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豐聽這小子口氣狂得很,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絲怒意,並不理睬薛昭,向土訶問道:"怎麽沒見葉先導隨俟斤同來啊?"
土訶含混答道:"啊,他有別的差使要辦。"
莫小豐斜睨著薛昭,對土訶說道:"旬月前,我在趙郡李魚川倒是見到了葉馳。他當時也參與了'桃李盟會'的比武竟技。俟斤應當知道此事吧?"
薛昭受了冷落,臉上有點兒掛不住,再次問道:"段雲在不在晉陽?"
“放肆!還不退下?!"土訶厲聲嗬斥薛昭道。
莫小豐察言觀色,瞧出土訶似乎有意迴避迴答自己的問題,遂開口勸道:"俟斤且息怒。薛公子少年心性,欲尋段將軍一爭高低也沒什麽。隻是段雲將軍目前並不在晉陽,可能要叫薛公子失望了。"
因見薛昭麵帶不忿神色,為了緩和氣氛,莫小豐遂衝匆匆趕來的小德子吩咐道:"去叫廚下準備上好的酒菜,我要為俟斤接風洗塵。"
過不多時,小德子帶人端來酒菜布設於幾案上,莫小豐手捧茶碗,敬土訶道:"賀嵩父喪在身,不便飲酒,權且以茶代酒敬俟斤了。"
土訶端起酒樽,大刺刺地說道:"你們中土就是規矩太多,什麽父喪期間不能飲酒了,我們漠北就不講究這個。我先飲為敬了。"一仰脖,喝下了滿滿一樽。
酒過三巡,土訶主動捧起酒樽,迴敬莫小豐道:"來來來,請太原公喝下這碗,我還有事相求。"
莫小豐心中一動,端起茶碗喝了口茶,說道:"俟斤有什麽事,盡管吩咐便是。”
土訶也飲下一樽酒,抬手抹抹嘴,開口問道:"聽說西軍正在猛攻龍門渡口,不知東朝貢奉的糧草還能按期交付嗎?"
莫小豐答道:"龍門現是兩軍交戰之地,如仍在此處交運糧草,恐有諸多不便。俟斤能否轉稟可汗,暫緩輸運糧草,待戰事平息之後,再行恢複。"
土訶微微頷首道:"大汗正是體諒東朝的難處,特命我來知會一聲:自即日起,可以暫停在龍門渡口交運糧草一事。"
"謝可汗,謝俟斤!"
莫小豐話剛說出口,就見土訶擺了擺手,又道:"不過,如今前方戰事吃緊,軍中急需補充糧草,因此,大汗命我來與東朝商洽,能否在一月內通過晉陽,雁門一線輸送三十萬石糧草至雲中,以解燃眉之急?"
雖然土訶話說得很客氣,但莫小豐聽得明白:一月之內須向柔然交納三十萬石糧草,他這分明是索要錢糧來了嗬!
他為難地答道:"哎呀,三十萬石糧草不是個小數啊!我恐怕作不了主,還得向朝廷稟奏才行。"
土訶"嘿嘿"冷笑道:“那就煩勞太原公立刻寫奏章派人送去鄴都,我等在此敬候消息。"
"好的。來來,我再敬俟斤一樽。"莫小豐笑著答應道。
飲宴已畢,莫小豐命小德子送土訶一行到館驛歇息,隨後派人將陳長猷請了來議事。
陳長猷正在安排人密查蘇祥六,聽說柔然派使節前來吊唁賀渾,便猜料麻煩來了,待至來到議事堂,當麵聽莫小豐介紹了土訶的來意,他的眉頭反而舒展了一些,不慌不忙地問道:"太原公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我想,先拖上幾天,然後可以考慮從晉陽周邊的糧倉裏調拔兩三萬石糧食給柔然,先生以為可行否?"莫小豐沉吟著說道。
陳長猷微微搖頭道:"柔然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滿足,雲中的三十萬鐵騎一旦麾師南下,咱們當如何應對?"
莫小豐忿然道:“即便是此次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像柔然這種虎狼之邦,萬一再提出非份要求,難道咱們還能有求必應,照單全收嗎?"
"您所擔心的也不無道理。可是,就目前情勢而言,咱們如要配合大將軍順利解決好南麵的事,必須首先設法穩住柔然。依某之見,倒不妨在輸送糧草的期限上做做文章。"
因見莫小豐失望地擺了擺手,陳長猷思忖著又道:"還有一個辦法,或許能迫使柔然做出讓步,隻是有點兒冒險。"
"什麽辦法?"
"柔然主力如今大多集結於雲中,其牙帳所在地龍城必然空虛。此時假如有一枝奇兵對龍城造成進逼態勢,從而使得柔然不得不向我朝求助,到時咱們不就多了一份和他們交涉的籌碼了嗎?"
