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莫小豐自霸府失蹤的第三天(而不是第二天),天聖夫人身著犒素,一大早便趕來了霸府。
她先是梨花帶雨地在賀渾靈前痛哭了一番,爾後像是突然發覺莫小豐並不在靈棚內,遂吩咐人立即喚他前來。
正在霸府忙於公務的陳長猷得著信兒,急忙前往靈棚來見天聖夫人。一見麵,便躬身首先說道:"啟稟夫人,太原公昨日出城巡察諸營去了,您有什麽吩咐,下官立刻去辦。"
天聖夫人抬手虛扶了一下,蹙眉說道:“這麽不湊巧嗎?本宮因身子不適,遲來了一日,晉陽樂便出城去了,他何時能迴來呀?"
"太原公臨行前交待,他或許要在營中住上幾天,以備不測。您看,要不要派人去請他迴來?"陳長猷覷著她的臉色,問道。
天聖夫人想了想,擺手說道:"不用了。丞相這一走,敵國如得到消息,必會舉兵來犯,還是及早防備為好。關於丞相的身後事,都有何安排呀?"
陳長猷暗自鬆了口氣,拱手答道:"迴稟夫人,丞相薨逝的當日,太原公即命六百裏加急迴京向朝廷報了喪。昨日接到大將軍的迴信,待頭七屆滿,即命太原公護送丞相靈柩返京安葬。"
天聖夫人勃然作色道:"父王薨逝,身為世子,賀崇為何不來晉陽奔喪,而要丞相靈柩迴京安葬?!"
陳長猷連忙替賀崇分辯道:"大將軍居朝輔政,這想必也是陛下的意思吧。"
天聖夫人"哼"了一聲,質問道:"既是天子的旨意,為何不明發詔旨?我看哪,這分明是賀崇上位心切,不肯離開鄴都!"
"夫人言重了。前番丞相負傷率軍返迴晉陽,大將軍不是奉召趕來霸府侍奉湯藥了嗎?"陳長猷繼續幫賀崇說著話,忽然心念一閃,轉而問道,"依夫人的意思,目下該當如何呢?"
天聖夫人推辭道:"照理說,丞相的後事該怎麽辦,本應依古禮,循先例,遵照聖上的旨意行事。即便眼下聖旨未發,也應由王妃提出主張才是,旁人自不便置喙。"
陳長猷此時已料定了天聖夫人有話要說,遂假意勸道:"夫人身份貴重,如今王妃因焦思過度,無法主事,理應由夫人出麵主持丞相的後事。太原公及下官等皆願遵夫人之命行事。"
天聖夫人微微頷首,用巾帕擦拭著眼角,說道:"陳先生既如此說,本宮隻好勉為其難,先提出些章程來。妥與不妥的,還請先生指正。"
陳長猷忙躬身稱"不敢,夫人請講。"
"頭一條,天子的封諡還是要有的。"天聖夫人看著他,說道,"因此,請陳先生立即派人返迴鄴都,再次向朝廷報喪。"
"下官遵命。"
“這第二嘛,"天聖夫人的目光移向守靈的一眾賀氏子弟,緩緩說道,"遭逢父喪,人子需辭官服喪以盡孝道。礙於時事,世子雖不便離朝來晉陽奔喪守靈,相應的表示總歸要有的。"
陳長猷忙問:"不知夫人想要大將軍作何表示?"
"我能要他做什麽?"天聖夫人白了他一眼,說道,"像在府中設排靈堂,素服百日這些,還用待著我說嗎?"
