,又像是在捫心自問,"他這麽做是為了什麽呢?”
賀崇彎腰撿起莫小豐失手掉落的那串葡萄,拎在他眼前,笑著問道:“你瞧瞧,這生在同一根枝丫上的葡萄,雖然大小各異,可大抵都是一般酸甜,是不是?”
莫小豐搖搖頭,表示不懂他什麽意思。
“唉,晉陽樂,既然你今晚向娘娘問出了那樣的話,再要瞞著你就顯得我太多疑了。”賀崇猛地把手中那串葡萄扔了出去,拍拍手,問莫小豐道,“你知道先帝是因何駕崩的嗎?"
莫小豐哪裏知道前朝的事,正想搖頭說不知道,忽覺不妥,遂依通常的說法試探著說道:"不是病死的嗎?”
賀崇伸出一隻手,在他麵前晃了晃,說道:"那隻是為保全朝廷的體麵對外的說辭而已。實則先帝是因誅殺了爾朱老賊,遭其同黨報複,被殺死在了洛陽宮中。”
不等莫小豐從驚訝中迴過神來,就聽賀崇又道:“如今,鄴宮裏的這位顯然是將咱們父子視作爾朱老賊,必欲除之而後快了。”
莫小豐連連衝他擺手道:"不,陛下不是這樣的。"
賀崇勃然大怒道:“無知小兒!莫要以為源啟平日裏對你多加籠絡就是真心對你好,他那是想離間你我兄弟!"
"可是,陛下身為當朝天子,怎麽會與敵國相勾連,自亂朝綱呢?"莫小豐雖然平時怵怕賀崇,此刻也裝起膽子質疑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五年前,他的叔叔為了剪除權臣,也曾外結父王,甚至主動致信衛玄策,如今他有什麽做不出來的事?”賀崇手指丹犀上皇帝的龍椅,厲聲說道。
"大將軍息怒。您操勞了一天,該歇息了,下官告辭。”莫小豐不想再和大哥作口舌上的爭執,躬身說道。
賀崇胸膛起伏著,沒有說話。
莫小豐轉身朝殿外走去,一隻腳已邁出了門檻,就聽身後賀崇說道:"你不想聽聽當初父王為何要調我來鄴都輔政?而我,為何要在父王率軍西征之際,先是強推括戶策,繼而彈劾諸勳貴,屢興大案嗎?”
莫小豐隻得再次問道:“鄴都就有數十座佛家寺院,您為何要派泉永到幾百裏外的濟州去為皇子祈福呢?”
“泉永怎麽了?”皇後敏感地反問道。
“現已查明,泉永係西朝諜候,他利用前往濟州進香的機會,向其同夥傳遞了鄴都的重要訊息。”莫小豐平靜地答道。
“這不可能!”皇後厲聲否認道。
“泉永的身份暴露不久,有人為掩護其潛逃,先是指使尤桐製造了三台縱火案。後來,當尤桐在逃竄途中巧遇段青竹,被迫隨其返迴受擒之後,為防範其招供,此人又派尤桐去見了爾朱文暢,隨即便發生了刺駕事件。娘娘,臣所說即是刺駕事件的來龍去脈。"
“晉陽樂,你憑什麽說泉永是西朝諜候?”皇後已不似先前那麽震驚,冷冷地問道。
“根據濟州慈孝院住持本參的供述,正是泉永向他透露了彭城軍變等消息。還有,泉永趁三台走水之機擅自出城,意欲逃竄,被擒後又欲咬舌自盡,都可證明他確係西朝諜候無疑。”
莫小豐所說的每一件事都猶如一記重槌,狠狠地敲擊著皇後的心房,以至於她難以支撐,癱軟在寶座上,嘴裏喃喃自語道:"怎麽會是這樣?怎麽會是這樣?”
賀崇見她如此,和莫小豐交換了個眼神,試探著又問:“娘娘,當初你是聽了誰的話,才想起派泉永到濟州去為皇子祈福的呢?"
皇後無力地搖了搖頭,勉強答道:"宮中傳言,都說濟州慈孝院的香火靈驗。。。”
賀崇豎起耳朵等待著從皇後嘴裏說出的那個名字,可等了許久,也未聽到下文,不禁皺了皺眉頭。
"晉陽樂,本宮問你,那個叫尤桐的捉到沒有?”隻聽皇後有氣無力地問莫小豐道。
"迴娘娘,還沒有捉到。"
皇後擺了擺手,說道:“那麽,一切等到捉到尤桐再說吧。你們可以退下了。”
竟是沒有再提賀崇擅自更換宮城宿衛這件事。
兄弟二人向皇後告退,離開顯陽殿,來到了含光殿。
賀崇儼然將這座皇帝日常用來接見親近臣下的便殿當作了他臨時辦公的場所,進得殿來,首先向在此協助他處置政務的崔季舒詢問了對被拘押禁軍的審訊進展情況,當聽說刺客蔡尚津受盡酷刑,仍不招供時,賀崇“嘿嘿”冷笑道:“暫且停止對他繼續用刑吧。派人去拿了他的父母兄弟來,要是還不肯招供,當著他的麵兒,一個一個殺給他看。”
莫小豐對這種以家人的生死相要挾,逼迫人招供的做法很反感,遂裝作欣賞殿內的陳設,遠遠地踱到了大殿的另一側。
過了一會兒,崔季舒領受了新的差使,離開了含光殿。賀崇隨手拈了幾粒葡萄放進嘴裏嚼著,語調輕鬆地衝他問道:“三台那邊的事這麽快就辦妥了?”
