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聽大都督的,還是聽這些人的?!"單四粗聲衝庭院裏的軍士喊道。
"我們聽大都督的。"大多數軍士迴應著,開始返迴各自的營區。
莫小豐低聲吩咐了單四一句:"查查方才喊話的那幾個人",邁步朝正堂走了過去。
與此同時,又有兩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庭院內的軍士大多已散去,便默不作聲地跟著莫小豐等人向正堂走去。
庭院內那部分軍士的行動顯然影響到了聚集在正堂外的這些軍士,都自動停止了吵鬧,向兩廂閃開,為莫小豐讓出了一條道路。
莫小豐來至近前才看見,在金鳳台的正堂外麵,還站立著一排軍士,居中的位置麵朝眾人跪伏著一人,嘴裏仍在不住地央求著:"兄弟們給馮吉留條活路吧,千萬不可魯莽行事啊!"
看見莫小豐走了過來,從背靠堂門站立的這排軍士中迎上前一人,躬身施禮道:"標下張瑞參見大都督。"
莫小豐見此人穿著裝束是個校尉模樣,料想他應是馮吉的頂頭上司,看情形大約是率領本部人馬勸阻鬧事的軍士衝撞正堂的,便放緩語氣,問道:"鄭仲禮在堂內嗎?"
"迴稟大都督,鄭都督,還有北城的幾位將佐都在堂內。”張瑞抱拳答道。
"喚他們出來,當麵和兄弟們把話說清楚。"莫小豐淡淡地吩咐道。
張瑞遲疑了一下,想要湊近莫小豐陳說難處,被莫小豐擺手製止了,說道:"遵命行事吧!"
張瑞無奈,隻得硬著頭皮轉身走到門前,衝堂內說道:"鄭都督,大都督請您出來說話。"
接連喚了三迴之後,才見到堂門從裏麵"吱呀"一聲被推開了,在十幾名手持刀劍的親兵護衛下,鄭仲禮麵色蒼白地從堂內走了出來。
他甫一露麵,聚集在堂外的人群中就發出一陣噪動:
“兄弟們,鄭仲禮出來了嗬!”
"叫他給咱們一個答複:什麽時候能發餉錢?"
"先叫他保證不處罰馮吉大哥再說別的。"
在軍士們七嘴八舌地叫嚷之中,鄭仲禮竭力克製著心中的慌亂,快步走到莫小豐麵前,躬身說道:"屬下見過大都督。"
"鄭都督,還是由你來問問,這些兄弟們都有哪些訴求吧。"莫小豐有意抬高了聲調,冷冷地吩咐道。
"我們要求發餉!"人群中立馬有人叫道。
“對,自從鄴都地震以來,我們一文餉錢都沒見到過。。。"很多人都附和道。
"我們強烈要求把任都督調迴鄴都!"
“撤換鄭仲禮!"
與發放餉錢的要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後不知是誰提出的這兩項要求幾乎沒有人響應。
“鄭仲禮須當著大都督的麵兒親口保證,不找咱們秋後算帳,不得借故責罰馮吉大哥和張校尉!"靜默了片刻之後,又有人叫嚷道。
這一要求也得到了很多軍士的附和。
鄭仲禮呆若木雞地站在那裏,腦子裏一片空白,根本沒記住軍士們都提了哪些要求。
“看來,矛盾的焦點集中在軍士們已有兩個月沒領到餉錢這件事上。可眼下因抗震救災落下的巨大虧空尚沒有補上,要去哪裏覓錢為軍士們發放餉錢呢。"
莫小豐正在思忖著該如何答複眾人,忽覺眼前人影晃動,小德子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湊近他耳旁悄悄說道:"公子不必為錢的事作難,戚裏開市這些天關市稅就收了近二十萬貫,可以給軍士們發放餉錢。"
莫小豐喜出望外,衝小德子點了點頭,走過去雙手扶起馮吉,溫言問道:"你原籍在何處?家中可有人照料娘親啊?“
馮吉大約三十幾歲的年紀,猶惶恐不安地賠罪道:"小的不該找鄭都督討要餉錢,還驚動了大都督。小的情願受罰,但求不要連累了張校尉和諸位弟兄。"
張瑞在旁替他答話道:“馮吉原籍在河東離石,是十一年前沙苑之役後入的行伍,大小曆經二十餘戰,三年前經丞相親點,留在鄴都當差的。"
莫小豐轉頭責備鄭仲禮道:"像馮吉這樣的有功將士,本該得到優待才是,怎可為了區區幾貫錢致使他娘親病重無錢醫治呢?"
