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寺的一幹僧人離開後,衛祥帶領幾名熟諳辦案的吏員重新對定國寺周邊進行了仔細勘察,一直忙碌到日上三竿仍未發現更多有價值的線索,隻得寄希望於仵作通過驗屍有新的發現了。
在一道返迴衙署的路上,莫小豐趁左右無人,悄悄向衛祥問起了他最終鎖定的三台縱案的嫌疑人是誰。
"金鳳台台長曹本順。"衛祥輕輕說出了一個名字。
"怎麽會是他?"莫小豐大驚失色道。
衛祥伸出三根手指,說道:“鑒於最具縱火嫌疑的尤桐在逃,職下隻能采取比對,分析各人供辭這一費時費力的辦法來嚐試挖出隱藏於尤桐身後的縱火元兇。目前,有三份供辭都指向了金鳳台台長曹本順:其一,據鄭源的一名親兵供述,在外郭受災百姓被安置到三台後不久的一天晚上,他曾撞見尤桐密會曹本順,而曹則始終供稱,他和尤桐素不相識,從未單獨會過麵;其二,據冰井台台長於元供述,在尤桐向他傳達京幾都督府要為冰井台入口處欄軒刷漆的軍令後,他曾想去找鄭源當麵求證,是曹本順以尤桐是鄭源的親隨,必不會假傳軍令為由勸止了於元;其三,據銅雀台台長安必大供述,三台縱火案事發當晚,曹本順曾邀其至金鳳台樗蒲飲酒,致使他因醉酒忘記了夜查後廚,釀成大禍;而在訊問曹本順時,他卻說是安必大主動找他賭博飲的酒;根據對崔,安二人多名屬下的訊問得知,安必大向來喜賭善飲,而曹本順卻是在入三台後才耽迷上了賭博,因此推測,安之供述多半屬實,不排除曹本順為達誘引安必大之目的而假作耽戀賭博的可能。”
莫小豐聽了衛祥列舉的三點證據,不禁質疑道:“你所說的雖然都能夠表明曹本順具有夥同尤桐縱火的重大疑疑,可似乎還不足以證明曹本順就是尤桐的同夥吧?”
衛祥對他的質疑表示認可,同時卻道:"安必大,於元等三人的供述即便不足以構成為曹本順定罪的依據,至少也提供了相對完整可信的證言,幫助職下鎖定了曹本順這一目標。職下正要請您的示下,接下來是要繼續審訊曹本順,迫其招供,還是?”
“依你之見呢?”莫小豐反問道。
“尤桐被人所殺,使職下改變了想法:原先以為是曹本順指使尤桐縱的火,如今看來未必如此,真正發號施令的很可能另有其人。倘若如此,倒不如暫時留著曹本順,或可通過他追查出幕後元兇。”
衛祥的話正合莫小豐的心意,眼瞅著已迴到衙署門外,他翻身下了馬,衝衛祥說聲:"隨我進衙再說吧。"邁步朝衙內走去。
門內的值房裏迎出來一人,衝他盈盈下拜道:“公子迴衙了,用過膳了嗎?”
莫小豐看到麵前站的是文錦,皺了皺眉頭,本想問一句“你怎麽還在這裏?”話到嘴邊,又改了主意,隻點頭說道:“叫廚下多送些吃食到中和堂吧,我要和人在堂中議事,旁人不得打擾。"
文錦見莫小豐沒再趕他走,笑著答應一聲,轉身到後廚催辦吃食去了。
莫小豐帶著衛祥,陳山提來到中和堂坐下,吩咐一俟仵作驗屍有了結果,隨時來報。說話的工夫,文錦帶著兩名小廝為他們端來了吃食:一大盆熬得黃澄澄,噴香的小米粥,一疊熱騰騰的烙餅,切得薄薄的一大盤鹵肉,另配有幾樣可口的小菜。
莫小豐沒在文錦等人端來的吃食中看到慣常吃的棗糕,趁勢問道:“小棗呢?”
“她在後院,公子要喚她嗎?”
“不用,你迴去同她說一聲,待會兒我要好好地補一覺,叫她鋪好床候著。"莫小豐有意吩咐道。
文錦臉頰發燙發紅,低低地應了聲"是”,帶著小廝退下了。
"咱們邊吃邊談吧。"莫小豐招唿兩位屬下道,“既然暫時無法斷定智明,尤桐二人是否與程百裏被殺有關,那咱們就先談一談對智,尤二人之死的看法吧。衛祥,你先說說。”
衛祥站著答道:“從現場勘察結果看來,似乎是智明先用劍刺死了尤桐,爾後揮劍自盡的。考慮到這二人都是西朝諜候,而智明因係二更公子的親傳弟子,其身份應當高於尤桐,不排除他殺尤桐滅口的可能性。”
陳山提正用烙餅卷了肉美美地吃著,聽到這話,插口問道:"你說智明殺了尤桐滅口,可那小子為什麽又要抹脖子自盡呢?”
