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崔季舒主動提及天聖夫人,莫小豐眼珠轉了轉,問道:"如此說來,崔常侍應當不隻是為傳詔而來,還負有別的使命嘍?"
崔季舒並不隱諱,點頭說道:"渤海公和長猷方才談了晉陽這邊的情況,接下來我奉命向二位通傳一下朝中近來的狀況。"
莫小豐和陳長猷皆欲起身敬聽上命,被崔季舒擺手勸住了:"現在是密室會議,二位無需拘禮。大將軍在接到報喪奏章後,立即便入宮向陛下作了呈奏。然而,陛下當時除了傳命輟朝三日以表哀悼之外,並無別的旨意。直至天聖夫人奏請為丞相在晉陽治喪百日的上表抵達鄴都,陛下方召大將軍入宮麵議,擬準許大將軍奪情留任,居喪協理朝政,同時,以幫辦朝務為由,委任高陽王源斌為尚書右仆射,掌理省中庶務。所以,朝中現是大將軍與高陽王共同輔政的局麵。"
莫小豐憤然拍案道:"父王屍骨未寒,他這是要幹什麽?"
"渤海公子怒。大將軍對此早有預料,隻是沒想到,天聖夫人會在此時向朝廷上表,阻止丞相靈柩返迴鄴都。"崔季舒緊蹙雙眉,說道。
陳長猷似有所省悟,歎了口氣,說道:"王妃因丞相傷勢沉重而憂思過度,以致神思恍惚,難以理事。天聖夫人同為丞相妻室,因此得以出麵主持後事,也屬正常。"
莫小豐受到他這話的啟發,眼前一亮,問崔季舒道:"大哥命崔常侍此來,莫非是為母妃治病來的?"
崔季舒點頭說道:"天聖夫人貴為先皇正宮,且晉陽大營中至今仍有三萬爾朱氏投誠軍士,大將軍反複思忖,認為唯有命下官來醫治好王妃的癔症,使王妃恢複神誌,能夠理事,方可牽製天聖夫人,令其無法作梗。"
"崔常侍說的太客氣了吧,天聖夫人哪裏隻是從中作梗?我看,她分明是蓄意作亂!"莫小豐冷笑道。
崔季舒變顏作色道:"渤海公何出此言呐?"
莫小豐遂將之前懷疑天聖夫人指使人下毒暗害石董懂等人,以及天聖夫人執意要在晉陽治喪百日,其主要的用意是為了陷賀崇於不孝境地,並阻止賀崇承繼賀渾的官爵及執政的權力等向崔季舒述說了一遍,最後忿忿然說道:"她口口聲聲說要為父王戴孝守靈,可每日不過是到靈棚去應個卯罷了。要我說,對這樣心存不軌的婦人,就應當打發她迴晉陽宮,好好地吃齋禮佛!"
“事情恐怕不是這麽簡單呐!"崔季舒望了一眼陳長猷,說道,"不瞞二位,在天聖夫人那道表章送抵鄴都後的第三天,大將軍就接到了來自洛陽的密報:天聖夫人留在洛陽的一位眼線登門拜訪了侯鑒,並在司空府內待了長達兩三個時辰。由此,大將軍推斷,在鄴都,晉陽,洛陽這三地之間,很可能早就存在著一條暗線。"
"暗線?!"莫小豐驚得瞪大了眼睛。
崔季舒麵色凝重地說道:"是的。目前尚不清楚這條暗線出於何人之手。但是,為徹底消除隱患,大將軍已下決心,務須在發兵平叛之前設法掐斷這條暗線!這也是下官此趟身負的主要使命。"
“大哥打算何時發兵平叛?"莫小豐急切地問道。
崔季舒微微搖了搖頭,說道:"目前各路兵馬均已集結完成,隻待洛陽方麵首先舉事,發動叛亂,即可麾師西進,一鼓蕩平之。同樣,晉陽這邊也需謀定而後動,隻有設法逼使對手先采取行動,咱們方可後發製人,一舉將其殲滅。"
陳長猷問道:"根據崔常侍適才所說的情形,天聖夫人留在洛陽的眼線既然去找了侯鑒,豈不是表明對方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嗎?"
"可是,目前尚無從知曉他和侯鑒會麵,都談了些什麽。"崔季舒轉向陳長猷,說道,"因此,大將軍的意思是最好能逼使天聖夫人在晉陽有所行動,以使咱們能夠掌握確鑿的證據,爾後便可將其一舉剪除了。"
陳長猷沉吟著說道:"天聖夫人若有不軌之舉,大多會在晉陽宮會商,謀劃,可是晉陽宮平日防範甚嚴,即便是看護圍場的軍士也難以進入宮苑,要想查找到她欲圖不軌的證據,恐非一件易事啊!"
莫小豐也道:"即便天聖夫人得知崔常侍來為母妃治病,從中作梗,阻撓,也不宜作為她謀反,造亂的憑據吧。"
崔季舒看著莫小豐,忽然反問道:"您方才說到,曾疑心天聖夫人指使人下毒暗害石董懂等人,可否從這件事入手,作一作文章?"