鄭仲禮倒也識趣,諾諾連聲,並不辯解。
“今天的事,我代鄭都督向馮吉大哥賠禮了。"莫小豐朝馮吉深深鞠了一躬,轉向眾人,朗聲說道,"我願向諸位作出承諾,對今晚之事,日後決不找你們秋後算賬,也不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大都督英明!"不知誰帶頭讚了聲,人群中立馬響起了一片歡唿聲。
"我們要求撤換鄭仲禮!"一個尖利的聲音夾雜在眾人的歡唿聲中,顯得格外刺耳。
莫小豐未作理會,擺手示意眾人保持安靜,接著說道:"我知道諸位當中有許多人都和馮吉一樣,是久經戰陣的有功之士,也是通曉事理之人。你們都知道,就在兩個月前,外國數萬百姓因受地震之災被迫遷來此地暫住,朝廷為他們重建家宅,耗費了大量錢貨,以至無有餘錢發放諸位的餉錢,給諸位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在此,我先給大夥兒賠不是了。"說著,衝眾人又深深鞠了一躬。
在場的軍士們平日裏大都見慣了當官的頤指氣使的訓斥人,哪見過身為一軍主將的堂堂太原公當眾向他們行禮,賠不是?大多數軍士都慌忙跪伏於地,不住地叩頭還禮。
莫小豐一麵伸手扶起前排的幾個軍士,又招唿眾人起身,一麵轉頭用詢問的目光望向小德子,待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方向眾人說道:"方才我聽大夥兒所提的要求,最主要的還是想盡快領到拖欠的餉錢,是不是?"
這一迴,軍士們無人吱聲了。沉默了片刻,有一位老成的軍士說道:"要是朝廷有難處,我等也可再等上一些時候。。。隻是,馮兄弟家中確有困難,還請大都督體恤這個。"
莫小豐笑嗬嗬地走上前,拉著老軍的手,說道:"老哥哥,實不相瞞,適才剛聽到兄弟們眾口一辭地提出要發放餉錢時,我也犯難,不知該去哪裏籌錢呢!這不,剛巧戚裏的高市丞來對我說,他那裏新收了一筆關市稅錢,可以與度支協商後暫充餉錢發給兄弟們,以解燃眉之急。"
那老軍連連擺手推辭道:"不急在這一時,不急在這一時。"
莫小豐依舊拉著他的手,高聲衝眾人說道:"你們暫且迴去歇息,明日待計吏仔細核查過每人該補的錢數,立刻發放餉錢!"
眾軍士用雷鳴般的掌聲給了他以最熱烈的響應。
莫小豐隨即迴身向張瑞交待道:"明日待馮吉領到餉錢後,你派一得力之人陪他返迴原籍,妥善處置好家中的一切事宜。"
“標下遵命!"張瑞響亮地答道。
"我們聽大都督的。"大多數軍士迴應著,開始返迴各自的營區。
莫小豐低聲吩咐了單四一句:"查查方才喊話的那幾個人",邁步朝正堂走了過去。
與此同時,又有兩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庭院內的軍士大多已散去,便默不作聲地跟著莫小豐等人向正堂走去。
庭院內那部分軍士的行動顯然影響到了聚集在正堂外的這些軍士,都自動停止了吵鬧,向兩廂閃開,為莫小豐讓出了一條道路。
莫小豐來至近前才看見,在金鳳台的正堂外麵,還站立著一排軍士,居中的位置麵朝眾人跪伏著一人,嘴裏仍在不住地央求著:"兄弟們給馮吉留條活路吧,千萬不可魯莽行事啊!"
看見莫小豐走了過來,從背靠堂門站立的這排軍士中迎上前一人,躬身施禮道:"標下張瑞參見大都督。"
莫小豐見此人穿著裝束是個校尉模樣,料想他應是馮吉的頂頭上司,看情形大約是率領本部人馬勸阻鬧事的軍士衝撞正堂的,便放緩語氣,問道:"鄭仲禮在堂內嗎?"
"迴稟大都督,鄭都督,還有北城的幾位將佐都在堂內。”張瑞抱拳答道。
"喚他們出來,當麵和兄弟們把話說清楚。"莫小豐淡淡地吩咐道。
張瑞遲疑了一下,想要湊近莫小豐陳說難處,被莫小豐擺手製止了,說道:"遵命行事吧!"
張瑞無奈,隻得硬著頭皮轉身走到門前,衝堂內說道:"鄭都督,大都督請您出來說話。"
接連喚了三迴之後,才見到堂門從裏麵"吱呀"一聲被推開了,在十幾名手持刀劍的親兵護衛下,鄭仲禮麵色蒼白地從堂內走了出來。
他甫一露麵,聚集在堂外的人群中就發出一陣噪動:
“兄弟們,鄭仲禮出來了嗬!”
"叫他給咱們一個答複:什麽時候能發餉錢?"