衛祥咽了口唾沫,說道:“陳將軍問的,正是此案中令人困惑不解之處。既然判斷是智明為滅口而殺了尤桐,那麽通常的做法是在殺人滅口後,他或者徑自逃走,或者毀屍滅跡,爾後遁去,絕無立即自殺這一可能。但是,偏偏在起火前,太原公卻從茅屋裏拖出了兩具屍體,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呢?”
“哎呀,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說說為什麽會這樣吧!”陳山提急得撂下烙餅,拍案叫道。
莫小豐盛了碗小米粥,走到衛祥麵前遞給他,說道:“不用拘禮,先喝碗粥吧。你的意思,是不是懷疑殺死智明,尤桐的另有其人啊?”
衛祥道聲謝,三兩口喝下了一碗粥,搖頭道:“可惜茅屋裏的一切卻被燒掉了,周邊也沒有找到可疑的痕跡,目前還難以做出這樣的判斷。”
莫小豐心下不免對衛祥前後矛盾的話產生了疑惑,一邊親自為他卷了烙餅夾肉,一邊問道:“這麽說,目下還隻能斷定智明是自殺的嘍?”
衛祥又搖了搖頭,說道:“有一點似乎不合情理:據定國寺僧了塵所說,智明可是住在定國寺後院的柴房裏的,昨晚陳將軍曾帶軍士對定國寺周邊展開過搜索,對此,智明不可能一無所知。他身為受到朝廷通令緝拿的逃犯,在明知藏匿之所出了命案的情況下,沒有逃走也就罷了,怎麽會在寺前發現屍身的當晚又在寺後動手殺人,並且還自殺了呢?他的行為是不是太過反常了?”
莫小豐當即質疑道:"如果昨日智明並不在定國寺,而是於二更後才尾隨尤桐到了寺後茅屋,豈不是就不知道出事了嗎?”
衛祥接過他遞來的烙餅夾肉,笑道:“太原公別忘了,戒律院就設在定國寺內,監院的不乏精擅武技者,智明怎會來去自如,又怎敢輕舉妄動?”
莫小豐認同衛祥的這一說法,順著他的思路推斷道:“如果智明並未離開過定國寺,那麽他就應當知道寺裏出了事,也就不會選擇在昨夜殺尤桐滅口。根據這一點,恰恰可以反推出智明絕非自殺,他和尤桐很可能都是死於另一人之手。"
衛祥咬了口烙餅夾肉,說道:"太原公先前不是向職下詢問智,尤二人是否與程百裏之死有關嗎?或許待會兒仵作驗過三人的創口便知曉結果了。”
話剛說罷,隻聽堂外傳來仵作老仝的聲音:“小的驗屍已畢,特來稟報。”
在一道返迴衙署的路上,莫小豐趁左右無人,悄悄向衛祥問起了他最終鎖定的三台縱案的嫌疑人是誰。
"金鳳台台長曹本順。"衛祥輕輕說出了一個名字。
"怎麽會是他?"莫小豐大驚失色道。
衛祥伸出三根手指,說道:“鑒於最具縱火嫌疑的尤桐在逃,職下隻能采取比對,分析各人供辭這一費時費力的辦法來嚐試挖出隱藏於尤桐身後的縱火元兇。目前,有三份供辭都指向了金鳳台台長曹本順:其一,據鄭源的一名親兵供述,在外郭受災百姓被安置到三台後不久的一天晚上,他曾撞見尤桐密會曹本順,而曹則始終供稱,他和尤桐素不相識,從未單獨會過麵;其二,據冰井台台長於元供述,在尤桐向他傳達京幾都督府要為冰井台入口處欄軒刷漆的軍令後,他曾想去找鄭源當麵求證,是曹本順以尤桐是鄭源的親隨,必不會假傳軍令為由勸止了於元;其三,據銅雀台台長安必大供述,三台縱火案事發當晚,曹本順曾邀其至金鳳台樗蒲飲酒,致使他因醉酒忘記了夜查後廚,釀成大禍;而在訊問曹本順時,他卻說是安必大主動找他賭博飲的酒;根據對崔,安二人多名屬下的訊問得知,安必大向來喜賭善飲,而曹本順卻是在入三台後才耽迷上了賭博,因此推測,安之供述多半屬實,不排除曹本順為達誘引安必大之目的而假作耽戀賭博的可能。”
莫小豐聽了衛祥列舉的三點證據,不禁質疑道:“你所說的雖然都能夠表明曹本順具有夥同尤桐縱火的重大疑疑,可似乎還不足以證明曹本順就是尤桐的同夥吧?”
衛祥對他的質疑表示認可,同時卻道:"安必大,於元等三人的供述即便不足以構成為曹本順定罪的依據,至少也提供了相對完整可信的證言,幫助職下鎖定了曹本順這一目標。職下正要請您的示下,接下來是要繼續審訊曹本順,迫其招供,還是?”