莫小豐還在困惑未解之時,陳長猷已經有了主意,在座中拱手說道:"渤海公,崔常侍,咱們不妨尋個借口,將孔嬤嬤逐出霸府,這樣一來,孔嬤嬤無處可去,隻能去投奔天聖夫人。到時,咱們派人暗中跟著孔嬤嬤,說不定就可查出下毒事件的真相了。"
莫小豐和崔季舒聽了,都覺得這是目前能盡快查找到天聖夫人不法證據的最好辦法。崔季舒在讚成的同時,還特別叮囑道:"一定要確保孔嬤嬤的安全。如果一旦查出確係天聖夫人指使她下的毒,那麽她將是扳倒天聖夫人最有力的人證,切不可出半點兒差池。"
他這麽一說,陳長猷的眉頭皺了起來,眼巴巴地望向了莫小豐。
"盯梢的差使交給紫蘇吧。相信以她的本領,完全能夠做到既神不知,鬼不覺地探查到咱們想要的東西,又能保證孔嬤嬤不被滅口。"莫小豐衝陳長猷點頭說道。
"軍中是否也當加強戒備?"崔季舒提醒道。
"對了,為迷惑西軍,斛律休將軍已於今日率軍向汾陽發動強攻,留駐晉陽周邊的各營暫時由我節製。不知崔常侍要怎樣加強戒備?"
崔季舒原想提醒的是:要謹防天聖夫人暗中聯絡散布於各營之中的爾朱氏舊部作亂,如今聽到統軍主將斛律休率軍攻打城池去了,因慮及莫小豐對晉陽駐軍並不熟悉,如貿然加強軍中戒備,極易引起對方察覺,想了想,改口問道:"斛律老將軍對天聖夫人主張在晉陽為丞相治喪這件事怎麽看?"
"老將軍是堅決支持由大將軍承繼丞相,輔掌朝政的。"陳長猷好像看破了崔季舒的心思,首先說道,"前幾天我曾同老將軍說起過各營之中都留有人數不等的爾朱氏舊部這件事。老將軍說,他早先命人逐個地仔細調查過,已將少數可能和爾朱氏藕斷絲連的那部分軍士打散發遣到了郡縣駐紮,現在留在各營中的都是經過篩查,沒有問題的。"
崔季舒白胖的臉上頭一迴露出了一絲笑容,衝陳長猷頻頻點頭道:"如此甚好,甚好。"
三人計議已定,莫小豐正要命人去請紫蘇來,向她交待差使,忽見在堂口值守的單四引著個軍士走了進來,抱拳向他稟報道:"稟太原公,天聖夫人前往館驛去見柔然來使了。"
崔季舒並不隱諱,點頭說道:"渤海公和長猷方才談了晉陽這邊的情況,接下來我奉命向二位通傳一下朝中近來的狀況。"
莫小豐和陳長猷皆欲起身敬聽上命,被崔季舒擺手勸住了:"現在是密室會議,二位無需拘禮。大將軍在接到報喪奏章後,立即便入宮向陛下作了呈奏。然而,陛下當時除了傳命輟朝三日以表哀悼之外,並無別的旨意。直至天聖夫人奏請為丞相在晉陽治喪百日的上表抵達鄴都,陛下方召大將軍入宮麵議,擬準許大將軍奪情留任,居喪協理朝政,同時,以幫辦朝務為由,委任高陽王源斌為尚書右仆射,掌理省中庶務。所以,朝中現是大將軍與高陽王共同輔政的局麵。"
莫小豐憤然拍案道:"父王屍骨未寒,他這是要幹什麽?"
"渤海公子怒。大將軍對此早有預料,隻是沒想到,天聖夫人會在此時向朝廷上表,阻止丞相靈柩返迴鄴都。"崔季舒緊蹙雙眉,說道。
陳長猷似有所省悟,歎了口氣,說道:"王妃因丞相傷勢沉重而憂思過度,以致神思恍惚,難以理事。天聖夫人同為丞相妻室,因此得以出麵主持後事,也屬正常。"
莫小豐受到他這話的啟發,眼前一亮,問崔季舒道:"大哥命崔常侍此來,莫非是為母妃治病來的?"
崔季舒點頭說道:"天聖夫人貴為先皇正宮,且晉陽大營中至今仍有三萬爾朱氏投誠軍士,大將軍反複思忖,認為唯有命下官來醫治好王妃的癔症,使王妃恢複神誌,能夠理事,方可牽製天聖夫人,令其無法作梗。"
"崔常侍說的太客氣了吧,天聖夫人哪裏隻是從中作梗?我看,她分明是蓄意作亂!"莫小豐冷笑道。
崔季舒變顏作色道:"渤海公何出此言呐?"
莫小豐遂將之前懷疑天聖夫人指使人下毒暗害石董懂等人,以及天聖夫人執意要在晉陽治喪百日,其主要的用意是為了陷賀崇於不孝境地,並阻止賀崇承繼賀渾的官爵及執政的權力等向崔季舒述說了一遍,最後忿忿然說道:"她口口聲聲說要為父王戴孝守靈,可每日不過是到靈棚去應個卯罷了。要我說,對這樣心存不軌的婦人,就應當打發她迴晉陽宮,好好地吃齋禮佛!"