"先叫他保證不處罰馮吉大哥再說別的。"
在軍士們七嘴八舌地叫嚷之中,鄭仲禮竭力克製著心中的慌亂,快步走到莫小豐麵前,躬身說道:"屬下見過大都督。"
"鄭都督,還是由你來問問,這些兄弟們都有哪些訴求吧。"莫小豐有意抬高了聲調,冷冷地吩咐道。
"我們要求發餉!"人群中立馬有人叫道。
“對,自從鄴都地震以來,我們一文餉錢都沒見到過。。。"很多人都附和道。
"我們強烈要求把任都督調迴鄴都!"
“撤換鄭仲禮!"
與發放餉錢的要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後不知是誰提出的這兩項要求幾乎沒有人響應。
“鄭仲禮須當著大都督的麵兒親口保證,不找咱們秋後算帳,不得借故責罰馮吉大哥和張校尉!"靜默了片刻之後,又有人叫嚷道。
這一要求也得到了很多軍士的附和。
鄭仲禮呆若木雞地站在那裏,腦子裏一片空白,根本沒記住軍士們都提了哪些要求。
“看來,矛盾的焦點集中在軍士們已有兩個月沒領到餉錢這件事上。可眼下因抗震救災落下的巨大虧空尚沒有補上,要去哪裏覓錢為軍士們發放餉錢呢。"
莫小豐正在思忖著該如何答複眾人,忽覺眼前人影晃動,小德子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湊近他耳旁悄悄說道:"公子不必為錢的事作難,戚裏開市這些天關市稅就收了近二十萬貫,可以給軍士們發放餉錢。"
莫小豐喜出望外,衝小德子點了點頭,走過去雙手扶起馮吉,溫言問道:"你原籍在何處?家中可有人照料娘親啊?“
馮吉大約三十幾歲的年紀,猶惶恐不安地賠罪道:"小的不該找鄭都督討要餉錢,還驚動了大都督。小的情願受罰,但求不要連累了張校尉和諸位弟兄。"
張瑞在旁替他答話道:“馮吉原籍在河東離石,是十一年前沙苑之役後入的行伍,大小曆經二十餘戰,三年前經丞相親點,留在鄴都當差的。"
莫小豐轉頭責備鄭仲禮道:"像馮吉這樣的有功將士,本該得到優待才是,怎可為了區區幾貫錢致使他娘親病重無錢醫治呢?"
鄭仲禮倒也識趣,諾諾連聲,並不辯解。
“今天的事,我代鄭都督向馮吉大哥賠禮了。"莫小豐朝馮吉深深鞠了一躬,轉向眾人,朗聲說道,"我願向諸位作出承諾,對今晚之事,日後決不找你們秋後算賬,也不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大都督英明!"不知誰帶頭讚了聲,人群中立馬響起了一片歡唿聲。
"我們要求撤換鄭仲禮!"一個尖利的聲音夾雜在眾人的歡唿聲中,顯得格外刺耳。
莫小豐未作理會,擺手示意眾人保持安靜,接著說道:"我知道諸位當中有許多人都和馮吉一樣,是久經戰陣的有功之士,也是通曉事理之人。你們都知道,就在兩個月前,外國數萬百姓因受地震之災被迫遷來此地暫住,朝廷為他們重建家宅,耗費了大量錢貨,以至無有餘錢發放諸位的餉錢,給諸位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在此,我先給大夥兒賠不是了。"說著,衝眾人又深深鞠了一躬。
在場的軍士們平日裏大都見慣了當官的頤指氣使的訓斥人,哪見過身為一軍主將的堂堂太原公當眾向他們行禮,賠不是?大多數軍士都慌忙跪伏於地,不住地叩頭還禮。
莫小豐一麵伸手扶起前排的幾個軍士,又招唿眾人起身,一麵轉頭用詢問的目光望向小德子,待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方向眾人說道:"方才我聽大夥兒所提的要求,最主要的還是想盡快領到拖欠的餉錢,是不是?"
這一迴,軍士們無人吱聲了。沉默了片刻,有一位老成的軍士說道:"要是朝廷有難處,我等也可再等上一些時候。。。隻是,馮兄弟家中確有困難,還請大都督體恤這個。"
莫小豐笑嗬嗬地走上前,拉著老軍的手,說道:"老哥哥,實不相瞞,適才剛聽到兄弟們眾口一辭地提出要發放餉錢時,我也犯難,不知該去哪裏籌錢呢!這不,剛巧戚裏的高市丞來對我說,他那裏新收了一筆關市稅錢,可以與度支協商後暫充餉錢發給兄弟們,以解燃眉之急。"
那老軍連連擺手推辭道:"不急在這一時,不急在這一時。"
莫小豐依舊拉著他的手,高聲衝眾人說道:"你們暫且迴去歇息,明日待計吏仔細核查過每人該補的錢數,立刻發放餉錢!"
眾軍士用雷鳴般的掌聲給了他以最熱烈的響應。
莫小豐隨即迴身向張瑞交待道:"明日待馮吉領到餉錢後,你派一得力之人陪他返迴原籍,妥善處置好家中的一切事宜。"
“標下遵命!"張瑞響亮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