陳長猷的本意是想建議通過暗中組織流民暴動的方式攻擊龍城,以達到迫使柔然就近向東朝求援的目的。可莫小豐聽了他的話,卻眼前一亮,立即想到了種長樂欲帶人奔襲龍城這件事,遂征詢陳長猷的意見道:"假如和突厥聯手做成此事,先生以為怎樣?"
"太原公和突厥人有過接觸?"陳長猷敏感地反問道。
莫小豐遂簡要地把在李魚川見到種長樂的經過告訴了陳長猷,並說道:"此前我雖然懷疑是種長樂親手毀了冶廬,但是並不掌握他殺人的直接證據,所以便留下陸衝在李魚川盯著他。方才聽到先生的建言,使我迴想起種長樂在被推舉為‘桃李盟主'後,曾欲率人奔襲龍城一事。當時我雖阻止了他,可就眼下的形勢來說,未必不可一試。"
"李魚川早就和種長樂來往密切,這件事有點兒意思。”陳長猷若有所思地說道。
"你說什麽?"
"啊,照您這麽說來,種長樂很可能是為了配合西線突厥主力向柔然發動的攻勢,才要奔襲龍城的。"陳長猷迴過神來,說道。
莫小豐點頭道:"他已經當麵提出要代表突厥和我朝結盟,被我拒絕了。"
"嗯,突厥尚未建號立國,目前不宜與其訂立盟約。但是,如果種長樂以武林盟主的身份率人奔襲龍城,即使被柔然察知了,朝廷到時也可有迴旋的餘地。。。"陳長猷望著莫小豐,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此事可行?"莫小豐急切地問道。
"不妨一試。但行事須當特別隱秘才是。"陳長猷點頭說道。
莫小豐思忖片刻,說道:"好,我這就叫紫蘇返迴李魚川把咱們的意思傳達給李希宗,通過他授意種長樂立即行動。"
"如此甚好。為穩妥起見,還當派人將此事稟報大將軍得知,以便南北兩麵統籌部署,加緊行動。"陳長猷提醒道。
二人計議已定,正要分頭行動之際,忽然有軍士前來稟報:"欽使已到了府門外。"
莫小豐和陳長猷對視一眼,聯袂出府前去迎接,卻見府門外白幡招展,隊列前站定一位身著素服的中年官員,不是旁人,正是賀崇身邊的頭號幕僚,官居散騎常侍的崔季舒。
土訶含混答道:"啊,他有別的差使要辦。"
莫小豐斜睨著薛昭,對土訶說道:"旬月前,我在趙郡李魚川倒是見到了葉馳。他當時也參與了'桃李盟會'的比武竟技。俟斤應當知道此事吧?"
薛昭受了冷落,臉上有點兒掛不住,再次問道:"段雲在不在晉陽?"
“放肆!還不退下?!"土訶厲聲嗬斥薛昭道。
莫小豐察言觀色,瞧出土訶似乎有意迴避迴答自己的問題,遂開口勸道:"俟斤且息怒。薛公子少年心性,欲尋段將軍一爭高低也沒什麽。隻是段雲將軍目前並不在晉陽,可能要叫薛公子失望了。"
因見薛昭麵帶不忿神色,為了緩和氣氛,莫小豐遂衝匆匆趕來的小德子吩咐道:"去叫廚下準備上好的酒菜,我要為俟斤接風洗塵。"
過不多時,小德子帶人端來酒菜布設於幾案上,莫小豐手捧茶碗,敬土訶道:"賀嵩父喪在身,不便飲酒,權且以茶代酒敬俟斤了。"
土訶端起酒樽,大刺刺地說道:"你們中土就是規矩太多,什麽父喪期間不能飲酒了,我們漠北就不講究這個。我先飲為敬了。"一仰脖,喝下了滿滿一樽。
酒過三巡,土訶主動捧起酒樽,迴敬莫小豐道:"來來來,請太原公喝下這碗,我還有事相求。"
莫小豐心中一動,端起茶碗喝了口茶,說道:"俟斤有什麽事,盡管吩咐便是。”
土訶也飲下一樽酒,抬手抹抹嘴,開口問道:"聽說西軍正在猛攻龍門渡口,不知東朝貢奉的糧草還能按期交付嗎?"
莫小豐答道:"龍門現是兩軍交戰之地,如仍在此處交運糧草,恐有諸多不便。俟斤能否轉稟可汗,暫緩輸運糧草,待戰事平息之後,再行恢複。"
土訶微微頷首道:"大汗正是體諒東朝的難處,特命我來知會一聲:自即日起,可以暫停在龍門渡口交運糧草一事。"
"謝可汗,謝俟斤!"