“事情恐怕不是這麽簡單呐!"崔季舒望了一眼陳長猷,說道,"不瞞二位,在天聖夫人那道表章送抵鄴都後的第三天,大將軍就接到了來自洛陽的密報:天聖夫人留在洛陽的一位眼線登門拜訪了侯鑒,並在司空府內待了長達兩三個時辰。由此,大將軍推斷,在鄴都,晉陽,洛陽這三地之間,很可能早就存在著一條暗線。"
"暗線?!"莫小豐驚得瞪大了眼睛。
崔季舒麵色凝重地說道:"是的。目前尚不清楚這條暗線出於何人之手。但是,為徹底消除隱患,大將軍已下決心,務須在發兵平叛之前設法掐斷這條暗線!這也是下官此趟身負的主要使命。"
“大哥打算何時發兵平叛?"莫小豐急切地問道。
崔季舒微微搖了搖頭,說道:"目前各路兵馬均已集結完成,隻待洛陽方麵首先舉事,發動叛亂,即可麾師西進,一鼓蕩平之。同樣,晉陽這邊也需謀定而後動,隻有設法逼使對手先采取行動,咱們方可後發製人,一舉將其殲滅。"
陳長猷問道:"根據崔常侍適才所說的情形,天聖夫人留在洛陽的眼線既然去找了侯鑒,豈不是表明對方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嗎?"
"可是,目前尚無從知曉他和侯鑒會麵,都談了些什麽。"崔季舒轉向陳長猷,說道,"因此,大將軍的意思是最好能逼使天聖夫人在晉陽有所行動,以使咱們能夠掌握確鑿的證據,爾後便可將其一舉剪除了。"
陳長猷沉吟著說道:"天聖夫人若有不軌之舉,大多會在晉陽宮會商,謀劃,可是晉陽宮平日防範甚嚴,即便是看護圍場的軍士也難以進入宮苑,要想查找到她欲圖不軌的證據,恐非一件易事啊!"
莫小豐也道:"即便天聖夫人得知崔常侍來為母妃治病,從中作梗,阻撓,也不宜作為她謀反,造亂的憑據吧。"
崔季舒看著莫小豐,忽然反問道:"您方才說到,曾疑心天聖夫人指使人下毒暗害石董懂等人,可否從這件事入手,作一作文章?"
莫小豐還在困惑未解之時,陳長猷已經有了主意,在座中拱手說道:"渤海公,崔常侍,咱們不妨尋個借口,將孔嬤嬤逐出霸府,這樣一來,孔嬤嬤無處可去,隻能去投奔天聖夫人。到時,咱們派人暗中跟著孔嬤嬤,說不定就可查出下毒事件的真相了。"
莫小豐和崔季舒聽了,都覺得這是目前能盡快查找到天聖夫人不法證據的最好辦法。崔季舒在讚成的同時,還特別叮囑道:"一定要確保孔嬤嬤的安全。如果一旦查出確係天聖夫人指使她下的毒,那麽她將是扳倒天聖夫人最有力的人證,切不可出半點兒差池。"
他這麽一說,陳長猷的眉頭皺了起來,眼巴巴地望向了莫小豐。
"盯梢的差使交給紫蘇吧。相信以她的本領,完全能夠做到既神不知,鬼不覺地探查到咱們想要的東西,又能保證孔嬤嬤不被滅口。"莫小豐衝陳長猷點頭說道。
"軍中是否也當加強戒備?"崔季舒提醒道。
"對了,為迷惑西軍,斛律休將軍已於今日率軍向汾陽發動強攻,留駐晉陽周邊的各營暫時由我節製。不知崔常侍要怎樣加強戒備?"
崔季舒原想提醒的是:要謹防天聖夫人暗中聯絡散布於各營之中的爾朱氏舊部作亂,如今聽到統軍主將斛律休率軍攻打城池去了,因慮及莫小豐對晉陽駐軍並不熟悉,如貿然加強軍中戒備,極易引起對方察覺,想了想,改口問道:"斛律老將軍對天聖夫人主張在晉陽為丞相治喪這件事怎麽看?"
"老將軍是堅決支持由大將軍承繼丞相,輔掌朝政的。"陳長猷好像看破了崔季舒的心思,首先說道,"前幾天我曾同老將軍說起過各營之中都留有人數不等的爾朱氏舊部這件事。老將軍說,他早先命人逐個地仔細調查過,已將少數可能和爾朱氏藕斷絲連的那部分軍士打散發遣到了郡縣駐紮,現在留在各營中的都是經過篩查,沒有問題的。"
崔季舒白胖的臉上頭一迴露出了一絲笑容,衝陳長猷頻頻點頭道:"如此甚好,甚好。"
三人計議已定,莫小豐正要命人去請紫蘇來,向她交待差使,忽見在堂口值守的單四引著個軍士走了進來,抱拳向他稟報道:"稟太原公,天聖夫人前往館驛去見柔然來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