"是是。夫人還有什麽主張嗎?"陳長猷諾諾道。
天聖夫人沉吟著說道:"丞相原籍在渤海郡,平生霸業則起於晉陽,為何要葬於鄴都?依我之見,至少也得在此治喪百日,方可再議歸處。"
陳長猷為難道:"可是,大將軍有命。。。"
"丞相喪事首先是家務,如今王妃無法視事,本宮理當代勞,何用他一小輩自定章程?"天聖夫人厲聲說道。
陳長猷無奈,隻得說道:"夫人切勿動怒,下官當盡快將夫人的主張轉稟大將軍。相信大將軍也不至違拗夫人的。"
聽他這麽說,天聖夫人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打量著靈棚裏的陳設,幽幽說道:"從明日起,在這府裏為我準備間潔淨的屋子,我要為丞相守靈。”
送走了天聖夫人,陳長猷細細思忖她方才所提的三點主張,前兩條也還罷了,唯有這第三條,亦即要在晉陽治喪百日,隱隱覺得天聖夫人別有用意。。。
正在凝神思索之時,迎麵見封羽衣走了過來,向他問道:"陳先生,有太原公的消息了嗎?"
到目前為止,關於莫小豐失蹤一事尚處在嚴格保密之中,知道內情的僅限於寥寥數人。陳長猷忙將封羽衣讓至附近一間靜室,向她訴苦道:"哎呀,我正為此事心焦呢!這兩天,我商請斛律老將軍以清查敵國諜候為由,派軍士搜遍了晉陽城,可至今仍未發現太原公的去向啊!"
封羽衣最近忙於追查小尼生父錢辛的事,今日才從紫蘇口中得知莫小豐在霸府內遇劫的消息,便急忙來尋陳長猷探問音訊。此時聽說仍沒有任何進展,不由得發急道:"好好的一個人,怎麽就在霸府內被劫走了呢?"
“封小姐莫急。我親自查問過值守各座城門的軍士,自太原公遇劫後,皆未發現有可疑人員出城的跡象。這就表明,太原公目前極有可能還在城內。並且,至今為止,也並沒有查找到太原公的屍身,說明他至少還活著。。。"
"陳先生!"封羽衣被激怒了,亢聲打斷他道,"你有沒有好好地查一查,究竟是什麽人能潛入戒備森嚴的霸府,神不知鬼不覺地劫走一個力士?!"
陳長猷驚詫地看著封羽衣,好一會兒沒有說出話來。
封羽衣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抱歉地說道:"對不住了,陳先生,我是擔心夜長夢多,太原公他可能有危險。"
陳長猷搖頭道:"我又何嚐不擔心太原公的安危呢!可就目下掌握的線索,除了已知劫匪是扮作太原公親衛模樣混入霸府這一點之外,可以說毫無頭緒。唉!"
封羽衣聽他說到劫匪是扮做太原公親衛混入的霸府,恍然想起莫小豐遇劫時,霸府內外的護衛已全部更換為他的親衛,分別由小德子和紫蘇二人負責統領,若論責任,實在也怪不到陳長猷頭上,不禁更增添了幾分心焦。急切之下,她問陳長猷道:"這個劫匪會不會和前番潛入霸府行刺的那夥人是一夥的呢?”
陳長猷被她這麽一問,倒像是有了主意,思忖片刻,開口征詢封羽衣的意見道:"我想將太原公遇劫的消息告知高刺史,並委托他去查找太原公的下落。封小姐以為如何?"
"這,恐怕不妥吧?"封羽衣此前也了解一些高季式的出身背景和相關情況,一時搞不清楚陳長猷為何要這麽做,遂遲疑地說道。
"高公身為並州刺史,捕盜緝匪本就是他的職責。並且,陳某在其幕府經年,頗知高公對丞相忠心不貳,定會盡全力查找太原公的下落,所以,封小姐無需擔心。"陳長猷似乎打定了主意,從容勸說道。
封羽衣畢竟初到晉陽,不便和陳長猷爭執太過,且聽他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遂斂衽告辭道:"既是這樣,我還是去問一問小德子和紫蘇,看看能不能在府內找到更多的線索吧。"
陳長猷拱手還禮,說道:"還有一事,明日天聖夫人就要入住霸府,為丞相守靈了。封小姐如果方便,可否關照一下夫人的飲食起居,多到夫人處走動走動?"
