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唿嘯,窗外不知什麽時候開始飄起了雪花。
陳長猷冒雪前來迴報:"土訶對停運糧餉一事大為震怒,口口聲聲要發兵攻占雁門關,直接進逼晉陽。下官已傳令雁門關守將加強戒備,嚴陣以待。"
"很好!就是要叫北狄知道,咱們每一粒糧食都不是白給的,他們必須兌現先前的氶諾方可。"莫小豐經過一陣子的歇息,精力有所恢複,聲音格外響亮地說道。
“高公現在門外候著,要向您稟報晉陽城內防疫的情況。"
"趕緊請高公進來。"莫小豐強撐著坐起身,說道。
待到聽高季式詳細地稟報罷晉陽城內防疫的情況,外麵響起了“梆梆"的更鑼聲。
“單四,叫人拿一副門板來,我要去瞧瞧封小姐。"莫小豐心中猶惦念著封羽衣的病情,向單四吩咐道。
"大都督,天交二更了,封小姐這會兒多半已經睡了。"
“快去!"莫小豐皺著眉頭催促道。
封羽衣的寢房內生著暖炕,暖洋洋地,並不覺得寒冷。
封羽衣身上蓋著一襲薄被,果然在沉沉昏睡。聽在此侍奉的仆婦說,她醒著時仍在詢問自己的病情是否好些了。莫小豐心裏忽然產生了種異樣的感覺,吩咐軍士在封羽衣床邊支起一張軟床,將他放到床上,靜靜地望著熟睡的封羽衣,久久地不願將目光移開。
單四在旁候了小半個時辰,依然不見他有任何吩咐,忍不住輕聲提醒道:"大都督,夜深了,您身子還沒好,是不是該迴去了?"
恰在這時,封羽衣翻了個身,一隻手從被子裏伸了出來,自然地搭在了床邊。
莫小豐雙手搓了搓,覺著掌心微微發熱,便伸手將封羽衣伸出被外的那隻手輕輕握住,閉上眼睛喃喃說道:"今晚我就在這裏陪著她了。"
單四和兩位仆婦相顧愕然,各自心中都感覺不妥,可卻都不敢多說一句話。
幾天後,莫小豐的病情大為好轉,封羽衣的發熱也漸漸退去,病情基本穩定了下來。與此同時,不知是由於及早采取了嚴格封控措施,還是別的什麽原因,晉陽及其周邊一帶報告的染疫人數僅僅達到數百人之後,便呈現出梯次下降的態勢,因染疫導致死亡的人數更是低至了個位數。
坐在議事堂聽了並州刺史高季式關於疫情情況的最新報告,莫小豐登時覺得心頭懸著的一塊大石落了地,暗自思忖道:"如此看來,古時人丁稀少,且往來並不密切,雖然缺乏現代化的診療手段,要想防範疫情的傳散也並不是件難辦的事啊!"
因為這次疫情並未造成嚴重的後果,莫小豐也就沒再詳細追查無名墟的來曆,在接到汾陽,龍門兩地軍營也無大的疫情發生的軍報後,便把注意力轉向了糧倉縱火一案上麵。
據派往濟州進行調查的吏員向他稟報,晉陽宮侍婢許娣曾和後來在晉源倉任職的李繼文有過婚約,之後因李繼文被征入伍,而許娣的舅家也發生了變故,許娣被其舅賣入官家為奴,李許兩家的這門親事便不了了之了。
“如照此推斷,應當是李繼文通過許娣攀上了天聖夫人,並引薦其族弟李繼祖,還有牛二等人成為了天聖夫人安插在三座大倉的耳目。”聽罷稟報,莫小豐向陪坐在一旁的陳長猷說道。
陳長猷補充道:“呂方簡很有可能早就和李繼文直接取得聯係,並將他籠絡入麾下,因此才敢於殺掉天聖夫人滅口的。"
莫小豐點點頭,對他的判斷表示認可,說道:"指使人潛入霸府行刺,縱火焚毀糧倉,如再算上此次疫情,呂方簡這迴親來晉陽,收獲不匪啊!先生以為,接下來他還會有何動作?"
陳長猷對他的說法卻表達了異議:“根據此次派人前往濟州調查的結果,李繼文通過許娣攀上天聖夫人,呂方簡又通過天聖夫人直接掌控李繼文,並指使他夥同李繼祖,牛二等人焚毀糧倉,進而潛逃,基本可以認定,三座大倉走水一案確係呂方簡授意所為。至於潛入霸府行刺,還有無名墟引發的疫情,下官以為其中尚存在諸多疑點,還不能確定是呂方簡幹的。"
"唔,且不說戶行儉刺殺杜長史一案,據眼下晉陽的疫情並不十分嚴重這一點而言,的確有令人費解之處:倘若疫病果係呂方簡蓄意所為,似乎狀況應當嚴重得多,可是。。。"
他話音未落,就見有軍士進來稟報:"柔然使節現在府門外吵嚷著要見您。"
陳長猷沉聲責問道:“禁城令尚未解除,柔然使節是怎麽離開館驛的?"