莫小豐話剛說出口,就見土訶擺了擺手,又道:"不過,如今前方戰事吃緊,軍中急需補充糧草,因此,大汗命我來與東朝商洽,能否在一月內通過晉陽,雁門一線輸送三十萬石糧草至雲中,以解燃眉之急?"
雖然土訶話說得很客氣,但莫小豐聽得明白:一月之內須向柔然交納三十萬石糧草,他這分明是索要錢糧來了嗬!
他為難地答道:"哎呀,三十萬石糧草不是個小數啊!我恐怕作不了主,還得向朝廷稟奏才行。"
土訶"嘿嘿"冷笑道:“那就煩勞太原公立刻寫奏章派人送去鄴都,我等在此敬候消息。"
"好的。來來,我再敬俟斤一樽。"莫小豐笑著答應道。
飲宴已畢,莫小豐命小德子送土訶一行到館驛歇息,隨後派人將陳長猷請了來議事。
陳長猷正在安排人密查蘇祥六,聽說柔然派使節前來吊唁賀渾,便猜料麻煩來了,待至來到議事堂,當麵聽莫小豐介紹了土訶的來意,他的眉頭反而舒展了一些,不慌不忙地問道:"太原公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我想,先拖上幾天,然後可以考慮從晉陽周邊的糧倉裏調拔兩三萬石糧食給柔然,先生以為可行否?"莫小豐沉吟著說道。
陳長猷微微搖頭道:"柔然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滿足,雲中的三十萬鐵騎一旦麾師南下,咱們當如何應對?"
莫小豐忿然道:“即便是此次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像柔然這種虎狼之邦,萬一再提出非份要求,難道咱們還能有求必應,照單全收嗎?"
"您所擔心的也不無道理。可是,就目前情勢而言,咱們如要配合大將軍順利解決好南麵的事,必須首先設法穩住柔然。依某之見,倒不妨在輸送糧草的期限上做做文章。"
因見莫小豐失望地擺了擺手,陳長猷思忖著又道:"還有一個辦法,或許能迫使柔然做出讓步,隻是有點兒冒險。"
"什麽辦法?"
"柔然主力如今大多集結於雲中,其牙帳所在地龍城必然空虛。此時假如有一枝奇兵對龍城造成進逼態勢,從而使得柔然不得不向我朝求助,到時咱們不就多了一份和他們交涉的籌碼了嗎?"
陳長猷的本意是想建議通過暗中組織流民暴動的方式攻擊龍城,以達到迫使柔然就近向東朝求援的目的。可莫小豐聽了他的話,卻眼前一亮,立即想到了種長樂欲帶人奔襲龍城這件事,遂征詢陳長猷的意見道:"假如和突厥聯手做成此事,先生以為怎樣?"
"太原公和突厥人有過接觸?"陳長猷敏感地反問道。
莫小豐遂簡要地把在李魚川見到種長樂的經過告訴了陳長猷,並說道:"此前我雖然懷疑是種長樂親手毀了冶廬,但是並不掌握他殺人的直接證據,所以便留下陸衝在李魚川盯著他。方才聽到先生的建言,使我迴想起種長樂在被推舉為‘桃李盟主'後,曾欲率人奔襲龍城一事。當時我雖阻止了他,可就眼下的形勢來說,未必不可一試。"
"李魚川早就和種長樂來往密切,這件事有點兒意思。”陳長猷若有所思地說道。
"你說什麽?"
"啊,照您這麽說來,種長樂很可能是為了配合西線突厥主力向柔然發動的攻勢,才要奔襲龍城的。"陳長猷迴過神來,說道。
莫小豐點頭道:"他已經當麵提出要代表突厥和我朝結盟,被我拒絕了。"
"嗯,突厥尚未建號立國,目前不宜與其訂立盟約。但是,如果種長樂以武林盟主的身份率人奔襲龍城,即使被柔然察知了,朝廷到時也可有迴旋的餘地。。。"陳長猷望著莫小豐,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此事可行?"莫小豐急切地問道。
"不妨一試。但行事須當特別隱秘才是。"陳長猷點頭說道。
莫小豐思忖片刻,說道:"好,我這就叫紫蘇返迴李魚川把咱們的意思傳達給李希宗,通過他授意種長樂立即行動。"
"如此甚好。為穩妥起見,還當派人將此事稟報大將軍得知,以便南北兩麵統籌部署,加緊行動。"陳長猷提醒道。
二人計議已定,正要分頭行動之際,忽然有軍士前來稟報:"欽使已到了府門外。"
莫小豐和陳長猷對視一眼,聯袂出府前去迎接,卻見府門外白幡招展,隊列前站定一位身著素服的中年官員,不是旁人,正是賀崇身邊的頭號幕僚,官居散騎常侍的崔季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