封羽衣眼珠轉了轉,答道:"先生有命,小女子照辦便是。"
她先是梨花帶雨地在賀渾靈前痛哭了一番,爾後像是突然發覺莫小豐並不在靈棚內,遂吩咐人立即喚他前來。
正在霸府忙於公務的陳長猷得著信兒,急忙前往靈棚來見天聖夫人。一見麵,便躬身首先說道:"啟稟夫人,太原公昨日出城巡察諸營去了,您有什麽吩咐,下官立刻去辦。"
天聖夫人抬手虛扶了一下,蹙眉說道:“這麽不湊巧嗎?本宮因身子不適,遲來了一日,晉陽樂便出城去了,他何時能迴來呀?"
"太原公臨行前交待,他或許要在營中住上幾天,以備不測。您看,要不要派人去請他迴來?"陳長猷覷著她的臉色,問道。
天聖夫人想了想,擺手說道:"不用了。丞相這一走,敵國如得到消息,必會舉兵來犯,還是及早防備為好。關於丞相的身後事,都有何安排呀?"
陳長猷暗自鬆了口氣,拱手答道:"迴稟夫人,丞相薨逝的當日,太原公即命六百裏加急迴京向朝廷報了喪。昨日接到大將軍的迴信,待頭七屆滿,即命太原公護送丞相靈柩返京安葬。"
天聖夫人勃然作色道:"父王薨逝,身為世子,賀崇為何不來晉陽奔喪,而要丞相靈柩迴京安葬?!"
陳長猷連忙替賀崇分辯道:"大將軍居朝輔政,這想必也是陛下的意思吧。"
天聖夫人"哼"了一聲,質問道:"既是天子的旨意,為何不明發詔旨?我看哪,這分明是賀崇上位心切,不肯離開鄴都!"
"夫人言重了。前番丞相負傷率軍返迴晉陽,大將軍不是奉召趕來霸府侍奉湯藥了嗎?"陳長猷繼續幫賀崇說著話,忽然心念一閃,轉而問道,"依夫人的意思,目下該當如何呢?"
天聖夫人推辭道:"照理說,丞相的後事該怎麽辦,本應依古禮,循先例,遵照聖上的旨意行事。即便眼下聖旨未發,也應由王妃提出主張才是,旁人自不便置喙。"
陳長猷此時已料定了天聖夫人有話要說,遂假意勸道:"夫人身份貴重,如今王妃因焦思過度,無法主事,理應由夫人出麵主持丞相的後事。太原公及下官等皆願遵夫人之命行事。"
天聖夫人微微頷首,用巾帕擦拭著眼角,說道:"陳先生既如此說,本宮隻好勉為其難,先提出些章程來。妥與不妥的,還請先生指正。"
陳長猷忙躬身稱"不敢,夫人請講。"
"頭一條,天子的封諡還是要有的。"天聖夫人看著他,說道,"因此,請陳先生立即派人返迴鄴都,再次向朝廷報喪。"
"下官遵命。"
“這第二嘛,"天聖夫人的目光移向守靈的一眾賀氏子弟,緩緩說道,"遭逢父喪,人子需辭官服喪以盡孝道。礙於時事,世子雖不便離朝來晉陽奔喪守靈,相應的表示總歸要有的。"
陳長猷忙問:"不知夫人想要大將軍作何表示?"
"我能要他做什麽?"天聖夫人白了他一眼,說道,"像在府中設排靈堂,素服百日這些,還用待著我說嗎?"