軍士忙解釋道:"估計是驛丞勸阻不住,所以也跟著來了。"
“傳他進來。驛丞革職待勘。”莫小豐板著臉說道。
"土訶此時前來,大約還是為了輸運糧餉一事。不如下官先見見他,以便預留周旋的餘地。"陳長猷拱手建議道。
"不,柔然一日不放人,就甭想從晉陽得到一粒糧食!此事絕無商量的餘地!"莫小豐穩坐不動,口氣強硬地說道。
少時,隻見土訶帶著通事怒衝衝地走進堂來,見了莫小豐也不施禮,寒喧,粗聲責問道:"爾等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不懼我雲中三十萬鐵騎嗎?"
陳長猷正欲開口說話,被莫小豐擺手製止了,冷冷地說道:"人無信不立。我方已向上邦輸運了數萬石糧餉,至今不見上邦放還我被擄的百姓,俟今還要來責問我方是何居心嗎?"
土訶聽罷通事的傳譯,搖頭晃腦地講了好大一通,像是更加惱怒了。
通事連忙向莫小豐解釋道:"我家俟斤要問的是,你們有意放染疫的百姓出關,致使我軍中疫病傳散,究竟有何圖謀?莫非欲趁火打劫,和突厥串通一氣,施用奸計迫使我退軍嗎?"
莫小豐略顯驚訝地瞟了一眼陳長猷。陳長猷立馬起身向土訶說道:"俟斤莫不是忘了,就在幾天前,下官在館驛內再三向您提出,近來晉陽疫病傳散,為避免發生將疫病傳散至關外,可否暫停輸運糧餉。俟斤不顧勸說,執意要繼續向雁門關外輸運糧餉,下官出於謹慎起見,逐個挑選了身體康健的軍士輸運糧餉,並且與貴方約定了交糧地點,雙方軍士並不直接接觸,以盡力防止疫病傳散。何來我方有意放染疫百姓出關一說呢?"
通事並沒向土訶傳譯陳長猷的話,從袖中摸出幾張供狀,遞給他,說道:“陳錄事請看,這是幾名晉陽百姓的供辭,他們都說是奉命潛入我軍中充當諜候的。"
陳長猷冒雪前來迴報:"土訶對停運糧餉一事大為震怒,口口聲聲要發兵攻占雁門關,直接進逼晉陽。下官已傳令雁門關守將加強戒備,嚴陣以待。"
"很好!就是要叫北狄知道,咱們每一粒糧食都不是白給的,他們必須兌現先前的氶諾方可。"莫小豐經過一陣子的歇息,精力有所恢複,聲音格外響亮地說道。
“高公現在門外候著,要向您稟報晉陽城內防疫的情況。"
"趕緊請高公進來。"莫小豐強撐著坐起身,說道。
待到聽高季式詳細地稟報罷晉陽城內防疫的情況,外麵響起了“梆梆"的更鑼聲。
“單四,叫人拿一副門板來,我要去瞧瞧封小姐。"莫小豐心中猶惦念著封羽衣的病情,向單四吩咐道。
"大都督,天交二更了,封小姐這會兒多半已經睡了。"
“快去!"莫小豐皺著眉頭催促道。
封羽衣的寢房內生著暖炕,暖洋洋地,並不覺得寒冷。
封羽衣身上蓋著一襲薄被,果然在沉沉昏睡。聽在此侍奉的仆婦說,她醒著時仍在詢問自己的病情是否好些了。莫小豐心裏忽然產生了種異樣的感覺,吩咐軍士在封羽衣床邊支起一張軟床,將他放到床上,靜靜地望著熟睡的封羽衣,久久地不願將目光移開。
單四在旁候了小半個時辰,依然不見他有任何吩咐,忍不住輕聲提醒道:"大都督,夜深了,您身子還沒好,是不是該迴去了?"
恰在這時,封羽衣翻了個身,一隻手從被子裏伸了出來,自然地搭在了床邊。
莫小豐雙手搓了搓,覺著掌心微微發熱,便伸手將封羽衣伸出被外的那隻手輕輕握住,閉上眼睛喃喃說道:"今晚我就在這裏陪著她了。"
單四和兩位仆婦相顧愕然,各自心中都感覺不妥,可卻都不敢多說一句話。
幾天後,莫小豐的病情大為好轉,封羽衣的發熱也漸漸退去,病情基本穩定了下來。與此同時,不知是由於及早采取了嚴格封控措施,還是別的什麽原因,晉陽及其周邊一帶報告的染疫人數僅僅達到數百人之後,便呈現出梯次下降的態勢,因染疫導致死亡的人數更是低至了個位數。
坐在議事堂聽了並州刺史高季式關於疫情情況的最新報告,莫小豐登時覺得心頭懸著的一塊大石落了地,暗自思忖道:"如此看來,古時人丁稀少,且往來並不密切,雖然缺乏現代化的診療手段,要想防範疫情的傳散也並不是件難辦的事啊!"