莫小豐忙迴身快步走至賀崇近前,躬身答道:“現已初步排除了任胄及鄭源指使尤桐縱火的嫌疑。鑒於和尤桐有過接觸的人數眾多,倘若大將軍允準,我打算換一個方向追查縱火案的真相。”
“此處隻有你我兄弟,不必太過拘禮。”賀崇對莫小豐方才在顯陽殿的表現頗為滿意,親切地將案上的果盤遞給他,要他吃葡萄,又問,“是誰向你舉告的爾朱文暢曾見過尤桐啊?”
“是鄭仲禮。我已命陳山提暫代任胄負責北城防務,南城防務仍由鄭仲禮負責。"莫小豐從果盤中拿了一串葡萄,卻沒敢吃,答道。
"很好。聽你的意思,是想從爾朱文暢口中審問出三台縱火案的真相嗎?”賀崇認可了莫小豐所作的防務安排,看著他問道。
"還有泉永,我已命人將他押往大將軍府羈押,如您允準,我想再審審他。"
“你吃啊。”賀崇指了指莫小豐手裏的葡萄,說道,“依我看,泉永不大可能知道是誰指使尤桐縱的火。”
“可是,隻要他肯說出是受誰的脅迫向本參傳遞的訊息,不是更好嗎?”莫小豐顧不得吃葡萄,爭辯道。
賀崇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反問道:"方才在顯陽殿裏,娘娘聽說泉永是西朝諜候時的反應,你沒有看到嗎?你此時急著去提審泉永,他仍不肯招供也還罷了,要是他供出某個人來,你捉還是不捉?"
莫小豐起初並未領悟賀崇的言外之意,正想問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可話到嘴邊,腦海裏忽然閃現出皇後失魂落魄,癱軟在寶座上的樣子,不禁脫口說道:"大哥說的是陛下?這怎麽可能?”
話既然已被他挑明,賀崇隻得歎了口氣,說道:“莫說提審泉永,即便你去審問爾朱文暢,恐怕也會麵臨同樣的尷尬。誰能想到一朝的天子會暗通敵國,並指使禁軍刺殺自己呢?"
盡管當得知在刺駕事件發生前,爾朱文暢私下見過尤桐時,莫小豐就隱約產生過對皇帝的懷疑,可是從賀崇口中說出是皇帝指使泉永向本參傳遞的訊息,並且還是刺駕事件的始作俑者時,他仍然感到不可思議。
"不,決不可是陛下!”他大聲叫道,似乎在糾正賀崇,又像是在捫心自問,"他這麽做是為了什麽呢?”
賀崇彎腰撿起莫小豐失手掉落的那串葡萄,拎在他眼前,笑著問道:“你瞧瞧,這生在同一根枝丫上的葡萄,雖然大小各異,可大抵都是一般酸甜,是不是?”
莫小豐搖搖頭,表示不懂他什麽意思。
“唉,晉陽樂,既然你今晚向娘娘問出了那樣的話,再要瞞著你就顯得我太多疑了。”賀崇猛地把手中那串葡萄扔了出去,拍拍手,問莫小豐道,“你知道先帝是因何駕崩的嗎?"
莫小豐哪裏知道前朝的事,正想搖頭說不知道,忽覺不妥,遂依通常的說法試探著說道:"不是病死的嗎?”
賀崇伸出一隻手,在他麵前晃了晃,說道:"那隻是為保全朝廷的體麵對外的說辭而已。實則先帝是因誅殺了爾朱老賊,遭其同黨報複,被殺死在了洛陽宮中。”
不等莫小豐從驚訝中迴過神來,就聽賀崇又道:“如今,鄴宮裏的這位顯然是將咱們父子視作爾朱老賊,必欲除之而後快了。”
莫小豐連連衝他擺手道:"不,陛下不是這樣的。"
賀崇勃然大怒道:“無知小兒!莫要以為源啟平日裏對你多加籠絡就是真心對你好,他那是想離間你我兄弟!"
"可是,陛下身為當朝天子,怎麽會與敵國相勾連,自亂朝綱呢?"莫小豐雖然平時怵怕賀崇,此刻也裝起膽子質疑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五年前,他的叔叔為了剪除權臣,也曾外結父王,甚至主動致信衛玄策,如今他有什麽做不出來的事?”賀崇手指丹犀上皇帝的龍椅,厲聲說道。
"大將軍息怒。您操勞了一天,該歇息了,下官告辭。”莫小豐不想再和大哥作口舌上的爭執,躬身說道。
賀崇胸膛起伏著,沒有說話。
莫小豐轉身朝殿外走去,一隻腳已邁出了門檻,就聽身後賀崇說道:"你不想聽聽當初父王為何要調我來鄴都輔政?而我,為何要在父王率軍西征之際,先是強推括戶策,繼而彈劾諸勳貴,屢興大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