“依你之見呢?”莫小豐反問道。
“尤桐被人所殺,使職下改變了想法:原先以為是曹本順指使尤桐縱的火,如今看來未必如此,真正發號施令的很可能另有其人。倘若如此,倒不如暫時留著曹本順,或可通過他追查出幕後元兇。”
衛祥的話正合莫小豐的心意,眼瞅著已迴到衙署門外,他翻身下了馬,衝衛祥說聲:"隨我進衙再說吧。"邁步朝衙內走去。
門內的值房裏迎出來一人,衝他盈盈下拜道:“公子迴衙了,用過膳了嗎?”
莫小豐看到麵前站的是文錦,皺了皺眉頭,本想問一句“你怎麽還在這裏?”話到嘴邊,又改了主意,隻點頭說道:“叫廚下多送些吃食到中和堂吧,我要和人在堂中議事,旁人不得打擾。"
文錦見莫小豐沒再趕他走,笑著答應一聲,轉身到後廚催辦吃食去了。
莫小豐帶著衛祥,陳山提來到中和堂坐下,吩咐一俟仵作驗屍有了結果,隨時來報。說話的工夫,文錦帶著兩名小廝為他們端來了吃食:一大盆熬得黃澄澄,噴香的小米粥,一疊熱騰騰的烙餅,切得薄薄的一大盤鹵肉,另配有幾樣可口的小菜。
莫小豐沒在文錦等人端來的吃食中看到慣常吃的棗糕,趁勢問道:“小棗呢?”
“她在後院,公子要喚她嗎?”
“不用,你迴去同她說一聲,待會兒我要好好地補一覺,叫她鋪好床候著。"莫小豐有意吩咐道。
文錦臉頰發燙發紅,低低地應了聲"是”,帶著小廝退下了。
"咱們邊吃邊談吧。"莫小豐招唿兩位屬下道,“既然暫時無法斷定智明,尤桐二人是否與程百裏被殺有關,那咱們就先談一談對智,尤二人之死的看法吧。衛祥,你先說說。”
衛祥站著答道:“從現場勘察結果看來,似乎是智明先用劍刺死了尤桐,爾後揮劍自盡的。考慮到這二人都是西朝諜候,而智明因係二更公子的親傳弟子,其身份應當高於尤桐,不排除他殺尤桐滅口的可能性。”
陳山提正用烙餅卷了肉美美地吃著,聽到這話,插口問道:"你說智明殺了尤桐滅口,可那小子為什麽又要抹脖子自盡呢?”
衛祥咽了口唾沫,說道:“陳將軍問的,正是此案中令人困惑不解之處。既然判斷是智明為滅口而殺了尤桐,那麽通常的做法是在殺人滅口後,他或者徑自逃走,或者毀屍滅跡,爾後遁去,絕無立即自殺這一可能。但是,偏偏在起火前,太原公卻從茅屋裏拖出了兩具屍體,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呢?”
“哎呀,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說說為什麽會這樣吧!”陳山提急得撂下烙餅,拍案叫道。
莫小豐盛了碗小米粥,走到衛祥麵前遞給他,說道:“不用拘禮,先喝碗粥吧。你的意思,是不是懷疑殺死智明,尤桐的另有其人啊?”
衛祥道聲謝,三兩口喝下了一碗粥,搖頭道:“可惜茅屋裏的一切卻被燒掉了,周邊也沒有找到可疑的痕跡,目前還難以做出這樣的判斷。”
莫小豐心下不免對衛祥前後矛盾的話產生了疑惑,一邊親自為他卷了烙餅夾肉,一邊問道:“這麽說,目下還隻能斷定智明是自殺的嘍?”
衛祥又搖了搖頭,說道:“有一點似乎不合情理:據定國寺僧了塵所說,智明可是住在定國寺後院的柴房裏的,昨晚陳將軍曾帶軍士對定國寺周邊展開過搜索,對此,智明不可能一無所知。他身為受到朝廷通令緝拿的逃犯,在明知藏匿之所出了命案的情況下,沒有逃走也就罷了,怎麽會在寺前發現屍身的當晚又在寺後動手殺人,並且還自殺了呢?他的行為是不是太過反常了?”
莫小豐當即質疑道:"如果昨日智明並不在定國寺,而是於二更後才尾隨尤桐到了寺後茅屋,豈不是就不知道出事了嗎?”
衛祥接過他遞來的烙餅夾肉,笑道:“太原公別忘了,戒律院就設在定國寺內,監院的不乏精擅武技者,智明怎會來去自如,又怎敢輕舉妄動?”
莫小豐認同衛祥的這一說法,順著他的思路推斷道:“如果智明並未離開過定國寺,那麽他就應當知道寺裏出了事,也就不會選擇在昨夜殺尤桐滅口。根據這一點,恰恰可以反推出智明絕非自殺,他和尤桐很可能都是死於另一人之手。"
衛祥咬了口烙餅夾肉,說道:"太原公先前不是向職下詢問智,尤二人是否與程百裏之死有關嗎?或許待會兒仵作驗過三人的創口便知曉結果了。”
話剛說罷,隻聽堂外傳來仵作老仝的聲音:“小的驗屍已畢,特來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