"是是。夫人還有什麽主張嗎?"陳長猷諾諾道。
天聖夫人沉吟著說道:"丞相原籍在渤海郡,平生霸業則起於晉陽,為何要葬於鄴都?依我之見,至少也得在此治喪百日,方可再議歸處。"
陳長猷為難道:"可是,大將軍有命。。。"
"丞相喪事首先是家務,如今王妃無法視事,本宮理當代勞,何用他一小輩自定章程?"天聖夫人厲聲說道。
陳長猷無奈,隻得說道:"夫人切勿動怒,下官當盡快將夫人的主張轉稟大將軍。相信大將軍也不至違拗夫人的。"
聽他這麽說,天聖夫人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打量著靈棚裏的陳設,幽幽說道:"從明日起,在這府裏為我準備間潔淨的屋子,我要為丞相守靈。”
送走了天聖夫人,陳長猷細細思忖她方才所提的三點主張,前兩條也還罷了,唯有這第三條,亦即要在晉陽治喪百日,隱隱覺得天聖夫人別有用意。。。
正在凝神思索之時,迎麵見封羽衣走了過來,向他問道:"陳先生,有太原公的消息了嗎?"
到目前為止,關於莫小豐失蹤一事尚處在嚴格保密之中,知道內情的僅限於寥寥數人。陳長猷忙將封羽衣讓至附近一間靜室,向她訴苦道:"哎呀,我正為此事心焦呢!這兩天,我商請斛律老將軍以清查敵國諜候為由,派軍士搜遍了晉陽城,可至今仍未發現太原公的去向啊!"
封羽衣最近忙於追查小尼生父錢辛的事,今日才從紫蘇口中得知莫小豐在霸府內遇劫的消息,便急忙來尋陳長猷探問音訊。此時聽說仍沒有任何進展,不由得發急道:"好好的一個人,怎麽就在霸府內被劫走了呢?"
“封小姐莫急。我親自查問過值守各座城門的軍士,自太原公遇劫後,皆未發現有可疑人員出城的跡象。這就表明,太原公目前極有可能還在城內。並且,至今為止,也並沒有查找到太原公的屍身,說明他至少還活著。。。"
"陳先生!"封羽衣被激怒了,亢聲打斷他道,"你有沒有好好地查一查,究竟是什麽人能潛入戒備森嚴的霸府,神不知鬼不覺地劫走一個力士?!"
陳長猷驚詫地看著封羽衣,好一會兒沒有說出話來。
封羽衣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抱歉地說道:"對不住了,陳先生,我是擔心夜長夢多,太原公他可能有危險。"
陳長猷搖頭道:"我又何嚐不擔心太原公的安危呢!可就目下掌握的線索,除了已知劫匪是扮作太原公親衛模樣混入霸府這一點之外,可以說毫無頭緒。唉!"
封羽衣聽他說到劫匪是扮做太原公親衛混入的霸府,恍然想起莫小豐遇劫時,霸府內外的護衛已全部更換為他的親衛,分別由小德子和紫蘇二人負責統領,若論責任,實在也怪不到陳長猷頭上,不禁更增添了幾分心焦。急切之下,她問陳長猷道:"這個劫匪會不會和前番潛入霸府行刺的那夥人是一夥的呢?”
陳長猷被她這麽一問,倒像是有了主意,思忖片刻,開口征詢封羽衣的意見道:"我想將太原公遇劫的消息告知高刺史,並委托他去查找太原公的下落。封小姐以為如何?"
"這,恐怕不妥吧?"封羽衣此前也了解一些高季式的出身背景和相關情況,一時搞不清楚陳長猷為何要這麽做,遂遲疑地說道。
"高公身為並州刺史,捕盜緝匪本就是他的職責。並且,陳某在其幕府經年,頗知高公對丞相忠心不貳,定會盡全力查找太原公的下落,所以,封小姐無需擔心。"陳長猷似乎打定了主意,從容勸說道。
封羽衣畢竟初到晉陽,不便和陳長猷爭執太過,且聽他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遂斂衽告辭道:"既是這樣,我還是去問一問小德子和紫蘇,看看能不能在府內找到更多的線索吧。"
陳長猷拱手還禮,說道:"還有一事,明日天聖夫人就要入住霸府,為丞相守靈了。封小姐如果方便,可否關照一下夫人的飲食起居,多到夫人處走動走動?"
封羽衣眼珠轉了轉,答道:"先生有命,小女子照辦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