因為這次疫情並未造成嚴重的後果,莫小豐也就沒再詳細追查無名墟的來曆,在接到汾陽,龍門兩地軍營也無大的疫情發生的軍報後,便把注意力轉向了糧倉縱火一案上麵。
據派往濟州進行調查的吏員向他稟報,晉陽宮侍婢許娣曾和後來在晉源倉任職的李繼文有過婚約,之後因李繼文被征入伍,而許娣的舅家也發生了變故,許娣被其舅賣入官家為奴,李許兩家的這門親事便不了了之了。
“如照此推斷,應當是李繼文通過許娣攀上了天聖夫人,並引薦其族弟李繼祖,還有牛二等人成為了天聖夫人安插在三座大倉的耳目。”聽罷稟報,莫小豐向陪坐在一旁的陳長猷說道。
陳長猷補充道:“呂方簡很有可能早就和李繼文直接取得聯係,並將他籠絡入麾下,因此才敢於殺掉天聖夫人滅口的。"
莫小豐點點頭,對他的判斷表示認可,說道:"指使人潛入霸府行刺,縱火焚毀糧倉,如再算上此次疫情,呂方簡這迴親來晉陽,收獲不匪啊!先生以為,接下來他還會有何動作?"
陳長猷對他的說法卻表達了異議:“根據此次派人前往濟州調查的結果,李繼文通過許娣攀上天聖夫人,呂方簡又通過天聖夫人直接掌控李繼文,並指使他夥同李繼祖,牛二等人焚毀糧倉,進而潛逃,基本可以認定,三座大倉走水一案確係呂方簡授意所為。至於潛入霸府行刺,還有無名墟引發的疫情,下官以為其中尚存在諸多疑點,還不能確定是呂方簡幹的。"
"唔,且不說戶行儉刺殺杜長史一案,據眼下晉陽的疫情並不十分嚴重這一點而言,的確有令人費解之處:倘若疫病果係呂方簡蓄意所為,似乎狀況應當嚴重得多,可是。。。"
他話音未落,就見有軍士進來稟報:"柔然使節現在府門外吵嚷著要見您。"
陳長猷沉聲責問道:“禁城令尚未解除,柔然使節是怎麽離開館驛的?"
軍士忙解釋道:"估計是驛丞勸阻不住,所以也跟著來了。"
“傳他進來。驛丞革職待勘。”莫小豐板著臉說道。
"土訶此時前來,大約還是為了輸運糧餉一事。不如下官先見見他,以便預留周旋的餘地。"陳長猷拱手建議道。
"不,柔然一日不放人,就甭想從晉陽得到一粒糧食!此事絕無商量的餘地!"莫小豐穩坐不動,口氣強硬地說道。
少時,隻見土訶帶著通事怒衝衝地走進堂來,見了莫小豐也不施禮,寒喧,粗聲責問道:"爾等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不懼我雲中三十萬鐵騎嗎?"
陳長猷正欲開口說話,被莫小豐擺手製止了,冷冷地說道:"人無信不立。我方已向上邦輸運了數萬石糧餉,至今不見上邦放還我被擄的百姓,俟今還要來責問我方是何居心嗎?"
土訶聽罷通事的傳譯,搖頭晃腦地講了好大一通,像是更加惱怒了。
通事連忙向莫小豐解釋道:"我家俟斤要問的是,你們有意放染疫的百姓出關,致使我軍中疫病傳散,究竟有何圖謀?莫非欲趁火打劫,和突厥串通一氣,施用奸計迫使我退軍嗎?"
莫小豐略顯驚訝地瞟了一眼陳長猷。陳長猷立馬起身向土訶說道:"俟斤莫不是忘了,就在幾天前,下官在館驛內再三向您提出,近來晉陽疫病傳散,為避免發生將疫病傳散至關外,可否暫停輸運糧餉。俟斤不顧勸說,執意要繼續向雁門關外輸運糧餉,下官出於謹慎起見,逐個挑選了身體康健的軍士輸運糧餉,並且與貴方約定了交糧地點,雙方軍士並不直接接觸,以盡力防止疫病傳散。何來我方有意放染疫百姓出關一說呢?"
通事並沒向土訶傳譯陳長猷的話,從袖中摸出幾張供狀,遞給他,說道:“陳錄事請看,這是幾名晉陽百姓的供辭,他們都說是奉命潛入我軍中充當諜候的。"